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兒童節的紅色禮包 ——講述一對新四軍夫妻和他們四個孩子的感人故事
兒童節的紅色禮包 ——講述一對新四軍夫妻和他們四個孩子的感人故事
作者:金桅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6年第6期 日期:2017-02-23 瀏覽次數:7826
黃昏時分,孩子放學帶回任務說,兒童節前要聽家長講故事,他要參加全班故事比賽。當天晚上,我趕緊從案頭的《新四軍女兵傳》一書找到了新四軍女戰士牛洛溎的傳記,改編成故事《鐵軍爸媽和他們的孩子》。
A:硝煙彌漫的行軍途中,降生不久的兒子不見了,媽媽卻狠心地說:“孩子不要了,快走,快跟上隊伍!”
抗戰期間,擔任湖北省孝感縣委婦女部長、中心區委書記的新四軍女戰士牛洛溎和縣委書記譚扶平相愛結婚了。這年冬天,牛洛溎和譚扶平在縣委機關駐地舉行了簡單的婚禮。豈料婚禮剛剛結束,突然有了敵情。譚扶平立即集合縣大隊和縣委機關的同志們整裝出發。牛洛溎也隨即帶著婦女工作隊轉移。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在孝感歷家店齊仙鄉一個村子里降生的。由于難產,折騰了一天一夜。這是個男孩,取名大寶。孩子出生后,母親一直沒有奶水,每天喂完炒面糊,牛洛溎就抱著他騎上馬行軍轉戰。一天晚上,譚扶平帶領部隊去打鬼子,牛洛溎組織工作隊轉移,大寶由一位挑夫挑著走。天黑得像倒扣的鍋底,孩子又餓又冷,哇哇大哭。敵人越來越近,馬蹄聲已清晰可聞。突然,牛洛溎發現挑夫不見了,跑回頭一看,只見挑夫抽泣著蹲在地上摸來摸去。原來,他不小心拌了一跤,把孩子掉到河溝里去了。牛洛溎來不及多想,馬上對挑夫說:“孩子不要了,快走,快跟上隊伍!”牛洛溎強忍著眼淚,跑步追趕隊伍去了。善良的挑夫不忍離去,最后終于把大寶找到并追了上來。
1943年初春的一天,日軍突然襲擊滑石沖。當時,牛洛溎正在召集新兵開會,聽到老鄉報告敵情后,立刻將200多名新兵轉移到山上,可她和孩子卻被敵人堵在村子里出不去了。說時遲,那時快,房東大娘迅速幫牛洛溎把正在出天花的大寶捆在身上,又引導提著槍的牛洛溎沖出了村莊,最終得以脫險。
B:為了革命事業,身為新四軍的父母含著淚水,把不滿周歲的兒子用一塊小方被子包著送走了
惡劣的戰爭環境讓大寶實在無法隨部隊行動了,譚扶平和牛洛溎痛下決心,把兒子交給一位叫武仲的老黨員撫養。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牛洛溎咬著牙把不滿周歲的兒子用一塊小方被子包著送出了門。母子分離的那一刻,大寶聲嘶力竭的哭聲,讓年輕媽媽的心都碎了。
不久,譚扶平、牛洛溎調到襄河地委。譚扶平任地委城工部長,牛洛溎在黨校工作。這期間,牛洛溎又懷孕了。1944年初,日偽軍兵分十路對襄(河)南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軍分區主力部隊和地委機關跳至外線作戰,縣區武裝則就地隱蔽,堅持斗爭。牛洛溎因即將臨產,被安排與部隊醫院一批傷病員一起轉移。20余人的傷病員隊伍經過日夜兼程的行軍,來到了白露湖畔。雖說是初春時節,可湖水仍冰涼刺骨,他們的腿被蘆葦茬子扎得鮮血淋漓。牛洛溎和傷病員被安置在一個四面環水的小臺子(小村莊)上。臺子上的五六戶人家,都是貧苦漁民,他們傾其所有,對官兵們照顧無微不至,勝似親人。4月,牛洛溎的第二個孩子在洪湖地區出生。雖然又是難產,但在鄉親們的照顧下,總算平安。譚扶平給女兒取名叫二寶。盡管這個小生命的啼哭聲,給荒涼的蘆葦蕩帶來了生機,但譚扶平、牛洛溎想到隨時隨地要帶兵打仗,還是不得不把剛出生10天的二寶送給了湖區的鄉親。
第三個孩子小寶出生在監利湖區的張家臺,時間是1946農歷二月十九日,巧在這天也是牛洛溎的生日。小寶出生后,牛洛溎一擔籮筐,一頭挑著孩子,一頭挑著行李,在槍林彈雨中行進。幾個月以后,局勢越來越緊張,上級命令將隨軍的所有孩子立即就地安置。朦朧的夜色中,牛洛溎依依不舍地看著挑夫挑著小寶漸漸遠去,那情景真的讓人萬箭穿心。
