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英雄形象豈容褻瀆
英雄形象豈容褻瀆
作者:趙東云 責任編輯: 來源:《鐵軍》2016年第6期 日期:2017-01-19 瀏覽次數:7835
近年來,網絡上時不時出現一些抹黑英雄、惡搞經典的現象,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等著名英雄模范人物,均先后被“黑”,一些紅色經典如《閃閃的紅星》《鐵道游擊隊》《智取威虎山》等被惡搞,經典的英雄形象遭到玷污、貶毀,這些極不正常的現象引起眾多網友的反感和憤怒,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網絡上時不時出現一些抹黑英雄、惡搞經典的現象,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等著名英雄模范人物,均先后被“黑”,一些紅色經典如《閃閃的紅星》《鐵道游擊隊》《智取威虎山》等被惡搞,經典的英雄形象遭到玷污、貶毀,這些極不正常的現象引起眾多網友的反感和憤怒,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英雄是民族的希望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危難時,在人民利益遭到威脅時,勇于挺身而出、不怕犧牲、捍衛尊嚴、主持正義之人。對英雄的崇敬和愛戴,其實就是對英雄人物所承載的精神的尊重與傳承。
“血染沙場氣化虹,捐軀為國是英雄。”這是董必武先生贊美英雄的詩句。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涌現了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左權、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壯士、八女投江、劉老莊八十二烈士等等一大批英雄人物、英雄群體。正是這一大批英雄英烈和模范人物拋頭顱、灑熱血,奉獻青春和汗水,才最終使國家贏得了獨立,民族挺起了脊梁,才使國人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希望。
仰望星空,崇敬英雄,是一種散發出正能量的價值追求。“英雄滅盡有石闕,智慧屏去無年華。”英雄都飽含著愛國情懷,對人民有著深厚的情感,充滿著強烈的憂國意識。在中國,自古就有崇敬英雄、擁戴英雄的傳統,即便英雄逝去,也要豎碑立傳,使其留名青史,精神永存。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是貧瘠的。放眼世界,又有哪個民族不尊重英雄、不崇敬英雄的呢!倘若法國有人詆毀圣女貞德,倘若美國有人丑化林肯、馬丁路德?金,倘若印度有人侮辱圣雄甘地,倘若委內瑞拉有人貶低玻利瓦爾,很難想象會是什么結果?恐怕始作俑者早被輿論的怒潮湮沒了吧!?
經典遭惡搞 英雄被丑化
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帶著或邪惡、或荒唐的目的,利用網絡等現代傳媒手段來進行一些所謂的“爆料”,混淆黑白,顛倒是非,抹黑英雄,丑化楷模,惡搞經典。他們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幌子,說什么劉胡蘭“并非被國民黨所害死,而是死于鄉親們的鍘刀之下”,說什么“黃繼光是摔倒了才堵槍眼的”;或者打著科學分析的招牌,聲稱“邱少云事跡違背生理學常識,根本不可能!”有的甚至幼稚地亂嚷“董存瑞為什么犧牲?因為被炸藥包上的兩面膠粘住了”。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些人講的有沒有根據呢?這里隨舉一例:一家大型報刊曾以一則標題為《北大教授阿憶博客披露劉胡蘭死在鄉親鍘刀下》的報道稱:“大家耳熟能詳的劉胡蘭,并非被國民黨所害死,而是死于鄉親們的鍘刀之下。”這個阿憶既沒有實地調查,也沒有采訪當時仍健在的歷史見證人,就憑道聽途說得來的消息,信口雌黃。后經山西省軍區政治部宣傳處派人實地調查采訪,證實“阿憶”所言純屬子虛烏有。阿憶以學術研究之名散布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文字,招來眾多媒體的跟風報道,引起廣大讀者對劉胡蘭光輝事跡的質疑。阿憶混淆歷史事實的行為,其危害性與抹黑英雄、惡搞經典是一脈相承的。
經典也沒能逃脫被抹黑、被惡搞的命運。故事片《閃閃的紅星》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里面的小英雄潘冬子的形象給全國觀眾曾留下了美好記憶,但也有人將其惡搞,編制成短片《閃閃的紅星之潘冬子參賽記》,小英雄潘冬子在短劇中變成了一個整日做明星夢、希望掙大錢的“富家子”,英雄父親變成了“地產大鱷”潘石屹,英雄母親卻一心想參加“非常6+1”,因為她的夢中情人是央視主持人李詠。整部劇充滿著“惡搞”,劇中還夾雜著一些低級下流的對白。此外,經典電影《鐵道游擊隊》《智取威虎山》等也都有類似遭“惡搞”經歷。經典遭惡搞,英雄被丑化,是可忍孰不可忍!
抹黑英雄惡搞經典喪良知
多元文化交匯中的當代社會,具有更多更大的包容性,但是,包容并不代表縱容。言論和信息的傳播,不能喪失道德底線,更不能超越于法律之外。
對于那些抹黑英雄、惡搞經典的行為必須訴諸法律。事實上,我國法律對包括先烈在內一切死者的人格尊嚴權都有著一定保護。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3年公布的《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明確規定: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2001年公布的《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又將相關權益保護擴大到死者的其他人格要素,包括姓名、肖像、榮譽、隱私以及死者的遺體、遺骨等諸多方面。可見,對死者的名譽權乃至姓名、肖像、榮譽、隱私等人格權、身份權的保護,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誹謗先烈的行為不僅是反歷史、更是違反現行法律,烈屬們有權對誹謗者提起訴訟。
同時,要加強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法律等相關知識的學習。網絡縱橫天下,新媒體方興未艾,媒體的受眾面越來越廣。要使廣大公眾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媒體工作者必須首先做到。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一則消息可以瞬間傳遍天下,因此,新聞媒體從業者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技能,還必須具備獨立判斷、明辨是非、縝密細致的能力與品格,具有鐵肩擔道義的正義感、公德心和強烈的使命意識。
自覺抵制抹黑英雄、抵制惡搞經典,維護英雄的光輝形象,唯有如此,才能還網絡以健康的環境,才能使群星閃爍的夜空格外寧靜,才能使一個民族邁步前行的步伐更為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