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兩枚老佩件 記錄二戰歷史
兩枚老佩件 記錄二戰歷史
作者:王祖遠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6年第12期 日期:2017-09-22 瀏覽次數:7822
國民政府頒發給來華助戰的國際友人“救護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已經70多年了,然而,日本安倍政府至今仍否認侵略歷史,并試圖修改日本和平憲法,日前又加封右翼女子稻田朋美作防衛相,顯示軍國主義陰魂不散。我用收藏的兩個老物件再次提醒得了“健忘癥”的安倍。
一枚“紀念章”
友人在跳蚤市場淘到一枚紫銅制“國勢調查紀念”章,贈我鑒賞。這是偽滿洲國康德七年(1940年)制作的一枚老佩章,寬3.3厘米,高5厘米。“康德”二字,令我久久不能平靜。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進攻沈陽,張學良的東北軍撤至關內,東北大片國土淪喪。日軍侵占東北得逞后,立即為成立偽滿洲國作準備。11月9日, 日本特務機關長土肥原潛入天津,誘持溥儀到達營口,再秘密轉到旅順。1932年3月1日,日軍大本營派出11名代表赴旅順“請駕”,3月3日,溥儀北上長春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年號“大同”。
一時間,這位被廢除帝制逾30年之久的大清宣統皇帝,當傀儡后又神氣起來。每天沉浸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之中,又有東洋女子繞膝作伴,好不快活。1934年3月1日,經日本天皇批準,“滿洲國”改稱“滿洲帝國”,溥儀改稱皇帝,年號改為“康德”。這就是這枚佩章上的“康德”年號的由來。
偽滿州國“國勢調查紀念”佩章
在日本卵翼下的偽滿洲國,曾在山海關附近設立界碑,自稱“王道樂土大滿洲國”。然而,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宣告投降,溥儀即刻宣布“退位”。8月17日,溥儀竄至沈陽飛機場,正準備逃往日本,被早到一步的蘇軍逮個正著。從此,溥儀成為階下囚,他那個“大滿洲國”與“康德”年號,也被掃入了歷史的垃圾堆。
1946年8月12日,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溥儀在蘇軍的押送下,從海參崴到達東京出庭作證,他聲淚俱下地揭露日本炮制偽滿洲國的陰謀及其罪行。經過多年牢獄生活的溥儀,后來在他寫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把自己當傀儡皇帝的窩囊生活,描述得淋漓盡致。
一張“救護證”
在那中、日力量對比懸殊的年代,中國雖弱,卻是在進行著反侵略戰爭的正義斗爭,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許與支援。在抗戰勝利71周年之時,一位久違的親戚贈我一張抗戰期間陳納德“飛虎隊”成員的佩件:一張由當年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頒發的第32570545號“救護證”。“救護證”寬28厘米、高17厘米,上面寫道:“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護”。專供外國友人參戰時佩戴。這是他父親的珍藏品,今年95歲的高齡老伯曾是一名戰功卓越的“飛虎隊”成員。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日全面爆發戰爭。而華盛頓當局保持“中立”,禁止美國人介入這場戰爭。如同當今美國政界常常在騎虎難下的窘困時刻推卸責任的口頭禪:“對某某不持立場”。實際上,在二戰初始階段,美國還是日本的后盾。1937年美國向日本出口石油2900萬桶,1940年美國向日本出口石油2300萬桶,各占日本當年石油進口的80%與60%,此外還有大量戰略物資與其交易。當時的美國,正熱衷于發戰爭橫財,隔洋觀戰。
但是,正直的人們總會挺身而出,伸張正義。此時,以美國退役上尉陳納德為首的一批英勇斗士,不顧一切地支援中國空軍對抗日軍。后來,陳納德應宋美齡的邀請來華,受聘為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顧問,并得到了當局最高領導人蔣中正的接見。1940年11月,陳納德回美國招募美國空軍志愿人員來華參戰。我的這位親戚的老父親就是那時來華的。
1941年底的珍珠港事件,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數以千計的美國大兵瞬間葬身海底。此時美國政府才醒悟過來,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才發生改變。陳納德提出的美國空軍志愿隊計劃終獲總統羅斯福批準,在昆明正式成立。這樣,大量美國陸海軍后備航空兵駕機越過喜馬拉雅山,來到中國,直接參與對日作戰。陳納德時任志愿航空隊隊長。因其飛機頭部均繪有老虎圖案,中國老百姓稱他們為“飛虎隊”。
在中國和緬甸上空,“飛虎隊”給日本空軍以有力打擊。后來“飛虎隊”移師湘西芷江機場,1944年后,曾參與從芷江機場奔襲日本本土的戰斗。此時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的大片領土均為日偽占領區,所以飛越該地區是十分危險的,時有飛機墜毀、飛行員跳傘的事件發生。為了“飛虎隊”人員的安全,中國當局制作了“救護證”,以便中國軍民協助救護。當時,“救護證”猶如“護身符”。據史料記載,在一年多的時間,僅新四軍和華中抗日軍民就救護“飛虎隊”墜機(跳傘)駕駛員和機組人員12次24人。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這兩枚老佩件,傳遞了不同的情感,讓我們直面歷史的丑惡與美善,再現了昨日的恥辱與榮光。
1934年設立在山海關附近的偽滿州國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