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東浦村:抓文化引領 建最美鄉村
東浦村:抓文化引領 建最美鄉村
作者:陳書明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6年第12期 日期:2017-09-25 瀏覽次數:7827
東浦村農民休閑健身廣場
常州市最美鄉村——指前鎮東浦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50多年的歷史,是金壇區西南部第一大村。自建村以來,東浦村崇文善武,名人輩出,呂氏大姓曾出過8個宰相。抗戰時期,東浦村進行過三次有影響的戰斗。
走進東浦村,精致的雕梁畫棟,起伏的青磚黛瓦,古色古香的石板路,恍若一沓沓厚重的歷史書卷。農民休閑公園、文化墻、老年會館、“五巷一街”、抗戰紀念碑、萬畝標米示范基地、三千畝銀鯽養殖基地等,一一展現在人們面前。特別是該村抓文化引領,建最美鄉村的做法和經驗,給前來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抓教育引導 著力培養新型農民
近年來,東浦村按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要求,充分發揮村民學校的作用,營造了“有其學、優其學、樂其學、終身學”的和諧社區學習理念。結合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建成了擁有多媒體教室、閱覽室、檔案室、培訓室、文藝室等610平米的村民學校綜合學習平臺,擁有12名專(兼)職教師和33名社區教育志愿者。每年都舉辦30多期的農村實用技術、優生優育和政策法規等知識的培訓班,培訓村民2000多人。全村90%以上的青壯勞動力通過培訓掌握了一至二門種養殖致富技術。優質標米、熱帶魚、綠殼蛋雞等特種養殖技術在全村得到普及。2015年,全村農副工三業總產值5億多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萬余元,社區教育成為村民致富的好幫手。
東浦村還通過道德講堂、文藝講座、櫥窗宣傳、志愿服務、評選文明戶、編史修志(家譜)等形式,對村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陶冶情操,培育優良家風、文明村風,弘揚新鄉賢文化,引導村民愛國愛鄉、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抓美化環境 打造農村文化陣地
東浦村是金壇區首家創建省級村莊規劃建設“特色樣板示范村”的村莊。2013年以來,該村結合新一輪村莊規劃建設,特邀了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規劃技術咨詢中心專家,對村莊進行全面、系統和詳實的規劃設計,充分保留江南水鄉的村莊特色。
東浦村上下聯動,多方籌資,投入700多萬元,按照“節約、簡單、實用、特色”的原則,推進以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和村莊綠化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一綠”工程,努力實現河塘凈化、道路硬化、衛生潔化、村莊綠化和環境美化。全村共拓展修復水泥路3350多米,修復破敗房屋35間1020平米,清除積存垃圾5000多噸。鋪設污水管網9000多米,新建日處理100噸污水設施一座。建成村口南、北兩側以趣味性、知識性、通俗性集為一體的文化墻500多米。該村還大手筆建設配套公共設施,新建鎮村公交站臺、供村民休閑的長廊和涼亭4處、塑膠籃球場800平方米、塑膠健身廣場500多平方米及配套健身器材和公共停車場600平方米等場所。公共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東浦圖書館及文化展覽館等公共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同時,維修了觀音堂,傳承了東浦村的歷史文化,使古老偏僻的東浦村面貌煥然一新。
東浦村抗日戰爭紀念碑
在金壇區有關部門支持下,東浦村建成全區文博宣傳教育基地、書法家協會活動基地、音樂家協會活動基地、成年人文化活動基地、青少年文化活動基地等。
東浦村還健全組織動員機制,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在全村形成人人愿為、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農村文化發展環境。村里成立了由民間老藝人參加的民樂團,投入6萬余元購置了演出設備,經常開展民間文藝展演,努力將該村打造成遠近聞名的特色文化村。
抓繁榮文化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東浦村發揮退休回鄉人員作用,成立文化建設促進會,注重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突出鄉村人文氣息,讓村民“望得見繁星、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東浦村文化悠久。該村有100多年歷史的指前魚燈,是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魚燈包括十種河魚,如鯽魚、鯰魚、黃魚、草魚、青魚、鯉魚等。跳魚燈的道具,除了服裝、鑼鼓、帽子,還有捻傘、排燈、花籃、花船、河蚌等20種道具。每年春節期間村里都會組織跳魚燈。已有300多年歷史的絲弦鑼鼓,一度失傳,村老年協會組織老年民間藝人歷經兩年多時間的挖掘、搜集和整理,使之得到恢復和發展,2016年1月被列入江蘇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東浦村民俗文化“吃講茶”令人回味無窮。“吃講茶”在該村已延續上百年,村民碰到土地、房屋、婚姻、遺產等糾紛,大多通過“吃講茶”來解決。邀請德高望重者出面,約定時間和人員,泡上一碗茶,先說“吃茶”目的,由爭執雙方分述前因后果,再由茶客評議,最后由德高望重者作出權威性判斷。“吃講茶”如同扶正祛邪的“民間道德法庭”,已成為約定俗成的村規。
東浦村立足長蕩湖和萬畝良田,發展長蕩湖特種水產和指前標米(1914年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省級龍頭企業江南春米業公司帶著高效農業項目進駐東浦村,一次就集中流轉了該村2600多畝土地,種植指前標米。2015年11月,東浦村成立金壇區首家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農耕文化氛圍日漸濃郁。
紅色文化,也是東浦村的一道亮麗風景。2015年8月,東浦村村民呂留芳出資近7萬元,由村委會精心籌建了東浦村抗日戰爭紀念碑,記錄抗戰時期中國軍民為抗擊日軍在東浦村開展的張茅棚圍殲戰、戴家橋阻擊戰、西陽伏擊戰三場戰斗,其中后兩次戰斗均發生在1941年11月著名的塘馬戰斗中。
東浦村通過宣傳和弘揚歷史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和現代文化等,打造美麗鄉村文化品牌,實現“人的新農村”和“物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近年來,該村相繼榮獲江蘇省文明村、生態村、和諧社區示范村、特色樣板示范村和常州市最美鄉村、和諧社區示范單位等稱號。
東浦村絲弦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