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戰后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行動
戰后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行動
作者:胡洪波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6年第9期 日期:2017-03-31 瀏覽次數:7849
在西沙永興島上的一個制高點,有一座碑,上書四個紅漆大字:南海屏藩。碑的反面寫著:“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張君然立。”立此碑的張君然何許人也?
在西沙永興島上的一個制高點,有一座碑,上書四個紅漆大字:南海屏藩。碑的反面寫著:“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張君然立。”立此碑的張君然何許人也?
部署收復進駐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根據1943年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決定,臺灣應回歸中國,西沙和南沙群島也應劃歸中國版圖。
中國政府即決定,將南海諸島仍舊劃歸廣東省管轄。收復南海諸島的工作開始進行,海軍總司令部海事處上尉參謀張君然等4人負責此項工作。
1946年9月,中華民國外交部、內政部、國防部與海軍總司令部會商,決定由海軍組織艦隊,協助廣東省政府接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并由海軍派兵駐守這兩島——這是我國軍隊第一次正式駐守南海諸島。
張君然參加了這次會議。張君然回憶,這次會議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根據各群島所處的位置,重新確定名稱:將30年代命名的南沙群島易名為中沙群島;將團沙群島(日本人強占時期稱之為新南沙群島)改稱為南沙群島。后又根據漁民的俗稱和外文譯名,對各島礁、沙洲的名稱作了正式命名,共159個。
會后,張君然被指定為隨進駐部隊登島人員。“由于運輸補給太困難,我們決定,先進駐兩個主島再說,南沙為太平島,西沙為伍德島,就是現在的永興島。每島設電臺一部,直接受海軍總司令部指揮,另有海軍陸戰隊一個排,電臺臺長為上尉軍銜,是島上駐軍的最高指揮官。”張君然回憶說。
林則徐侄孫掛帥
計劃要付諸實施了,軍艦又是一個大問題。正在這時,海軍上校、民族英雄林則徐侄孫林遵從美國帶回了8條艦艇。于是,從中抽出2條護航驅逐艦“永興”“太平”和2條登陸艦“中建”“中業”組成進駐西沙群島、南沙群島艦隊,執行收復任務。林遵為艦隊指揮官,姚汝玉為副指揮官,張君然為參謀。
姚汝玉與張君然率“永興”“中建”2艦進駐西沙,林遵率“太平”“中業”2艦進駐南沙。
為了防止外國人在中國艦隊到來前搶占各島,這次行動,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
11月23日,“永興”“中建”搶先出航,高速開赴西沙。張君然祖籍是安徽壽縣,清朝末年遷到東北墾荒,1917年3月在齊齊哈爾出生,先進交通中學學習,后來進青島海軍學校第五期將校班學習,畢業后到重慶,在交通部造船處做“不穿軍裝”的技術員。抗戰勝利后,他參軍到海軍總司令部海事處工作。
復島立碑,衛我南疆
24日凌晨,到達永興島海域。離島約1公里時,軍艦拋錨待機,放下小艇。
在搞清島上確實無人后,編隊組織人員登陸,搶運物資,搭建營房,構筑工事,架設電臺,修建炮位,五晝夜后,這些工作大體完成。11月29日上午,艦隊派出儀仗隊,全體官兵舉行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揭幕儀式。1946年12月12日,林遵率“太平”“中業”兩艦登上南沙太平島。這樣,我國派兵進駐西沙、南沙群島的工作便宣告完成。
1947年1月16日,就在我國軍隊進駐永興島后不久,法國一架戰斗機飛臨永興島上空偵察。18日上午,法國軍艦“東京人”號駛抵西沙,他們派人上島,竟要求我駐守人員撤離,遭我嚴辭拒絕。次日,法軍撤走,開到珊瑚島登陸,并派人駐守。
這樣,法國人便一直占據著我珊瑚島,1955年從越南撤出時,又交給南越集團。直到1974年1月19日,我人民海軍進行西沙自衛反擊作戰時,才收復此島。
1949年8月,張君然秘密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并作為華東軍區海軍一員,返回廣州作策反國民黨海軍起義、投誠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張君然回上海華東軍區海軍工作,1953年轉業到上海船廠工作,1982年離休。
(原載《揚子晚報》2016年7月19日,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