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實誠獲“金亮” ——記南京恒利建設董事長石金亮
實誠獲“金亮” ——記南京恒利建設董事長石金亮
作者:鄭強斌 裴義紅 責任編輯: 來源:《鐵軍》2016年第五期 日期:2017-01-06 瀏覽次數:7834
望子成龍,可憐天下父母心。
南京恒利建設董事長石金亮的父母也是這樣。上世紀60年代長子出生后,父親希望他的未來能像金子一樣發光閃亮,故取名“金亮”。
石金亮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當年背著蛇皮袋行囊從沂蒙山區走來的小伙子,如今成了江蘇山東商會的常務副會長;當年替人開挖掘機的操作工,如今成了擁有上億資產的恒利建設董事長。石金亮名副其實,真的“金亮”了。
有人問其成功的秘笈,他憨厚地一笑:“我哪有什么秘笈,不過做人做事要實誠罷了!”“老石可實誠呢!”很多與石金亮打過交道的人,也都這樣評價他。
退還9.5元錢的啟示
石金亮永遠忘不了10歲那年經歷的一件事。那是春節前的一天,父親帶著他到集鎮上置辦年貨。
那時全國人民都姓“窮”,處在沂蒙大山深處的石家更是一貧如洗。但再窮也得過年啊,楊白勞還買二斤白面呢!父親東求西借,好不容易籌了10元錢,帶著小金亮趕集去了。
石金亮開心極了,一路蹦蹦跳跳地跟著父親來到集上。在一處賣年畫的地攤上,父親停住了腳步,買張年畫貼貼,添個新鮮,圖個喜氣。
問價,5角錢一張。石金亮從父親手中接過10元錢,遞給攤主。攤主找回9.5元,都是一些小票,一把塞到他的手中。
來到另一處攤點買東西,當父親從金亮手中接過錢的時候,發現多出了10元。這是怎么回事?原來賣年畫的攤主粗心,找錢時連同買畫的10元錢也給了金亮,變成了19.5元。小金亮接過錢也沒數數就離開了。
那時的錢值錢,19.5元能買不少東西,可以過個肥年了!就在這時候父親發話了:“這多出的錢咱不能要,年畫攤主要賣多少貨才能賺到10塊錢啊,現在又不知會急成啥樣!孩子,要記住,不是自己的東西莫伸手,做人做事一定要老老實實,咱老石家的人更要誠實!”
當懊惱不已、焦急萬分的攤主收到石金亮退來的10元錢時,感動得不知說什么才好,口中不住地念佛:“娃啊,你真是個好孩子,將來出息大著呢!”
這件事讓石金亮一直難以忘懷,父親的話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扎下了根,做人,一定要做個誠實的人。
誠實伴著石金亮成長。17歲那年,石金亮輟學在家,跟著父母種責任田。頭腦活絡的他,在村里開了首個小賣部,經營百貨及農藥化肥。他誠實買賣,童叟無欺,小賣部開得紅紅火火。上世紀90年代初,有了點積蓄的他,為方便運送貨物,花6000多元買了臺帶拖斗的農用拖拉機。
一天,石金亮開著拖拉機到鎮上進貨,同村的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見了,也想搭車上鎮,見拖拉機開得較慢,便猴兒似的縱身一躍,上了后面的拖斗,正全神貫注駕駛的石金亮全然不曉。誰知途中小男孩不慎從拖斗上摔了下來,摔成重傷。此時,石金亮仍不知曉,直到路人齊呼:“摔傷人了!”方才停下來。他見狀來不及多想,迅即將小男孩送縣醫院搶救。
事故處理時,石金亮完全可以以不知情為由進行辯解,少擔責任。但為人實誠的他,想到小男孩家經濟困難,拿不出多少錢來療傷,便主動攬責,表示所有醫療費用都由他來承擔。
其實,石金亮的家并不富有,父親患病常年臥床,弟妹年幼,自己的兩個孩子尚小,經濟負擔之重可想而知。但他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賣了拖拉機,轉讓小賣部,見錢不夠,又賣了正在圈里養著的肥豬和家中的糧食,才湊齊了1萬多元,為小男孩交付了醫療費,結清了賠償款。
石金亮家又一貧如洗了,怎么辦?生活總得繼續。當時轟轟烈烈的打工潮正在全國掀起,在天津打工致富的姨哥來電話,說在南京市江寧區新開了一家工程公司,讓他到公司學習開挖掘機,搞土建挖土方。這可是打著燈籠也沒處找的好機會啊!
