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不是紀念館的一個過客”——記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孫志軍
“我不是紀念館的一個過客”——記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孫志軍
作者:束華靜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第2期 日期:2017-11-24 瀏覽次數:7833
2016年12月6日,記者一行來到位于鎮江市茅山風景區內的新四軍紀念館,與事先約好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孫志軍見面。孫館長精神頭足,談論實事觀點犀利、跳躍性強,講起話來語速很快,讓人想起李漁的詩:“大丈夫做事,雷厲風行。”
2016年12月6日,記者一行來到位于鎮江市茅山風景區內的新四軍紀念館,與事先約好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孫志軍見面。孫館長精神頭足,談論實事觀點犀利、跳躍性強,講起話來語速很快,讓人想起李漁的詩:“大丈夫做事,雷厲風行。”
孫志軍正在工作
擔任館長深孚眾望
1985年9月2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之際,為保存歷史記憶,緬懷革命英烈,教育激勵后人,經江蘇省委批準,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建成。老館長史建和受命建設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時,沒有一分錢經費,沒有建筑材料,沒有文物史料,人手奇缺。在史建和老館長的帶領下,紀念館人四處“化緣”,歷經艱難,最終建成建筑面積為520平方米的紀念館并對外開放。
1997年8月,孫志軍進入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工作。老館長為了紀念館嘔心瀝血,他看在眼里,放在心上。1998年紀念館在原館址的基礎上翻建了新館。2006年借助發展紅色旅游的契機,實施了新展廳擴建工程。2008年8月,鎮江市文化局黨委讓孫志軍全面主持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工作時,他深感“如牛負重、責任重大、難以承擔”。黨和領導的信任,全館同志的殷切期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他只能謹言慎行、全力以赴。
精心打造“大茅山”景區
剛上任時,孫志軍為自己、為紀念館設定了目標:改革開放有突破、繼續發展有后勁、各項工作有創新、職工收入有增長、社會效益有提升、紀念館面貌有變化、綜合實力有提高。
就任后,孫志軍把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為發展紅色旅游的主題,深入挖掘茅山紅色文化內涵,精心打造茅山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把全部身心傾注于茅山紅色旅游產業和紀念館事業發展上。他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創新發展方式,提升服務質量,逐步完善茅山紅色旅游產業體系,充分發揮出茅山新四軍革命紀念地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坐落在江蘇省句容市城東南20公里處的茅山國家5A級旅游區內,茅山向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譽,景色秀麗、資源豐富;古跡眾多、人文景觀珍貴悠久,茅山道教久負盛名,飲譽四海;同時,茅山還是一塊著名的紅色革命圣地。2004年底,中央下發的《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就已將茅山列為30條精品線路和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如何更好挖掘茅山福地的紅色文化,孫志軍好好動了一番腦子。
高度重視挖掘茅山紅色文化內涵
孫志軍帶領三位副館長以及紀念館內業務精干人員對茅山區域的革命紀念地、標志物及舊址進行全方位普查,發現并挖掘了20余處革命遺址;2005年以來,孫志軍先后組織拍攝的《風云江南》《茅山魂》《神奇軍號聲探秘》《軍號聲之謎》《砥柱中流 敵后抗戰紀實》《永志抗戰》等紀錄片在央視10套、4套及地方電視臺播出,擴大了茅山紅色旅游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4年,紀念館聯合茅山風景區、茅山道院一起,聯合爭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并獲得成功。
孫志軍帶領三位副館長以及館內工作人員先后征集革命文物2000余件,編撰了《茅山抗戰故事》《新四軍與蘇南抗日根據地》(上、下冊)《鎮江解放畫冊》《中國紀念館故事: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故事》等圖書資料,紀念館編導制作的蘇南新四軍文獻紀錄片《風云江南》榮獲2009年江蘇省檔案文化精品二等獎,紀念館組織完成了多個省市科研課題。
以創新發展新舉措加快紅色旅游景區建設
面對近幾年出現的紅色旅游發展機遇,孫志軍主持編制了《茅山紅色旅游規劃方案》,從而掀起了茅山紅色旅游發展的高潮。近年來,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先后投入9000余萬元實施了“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二期工程”“紀念館展廳擴建工程”等項目,極力打造茅山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規模和內涵。2008年又成立了茅山紅色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蘇乾元生態休閑旅游基地,走文化事業與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的道路。2012年又投入5000余萬元啟動茅山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心項目。
