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革命的孺子牛 ——悼新四軍老戰士宋亞欣同志
革命的孺子牛 ——悼新四軍老戰士宋亞欣同志
作者:陳玉林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6年第6期 日期:2017-02-16 瀏覽次數:7829
宋亞欣
2015年9月26日,宋亞欣同志駕鶴西去,享年90歲。失去又一位可親可敬的新四軍老戰士,我感到萬分悲痛。
“腦袋系在褲腰帶上鬧革命”
宋亞欣1925年9月1日出生在蘇南武進縣浦河鎮一個農民家庭。1937年日軍侵占上海、南京后,他的舅父舅母被日軍殺害,這在他童年的心靈中種下了對日本侵略軍仇恨的種子。1939年陳毅、粟裕率領的新四軍來到武進,14歲的宋亞欣參加了兒童團,并當上了兒童團團長。1941年5月,宋亞欣進入中共蘇南路北特委辦的干部培訓班學習,從而加深了對共產黨的認識。同年8月,16歲的宋亞欣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時正是皖南事變之后,日偽軍對蘇南新四軍連續發動大掃蕩,一心想消滅活動在臥榻之旁的新四軍;國民黨頑固派則乘日偽軍掃蕩之機,在背后偷襲新四軍。在敵頑夾擊下,新四軍處于最困難的時期。宋亞欣正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把自己的命運與新四軍捆綁在一起。用他的話說:“那個年代我們是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參加革命的!”抗戰期間,他長期戰斗在蘇南茅山地區,曾擔任縣委特派員、區委副書記,句容縣武工隊黨支部書記兼政治指導員。
抗日戰爭勝利后,江南新四軍北撤,國民黨重新統治了蘇南地區,對新四軍留下的人員進行殘酷的清剿。宋亞欣留在茅山和蘇浙皖邊地區堅持斗爭,任中共宜(興)溧(陽)廣(德)區工委書記和武工隊負責人。他領導武工隊開展敵后游擊戰爭,領導群眾進行抗租、抗糧、抗抽丁斗爭,在戰斗中兩次負傷,都在人民群眾的救護下脫險。宋亞欣說:“茅山根據地的人民群眾給了我兩次生命。”
新中國成立后,宋亞欣任江蘇省委監察委處長、常州市委組織部部長、丹陽縣委書記、武進縣委書記、鎮江地委副書記、鎮江工學院(現江蘇大學)黨委書記兼院長等職,勤勤懇懇為黨的事業作出貢獻。
關心青年一代
宋亞欣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后,并沒有安享清福,頤養天年,而是轉移另一陣地。1991年秋他擔任鎮江市第一任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創辦《關心下一代周報》,建立關愛青少年校外活動實驗中心。關工委系統籌集扶貧助學款逾2000萬元,資助貧困生65641人,幫助6014名下崗青年再就業,幫助774名勞教人員就業,舉辦農村青年科技致富培訓班2004期,培訓農民達21萬人。他自己帶頭捐資9萬元,使4名失學青年復學,資助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對個別住宿有困難的學生,他就在自己家騰出房間讓學生住。有人說宋老“像太陽一樣,去溫暖每一顆心靈”。
弘揚革命傳統
為了弘揚革命傳統,在宋亞欣的積極籌劃和奔走下,2000年6月,鎮江市新四軍暨茅山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成立,他出任第一任會長。他十分重視新四軍歷史的研究和宣傳,早在1985年擔任鎮江市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主任時,就主持編輯出版了《蘇南抗日斗爭史稿》《解放戰爭時期蘇浙皖邊區革命斗爭史專輯》《茅山情》等黨史軍史書籍。在他的主持下研究會做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結合黨和國家、新四軍和茅山抗日根據地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戰斗戰役和重要人物紀念日,召開學術討論會、報告會和座談會;組織會員尋訪新四軍戰斗足跡,緬懷新四軍光輝業績和不朽功勛;組織會員積極支持并參與黨史、軍史、革命斗爭史的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對鎮江和茅山地區新四軍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他還在鎮江烈士陵園籌劃建造了警世碑、忠烈亭、英烈群雕等,營造“新四軍紀念林”,近年又參與主持編撰《新四軍挺進縱隊史》。
2004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宋亞欣“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光榮稱號。2005年國家關工委和中央文明辦授予他“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