《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李克強總理與革命老區金寨縣的希望情結
李克強總理與革命老區金寨縣的希望情結
作者:胡遵遠 責任編輯: 來源:《鐵軍》2016年第2期 日期:2016-12-06 瀏覽次數:7829
2015年12月10日,金寨縣申彤希望小學在麻埠鎮舉行隆重的奠基儀式。據介紹,這是金寨縣的第126所希望小學。申彤希望小學的開工建設,填補了麻埠鎮至今沒有希望小學的空白。至此,該縣23個鄉鎮,每個鄉鎮都建了1所以上的希望小學。
金寨縣是希望工程的發源地。自1989年實施以來,先后籌集資金及全國各界愛心人士捐款5000余萬元,援建希望小學126所、希望業余體校1所、希望電腦教室10所、希望工程廚房39所、希望音樂教室5所,累計救助各類貧困學生10萬余人。希望工程使這些貧困的孩子順利完成了學業,希望工程改變了這些貧困孩子的人生命運。
1996年,李克強在北京接見“大眼睛姑娘”蘇明娟
金寨是全國最早實施希望工程的縣份,也是最出成績的地方。除了推出全國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蘇明娟之外,金寨還培養了全國希望工程第一個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張宗友,全國希望工程第一個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生鄧磊;援建了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全國第一所希望職業中學“金寨縣江店希望職業中學”等。金寨縣希望小學還被評為全國“模范希望小學”,希望工程的希望小學建設項目也被評為安徽慈善獎的“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
金寨的希望工程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輝煌的成就,“與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分不開,更與李克強總理親自播種、悉心呵護分不開!”金寨希望工程的見證者們都這樣說。
李克強親臨金寨選址建校
時間拉回到1989年10月,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了依靠各級共青團組織負責實施的社會公益事業——希望工程。1990年2月17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青基會副理事長的李克強,率領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考察組一行,冒著凜冽刺骨的寒風,踏著春風未融的冰雪,專程來到金寨這個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
時任金寨縣副縣長、分管教育工作的曹承芳負責接待李克強一行,她見證了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誕生。曹承芳回憶當年見面時的場景說:“在金寨縣招待所的小會議室里,坐滿了年輕人,除了團地委和團縣委的同志我認識外,多數人我都不認識。而披著黃大衣的李克強見到我時,立即站起來與我握手,一點架子都沒有,非常隨和。”李克強對大家說,很早就想到金寨來看望老區人民并向老區人民學習,但是因為沒有機會,所以一直沒有實現,今天終于站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了!“聽了他的開場白,我們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有著一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感、溫暖感,我們好像接待的不是團中央書記處的書記,而是闊別多年、返回家鄉的游子。”曹承芳說。
1990年,時任團中央書記的李克強在金寨縣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
接著,李克強開門見山地表明來意,團中央決定在全國老、少、邊、窮地區實施希望工程、組織實施救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活動。希望工程主要是對義務教育階段有困難的學生實行救助,把錢直接發給被救助學生,每人每學年80元,直到初中畢業,如果學生考上了大學,還將繼續救助直到大學畢業。另外,團中央還打算在革命老區選擇一個縣建一所希望小學。
“李克強說,給金寨縣100個救助名額。我說少了,不夠。最后給了我們500個名額。”至于建希望小學,曹承芳心里想,雖然希望工程只能資助2萬元,但這卻是想上學而上不起學的孩子們的急切渴望啊!因此,曹承芳立即表態:“只要是對金寨老百姓有好處的事,我們都愿意干。”聽了曹承芳的表態,李克強欣慰地笑了。當天下午,李克強一行就深入到南溪鎮、雙河區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南溪鎮是大別山區三大武裝起義之一的立夏節起義的發生地,走出了14位開國將軍。然而,時至上個世紀90年代,當地的農民群眾還很窮。李克強一行看見許多孩子不是在學校里讀書,而是在山里面放牛、拾柴、打豬草。老區的現狀震撼著李克強等考察組同志的心靈,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實施希望工程的決心。李克強說,希望工程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我們要用這些炭火燃燒起孩子們的希望。當他了解到在金寨縣實施希望工程的可行性及困難情況后,向金寨縣委提出了建好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意見和建議。
時任金寨縣委書記的陶芳侯就落實李克強同志的意見,立即召開縣委領導班子會議研究。經過認真討論,縣里決定把希望小學建在南溪鎮中心小學內,原中心小學更名為金寨縣希望小學。之所以決定把希望小學建在南溪鎮,首先是因為南溪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而當時當地又有很多因為家境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其次,是因為當時的南溪鎮絲綢工業發展得比較好,可以拿出一點資金出來配套建設希望小學。
