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春竹亮節(jié)
春竹亮節(jié)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第3期 日期:2018-01-26 瀏覽次數(shù):7844
廣州有條梅園路,范子俠居住在這條路的軍隊院落里。進出軍營的規(guī)定很嚴。今天一早,我與郭惠兵相約,9點鐘來門口接我進大院。郭惠兵是范子俠之子,現(xiàn)任廣州新四軍研究會三分會常務副會長。
廣州有條梅園路,范子俠居住在這條路的軍隊院落里。
進出軍營的規(guī)定很嚴。今天一早,我與郭惠兵相約,9點鐘來門口接我進大院。郭惠兵是范子俠之子,現(xiàn)任廣州新四軍研究會三分會常務副會長。
原總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右一)看望范子俠(左二)
范子俠坐在輪椅上,一位家政阿姨推著她從居室來到室外的院子。早春的陽光,灑滿范子俠的臉頰,她戴著紫紅色絨線帽,顯得神采奕奕。院子里,種了少許觀賞竹,一尊石上刻著“春竹苑”三個字,是由原總政治部主任于永波題寫的,取名“春竹苑”,是紀念范子俠的丈夫郭成柱。
范子俠98歲高齡寫下“鐵軍”兩字
郭成柱,原名郭春竹,是四十二軍的老人,早在1948年東北民主聯(lián)軍整編為四野時,郭成柱所在第五縱隊隨即改為四十二軍,他出任軍政治部主任,后任副政委、政委。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入伍的于永波,在四十二軍就職時間很長,1983年,當他升任這個軍政委的時候,原廣州軍區(qū)副政委郭成柱已經(jīng)離世10年。后來,于永波無論是出任南京軍區(qū)政治部主任,還是進京赴總政治部任職,總是懷念和追思郭成柱這位“老首長”。
“春竹苑”里,范子俠自有情思。郭成柱是福建龍巖人,1912年3月生于農(nóng)民家庭,1929年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入閩,17歲的郭成柱從參加地方游擊隊開始,很快成為了紅軍戰(zhàn)士,參加了中央蘇區(qū)的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后來跟隨部隊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延安。在紅一軍團政治部時,郭成柱曾和羅榮桓、肖華、黃榮海等共事過。范子俠比郭成柱小六歲,兩人在抗戰(zhàn)風雨里相識、相戀。
范子俠,安徽碭山人,1937年8月,她頂著封建習俗壓力,走出家門,活躍在皖東地區(qū)抗日工作團。1938年,她毅然參加八路軍,來到一一五師六八五團。郭成柱在這個團先后任組織股股長、政治處主任、政委。范子俠來到這個團不久,該團就改名為蘇魯豫支隊。1940年10月,該支隊又整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一旅。皖南事變后,這個旅劃歸了新四軍,成為新四軍第三師七旅。范子俠在部隊任宣傳隊女兵分隊隊長,她們以歌詠、救亡劇等方式到處演出,激勵和鼓舞抗日根據(jù)地軍民的斗爭熱情。不久,旅里裝備了電臺,范子俠被選調到電臺工作。
1972年春節(jié)范子俠(前排左一)和丈夫郭成柱(前排右一)在醫(yī)院拍下最后一張全家福
1941年,范子俠和郭成柱結為伴侶,兩人是在革命隊伍里成長起來的,相處充滿了“革命”的濃烈味道。范子俠至今還保留著郭成柱當年的情書:“親愛的子俠同志,革命的愛情下,促成雙方同意,在革命的五月初二,咱兩人已正式宣布結婚了,這種婚姻的結合,決不是偶然造巧,而是有高深的考慮和無尚的愛情而成功的,這件大事是多么興奮與快慰啊。咱倆已結成強固的柱石,團結如鐵,永遠一條心,共同在一個戰(zhàn)線下,為黨為革命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英勇奮斗到底!”
