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fēng)采
- 鐵軍精神進(jìn)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jì)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讀書之“味”
讀書之“味”
作者:瀟湘雨 責(zé)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6年第11期 日期:2017-05-19 瀏覽次數(shù):7827
紹興有個“三味書屋”,因魯迅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而廣為人知,有關(guān)“三味”的內(nèi)涵也由此引起了人們的探索。其中,在壽鏡吾后人中就有著兩種說法。壽鏡吾幼子壽洙鄰的解釋是:“讀經(jīng)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以三種食物的味道來形容和區(qū)分讀三種古籍的不同感受,這是從書籍內(nèi)容的不同來區(qū)分讀書之“味”。而壽鏡吾之孫壽宇則提出自己新的解釋,認(rèn)為應(yīng)是:“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我們且不去理會這兩種說法有何不同,單單這一共同的“味”字,就很可“品味”一番。
林語堂也早就關(guān)注到讀書之“味”,他甚至說:“讀書須先知味。這味字,是讀書的關(guān)鍵。”看來讀書確乎能夠讀出味道來,這在讀書人而言正是一種高雅的境界。現(xiàn)代詩人公劉也說:“書,是有味道的東西,雖然他并非食物。”而“真正的好書,也一如美食,越咀嚼越有滋味。”書和美食一類比,味道自然就出來了。
讀書之“味”不是固定不變的,既因書而異,因人而異,也因時而異,亦即林語堂所說:“且同一本書,同一讀者,一時可讀出一時之味道出來。”冰心就有過這樣的切身體驗,她十二三歲時就看《紅樓夢》,起初看到的只是賈寶玉的女聲女氣和林黛玉的哭哭啼啼。直到中年以后,再拿起書來看,“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讀書能讀出“味”來,還有不少的好處。宋代大詩人黃庭堅曾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讀書既能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使人面目清朗,所謂“多讀書則氣清”是也。這可以看成是讀書的意外收獲,水到渠成的不用之用也。
花香何及書香遠(yuǎn),美味怎比書味長?讀書之“味”,真是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