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投身中國抗戰的燕大五位外籍教師(二)
投身中國抗戰的燕大五位外籍教師(二)
作者:梅興無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2期 日期:2017-12-01 瀏覽次數:7829
英籍經濟系教師林邁可:
讓世界聽到延安的聲音
2015年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招待會上說:“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英國的林邁可、國際主義戰士漢斯·希伯等記者積極報道和宣傳中國抗戰壯舉。”10月20日,習近平訪英在英國議會再次說道:“已故英國議會上院議員林邁可勛爵積極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幫助中國改進無線電通訊設備,他還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國軍隊運送藥品、通訊器材等奇缺物資。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些為中英友好、為世界和平正義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們。”
林邁可從英國牛津大學畢業后,1937年12月受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之聘,任該校經濟學導師。林邁可與白求恩同船來華,并成為好朋友。
1938年4月,林邁可利用復活節假期,邀約燕大兩名青年教師乘火車去保定,再騎車到游擊區,接觸了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同年夏,他帶著新買的蔡司伊康相機,與同事戴德華來到冀中根據地,見到了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隨后他們被護送越過平漢鐵路,抵達晉察冀根據地,受到聶榮臻司令員的熱情接待。不久,他又在山西武鄉縣磚壁村的八路軍總部見到朱德總司令,并利用自學的無線電技術為八路軍總部檢修了無線電通信設備。
八路軍在長期供給不足、武器裝備低劣、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敵后抗戰。林邁可認為這是一支讓人尊敬的偉大軍隊。他還參加了游擊隊破襲平漢鐵路的戰斗。
更讓他喜不自禁的是,在五臺山與白求恩重逢。白求恩騰不出更多的時間陪他,就帶著他參觀簡陋的醫院和手術現場。為了不讓傷兵長途跋涉,白求恩用兩匹騾子馱著醫藥器材,巡回到前線替傷兵動手術,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林邁可用相機拍攝了白求恩牽著騾子到前線搶救傷員的珍貴鏡頭。
臨別時,林邁可掏出為數有限的美金塞給了白求恩,邀約他到北平去休養些時日。白求恩答應等有空閑一定去。可這次分別竟是永別。1939年11月,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職。白求恩在遺囑中寫道:“東西都裝在一個箱子里,用林賽(林邁可的英文姓)先生送給我的那18美金作寄費(寄回加拿大)。”
林邁可也像白求恩那樣,投入到抗日的行動中去,盡其所能幫助八路軍。他利用歐美等外籍人士享有治外法權的特殊身份,為八路軍購買日本人嚴格控制的藥品等緊缺物資。
藥品大都是進口的,為方便八路軍使用,他找到他的女學生李效黎幫忙把藥品說明書翻譯成中文。他把實情告訴了她,她表示愿意跟隨他去冒任何風險。后來他倆結成終身伴侶。
應聯絡人的要求,他們還為八路軍采購手術器械、通信器材、機油等緊缺物資。林邁可以周末旅游為名,騎著摩托車載著這些物資,一次次地通過日軍哨卡,交給設在北平西郊的游擊隊地下聯絡站,再輸送到抗日根據地。他還借用司徒雷登的汽車,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留給八路軍的6皮箱短槍、地雷及軍用收發報機等軍用物資,分三次送到西山普照寺附近的聯絡點,交給八路軍接頭人。
1941年12月8日早上,林邁可夫婦收聽到廣播: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林邁可預感日本人肯定會上門找麻煩。他駕駛司徒雷登提供的汽車,帶著妻子和好友班威廉夫婦駛出燕大東校門。不到10分鐘,日本憲兵氣勢洶洶地從西校門開進燕大,抓捕抗日師生,封鎖了校園。
林邁可駕車出城,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去找八路軍。他們在游擊隊的護送下,到達河北淶水縣小峰口八路軍平西司令部。為了給林邁可一行接風,司令員蕭克讓炊事員把伙房的一條狗宰了,并請林邁可幫忙檢修電臺。林邁可穿上八路軍軍服,與班威廉一道,對收發報機系統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維修改造,還組裝了一批便攜式軍用小電臺,使平西電臺收發報能力大大提高。
1942年春節后,林邁可應聶榮臻聘請任晉察冀軍區通信技術顧問。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林邁可他們先后為晉察冀根據地上百部無線電通信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升級改造,使無線電通信指揮系統始終保持在最佳運行狀態。
林邁可和班威廉受聘到晉察冀無線電培訓班任教,林講授無線電技術原理,為晉察冀根據地培養了高層次通信專門人才,也為新中國儲備了一批通信、電子、航天事業的領軍人和領導者。
1944年5月,林邁可到達延安。毛澤東、周恩來在楊家嶺會見他一家。他聽不懂毛澤東講的湖南話,妻子李效黎就給他當“翻譯”。他后來這樣描述此次談話:“他(毛澤東)侃侃而談,先問我到中國以前住在哪里,做過什么事情;然后說不管我是從哪里來,或者出于什么原因來到中國,對我參加八路軍和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他覺得很高興。我告訴他,我能碰上和八路軍一起打日本,這是我的光榮。”
林邁可希望盡快工作,他對朱德說:“我覺得,當前最迫切的問題是打破新聞封鎖,用無線電讓世界聽到延安的聲音。”朱德很欣賞他的這個想法,聘請他擔任“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無線電通信顧問”。
軍委三局局長王諍全力支持林邁可的工作。林邁可設計建造了600瓦的大型發報機和定向天線,準確計算出美國舊金山所處方位在延安東北偏北一點,又借助經緯儀測量出延安所在地理方位,將巨大的V形定向天線準確地架設完成。
8月8日,在周恩來的直接參與下,新華社英文部用這套設備首次對外試播。林邁可應邀兼任新華社英文部顧問,負責新華社英文稿件的審定。9月1日,英文部正式開播。
不久,美軍觀察組來到延安。他們說,美國西部可以收到延安發出的新聞,中共領導的軍隊在華北抗日的消息開始在美國、歐洲傳播。稍晚又傳來消息,地處與美國相反方向的印度加爾各答,也收到了延安的新聞。“延安聲音”終于沖破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直接傳向了世界。
林邁可親自撰寫了許多新聞和文章在《泰晤士報》《衛報》等國際主流媒體上發表,介紹中共領導下的根據地軍民抗日斗爭。
抗戰勝利后,林邁可夫婦帶著在晉察冀、延安出生的一雙兒女回到英國。他從去世的父親那里繼承了勛爵爵位,成為英國上議院議員。
新中國成立后,林邁可多次訪華,每每流連于燕園未名湖畔。1994年2月,他在美國病逝,享年85歲。
2015年3月始,“再見,延安!英國學者林邁可親歷的中國抗戰”圖片展在上海、北京等地巡展,展出了林邁可在平西、晉察冀、延安拍攝的大量照片,再現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工作、戰斗、生活的情景,這些影像資料是他對中國的又一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