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新四軍的群眾觀
新四軍的群眾觀
作者:徐銀山 責任編輯: 來源:《鐵軍》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26 瀏覽次數:7845
黨中央決定從今年下半年起,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
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這篇光輝著作中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毙滤能娬沁@樣一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革命軍隊。自誕生那天起,她就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同時還要看到,新四軍是由經歷腥風血雨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組成的,又是在日、偽、頑的夾擊中走過來的,而且愈戰愈強,成為華中敵后抗戰的中堅,這與新四軍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把游擊戰爭建立在人民戰爭的基礎上是分不開的。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新形勢下,認真研究和學習新四軍的群眾觀,對于從黨史、軍史、國史中汲取豐富的歷史經驗,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切為了人民
關于我們黨和毛澤東提出的群眾路線,新四軍政委劉少奇曾作過系統闡述。劉少奇認為,“我們的革命,不是為老婆,為吃飯,為出風頭,而是為了人民群眾的解放。一切為了群眾,否則,革命毫無意義”。他特別強調,“一切共產黨員,不論他在任何工作崗位,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均必須經常關心群眾的疾苦,為群眾每一個實際利益而奮斗,不代表群眾利益、不愛護群眾利益、不關心群眾疾苦,那就不是共產黨員”。陳毅在土地革命戰爭極端殘酷的歲月里,對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作出了極其經典的論述:“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span>
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人民子弟兵的天職。只要相信和依靠群眾,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任何敵人都不能壓倒我們。因此,必須把一切為了人民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主動地關心群眾的疾苦,幫助群眾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廣大人民把軍隊當作自己的隊伍,同呼吸、共命運,魚水相依、同舟共濟,新四軍就是這樣,從領導干部到普通士兵,都能把老百姓的冷暖掛在心上,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皖南事變后,劉少奇任新四軍政治委員,當時他住在蘇北阜寧縣汪朱集的朱其干家。一次,劉少奇散步歸來,走到大汪塘邊,見幾位婦女在月光下邊洗衣服邊閑談。從一位年輕婦女與一位中年婦女的對話中,他得悉村里一位叫毛粉來的貧苦農民,一家幾口人,沒吃沒穿,窮得叮當響,幾乎出不了門?;氐阶〉睾螅瑒⑸倨姹阕尵l員叫來兩名女戰士,讓她們帶上六尺白布、兩條毛巾、兩塊肥皂等物品,送到毛粉來家。兩位女戰士走后,他又考慮如何幫助解決毛粉來家的吃飯問題。面對送來的物品,毛粉來一家感激不盡,一再說“共產黨好”、“新四軍好”、“劉政委好”。后來,盡管劉少奇離開汪朱集多年了,毛粉來仍念念不忘“劉少奇送白布”的往事。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是一個時刻記掛著人民的人。1943年春節剛過,敵人即對鹽阜根據地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掃蕩。這天,師部機關及警衛部隊為了跳出敵人的合擊圈,決定從舊黃河南向河北撤退,并在河上用幾十條小木船臨時架起了一座浮橋。此時,敵人逼近舊黃河,槍聲、炮聲越來越近,危險在即。這會兒,舊黃河南幾個村子的數百名群眾也牽著牛、抱著雞,扶老攜幼地擁擠到河邊,急于過河。但河水齊胸,十分寒冷,而浮橋又只能一個人單行通過。師部機關和警衛部隊大多數人還在河南尚未過河,大家十分焦急。黃克誠當時正在河南浮橋口上,他見狀大喊一聲:“部隊停止過河,先讓老百姓過!”只見黃師長站在岸上,親自指揮部隊讓路,而此時槍聲已越來越密集了。炮彈已打到河里,激起陣陣水花。指戰員們見師長鎮定自若,沒有一個人與民爭渡,都閃在一邊,讓老百姓先過。半個小時后,老百姓全部安然過橋,黃師長和其他人員才冒著敵人的炮火踏上浮橋,迅速向舊黃河北撤離……這件事被時在阜寧東北鄉大揚莊養病的鄒韜奮先生知道后,他對第三師八旅參謀長莊林說:“黃師長這件事太感動人了。我病好之后,一定要寫文章讓大家知道?!?/span>
