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弘揚鐵軍精神 建設幸福余江——記江西省余江縣縣委書記張子建
弘揚鐵軍精神 建設幸福余江——記江西省余江縣縣委書記張子建
作者:黨亞惠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2016年第8期 日期:2017-03-23 瀏覽次數:7858
余江更是有著光榮革命斗爭歷史的革命老區,地處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是中共蘇區閩浙贛省信撫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共江西省余江縣委書記張子建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傳承鐵軍精神,發揚優良傳統,將紅色理念融入發展當中。余江縣連續多年獲得“中國最佳投資環境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2014 年9 月11 日,余江縣委書記、縣征兵工作領導
小組組長張子建(中)在新兵入伍歡送儀式上歡送新兵
余江,地處贛東北、信江中下游,是一代偉人毛主席賦詩深情頌揚過的地方,下轄11個鄉鎮、7個農墾場,全縣國土面積936平方公里,人口38萬。
余江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有4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文字記載史。作為文化旗手鄒韜奮的故鄉,1958年余江率先以縣為單位消滅血吸蟲病,毛主席為此欣然命筆、賦詩《送瘟神二首》而聞名于世,先后榮獲全國血防、水利、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由此而產生的血防文化和韜奮文化,成為促進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余江更是有著光榮革命斗爭歷史的革命老區,地處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是中共蘇區閩浙贛省信撫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余江人民在方志敏、邵式平、黃道、方志純等共產黨人的領導下,創建了中共余江縣委、縣蘇維埃政府,至今留下了不少保存良好的革命遺址。其中在高公寨營林場胡馬頭村的祠堂至今還保留著“造成紅軍鐵軍”的標語。
近年來,中共江西省余江縣委書記張子建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傳承鐵軍精神,發揚優良傳統,將紅色理念融入發展當中。余江縣連續多年獲得“中國最佳投資環境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在2015年11月26日召開的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五次會議上,張子建被評為“弘揚鐵軍精神縣委好書記”。
弘揚鐵軍精神 傳承紅色文化
“我們成立余江縣革命斗爭史暨新四軍研究會,就在于通過弘揚鐵軍精神,激活‘紅色基因’,加快‘美麗余江’的建設步伐。”2015年6月3日,張子建在余江縣革命斗爭史暨新四軍研究會成立大會上說。
在張子建的大力支持下,余江縣新四軍研究會認真開展新四軍及革命斗爭史研究工作,召開新四軍研討會,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并整理出余江歷史上新四軍老戰士的史料近50余萬字。同時廣泛搭建各種宣傳平臺,舉辦各種形式的研討班、報告會,力求用當地的新四軍革命斗爭活資料教育廣大青少年,讓鐵軍精神教育根植于干部群眾心中,深深融入更多余江人的血脈,在全縣上下積極形成全力弘揚鐵軍精神、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共識。
2016年3月30日,原中共河南縣委、縣蘇維埃政府遺址揭幕儀式暨清明祭掃活動在余江縣春濤鎮朱鳳村胡家舉行。張子建代表縣委、縣政府為蘇維埃政府遺址揭幕并敬獻花籃。據史料記載,1932年7月,為壯大革命力量,贛東北省委巡視員邵式平在余江縣平定鄉石背村祠堂里召開軍民大會,宣布成立中共河南縣委、縣蘇維埃政府,機關駐地在今春濤鎮朱鳳村胡家。在同反動勢力的斗爭中,32名革命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鴻鶴嘴暴動、畫橋大捷、橫山大捷,無數革命先烈的光輝足跡,在余江山水間留下了大批珍貴的革命遺址。為了將豐富的紅色資源轉變為鮮活的革命歷史教材,張子建積極籌措經費,加強烈士陵園、紀念館和革命遺址的建設和保護。2014年6月,籌資1000萬元,開工建設余江縣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及附屬設施,目前已經竣工,成為革命教育基地。并先后撥款數十萬元用于修繕畫橋鎮原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高公寨林場胡馬頭村祠堂及抗日志士陵墓等。
同時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堅持精心打造紅色文化品牌,把血防紀念館、“血防紅旗渠”白塔渠、錦江古城、韜奮故居、畫橋革命烈士陵園等打造成一條紅色旅游線路,加快推進紅色旅游步伐。
弘揚鐵軍精神 敢于擔當送精兵
