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14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14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1-14 瀏覽次數:7826
1月14日
1938年
▲ 中共長江局關于鄂豫邊工作的決議:鄂豫邊特委所發決議,因有不妥處,應收回。由王明、博古與林愷商談具體辦法,并根據長江局決議再由特委重作決定。關于鄂豫邊的領導問題,決定第四支隊第八團隊在未行動前歸特委領導,特委屬于河南省委;第八團隊的行動由長江局參謀處指揮,開東作戰時歸高敬亭指揮,林愷代表河南省委指導該地工作。部隊最好能留原地發展,萬一情況不許,只能開一部分隊伍參加作戰,具體辦法由參謀處及第八團隊首長依情況決定。特委須加強對第八團隊的領導,并負責幫助第八團隊的鞏固和擴大。加緊發展黨的組織,特別要吸收有認識的積極的勞動分子入黨。
▲ 項英致電長江局并轉中央,報告:新四軍整個經費每月只批6.5萬元,其他補充均未批示。如此每月不能維持其軍伙食實數1萬余,購買槍支更談不上,一切衣毯均無,嚴冬作戰大成問題。請你們對于新四軍問題設法直接交涉,易于解決。當然,任何困難我們應該克服。我們明日出發集中部隊,向皖南休寧、徽州一帶集中。黃道部1100余人,葉飛部有1400余人,合編為三支隊。我提議,黃道加入東南分局。
1940年
▲ 項英向中央軍委報告新四軍軍分會與東南局聯席會議(在定遠縣山黃家召開)對江南方針的討論與決定:1、認為,在事變與全國發展中南方各省在政治與群眾基礎上均有利于我。在戰略上北方必須有南方之配合,因此南方在事變時應有一支軍隊堅持作核心,來團結和領導各武裝和群眾的斗爭。2、皖南環境北渡較困難危險,江南大力爭取蘇北,來配合江北與華北打成一片,在戰略上力爭華中優勢。3、因此,皖南與江南組成兩個獨立作戰單位,在不影響爭取蘇北條件下,由江南加強皖南力量。4、蘇北兩李(李明揚、李長江)有聯我對韓(德勤)之要求,其下層有我相當基礎(有幾個黨員作團長)。從統戰上爭取兩李對韓,力求發展并努力加強鞏固黨在其下層之基礎。兩李不可能時,亦能奪取其部隊。同時努力爭取雜色部隊,在各地樹立梅花樣式基礎,以便在某種情況下消滅韓及CC部隊。但目前(非沖突與破裂時)不宜公開攻韓,以免他們聯合對我。并以一個團位置在揚中與揚太之間作中心。5、努力擴大充實與壯大現有之部隊,加強在蘇錫一帶工作與北渡,求得人槍款之解決。6、皖南在三個月內力求擴大到一萬人,如環境許可在半年內達成一萬五千人;江北增至一萬五千到二萬。蘇北問題易于解決時,可抽一部加強皖南成為較強之主力,由軍部率領。7、按戰略之要求,努力發展與增強皖浙贛等地之工作與基礎,并準備武裝。8、完備建軍,對干部之政治軍事教育特別加緊,提高質量。9、努力對友軍之工作,爭取同情和中立。增強各方之統戰工作,才有利于我準備與將來之行動。10、建議轉南方局,加強江西及閩西南原游擊區之武裝組織,以便在事變發生時發動游擊戰配合聯系。(原文獻無標點,現標點為編著者加)
▲ 項英致電劉少奇,指出皖南在任何情況下非獨立行動堅持江南不可。一切工作須按全國情形來處置。不同意劉少奇關于調江南主力部隊到江北發展的意見。
▲ 張云逸、徐海東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報告:江北指揮部于1939年5月在廬江湯池成立;現有教導大隊三個中隊,特務營兩個連,醫院,總共人數900余人;指揮部參謀長兼教導大隊長賴傳珠,大隊副謝祥軍,指屬政治處主任張會材,特務營長饒守坤。游擊縱隊縱隊長孫仲德,政委黃巖,政治處主任黃育賢,副主任郭行福,參謀長桂蓬洲。
1941年
▲ 毛澤東、朱德、王稼祥電示彭德懷、左權、賀龍、關向應、聶榮臻、彭真、劉伯承、鄧小平、呂正操、程子華、朱瑞、陳光、羅榮桓、劉少奇、陳毅、周恩來、葉劍英:中央決定在政治上軍事上迅即準備作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軍,粉碎反共高潮。除已令蘇北、山東迅即準備一切,待命消滅韓德勤、沈鴻烈,同時發出最嚴重抗議通電,并向蔣介石直接談判外,我華北各部須遵前令,提前準備機動部隊,準備對付最嚴重事變。
▲ 毛澤東、朱德、王稼祥電示李先念、任質斌并告劉少奇:王仲廉、陳大慶正向你們分路進攻,你們應靈活開展游擊戰,準備在長時間中粉碎反共軍進攻。對其他各部應積極進行統戰工作,但應注意他們可能被迫向我們的進攻。
▲ 新四軍各支隊、縱隊司令員陳毅、張鼎丞、張云逸、戴季英、羅炳輝、彭雪楓、譚希林、李先念等聯名致電蔣介石,請解江南新四軍重圍,讓其安全北渡,并懇請嚴懲禍首,保障本軍安全。