充分尊重人民
新四軍不僅強調人民軍隊要為人民服務,還一再要求處理好人民軍隊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真正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一刻也不脫離人民群眾。軍民團結,打成一片,是人民軍隊的力量源泉,也是人民軍隊成長壯大、形成良好軍風軍貌的重要條件。新四軍與人民群眾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也是利益相關的一家人。
陳毅在挺進敵后的實踐中反復強調,我軍要在蘇南站住腳,首先必須模范地遵守紀律,取得群眾的信任。如果群眾不讓進村,我們就露宿田野;不賣給糧食,寧可餓飯也不能拿群眾的一粒糧食。他堅持以身作則,幾次在屋檐下坐到天明。每次敵人掃蕩,新四軍總是設法掩護群眾,保衛群眾的生命財產。對于不抗日、只擾民的土劣武裝,新四軍堅決給予打擊,為民除害。新四軍遵守紀律和保護群眾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人民的信任、支持,一致稱譽“新四軍是從未見過的天下最好的軍隊”。
1938年6月,新四軍軍部在行軍途中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確定戰時政治工作的方針、任務、制度與領導方式等基本問題,要求部隊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堅決實行不拉夫、不收款、不擾民的“三不”政策,不準直呼“老百姓”,而要稱“老鄉、老大爺、老大娘、大哥、大嫂”,始終將增強群眾對新四軍的信任,作為發動和組織群眾抗日的前提,提出“新四軍江南化,江南新四軍化”的目標。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率部隊趁黑夜越過敵人的封鎖線,挺進蘇北阜寧縣益林鎮東邊的大王莊。剛進村,黃師長就下令:“一不準敲群眾家門,二不準動群眾的一草一木,三不準大聲喧嘩,驚醒群眾?!敝笐饐T們按班、排分散到群眾家前屋后和草堆避風露宿。當時北風呼嘯,天寒地凍,警衛員犯難了:師長身體不好,師長的妻子唐棣華還帶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凍出病來怎么辦?就向師長請示到一戶人家借宿,遭到黃克誠的拒絕。警衛員只好找個草堆把唐棣華和孩子安頓下來。天亮了,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戰士們衣帽上全是霜花,村民們開門出來了,一見這情景,十分感動。
部隊戰斗轉移后露宿村頭
在淮北龍山集,有位白發蒼蒼的謝老太太,先后把自己的三個兒子交給新四軍,去為被鬼子殺害的父親報仇,三個兒子都先后壯烈地犧牲了。這個偉大母親將悲痛藏在心底,更加積極地搞好支前工作,為新四軍趕做軍鞋。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見狀,鼻子一酸,喊了一聲:“好媽媽!”便撲通一聲跪在謝老太太面前。他懇求:“我要做您的兒子,您就是我的媽媽?!贝饲榇司?,真是感人肺腑??!
新四軍每到一地就宣傳發動群眾,幫老百姓做事,排憂解難,在與日軍作戰的同時,順應百姓呼聲,打掉一些危害鄉里、百姓痛恨的“二鬼子”、“游劫隊”、“游吃隊”,深得民心。當時老百姓很快就把新四軍與一些舊軍隊區別開來,疑慮消除,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去找新四軍訴說,關系日益親密,把“出門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改為“遇到新四軍,親如一家人”,新四軍在敵后很快站穩了腳跟。當年在民眾中流傳著“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的歌謠,涌現出父送子、妻送郎參加新四軍的景象。云嶺的張素蓮擔任婦抗會主任后,她全家11口人,除80歲婆婆和嬰兒外,有8人跟隨新四軍參加革命。據軍部文化工作委員會總干事錢俊瑞回憶,他做民運工作期間,隨意到哪個老百姓家,他們便會告訴你,不是他的兒子在新四軍,就是哥哥、弟弟或丈夫在新四軍,所以家家都把新四軍當作自家人看待。
真誠愛護人民
新四軍初到華中,當地打著抗日招牌的“游擊隊”抗日不足,擾民有余,極大地破壞了抗日軍隊的聲譽,加之敵人對新四軍、共產黨的造謠誣蔑,有些群眾甚至對新四軍堅壁清野。面對群眾的暫時不信任,新四軍不急不躁,以鐵的紀律、模范的行動,真心誠意地去感動群眾,讓群眾了解到新四軍就是過去的紅軍,從而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堅決擁護。