余江人民弘揚鐵軍精神,書寫了57年無責任退兵的紀錄。57年間,余江向部隊輸送了一萬多名合格兵員,先后4次受到南京軍區表彰,4次受到國防部表彰,多次榮膺“全國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義務兵征集第一縣”的殊榮,在全國樹起了征兵工作的一面紅旗。
在余江,誰要是被批準入伍,就如同高考得了第一名,當地政府會把獎金送到家門口,親戚朋友則要設宴祝福,鄉里鄉親都來登門祝賀。到了送兵時,余江人民要以最古老的禮節,給入伍青年披紅掛彩,從村里一路燃放鞭炮,敲鑼打鼓歡送到縣城。這一傳統延續至今,“把最優秀的青年送到部隊去”是全縣人民的共同心愿。
1958年,余江縣在全國率先以縣為單位消滅了血吸蟲病。同年,該縣第一任縣委書記李俊九決定動員群眾發揚血防精神,支持國防建設,向部隊選送一批優秀兵員。在他組織的嚴格選拔之下,當年推送的130名新兵全部合格。從此,余江形成了由縣委書記親自掛帥征集義務兵的制度。
第十四任縣委書記張子建接過了征兵大旗,繼續領導實行堅持了50余年的“縣委常委集體定兵”程序。張子建說,在定兵環節實行“縣委常委集體定兵”程序,是余江的一大創舉。常委會上,縣委常委們聚焦征兵,各司其職,認真聽取自己分管工作口的匯報,對每名初定兵員逐一審核,嚴格把好兵員輸出質量關。
2015年9月10日上午,鄧埠鎮倪桂村倪凱家歡聲笑語,縣委書記張子建親手將入伍通知書和“光榮軍屬”的標牌送到他家中,為他家掛上了“光榮軍屬”標牌,并代表縣委縣政府向他們表示祝賀。他語重心長地說,希望你在部隊加強學習,好好表現,注意安全,有空給家里的父母寫寫信、打打電話,報個平安,讓父母放心。
在余江,青年都以當兵為榮,家家都以參與國防建設作為自己的責任。陳杰文一家四代參軍,曾祖父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徐俊忠連續三年報名入伍,堅持鍛煉終過體檢關;吳興浪、吳興風雙胞胎齊參軍,兄弟雙雙效力國防;省運會冠軍歐陽天文帶頭入伍,軍事考核名列前茅。
為搭建退役士兵創業平臺,余江對服役期間表現突出、立功受獎的退役士兵,優先推薦參加事業單位應聘,優先推薦參選村兩委委員,優先介紹到林業、城管、保安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就業;對有創業愿望的退役士兵,在落實創業場地、辦理小額貸款、實行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幫助一大批復轉軍人成為創業致富的排頭兵。近年來,余江縣城管大隊、林業消防大隊、保安大隊中,退役士兵比例均超過80%,村委會干部中退役士兵比例達60%。
“在土地革命戰爭中,革命先烈提出打造紅軍鐵軍的口號,在新時期,我們更要不忘初心,弘揚鐵軍精神,勇于擔當,向部隊輸送精兵。”張子建說。
弘揚鐵軍精神 建設美麗余江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西視察時明確提出,“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2016年2月14日,余江縣委中心組召開會議,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張子建在會上布置了美麗鄉村綜合改革示范建設工作。
余江縣是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為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張子建一有空余時間,就扎身基層,和村委會的干部交流,和村里的小組長拉家常,征求群眾意見,探索以宅基地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子。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張子建幾乎走遍了全縣100多個村委會,有的試點村去過十余次,全縣開到村委會一級的大會就達6次。“村組干部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力量,只有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美麗鄉村建設才能落到實處。”張子建說。
4月21日,建設美麗鄉村,打造“一改促六化”余江樣板現場推進會在余江縣召開。“一改”就是縱深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六化”就是全面加快農業發展現代化、基礎設施標準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村莊面貌靚麗化、轉移人口市民化和農村治理規范化。余江把“一改促六化”作為宅基地改革的延伸拓展,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途徑,作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具體行動。
目前,余江新修村內道路67公里,溝渠49公里,清運建筑垃圾9.8萬噸,綠化村內面積21萬平方米,271個宅改村小組村內綠化率達到20%以上,村莊人居環境、衛生環境明顯改善,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余江這片熱土孕育了紅色基因,張子建帶領著全縣干部群眾以弘揚鐵軍精神,傳承“忠誠、干凈、擔當”的優良傳統為己任,加快改革開放,建設美麗鄉村,推動余江在小康提速、綠色崛起的進程中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