開發區22年的信賴
1993年春節剛過,石金亮就要起程赴寧打工。出發那天,母親說:“金亮,你父親身體不好,媳婦要照顧小孩,我送你!”她從箱底取出家中僅有的100元錢,將昨晚親手做的面餅,煮的雞蛋揣進蛇皮袋,娘倆一起上路了。
集鎮上才有公交車可乘,而從家到集鎮要走十多里山路。山風輕輕地吹著,和熙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娘倆邊走邊談。母親叮囑:“金亮啊,咱老石家的人就兩個字,‘老實’,你一人在外,要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嗯!嗯!”石金亮不住地點頭答應。
到了集鎮,上了汽車,石金亮心中暗暗發誓:“娘啊,你放心,我一定要傳承好石家的好家風,不闖出個人樣來,不回來見您!”
開挖掘機首先得當學徒,工程隊學習最刻苦的數他,臟活累活搶著干的是他,半年拿不到工資沒有半句怨言的還是他。實誠,贏得了工程隊上上下下的認可。
“認可”在升級,升到了江寧開發區相關領導的層面。
那是在打工數年后,恰逢江寧開發區實施百家湖改造,石金亮有幸參與了這一工程。百家湖雖名為湖卻沒有湖,有的是多個魚塘,改造就是開挖眾多魚塘變成一個湖。剛開始是把塘水抽干,靠人工清淤挖土,工程進度慢不說,且費用也高。石金亮覺得要改改,他向開發區工程部的楊主任建議,靠人工開挖不如用挖掘機。他還算了一筆賬:人工開挖,挖一方土得二三十元,一人一天能挖一方土就很不錯了。若用機器開挖,一方土只需6元,且效率更高。楊主任見這個年輕人不僅敦厚還挺機靈,說:“你的建議很好,以前我也曾想過,但有人畏難不愿干,你愿意干嗎?”“愿意!”石金亮沒有多想,爽快地答應下來。
開弓沒有回頭箭。石金亮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勁頭來攻堅克難,招人、租借挖掘機和運土方的汽車,將在老家務農的妻子叫來給工人們洗衣做飯……難題一道道迎刃而解,困難一個個踩在腳下,他承包的施工地段,干得熱火朝天,進度既快又好,楊主任十分滿意。
像這類實誠的事,對石金亮來說,還多著哩!2011年10月,江寧區龍眠大道長約3.5公里的南延工程,石金亮的公司中標。該工程的項目經理是剛從外地招聘過來的,為了趕進度,他擅自減少工序。按規定路基每墊土20厘米就要用壓路機壓實,他卻減了這道工序,在墊土50厘米的時候才開始壓平壓實,這樣勢必影響道路質量。石金亮在現場檢查時發現這個問題,當即要求整改。誰知此人卻不以為然,還說:“我做項目經理多年,哪有做工程不偷工減料的!你們這不是犯傻嗎?”石金亮耐心地解釋:“這不是犯傻,而是講誠信。人無信不立,工程不守信做不好,我石某人攬業務、做工程歷來講信用、守信譽,靠誠信安身立命!”經過一番耐心的說服教育,項目經理終于轉了思想彎子,重新返工,并嚴格按照標準施工。結果,石金亮公司的施工段被評為優質工程。由于信譽度高,開發區又賦予公司新的道路工程。
時間過得真快,石金亮來江寧開發區轉眼已有22年。這22年,他始終不忘誠信,努力實踐誠信,他靠誠信贏得信賴,靠誠信立足當地。江寧區有他做不完的工程,區交通局等單位還與他簽訂了長期合作的合同。他的事業也在誠信中發展壯大,當年的挖掘機手,如今成了享譽江寧甚至南京的恒利建設董事長,公司業務涵蓋了城市道路、給排水管道、污水處理、公共廣場、公路、橋梁、水利、園林綠化、土石方等市政工程以及建筑、裝飾裝修等等。公司以江寧為依托,面向全國市場,承建了各類市政工程,以優質的施工質量贏得了建設單位、監理和主管部門的一致好評,恒利建設被評為“江蘇省質量安全信譽AAA優秀施工企業”,被江寧區政府評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企業發展了,石金亮并沒有陶醉,而是求創新發展,在干好老本行的同時,又審時度勢,把目光瞄向了新能源產業——光伏太陽能發電,他要靠誠信在新領域開創新局面。
