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金牌農民支書”周文忠:創業扶貧寫忠誠
“金牌農民支書”周文忠:創業扶貧寫忠誠
作者:嚴德本 徐翔 印玉文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7年第2期 日期:2017-12-08 瀏覽次數:7830
“一生為農終不悔”的信念,讓他選擇堅定;“敢為人先創大業”的力量,讓他選擇勇往直前;“公道正派寫忠誠”的風范,讓他選擇奉獻。
“一生為農終不悔”的信念,讓他選擇堅定;
“敢為人先創大業”的力量,讓他選擇勇往直前;
“公道正派寫忠誠”的風范,讓他選擇奉獻。
這就是榮獲海安縣十佳農村支書、“雙帶”富民標兵、市扶貧先進個人、年屆50歲的南莫鎮鄧莊村支書周文忠的生動寫照。
不過,想從他嘴里掏出筆者所需要的“材料”,卻頗費周折。為了完成組織上交辦的采寫任務,筆者只好另辟蹊徑。
鄉鄰口中的“周愛農”
第一個接受采訪的是他的鄰居大嫂。要我說呀,周文忠這人特別厚道,“農”味忒重,把扎根農村當成了事業追求。
周文忠上過學,學過技,進過廠,是個門路廣、路子活、人緣好、口碑好、會賺錢的“智能型”農家小伙。
十多年前,鎮里為了培養農村青年干部,特別推薦他擔任村會計。懷揣會計職稱與奉獻家鄉建設的豪情,周文忠返鄉走上了村官道路。老父親嘆口氣:“還是回來種莊稼了??!”周文忠執拗地回答老人:“我是農家孩子,應屬于土地?!?/span>
老黨員王大伯爭著介紹:周文忠回鄉了,也忙活開了。他白天忙活村里的“差事”,精心伺弄幾畝莊稼地,養了幾十頭豬,幫襯周邊幾戶留守老人種地、養蠶,整天忙得連軸轉,每年能掙上3萬多元農業收入。當了村官,他感到肩頭上有責任,忙里偷閑,跑到市里參加農技培訓學習,買了十多套養羊書,與市農科院專家交上朋友,成了村里第一個規模養羊的帶頭人。一年下來,他不僅發了5萬多“羊財”,還成了“門兒精”的養羊能手。不過,他不單是為自個兒致富,還發動鄰居、年老體弱的家庭、缺勞力的純農戶一起發“羊”財。但習慣于握釘耙、鋤頭的莊稼人怕折騰,只有看的,沒有敢干的。周文忠暗下決心:一定要搞成氣候,給大家一顆定心丸。兩三年下來,他的羊棚一下子擴大成“百頭羊場”。
之后,周文忠索性把他的“羊場”辦成了一個培訓基地,咨詢、求教的群眾,成了他不收費用的學員。對于求教者,周文忠有一個原則:不管多忙,先要解決人家的問題。一年下來,他要花掉70多天到結對養羊戶那兒指導配料、飼養、防疫等。許多人賺了錢,表示感激,要給他點“意思”,他總說:“如今,咱村成了定點生態養羊基地,這是對我的事業的最大支持,是什么獎勵都比不上的?!?/span>
周文忠帶動農民就地發展養殖致富取得了實效,也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多次選薦他為全縣養殖戶傳授“養羊經”,被特聘為縣“農民土專家”,還被推選為村主任。
領導眼中的“周創業”
第二批接受采訪的是鎮、村扶貧協會會員,他們講述了村主任、扶貧組長周文忠發展生態規模農業、結對扶貧的事兒。
為了創建南通市生態糧食生產示范基地,周文忠自費跑蘇南,闖福建,找朋友,引人才,特邀了福建籍青年菌菇種植能手陳忠將種菇基地從上海遷到鄧莊,建成占地200畝、智能化生產的“蘇中第一菌菇生產基地”——南通閩徽菌菇公司,帶動本地200多名閑散農民就業,人均年收入5萬多元,還就地轉化秸稈、樹枝條等十多萬噸,不但凈化了農村環境,僅此項就為農民增收20多萬元。
為了做大養羊產業和培育技能型農民,周文忠通過爭取農廣校專家蹲點傳技、率先建立首個村級遠程電教網校、與科研機構掛鉤等多種方式,使全村60歲以下留守農民人人參加了培訓,其中100多人獲得了職稱,普遍掌握了一到兩門專業技能,基本上實現了由單純憑力氣掙錢轉向主要憑技術掙錢。青年技工小仇經培訓,三年下來年創收100多萬元,還成了外資配件專賣店總代理。他為了回報村里,請周文忠為他選派多名業務員,每人起步年薪就是8萬元。
