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瀹坑尋祖
作者:方祖岐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6年第9期 日期:2017-04-13 瀏覽次數:7823
我從哪里來?這似乎不是什么問題,卻又是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不知有多少人為了弄清“我從哪里來”而不斷去探索、追求。我從記事起,就聽老人說,我們的祖籍在徽州。徽州在什么地方?徽州以前的老祖宗又在什么地方?常常激起我無限的憧憬和遐想。
我從哪里來?這似乎不是什么問題,卻又是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不知有多少人為了弄清“我從哪里來”而不斷去探索、追求。
我從記事起,就聽老人說,我們的祖籍在徽州。徽州在什么地方?徽州以前的老祖宗又在什么地方?常常激起我無限的憧憬和遐想。
終于有一天,我到古徽州(今黃山市)去尋根問祖了。公元2012年11月15日,我與長兄祖彭兩家三代人,相約一起去了安徽歙縣坑口鄉瀹坑村。歙縣是古徽州州府所在地,瀹坑就是先祖方富才走出徽州時的祖居地。
這個地方山清水秀,“潭水千秋發,江流萬古情”,“三潭鯉魚躍,兩岸枇杷山”,處于新安江山水畫廊之中,是古代從徽州去浙江的水上必經通道,曾經有過燦爛的文化和值得驕傲的歷史。
歷代許多文人名士都曾駐足于此。如:晉代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唐代詩仙李白;宋代大文豪蘇軾、蘇轍,以及黃庭堅、范成大、楊萬里;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沈周、徐渭;清代袁枚、陳思桓、施閏章、李列君等等。他們有的在這里泛舟漁釣,有的在這里會友吟詩,有的在這里潑墨寫書作畫……留下不少詩文、故事。
我很欣賞董其昌在這里留下的一幅對聯:“喜桃露春濃荷云夏凈桂風秋馥梅雪冬妍地僻歷俱忘四序全憑花市告;看大拇西聳牯牛東橫石耳南馳后邦北倚山深人不覺全村同在畫中居”。他把這里的四季景觀、地理環境及其親臨實感都寫進去了,而且對仗工整,實屬難得。
蘇東坡在這里求墨訪潘谷的故事,也令人難忘。北宋元祜年間,潘谷在天井山西麓樂浪塢開設墨坊,制成佳墨,人稱“墨仙”。蘇東坡與黃庭堅結伴來訪,由當地方氏四世方承福作陪,用天井山泉烹天井山茶招待,二人品后連聲稱贊:“茶好,瀹茶之水更好!”自此名村“瀹坑”,又作“瀹水”,諸姓結社稱“瀹川大社”,方姓結社稱“方巷大社”。
蘇東坡得墨后作詩贊曰:“但來無老松,易水無良工: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魚胞熟萬杵,犀角盤雙龍;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潘谷死后,他又作挽詩曰:“潘郎曉踏河陽春,明珠白璧驚市人;一朝入海覓李白,空看人間話墨仙”。看來蘇東坡與潘谷交情不淺,是常來常往的好朋友。
坑口鄉瀹坑村一帶歷史上不僅文人薈萃,而且名士輩出。宋代除潘谷外還有“方氏一門九解元”和徽州太守方略:元代有鄂州路教授方平;明代有方紀達、方愿英等六進士,還有蘇、浙巨商五人,其中方積榴布衣交天子,被萬歷皇帝賜一品銜;清代有解元方文炳、進土方汝謙和巨商13人,其中方恂如被李鴻章薦任漢口鐵廠總經理;民國時期方曉之等三人分別經商于上海、漢口,致富后在家鄉修橋、鋪路,多有善舉。
最難得的是,明翰林學士方孝儒因拒絕為明成祖起草登基詔書而遭滅10族,在被殺的873人中瀹坑方姓有四人,后萬歷帝為之昭雪,并賜“忠臣里”匾,自此定村里為“忠臣里”。至清代,乾隆皇帝為之題聯:“忠臣天下無雙里,流芳人間第一鄉”。
一個偏村僻地,在千百年間為什么能迸發出如此燦爛的光芒?這讓我想起祖上傳下來的一句話:“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看來被丟出去的徽州人多有作為,顯然是走了一條修身自重、不畏艱難的創業之路;加之,他們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愛國愛家,無論做多大官,無論發多大財,無論走到哪里,都不忘自己的“根”,所以,留下了徽州“三絕”(徽商、徽文化、徽民居)的眾多名勝古跡。
我聽族人說,黃山市已將瀹坑列入歷史文化名村、“百村千幢工程”,相信這里將向世人展示出更加多彩燦爛的美景。
這次尋根問祖,我找到了血脈傳承之“根”。不僅了解到瀹坑第一代先祖方承威,而且知道他的先祖在浙江桐廬,再往上追溯,就到河南方山和炎黃二帝了。相傳方氏是炎帝的后代,黃帝封方雷于方山。從方氏《統譜》中查起來,我是第156代。說也奇怪,我在瀹坑見到的族人,都能說出自己是方氏第幾代,他們與我也只上下相差三、四代,可見中華族譜文化的神奇與魅力。
瀹坑的一切深深感動了我。為了記住這次尋根問祖,我寫了一首自度詞,敬贈瀹坑鄉親們:
徽鄉懷古·瀹坑尋祖
天高云淡,鷹飛靜空閑。賞秋山層染,潭水映屏:蒼松點翠,漁網拋歡。穿峽谷,瀹坑兩岸,墻白瓦黛,鱗次櫛比,明清古宅盤桓。問祖尋根,一別三百年。
坑口初會,相知不相識,但問第幾代,談笑論輩傳。祠前留影,祖孫三代,寄情壑嶺間。攀援崖側,環周矚目,祥云舞翩躚。焚香謁拜,三公承威起步艱。遙望桐廬,夢幻富春江邊。
在瀹坑尋根問祖,似乎弄清了“我從哪里來”,但又并未完全弄清“我從哪里來”。因為我的“根”,除了血脈傳承之外,還有思想傳承、信念傳承、語言傳承、筆墨傳承、口味傳承、人體結構的種種傳承以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傳承等諸多方面,要想弄清這些“根”,并非跑一趟瀹坑就夠了。
尋根問祖最重要的是了解中華民族的源頭和歷史,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承擔歷史責任。多少年來,我曾到炎、黃二帝出生地、陵寢處參觀謁拜,尋找中華民族之“根”:走訪儒、釋、道等諸家名勝古跡,尋找中華文化之“根”;瞻仰革命圣地,參觀戰爭遺址,尋找中國革命和人民軍隊之“根”……我還曾在國外尋找過馬克思主義之“根”。
1998年6月,我率軍事友好代表團訪問加納、尼日爾,過境英國倫敦時,專程去馬克思墓瞻仰,向這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和革命導師敬獻花圈。當時我想,在西方唱衰共產主義的時候,我應該在這里留下幾句話,于是在留言簿上寫了一首詩:“叢林長臥眾先師,瞻仰之人應相知;不滅光輝普照處,笑迎理想實現時。”代表團全體成員都簽了名。我就是要向世人宣示: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誰也撼動不了的。
尋根問祖從更深的意義上來理解,涉及到對宇宙的探索、對人類起源的探索等諸多方面,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沒有停止這方面的探索,并且已經取得許多重要成就。但茫茫宇宙是無限的,人對世間事物的認識和對自身的認識是無止境的,因而尋“根”也是無止境的。正是這種無止境的探索和追求,推動了人類的進化和進步,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我想,就讓這種無止境的探索和追求無止境地進行下去吧!
(本文作者為原南京軍區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