▲ 新四軍皖南北移部隊經八晝夜血戰,終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至此,全部9000余人,除約2000余人突出重圍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壯烈犧牲和被捕。軍長葉挺下山談判,被國民黨軍第一○八師扣押;袁國平在突圍中殉職(一說“1月19日”)。項英、周子昆突圍后,隱蔽于赤坑山蜜峰洞,3月12日夜遭副官劉厚總殺害。
▲ 鄧子恢在淮南津浦路東第一屆參議會上作《津浦路東聯防辦事處一年來工作報告》,闡明建立路東抗日民主根據地是全路東及全中國人民的任務;報告一年來聯防辦事處在抗日聯防中所做的工作;指出今后的工作方向。
▲ 國民黨中的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宋慶齡、柳亞子、何香凝、彭澤民強烈抗議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致書蔣介石,指出以如何消滅共產黨為決定政策之出發點,將足使抗戰已成之基礎毀于一旦;要求撤銷剿共部署,解決聯共方案,發展各種抗日實力,保障各種抗日黨派。
▲ 國民黨第三十二集團軍3月《皖南剿匪戰役戰斗詳報》記載 “圍剿”皖南新四軍14日情況:匪軍連日經我各部圍剿以來,主力已全部消滅,匪首葉挺已遭我擒獲,僅項英率小部化裝在逃,尚有零星散匪散布該區。
▲ 國民黨第五十二師《涇縣以南地區剿匪戰役戰斗詳報》記載,19時50分據一五六團電話報告:“匪首葉挺被我第二營第四連在鹿角山以西山沖中俘獲,刻已向大坑副師長(即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副師長朱惠榮)處解送”。
▲ 國民黨第一○八師14日《陣中日記》關于假稱談判拘捕林植夫等的記載,六四四團李團長電稱:此役計獲匪少將秘書處長黃誠,政治部主任林植夫,上校軍醫處長陳延生,營長、副官、兵500余人,步槍百七十余支,及輕重機槍、迫擊炮等。
1942年
▲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電示第二師:同意二師縮編為六個團。路西留二個主力團,配合第十八團堅持,并留一個旅部指揮。縮編時應設法調出團以上干部若干名,送華中局黨校受訓。營、連干部,應抽一批好的加強地方武裝,其余送二師抗大受訓。
▲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十旅、獨立旅及四師: 淮海黨、政、軍應抓住良好時機,積極行動,擴大鞏固自己的地區,奠定根據地的堅實基礎,以利長期斗爭。并提出對敵軍事行動方針、對土頑作戰方針等。
1943年
▲ 新四軍第四師開展擁政愛民月活動至2月10日止。
▲ 淮北蘇皖邊區工人、農民、青年、婦女等四個抗日救國會,合并組成淮北蘇皖邊區各界聯合抗日救國會,主任趙敏。
1944年
▲ 中共淮北蘇皖邊區黨委關于開展地方擁軍運動及部隊擁政愛民運動的決定,提出地方擁軍運動和部隊擁政愛民運動的基本要求。
▲ 中共淮北蘇皖邊區黨委發布《貫徹各級政權民主改造的指示》,要求迅速完成全邊區政權的民主改造,除游擊區實行鄉村制,一律實行代表制。
▲ 淮南津浦路東專員公署召開第一屆民間藝人代表大會,歷時4天。
1946年
▲ 陳毅、宋時輪致電中共中央軍委報告:我津浦前線部隊,于9日晨,向棗莊發起攻擊,求解除該地未繳械之偽軍王繼美、包杲泉及王洪九殘部之武裝,至13日晨我占領棗莊礦區大部,偽固守南大井及至山街一個碉堡頑抗。13日12時我該地部隊奉命停止進攻,并去函告殘偽遵命停戰。但該偽置之不理,13日不斷向我占領地區打槍打炮,我部遵守停戰命令,未予還擊。
▲ 陳毅、饒漱石、舒同致電中共中央,報告:國民黨軍三十三集團軍五十九軍,駐(徐州東北)賈汪東北7.5千米之杜安、馬步橋的部隊,不遵守停戰命令,向我小辛莊駐軍進攻,經我駐軍抗議仍不停戰。我為自衛計,尚在戰斗中。現除令山東野戰軍第八師部隊嚴守自衛方針,盡可能避免戰斗外,并令再分商國民黨三十三集團軍與五十九軍軍部。
▲ 粟裕電示第六、第八、第九縱,第五、第六分區并報山東野戰軍,隴海路東段戰況及部署情況。
▲ 蘇皖邊區在淮安召開華中第一次工農青婦民兵代表大會(亦稱群眾工作會議),出席會議代表270人,3月8日結束。會議貫徹中共七大通過的“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的方針,進一步發動蘇皖邊區群眾,形成群眾運動新高潮。會議選舉產生華中解放區工人聯合總會(主任趙敏);華中解放區農民聯合總會(主任張維城);華中解放區青年聯合總會(主任范長江);華中解放區婦女聯合總會(主任張蘊)等四個群眾團體的領導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