新四軍初到巖寺時,正是春耕時節,軍部和支隊首長親自帶領廣大指戰員幫助群眾耕田、播種、插秧。還經常幫助老百姓挑水、掃地。到了云嶺,軍部機關人員與民眾打成一片,還辦起了夜校,教農民識字唱歌,為民眾演戲,宣傳抗日報國的主張。農民有疾病,軍部醫院免費給予治療。在群眾覺悟提高的基礎上,新四軍幫助組織了農抗會、工抗會、青抗會、學抗會、商抗會、婦抗會、兒童團等抗日群眾團體,其中農抗會的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當時在涇縣、繁昌、南陵、銅陵及青陽的部分地方,共成立了394個農抗會,會員總數1.34萬余人。
1938年11月,新四軍第二支隊機關來到宣城貍頭橋附近的紅楊樹村。指戰員們宣傳新四軍的抗日主張,和群眾打成一片。特別是村上的小孩子幾乎天天和戰士們一起玩鬧。這天,九歲的兒童來刁來到拴騾馬處玩耍。他左看右看還不滿足,好奇心促使他去摸了一下,結果騾子猛地回頭在他右肩上咬了一口。支隊長張鼎丞司令員知道此事后,大聲宣布:“把這匹騾子就地宰掉?!庇腥苏埱笳f騾子運輸不可缺少時,張司令員果斷地說:“它咬人犯罪,天理難容,誰也不能替它說情,執行吧!”大騾子被牽到村頭宰掉了。經過三個多月的醫治,來刁的傷口痊愈。張司令員得知后很高興,囑咐管理員付給小孩家銀元四塊、衣料兩套,作為療養費。這個當年被咬傷的小孩現在一直住在紅楊樹村,名叫王光明。如今他身體結實,全家過著幸福的生活。他經?,F身說法,向人們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新四軍愛民故事。
1943年12月5日,新四軍政治部發布了《關于擁政愛民運動的指示》,在全軍七個師和各根據地地方部隊中廣泛深入地開展擁政愛民、擁軍優屬活動,進一步增強軍政軍民團結。1944年1月,在淮北根據地擁政愛民、擁軍優抗運動月中,新四軍第四師制定了八項擁政愛民公約,規定了要經常傾聽政府和群眾的意見,尊重群眾風俗習慣,愛惜民力,與群眾親切相處。彭雪楓師長親自動員,提出人民戰士要“對敵人如猛虎,對人民如綿羊”;軍隊應該是“政府的衛隊和老百姓的護兵”。他還作了一副對聯:“政府衛隊,保衛政府,乃是義務;人民護兵,愛護人民,原為本分?!睓M批:“擁政愛民?!彼蟛筷爩懴聛碣N在俱樂部墻上,時刻牢記,切實執行。這種密切的軍民關系,連日、偽軍也不得不承認。正如彭雪楓所說:“革命隊伍如果不愛護老百姓,不知人民疾苦,我們將不會得到人民的擁護。離開老百姓的軍隊,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非涸死不可?!?/span>
全力幫助人民
新四軍用槍桿子驅走敵偽,打出一片又一片根據地。他們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第一件工作就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就是了解民生疾苦,為民多辦實事;就是發動群眾建設政權,建設武裝。新四軍嚴格執行群眾紀律,對于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對于脫離群眾的傾向,及時進行查處和整頓,始終保持革命隊伍的本色,以擁政愛民的實際行動形成與群眾相互依存、甘苦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蘇南東路沿江一帶,由于水利多年失修,造成河道淤塞,潮水倒灌,水患嚴重。新四軍第六師十八旅協同抗日民主政府組織軍民興修水利,在沙洲縣疏浚了36條河道,在澄西縣疏浚了舜河20公里,農田受益面積20余萬畝,在江陰縣加高了祝家河堤壩,解決了2000多畝地的灌溉問題。皖江地區在戰斗頻繁的條件下,仍發動和組織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1944年,全民增加棉花種植面積數萬畝,養魚1000多萬條;還組織群眾開荒,僅湖東一地一年開荒6000多畝。據統計,自1940年秋至1943年春,華中抗日根據地軍民共修筑圩堤818公里,疏浚大小河流和水道3370公里,使1100余萬畝土地受益。農業生產得到恢復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老百姓說:“東洋人殺人,游劫隊抓人,新四軍救人,共產黨是親人?!?/span>