新婚燕爾,雖說愉悅,可在抗日歲月里無不裹挾著艱辛。范子俠在電臺當分隊長,文化低,她下苦功夫攻克難關,幾周內掌握了相關技術。那年頭,日偽軍掃蕩十分頻繁,部隊需要經(jīng)常轉移。電臺是部隊的“順風耳”,已經(jīng)當了媽媽的范子俠,隨部隊行軍為防止暴露目標,忍痛把沒滿周歲的嬰兒寄養(yǎng)在群眾家里,跟著隊伍走了。1945年8月5日,范子俠從電波中第一時間獲悉日軍投降,這消息一下子傳遍了全旅。抗戰(zhàn)勝利后,范子俠隨新四軍三師部隊挺進東北。在東北野戰(zhàn)軍六縱、四野四十二軍,她任部隊干部家屬隊隊長兼后方電臺臺長,參加了遼沈、平津戰(zhàn)役。1950年,四十二軍作為首批參戰(zhàn)部隊開赴朝鮮戰(zhàn)場。部隊走了,干部家屬留了下來,軍里把照顧、管理家屬的任務,交給了范子俠。范子俠以身作則,舍小家、為國家,用一顆滾燙的心關愛、撫慰留守家屬,鼓勵她們全力支持各自丈夫在朝鮮前線英勇作戰(zhàn),報國立功。
1954年,范子俠脫下軍裝,轉業(yè)到鐵路局工作。她創(chuàng)辦起了廣州鐵路局東山幼兒園。范子俠任幼兒園園長,她辛勤耕耘,讓孩子們沐浴陽光,快樂成長。1958年,范子俠被任命為廣州鐵路局人事處科長,改做人事工作。她體察基層職工疾苦,努力為他們解決夫妻分居、工資待遇等實際問題,把組織的溫暖送到職工的心坎上。
尋訪時,我們翻閱郭成柱、范子俠老照片。其中一張“全家福”,是1972年春節(jié)在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拍的。這一年,范子俠和郭成柱已經(jīng)攜手走過了31個春秋。一個開國少將,跟著共產(chǎn)黨打江山,出生入死從沒有動搖過革命信念。在“文革”時期,卻遭陷害、批斗,身心摧殘,積勞成疾。這年夏天,郭成柱病情開始惡化。這一張照片,成為這個家庭最后一次團聚的留影。郭成柱走的時候,才60歲,范子俠只有54歲。
郭成柱是這個家的支柱,支柱倒下,范子俠支撐起這個家。2015年,范子俠98歲大壽,兒孫們都來了,此時父親離開人世已經(jīng)44年了。范子俠孩子多,子女上學、工作、婚嫁,家教傳代,她的養(yǎng)育之恩比天高。
范子俠丈夫郭成柱在紅一軍團政治部干部合影:前排郭成柱(右二)、肖華(右四)、羅榮桓(右五)
范子俠因老年疾病的緣故,失語無法與我們交流。
兒子郭惠兵遞給我一本畫冊《從閩西走出的驕子》,是這個家兄弟姐妹商定印出來的,他們認為,父輩們留不留財產(chǎn)不重要,父母的革命經(jīng)歷比家產(chǎn)更珍貴,是真正的傳家寶。這本畫冊記錄了郭成柱和范子俠投身革命隊伍、為黨努力工作的足跡。1953年,郭成柱出任中南軍區(qū)干部部副部長,中南軍區(qū)改編為廣州軍區(qū)后,他被任命為廣州軍區(qū)干部部部長。1958年,任廣州軍區(qū)政治部主任。1965年5月,出任廣州軍區(qū)副政委。他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zhèn)涞倪x拔干部原則,對親屬、子女、秘書、警衛(wèi)不搞特殊關照,帶頭端正干部工作風氣。1972年8月12日,在追悼郭成柱大會上,時任廣州軍區(qū)政委孔石泉這樣評價:“郭成柱同志在幾十年的革命斗爭中,忠于黨,忠于人民”、是“革命的一生”。范子俠受郭成柱的影響,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范子俠過去常說,老郭是紅軍干部,我們都是黨培養(yǎng)出來的,入黨時候都舉手向黨宣誓過,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永不叛黨。黨員干部權力是黨組織賦予的,假如擅自用權力謀私利,為自己的小家撈好處,不就等于背叛黨了嗎?范子俠無論在崗位上還是離了休,始終保持純潔黨性,初心依然不改。
一位老紅軍遺孀,一位“三八式”女兵,范子俠德高望重。軍隊高級將領于永波、房峰輝、張陽、劉鎮(zhèn)武、章沁生、徐粉林、楊德清等領導,在八一建軍節(jié)、或春節(jié),都曾登門慰問過范子俠,祝愿她長壽多福。
尋訪臨別,郭惠兵扶著母親略有顫抖的手,范子俠在我們的簽字本上寫下了兩個字:鐵軍。
記者感言 自2014年“搶史”以來,我們走南闖北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受訪的老兵皆是高齡老人,他們一般都健談,打開了話匣子總想把記憶的往事傾訴給我們聽。然而,相遇范子俠,是我沒有想到的。輪椅上的她,心里是明白的,因老年疾病的緣故,失語說不出話來了。這位老人的革命生涯算得上“老資格”,中國的全面抗戰(zhàn)是1937年開始的,范子俠在1938年就參加了八路軍,后來部隊改編為新四軍,當過八路軍、新四軍的女兵,在我們尋訪的對象中可謂鳳毛麟角。范子俠是性格剛毅的女性,在日軍橫行、民族面臨危亡的關頭,她沖破世俗的阻力,帶著侄女范動華以及四個好姐妹一起參軍,勇敢投身于充滿血雨腥風的抗日斗爭。從參加革命的那一天起,范子俠鐵了心聽黨話,跟黨走,抱負著中國共產(chǎn)黨提出的美好理想,并為之英勇奮斗。20世紀50年代,她脫下軍裝轉到了地方工作,這個信念沒有變;丈夫郭成柱在動亂年代遭受迫害的日子里,她的心境極度苦悶,但這個信念還是沒有變;郭成柱在這個世界上只度過了一個甲子的時光,他走了之后,多子女的家庭管理擔子壓在了她身上,她和廣州軍區(qū)的各屆領導挺熟,也熟悉解放軍總部機關的首長,可她絲毫沒有利用這層關系為這個家謀取個人利益,范子俠不愿為了追求私利而隨意破壞黨的規(guī)矩,她忠誠于黨的政治信念始終沒有改變。于永波上將為范子俠的宅院取名“春竹苑”,寓意獨具匠心。竹子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不畏嚴寒而長青,寧折不彎而正直。紅軍干部郭成柱有這樣的品格,八路軍新四軍女戰(zhàn)士范子俠同樣具有這樣堅貞的節(jié)操,春竹亮節(jié),值得我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