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鶴豐村“革命文物陳列室”越辦越好
鶴豐村“革命文物陳列室”越辦越好
作者:江蘇省海門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韓芒雄 丁士風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46年第7期 日期:2017-06-23 瀏覽次數:7831
鶴豐人民飲水思源,于1992年開設“革命文物陳列室”,廣受遠近群眾的喜愛,至今已免費開放25年,前來參觀學習的達3萬人次以上,為弘揚革命傳統發揮著積極作用。
鶴豐村是江蘇省海門市南部沿江的一個村。海門是革命老區,1927年夏成立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三條橋黨支部,1927年10月底成立中共海門縣委。1930年2月6日,在東鄉草蓬鎮(現海門市四甲鎮的貨隆鎮)正式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江蘇第一大隊。1929年2月6日,在三益鄉仇家園(現四甲鎮仇家園村)成立了南通東鄉工農兵蘇維埃政府。1940年11月初,新四軍在江家鎮接管了國民黨海門縣流亡政府,建立海門縣抗日民主政府。因此,革命遺跡、遺物和革命故事在海門隨處可見可聞,紅色資源十分豐厚。
同學們在參觀鶴豐村革命文物陳列室
鶴豐村具有光榮革命傳統。新中國成立前,廣大群眾在黨的帶領下,積極參軍參戰,籌糧籌款踴躍支前,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張鶴豐、王塵無、陳志才等為革命獻身。改革開放后,勤勞的鶴豐人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鶴豐成為“精神文明村”,也是一個建筑村、商業村、文化村和科技村。
鶴豐人民飲水思源,于1992年開設“革命文物陳列室”,廣受遠近群眾的喜愛,至今已免費開放25年,前來參觀學習的達3萬人次以上,為弘揚革命傳統發揮著積極作用。
退休教師顧同成(左一)在為參觀者講解
“革命文物陳列室”里展示各類文物共計330多件,其中照片20張,硬件實物20件,證件30件,徽章20枚,文稿檔案120余件,不少革命文物很珍貴。上世紀30年代出生于鶴豐村的我國杰出的電影評論家王塵無,在上海持志大學讀書時參加中國共產黨,畢業后回鄉擔任中共海門縣委秘書,冒著白色恐怖開展革命工作,秘密印發革命傳單與標語,幫助海門中學、大生三廠與常樂鎮建立地下黨組織,領導海門中學學生運動等。1932年春,王塵無在上海參加以魯迅為首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被魯迅稱為“我們中國的一員虎將”?!案锩奈镪惲惺摇崩锞陀型鯄m無生前的照片,少兒時代練習的“寫字板”與玩具“蟋蟀罐”,還有1936年魯迅病逝時王塵無抱病親筆寫的《哭魯迅先生》七言律詩等。陳列室里還有從本村入伍的革命軍人陳志才在解放舟山群島戰斗中英勇犧牲,由毛澤東主席署名的革命烈士“光榮紀念證”;本村革命烈士張鶴峰在解放戰爭時期帶領民兵練習投彈時留下的手榴彈;本地離休干部顧學仁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的一枚枚功勛紀念章及其它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陳列室”還保存著出生于本鄉(原湯家鄉)的一批革命前輩、志士仁人的資料。1916年出生于丁陸村的陳國權,于1941年9月調任中共海啟縣委書記兼東南警衛團政委,在1942年3月與偽軍的一次交戰中,他指揮同志和群眾撤退,自己被敵人追上,不幸被認出,當場英勇犧牲,時年25歲。陳列室保存著陳國權一次在各區鄉主要干部和人民武裝指揮員會議上的講稿,他學習用的毛主席《論持久戰》一書。陳列室里還有出生于本鄉泰興鎮的新中國海軍航空兵司令員梅永熙將軍的事跡,他在解放前任東南警衛團團長兼解放軍華中九分區七團參謀長時,于1947年5月29、30日指揮部隊在當地靈甸鎮與國民黨反動派徐容主力激烈戰斗,全殲其400余人;有出生于湯家鎮的現代詩人、翻譯家卞之琳1938年去延安參加革命見到毛主席,投身火熱的抗日戰爭及抗美援朝時支援前方期間所寫的部分文章、詩作;有泰東村秦朝綱的事跡,他1932年參加十九路軍發動的抗日反蔣活動,1940年新四軍東進海門后,他積極投身革命,1942年加入共產黨,歷任鄉助理、鄉長、區長等,領導人民打日寇,反掃蕩、反清鄉,以及之后打蔣軍,支援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后任縣水利建設科科長,組織全縣人民興修水利,改善農田灌溉,進行江海堤岸保坍,防海水倒灌,被譽為“當代沈起公、勝于沈起公”(沈起公,1054年任海門知縣,興修水利有功,他修筑的大堤被稱沈公堤)。這里還陳列著老會計數十年為民算好賬的舊算盤,老干部保持清廉的事跡。
陳列的革命文物
開設“革命文物陳列室”,退休教師顧同成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為搜集革命文物,深入實際調查,通過反復核實確認后,為每一件文物建檔案,并寫上展出說明,讓參觀者一目了然。他還自撰講解詞、自當講解員,受到參觀學習者贊揚。
鶴豐村“革命文物陳列室”成為市、鎮、村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平時,有各地的干部、群眾來參觀學習。節假日,尤其寒暑假,有青少年學生集中在這里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還有在讀大學生來這里采集素材,撰寫調查報告。鶴豐村黨支部在每月20號進行黨課教育時,都穿插進陳列室里的內容,提振黨員、干部的精氣神,激勵大家自覺發揚老區精神,帶領群眾加快建設“美麗、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鶴豐。
2009年10月,全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經驗交流會全體代表與中央有關領導,參觀鶴豐村“革命文物陳列室”后評價:“創辦‘革命文物陳列室’,兼顧‘農家書屋’,兩全其美。”國家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現為總局)、共青團江蘇省委、省市關工委、老促會等部門的領導也來此調研,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