永不忘卻的一個承諾
石金亮忘不了打工離家前一天的那個晚上。
聽說金亮要出遠門打工,那天晚上,不少鄉親都趕來送行,有大爺大媽,有兒時玩伴和生意上的伙伴,小屋子里坐滿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話。瞧著這一屋子的鄉親,石金亮多少往事涌上心頭。母親告訴他,出生不久時,因娘奶水不足,他常常餓得哇哇直哭,村里一些尚在哺乳的年輕媳婦,見狀抱過來就解懷喂奶;他忘不了,有時他饑腸轆轆地從田間勞作歸來,一時找不到吃的,是鄰居大媽及時送來饅頭或餅子讓他充饑。多好的鄉親們啊,他動情地說:“我石金亮只要有出頭之日,一定不會忘記父老鄉親,不忘回報社會!”
20多年的打拼,石金亮真的出息了。家鄉安丘縣電視臺記者專程來南京采訪,拍了《江寧有個安丘人》的電視片,詳細介紹石金亮事業有成的情況,向全縣播放。看過電視的鄉親們,誰也沒有向他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
鄉親們不提要求,石金亮卻心中有數。他沒有忘記父老鄉親,沒有忘記當初自己許下的諾言,總想尋機兌現。
有一年春節石金亮回家探親,發現村里的道路不好走。盡管當時他的事業剛剛起步,需要花錢的地方較多,但他還是擠出了50萬元,為村里修建了一條水泥路。
村里有個年輕人叫鄭亮,父母常年生病,兩個弟弟年幼,家庭經濟十分困難,一家5口人只住60多平方米的房子,由于窮,已是大齡青年了,還未找到對象。1998年石金亮探親回村,得知這一情況,對鄭亮說:“跟我到南京打工吧,開挖掘機怎么樣?”聽說打工還能學技術,鄭亮當然開心了,連說:“好好好!”他聰明又肯學,沒幾年便成了出色的挖掘機手。后來他想買臺挖掘機獨立創業,得到了石金亮的全力支持,錢不夠,石金亮幫其貸了60萬元。經過幾年的打拼,如今鄭亮創業有成,收入可觀,在江寧區買了房子、車子,娶了妻子,生了兒子,讓村里人羨慕不已。
其實,家鄉人得到石金亮全力資助的,又豈止是鄭亮!這些年來,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村里先后有110多人被石金亮帶到公司打工。這些人經過城市洗禮,生活磨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脫穎而出的也不在少數。有一人回村擔任了支書,有十多人自主創業成了老板,還有的賺了錢回村創業,帶動大伙致富。鄉親們齊夸石金亮:“一花引來百花開。”石金亮不僅造福鄉里,僅在江寧區,就有他許多慷慨解囊、助困解難的記錄。有一年,江寧經濟開發區殷巷社區一對夫妻車禍雙亡,留下正在上學的兩個孩子,石金亮獲知后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承擔起兩人的上學費用,直至學校畢業參加工作。2015年8月,江寧連日暴雨,牛首河決堤。危急時刻,石金亮帶領公司30多名員工和多臺機械,迅速奔赴抗洪一線,投入搶險戰斗,得到了區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
事業和為人都“金亮”的石金亮,就像一棵小梨樹,到了時節就綻放滿樹梨花,把美麗留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