C:譚扶平倒下了,倒在了浸透無數先烈熱血的大別山,四個孩子中沒有一個記得爸爸的模樣
1946年6月,中原上空烏云密布,中原軍區部隊被國民黨30萬大軍圍困在方圓僅200華里的狹小地區,全面內戰一觸即發。中原局組織決定,譚扶平與牛洛溎一起化裝北上,23日,從大悟縣宣化店出發。因為途中需要一個孩子作掩護,臨行前,組織上派人領回了寄養在群眾家中的小寶。在北上途中,小寶不僅掩護了譚扶平、牛洛溎這對真夫妻,還掩護了好幾對假夫妻越過了敵人的一道道封鎖線。歷盡艱辛到了晉冀魯豫邊區,兩口子進入中原局黨校學習。這期間,他們又有了小女兒小胖。
1947年7月,譚扶平隨劉鄧大軍南下,牛洛溎因帶著兩個孩子,南下申請未獲批準,一家四口拍了一張臨別紀念照,兩人對勝利充滿信心。
在大軍過黃河之前,譚扶平每次行軍一住下來都有來信。7月10日他給牛洛溎寄來第一封信,7月26日就寄出了第四封信,可是過了黃河以后就再也沒有音訊了,牛洛溎經常站在山崗上翹首盼望。譚扶平到了大別山后,被分配在英山縣委擔任書記。1948年2月下旬,敵人出動兩個團糾集地方民團武裝,對英山縣的共產黨進行大搜捕。譚扶平帶領縣委機關和地方武裝打游擊,同敵人巧妙周旋。2月28日,敵人兵分十路,大舉圍攻火爐尖。譚扶平帶領警衛班阻擊敵人、掩護戰友突圍時身負重傷。他吃力地推開要背他突圍的警衛員:“不要管我。快走!”譚扶平倒下了,倒在了浸透無數先烈熱血的大別山上!
譚扶平犧牲的消息傳來時,牛洛溎正在山西晉城新四軍五師留守處工作。那天,她正準備上臺參加歌劇《蘭花花》的演出。聞聽噩耗,如雷擊頂,但仍堅持完成演出任務。演出結束后,牛洛溎再也難以控制自己,飛步沖下舞臺,一個人跑向野外。那逝去歲月的一件件往事,伴隨著譚扶平的音容笑貌,像電影慢鏡頭畫面一樣在眼前浮現,牛洛溎禁不住失聲痛哭。
D:面對屠刀,為保護新四軍的孩子,老區鄉親毅然把自家的親生骨肉交給了敵人……
隨著解放戰爭的順利進展,組織上想方設法幫助牛洛溎尋找寄養在孝感和洪湖地區的兩個孩子。不久,大寶找到了。
那年,武仲把大寶領去以后,敵人逼他交出孩子。為了保護革命的后代,武仲的鄰居毅然將自己心愛的女兒頂替大寶交了出來。敵人殘忍地把這個女孩殺害了!得知大寶的爸爸犧牲后,武仲更是盡心撫育這個人民群眾用親生骨肉換來的革命后代。隨著革命形勢好轉,大寶也長大了。老人一心想讓孩子讀書成材,可是自己年老體衰,已經無能為力,無奈之下便把孩子送到了中原局組織部。組織部副部長孫西歧親自撫養大寶一段時間以后,再由中央組織部收管。武仲老人送走大寶不久,因為念子成疾,最后得了精神分裂癥,病逝在深山里。解放后,大寶去探望武家河的親人們,當地群眾還為他照看著養父的那間老屋。
1961年,牛洛溎突然接到湖北省委通知,說在潛江縣農村找到了二寶。牛洛溎立刻趕到武漢,二寶已由鄉婦女主任和她姨媽陪著來到武漢。時隔17年,襁褓中的女嬰已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母女相逢,不禁相擁而泣。撫養二寶的這家人姓涂,夫婦倆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家境赤貧,一家人住在一個破廟里。為了養活二寶,全家倍受辛勞,并兩次從敵人的魔掌中救出孩子。
找到媽媽后,譚扶平的老戰友、湖北省省委領導勸二寶跟牛洛溎到北京生活或留在武漢讀書、工作。但是,二寶一再懇求讓她返回洪湖。她緊緊地摟著媽媽,邊哭邊說:“老區養我17年,我應當回去報答養育之恩。媽媽,我永遠是你和爸爸的女兒!我會永遠想念媽媽。您放心回北京吧,不要掛念我?!奔热蝗绱?,當娘的還有什么好說的呢?牛洛溎自言自語,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孩子他爸,二寶這孩子已是洪湖的女兒,離不開那片土地,她離不開那里的親人,還是讓她回到養育她的恩人身邊吧。就這樣,母女再次揮淚離別,二寶回到了養育她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