曹承芳說,“當時縣里決定在南溪中心小學的基礎上,把原來的一幢二層教學樓翻建成希望小學教學樓,并對大門樓進行維修、改造。”三個月后的5月19日,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在金寨南溪誕生了!學校由中國青基會捐款4萬元,省、市、縣、鎮配套部分資金援建而成,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洛桑親自參加竣工剪彩儀式,曾在金寨戰斗過的徐向前元帥親筆為“金寨縣希望小學”題寫了校名。
自此,希望工程在大別山腹地拉開了序幕,“希望之火”從這里燃遍江淮大地乃至整個中華大地。截至2014年9月底,安徽省共募集希望工程資金4.58億元,資助貧困學生22萬名,援建希望學校810多所;全國共募集錢款超過100億元,救助貧困學生495萬名,援建希望學校18390多所。
李克強會見“大眼睛姑娘”
說到希望工程,金寨姑娘蘇明娟肯定要被人們提起。因為她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照片震撼了億萬人民的心。其實,除了這張照片外,蘇明娟與李克強見面握手的照片也廣為流傳。
1996年,13歲的蘇明娟到北京參加《中國青年報》創刊45周年的紀念活動。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幾個月前蘇明娟就接到了“大眼睛”照片拍攝者謝海龍的邀請信。在慶祝活動上,蘇明娟見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其中,有一個人給她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就是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李克強。
蘇明娟回憶說,當時李克強走到她的面前問,你是不是“大眼睛”照片上的小女孩?是的。蘇明娟回答。李克強笑著問,怎么都長這么大了?之后,李克強還詳細地詢問了蘇明娟的學習情況,家里人都在做什么,現在的生活怎么樣?兩個人面對面地站著聊了很久。“當時并不知道李克強的身份,只是感覺到這個叔叔很親切。”蘇明娟說。
李克強給金寨縣希望小學師生回信
2014年10月29日,在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建校25周年來臨之際,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詹夏來專程趕到金寨縣希望小學,親手將李克強總理給希望小學師生的回信交給學校的老師和學生。
2014年10月16日,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師生代表寫信給李克強總理,報告希望小學25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收到來信后,李克強總理于10月28日給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師生回了信。
李克強回信
李克強在信中回憶道:“我清晰地記得,當年來這里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時,正是冬末初春時節,不曾想到,希望工程第一粒種子在大別山深處的凍土里,破土成長為今天這樣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李克強在信中還飽含深情地寫道:“這么多年來,你們鍥而不舍地踐行一個樸素的理想:讓每個孩子不再因為貧窮而失去課堂。這也是政府的職責所系,我們的努力殊途同歸。貧困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更可怕;消除貧困或難短時兌現,可創造公平必須刻不容緩。讓我們共同持續不斷努力,為天下所有貧困孩子的幸福人生創造美好的希望。”
收到總理的回信,師生們奔走相告、爭相傳閱,共同分享著希望工程給自己帶來的收獲和喜悅。“當時寫信,一方面是為了表達我們對總理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建校25周年之際邀請總理再到我們金寨來,再到我們希望小學來走一走、看一看。”金寨縣希望小學給總理寫信的教師代表廖桂林這樣解釋寫信的初衷。讓學校師生感到更加驚喜的是,10月16日才寫的信,29日就收到了總理的回信。廖桂林說,“我們聽說總理回信了,很是欣喜,沒有想到日理萬機的總理這么快就回信了,而且情真意切、語言樸實,一刻也沒有忘記我們這些山區的孩子和老師。”“總理爺爺在百忙之中還能給我們回信,我覺得他非常關心我們這里。”當時寫信的代表之一、六年級學生張磊說,“收到總理的回信,我們真的很激動。”
詹夏來指出,總理的來信飽含了對革命老區的關心、對貧困地區孩子們的關愛。我們要實施好希望工程,不要讓一個貧困孩子失學;要以教育扶貧為突破口,推動老區扶貧開發工作。廣大青少年要珍惜難得的機遇,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要匯聚涓涓細流,齊心協力辦好希望工程。要高度重視、加倍努力,創造條件、總結經驗,加強項目管理、創新工作方法,促進希望工程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積極為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據了解,25年來,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現在占地面積達到14200平方米,有59名教職工、23個教學班、1675名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集幼兒教育、小學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學校。學校先后培養出6175名金寨學子。校長陳德武介紹說,希望工程給老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帶來了希望,希望工程改變了這些貧困孩子的前途命運,圓了他們的人生出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