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山丹四品
作者:潘軍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7年第1期 日期:2017-10-13 瀏覽次數:7824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誰說出塞歌的調子太悲涼,如果你不愛聽,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席慕容《出塞曲》
一曲出塞
當我接到命令,作為醫療隊的成員之一,奔赴甘肅山丹,參加2016跨區機動演習時,塞北、大漠、駝鈴、絲綢之路,這些以往只在書本上見過的詞一剎那從記憶中蘇醒,演繹成奔流的音符,奏響一曲蕩氣回腸的《出塞曲》。在這豪邁而又不失婉約的旋律中,一縷英雄之氣,氤氳而生,“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文人的情懷在歷史的沉淀里醞釀了千年,在西征的號角聲中,這份埋藏已久的情懷瞬間被點燃,化作了軍人那特有的堅定的腳步。
北風如刀
山丹的自然條件極其惡劣。海拔最高2000米左右,慢跑幾步,便心慌氣促。這里晝夜溫差大,中午烈日當空,可以只穿短袖,早晚冷時,卻要大衣御寒。大西北水資源稀缺,飲用水限量供應,洗漱用水靠水車到縣城去拉,一個來回就是一天,洗澡根本就是奢望。水也很難燒開,幾乎沒有熱水喝,即使感冒,也只能用冷水泡板藍根。大漠風沙極大,漫天黃沙,鋪天蓋地,無孔不入,往車里、帳篷里、睡袋里鉆,往眼睛和鼻子里鉆,往飯盒里鉆。在高原、酷熱、嚴寒、風沙的威逼下,疾病隨之而來,感冒、發熱、腹瀉、牙齦炎、結膜炎等,比比皆是。在天地偉力面前,人類似乎是如此的渺小和不堪一擊。
夜深了,戍邊的將士們還在北風中站立,挺拔的身軀像生鐵鑄就的雕塑,巍然不動,從我的心中屹立起來。我也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桿。北風像刀一樣,在大漠四處游動,凌亂地割在身上,剔除了人生的雜質,雕琢出更加純粹的自我。吃下去的每一口飯里都有沙子的味道,每一粒沙子像磨刀石一般,默默砥礪著自己的銳氣。沙漠的氣息吸收到血液中,悄悄的洗刷著我的身體,滋潤著我的靈魂。
大漠冷月
中秋夜,大漠的月很明,冷冷的月光灑落在身軀上,天地一片靜謐。風似乎也帶著幾許溫柔,一陣陣地撥動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往事的回味。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在軍營中過中秋節是考入軍校后的軍訓期間,那是在珠江水畔。多年后,沒想到我會再一次在軍營中度過中秋,這是在祁連山脈。一樣的月光下,我跨越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減損了青春韶華。“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道十年后的中秋,在一樣的月光下,鬢添白發的我又身在何處,能否像沿著絲綢之路行進的旅者一樣,滿載而歸呢?愿所有的朋友們,今后的人生像這輪圓月一樣,寧靜、祥和、圓滿。
回首繁華
戰士們掛的軍人身份識別牌上刻著兩行字:“挺進祁連山,決勝紅寺湖”。軍人必勝的信念躍然而出。然而,軍人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我想,軍人意味著“服從、團結、堅守、奉獻、犧牲”。這些聽上去堂而皇之的概念也曾經是社會的主旋律,卻已逐步被人們淡化。那本應該是看山、看水的眼睛,只用來看房價,最寶貴的時間與金錢劃上了等號,對物質的無限索取被美化為奮斗。回到都市,一派燈紅酒綠,而叮當的駝鈴聲似乎還在回響,恍若隔世。久居鬧市的我很難靜下心去思考一些命題,但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拋開手機、電腦,以自己的身心和時間作為試驗品,投入到演習的偉大實驗中,以近乎原始的形態風餐露宿,以最直接的方式體會戰爭、軍旅和人生。這些或多或少已經被遺忘了的精神再次被喚醒、升華。這種精神不是空談的口號和夸大的言辭,而是最寶貴的人生財富,它只會被珍藏在內心的最深處,供我細細的咀嚼,體會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