1939年初夏的一天,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毅到溧水大李巷檢查工作。當晚,在團干部和地方干部聯歡會上,陳毅聽取了副團長張道鏞和縣委書記曹明梁的情況匯報后,得知社會上有“三多”,即土匪多、“司令”多、賭博多時拍案而起,“共產黨、新四軍就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平平安安的日子,有‘三多’,就沒有老百姓的安寧,要大刀闊斧地為民除害,你們把罪大惡極的土匪霸頭抓起來辦了”!會議當場決定先鏟掉土匪頭目陳躍、祁大山和一個外號叫“沒藥醫”的家伙。兩窩土匪白天公開到老百姓家敲詐勒索,晚上搶劫民財,還暗中點火燒民房,攪得人心惶惶。第二天晚上,新四軍突然襲擊,抓住了陳躍和祁大山,“沒藥醫”這家伙沒有固定地點,聞風逃跑了。翌日下午,在大李巷西南的老鼠山召開群眾大會,公審陳躍、祁大山??h委書記曹明梁歷數陳躍、祁大山的罪行后,宣布立即將兩人押赴刑場執行槍決。槍響過后,會場群情激奮。這時,陳毅站起來頻頻向大家拱手說:“鄉親們,今天我們把這兩個土匪槍斃了,你們不要怕,有新四軍給你們撐腰。什么土匪呀,‘司令’呀,誰危害老百姓,就要懲辦誰!”這下好了,大家心里都很踏實,晚上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在淮北豫皖蘇邊區,春荒嚴重時,部隊情愿挨凍受餓,也不向老百姓派款,最后軍需處只剩下五塊錢,連最低生活也難以維持,彭雪楓決定賣掉一些軍馬作為戰士每天的菜金,也決不增加群眾的負擔。一次第二團進抵渦陽北、永城南的石弓山,因為這里的老百姓經日、偽軍掃蕩搶劫已經家徒四壁、十室九空,軍需人員費了很大力氣才弄到一點雜糧。團長滕海清聽說后,命令他們立即把糧食退還,并向群眾賠禮道歉。團政委譚友林召集各連指導員說:“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是為勞苦大眾戰斗的。我們寧愿吃野菜樹葉,也不能同災民爭糧?!本瓦@樣,各個連隊中黨員帶頭上樹捋樹葉吃,一天每人只喝兩碗稀飯。他們的行動深深感動了當地群眾。
相信依靠人民
毛澤東說過:“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比嗣褴婈犚诟锩窢幹胁粩喟l展壯大,就必須時刻不忘扎根人民群眾,堅持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從人民群眾中吸取營養,增強自身發展活力。新四軍在開展敵后斗爭、開拓抗日根據地的過程中,和廣大人民群眾結成了魚水一樣的關系。新四軍像一面面旗幟,飄揚在敵后廣大地區;新四軍又像一個個衛士,保衛著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勝利果實。而人民群眾則是子弟兵的堅強后盾,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像雨水和陽光,使人民的子弟兵茁壯成長、發展壯大。
新四軍愛民如父母,人民群眾就把新四軍當作自己的子弟兵,自覺地從各方面擁軍參軍。廣為人們稱道的沙家浜這個典型,就生動地體現了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巨大威力。特別是在皖南事變后血雨腥風的日子里,皖南人民一如既往地支持、保護人民子弟兵,有的為掩護突圍出來的新四軍指戰員遭受敵人的嚴刑拷打,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皖南事變中幸免于難的2000多名新四軍指戰員,都是在皖南人民冒著生命危險掩護、營救、幫助下突圍出來的。有一次,敵人下鄉掃蕩,蘇北民運女干部王長淮因有孕在身,不便轉移,便留在三里橋一戶農民家。敵人挨門逐戶搜捕,當搜到這家時,這家媽媽說王是自己的女兒,偏巧這時她的女兒進了家門。為了掩護新四軍干部,老媽媽硬說不認識自己女兒,致使女兒當場被敵人槍殺了。
在反清鄉斗爭中,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參與和犧牲,就沒有反清鄉斗爭的勝利。當日、偽軍挨村挨戶清查新四軍人員時,人民群眾寧愿自己遭受毒打、捆吊以至刀砍槍殺,也不肯泄露新四軍的秘密。在整個反清鄉過程中,人民群眾不僅保障衣食,傳遞情報,掩護傷員,捉拿敵軍,破路塞河,封鎖消息,而且還埋地雷以至拿起大刀長矛去參戰。反清鄉斗爭,是一場典型的人民戰爭。每個村莊,都是新四軍的一座兵營,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終陷日本侵略者以滅頂之災。
“九仞為山爭一簣,同仇敢與億民期?!边@是陳毅同志《“七七”五周年感懷》結尾詩句,形象地描繪出新四軍與人民群眾同仇敵愾、寸土不讓的強烈愿望和勇敢抗爭的精神。正是這軍民一致所產生的偉大力量,才使抗日戰爭從局部勝利走向全面徹底的勝利。1943年七八月間,我軍為打通蘇魯交通線,淮海軍分區派第三支隊七團配合區中隊攻打桑墟據點。但由于敵人武器好,糧草足,我久攻不克,便決定擺“臭狗陣”。群眾聞訊,立即開展打狗運動,將腐爛發臭的死狗扔進據點外壕水溝,一時間蛆蠅遍地,臭氣沖天,痢疾、傷寒病很快在日、偽軍中蔓延開來,大大削弱了敵人的戰斗力,最后敵棄據點逃竄。日、偽軍苦心經營的桑墟據點終被我軍用“臭狗陣”給拔除了。這個事實生動地表明,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勝利源于民眾之中,人民軍隊有了人民的支持,就有了攻無不克的力量,就能克服一切困難,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