周文忠特別看中跟自己有過類似境遇的人才,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引領作用。他一方面組織創業典型結對幫扶農戶,向群眾傳授致富經驗;一方面組織村民到示范基地參觀學習,用看得見的效益激發農民創業的積極性。
時下,鄧莊已有22個致富能手建成蘑菇、金針菇、香菇種植大棚,與引進的“閩徽菌菇生產基地”連線成片,創造了市生態種植示范基地,成了蘇、浙、滬十多家大超市定點收購菌菇基地,由昔日的送出去賣菇,變成了車隊定期來購菇。
每年春節前后,周文忠總以“娘家人”身份邀請本村成功人士舉辦聯歡會,請他們暢談經驗,推介家鄉市場、項目、優惠政策。2015年,周文忠還帶著律師專程為3名外出創業人員追回20多萬元,維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
近三年,他熱情幫助返鄉創業的村民解決流轉土地、資金信貸、子女上學等實際困難,營造了成功創業的氛圍。
同事心中的“周帶頭”
知情知心的村兩委會班子成員更是由衷敬佩公道正派的“周帶頭”。他們熱情地介紹了周文忠許多公正廉明的感人故事。
2014年,周文忠高票當選為村支書,把人生的追求鎖定在“當好領頭雁,服務眾鄉鄰”的目標上。他在《民情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凡事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始終與群眾保持零距離,群眾才能擁護你、支持你。”
2015年發洪水,周文忠堅守在抗洪前線,不分晝夜地組織群眾抗災自救,還幾次帶頭跳進洪水里幫助村民固定漁網、封管堵缺口。而為了泄洪,他挖開了自家承包養魚的攔水壩,損失數萬元。妻子難過得哭了,周文忠勸妻子:“家里有些損失不要緊,我還有工資收入,但人民群眾財產受到損害就會影響他們創業的信心?!?/span>
一次,在審核低保戶時,周文忠發現自己的堂叔名列其中,便說:“他家情況我了解,不夠低保條件。”說完當即拿下,同時將其他低保戶名單全部貼到墻上,讓村民監督。
對上級幫扶的救濟物資,周文忠讓村民代表當場領取,并規定救濟款當場發放,救災物品不進村組干部家、不進村部,全部放在便民服務中心廣場,對困難戶當場發放。周文忠說:“誰要是覺得比這些困難戶更困難的便可來領?!痹捯怀?,過去愛占便宜的農戶遠遠地躲開了。
作為一個村的帶頭人,周文忠始終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和村干部一起千方百計增加集體積累,盤活集體資產,通過閑置資產的出租、合股興辦創業等辦法,每年都為村里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
面對邁向建設“富強美高”新農村的新征程,周文忠思路更開闊了。他和村兩委會一班人定下了新一輪的發展目標:5年內要把鄧莊村打造成里下河水鄉的“小華西村”。
他帶領村民沿鎮級農四路建成了6公里長的綠色通道,營造農村林網200多畝,鋪設行政村直達每個村民小組的水泥路,新建橋梁、涵洞10座,疏通河道20多公里;爭取多方支持,為困難農戶全部安裝了有線電視,自來水入戶率達100%,新農保、農醫保參保率達100%;率先建立村慈善工作站,成為縣級唯一一家考核滿分的先進村;組建村科協、扶貧協會,打造了“科技興村第一村”“扶貧濟困先進村”品牌,村支部獲縣優秀黨組織。他也榮獲海安縣十佳農村支書、市“雙帶”標兵。
從村民、黨員、干部到領導,采訪完以上這些對象,筆者再來“盤問”周文忠,他還是難開“尊口”。臨了才擠出一句話:離建設“強富美高”新農村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