紀念館積極組織和參與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茅山紅色夏令營”“重走新四軍路”“新兵入伍宣誓儀式”“萬人登茅山”“江蘇省首屆大學生旅游節” “紀念新四軍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7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共和國不會忘記——萬名學生紅色旅游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大型主題活動,以及“紅歌代代唱”“紅色經典新唱響”等大型廣場文藝演出;強化紅色旅游宣傳促銷,打好“紅色”牌,把紅色景區辦成黨員先進性教育、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大課堂、大基地。
2013年,為適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形勢需要,孫志軍找準切入口,籌資400余萬元,新辟展覽面積達1300平方米的“新四軍廉政史實展”,并于年底對外開放,同年被授予“江蘇省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紀念館抓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機遇,投資近千萬元實施“新四軍蘇南抗日斗爭歷史陳列館重新布展工程”,于當年8月31日竣工并對外開放。同年又著手實施磨盤山和青龍山新四軍革命舊址群保護和利用工程項目,兩個紅色旅游景區預計投資超過2000萬元,預計2018年竣工對外開放。截止2015年底,紀念館展廳建筑總面積達1.1萬多平方米。紀念館占地總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形成陳列展覽區和紀念碑瞻仰區兩大區域,場館建設的整體規模在全國同類紀念館中名列前茅。
高度重視茅山紅色旅游景區人才隊伍的建設
孫志軍深深懂得“發展離不開人才”。多年來,他始終堅持“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全館擁有專科學歷以上職工比例達80%,“169四期”專業人才4名,使紀念館在業務研究、科學規劃、產業發展、旅游營銷、經營管理等方面都擁有了專業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為茅山紅色旅游的快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與此同時,紀念館大力開展教育培訓,鼓勵職工參加學歷教育等繼續教育學習,提升業務人員綜合素質。
茅山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發展成績斐然
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茅山景區和新四軍紀念館的場館、道路、環境及服務配套等設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整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使得景區年接待觀眾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70萬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30余萬人次。茅山紅色旅游景區也成為長三角區域內廣大游客的紅色旅游首選地,在“全國2009年紅色旅游景區綜合實力評比”中獲得第16名的好成績。多年來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物系統先進集體”“鎮江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先后被列為江蘇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江蘇省廉政文化旅游專線、江蘇省社科普及基地。
孫志軍館長先后榮獲“脫貧攻堅‘兩消除’先進個人”“全國紅色旅游先進個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個人”“鎮江市優秀共產黨員”“鎮江市雙擁先進個人”“全省優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再立目標繼續前進
采訪當天兩位副館長周再興、楊玉秀也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內一正三副四位館長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的事跡,我們早有耳聞。我們向孫館長問起其他三位副館長,他滿口贊詞:“周館、楊館專業素養都非常高,工作起來勤奮忘我,我們互相之間團結協作配合默契,他們二位是我‘有感觸、有共鳴’的戰友。”
采訪的前一天正好國家旅游局發布全國55家景區摘牌通報,說起這事,孫館長十分贊成:“干博物館,導向一定要正確,尤其是我們歷史類紀念館!肩負著紀念和緬懷革命先烈以及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只有把握正確的政治導向,形成自身獨有的完整的紅色文化旅游和傳播的事業發展線路和產業發展鏈條,我們建設一流的紅色旅游目的地才會更加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才會形成更加豐富的紅色文化產品。”
孫志軍在一次紀念館全館黨員和青年思想創新工作會議上的說:“干事要信念堅定,忘記自我;干事要有擔當意識,充滿斗志;干事要追求品質、敢于冒尖。”正是因為孫館長的“忘記自我、充滿斗志、敢于冒尖”,“十二五”期間,紀念館快速發展,從一個資產五六千萬的“小館”,變成了資產逾三億的“大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可以說已經發展成為具有較大規模,在國內享有一定影響的重要新四軍紀念館。孫館長當初立下的目標早已完成,但他仍然昂頭奮進,決心和紀念館工作人員一起把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做大、做強、做優,為全館職工的生活、精神、物質的不斷改善和增長而傾心竭力。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