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召公諫厲王弭謗》賞析
《召公諫厲王弭謗》賞析
作者:葉舟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7年第3期 日期:2018-01-19 瀏覽次數:7851
原文
厲王虐(1),國人謗王(2)。召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衛巫(5),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6),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8),為民者宣之使言(9)。故天子聽政(10),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11),瞽獻曲(12),史獻書(13),師箴(14),瞍賦(15),曚誦(16),百工諫(17),庶人傳語(18),近臣盡規,親戚補察(19),瞽、史教誨,耆、艾修之(20),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1)。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2),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23)。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24)。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25)。
注釋
(1)厲王:周夷王之子,名胡。虐:殘暴。(2)謗:議論;指責。(3)召公:名虎,周王朝卿士。(4)命:指周厲王苛虐的政令。(5)衛巫:衛國的巫師。(6)弭(mǐ):消除。(7)障:堵塞。(8)為川者:治水的人。(9)宣:疏導。(10)天子:古代帝王的稱謂。(11)公卿:指執政大臣。詩:指有諷諫意義的詩篇。(12)瞽(gǔ鼓):盲人。因古代樂官多由盲人擔任,故也稱樂官為瞽。(13)史:史官。書:指史籍。(14)師:少師,樂官。箴:一種具有規戒性的文辭。(15)瞍(sǒu):沒有眼珠的盲人。賦:有節奏地誦讀。(16)曚(méng):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樂師。(17)百工:指掌管營建制造事務的官員。(18)庶人:平民。(19)親戚:指君王的內外親屬。(20)耆(qí)艾:這里指年長的師傅。修:整理修飾。(21)悖(bèi):違背道理。(22)原隰(xí):平原和低濕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23)興:興起、表露之意。(24)阜:豐盛。(25)三年,乃流王于彘(zhì):三年后,周厲王被國人放逐到彘(今山西省霍縣境內)。
解析
《召公諫厲王弭謗》講述了這樣的故事:周厲王暴虐,百姓紛紛指責他。召公對厲王說:“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厲王聽了勃然大怒,找到衛國的巫師,派他暗中監視敢指責自己的人,巫師告密后,周厲王就橫加殺戮。國人不敢說話,路上相見,以眼神表達內心的憤恨。周厲王頗為得意,對召公說:“我能消除指責我的言論,他們再也不敢吭聲了!”召公回答說:“你這樣做是堵住人們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如果筑堤堵塞河水,河水壅塞一旦潰決泛濫,會傷害更多的人,企圖封住老百姓的嘴,這比堵塞江河的后果還要嚴重。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暢通,治民者只能開導百姓而讓人暢所欲言……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樣,社會的物資財富全靠它出產;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樣,人類的衣食物品全靠它產生。人們用嘴巴發表議論,政事的成敗得失就能表露出來。人們以為好的就盡力實行,以為失誤的就設法預防,這是增加衣食財富的途徑啊。如果不讓他們開口說話,這樣下去怎么能長久呢?”可是周厲王不聽,老百姓再也不敢公開發表言論指責他。過了三年,人們終于把這個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感言
中國史家在記述歷史時,有實事求是、借古喻今的優良傳統。他們善于從孤立偶然的事件中,挖掘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東西,以供后代統治者借鑒。本文出自《國語》,《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它的編撰既有懲惡揚善的勸誡意味,又有汲取歷史經驗教訓的用意,對今人亦多有啟發。
中國歷經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統治者往往決定國家命運、百姓生死。于是有人認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草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值一提的。其實,這種看法相當片面。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即使在封建時代,這個原理依舊發揮著作用。《召公諫厲王弭謗》正揭示了這樣的規律:如果統治者施政殘暴,又堵塞言路,讓群眾因為恐懼而“莫談國事”,即使淫威得逞于一時,也終將自食其果,被人民所唾棄。無論什么時代,只有廣開言路,給人民群眾發言權、知情權,國家政事實施的好壞才能真正反映出來。當權者根據群眾的意見,推行善政、廢除惡政,才能社會穩定、國泰民安。所謂民意難違,就是這個道理。
當下中國社會正值轉型期,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強調,“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李克強總理亦在談及簡政放權時指出,“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極少數當權者依舊沉湎于官僚作風中,并錯誤地認為,有了權力,就能擁有一切,他們漠視群眾利益,甚至將群眾的不滿視為洪水猛獸。這些行為嚴重地危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成為阻礙中國夢實現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絆腳石。
“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原理,也是我們黨踐行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人民群眾是“國家主人”,不應該僅僅體現在口號上,更應該反映在實踐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厲王用殺頭的辦法堵住了國人的口。昏暴的統治者即便用粗暴的方式取得一時的社會穩定,也遠不能化解嚴峻的社會矛盾。歷史的教訓一再告誡我們,那些不把人民群眾放在眼里的當權者,人民群眾也不會把他們放在心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阻止人民進行批評,其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民之“口”能說出國家政事的善敗好壞,推行人民認為好的政策,防范人民認為壞的政策,才是豐富財用衣食的關鍵,這是國家生死存亡、治亂興衰的大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作為新時代的決策者、執政者,理當引以為鑒。
臧否世道,嫉惡向善,百姓心里有桿秤,這是任何人想替代都替代不了的。如果執政黨的領導干部都能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謀,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傾聽民聲、體察民情,一定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真正踐行群眾路線的,群眾一定會是其最大的靠山,中國夢的實現就一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