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長征離隊五十載 路途坎坷志不改
長征離隊五十載 路途坎坷志不改
作者:劉 源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7年第3期 日期:2018-02-02 瀏覽次數:7823
震撼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已經過去80多年了。當年,在長征途中擔任紅軍一軍團二師四團團長的盧子美同志,在尋找向導途中同敵人遭遇后與部隊失去聯系。此后的半個世紀里,他路途坎坷,初心不變,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1900年2月16日,盧子美出生于河南省沈丘縣李老莊鄉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代,父母節衣縮食,供他上了幾年私塾。1924年到西北軍馮玉祥部當兵,該部1929年被蔣介石改編為二十六路軍,1931年初調到江西寧都“剿共”。盧子美在該軍八十旅任連長。盧子美富有正義感,不滿蔣介石的反共政策,被中共隱蔽在該軍的領導人劉振亞、袁血卒、趙博生同志秘密培養發展入了黨。寧都起義后,起義部隊轉到中央革命根據地,改編為紅五軍團,盧子美任五軍團十三軍三十九師三十九團團長。他同趙博生、董振堂等12名黨員骨干一起,在瑞金城外沙洲壩受到毛澤東、朱德等領導同志接見。1933年9月3日,盧子美被調到“少共國際師”任團長。在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中,他參加了龍巖、水口、黃獅渡、共陂、東陂、順昌、南雄等戰斗。
1934年10月6日,“少共國際師”改歸紅一軍團建制,參加長征。遵義會議后,盧子美團與紅二師四團合并,原團長耿飆調一師任參謀長,盧子美接任團長,楊成武任政委。該團參加了四渡赤水,南渡烏江、絞平渡過金沙江和策應飛奪滬定橋等戰斗。
1935年6月初,部隊進入四川雅安地區。一天傍晚,部隊在荒山野嶺宿營,盧子美帶領警衛員趙德勝等兩名戰士去附近村里找向導,被敵人便衣隊包圍。他們三人商定分頭突圍。盧子美突圍后天色已晚,找不到兩位戰士,他就按記憶方向朝駐地走去。在返回的路上,他看見對面來了六個人,以為是接自己的同志,就問:“你們是接我的嗎?”對方回答:“老子是拿你的!”這時,他子彈已打完,沖出去已無希望,為被俘后不讓敵人看破紅軍干部身份,再尋機逃出虎穴,便趁夜幕扔掉了手槍。當時紅軍干部戰士服裝無異,他告訴審問他的敵軍連長,自己是剛來不久的“伙夫”,敵人便讓他挑水做飯。一天夜里,他乘敵人不備逃了出來。一連兩個月未見紅軍蹤影,加上白色恐怖難以存身,他便輾轉返鄉。
盧子美人在家鄉,心里想著黨,思念戰友和首長,盼望早日歸隊。1938年,他得知紅軍到達了陜北,就決定尋找部隊。家中窮困無錢作路費,他就動員三弟盧子華一同賣壯丁,然后再逃出來帶上賣壯丁的錢去陜北。兄弟二人步行去鄭州,搭火車到洛陽。一天,盧子美偶遇西北軍舊友朱斌,朱勸他們留下。兄弟商量后,弟弟愿留,盧子美說:“你在這兒吧,我還得找我的部隊去。”因過黃河日軍封鎖甚嚴,他又失望地返回家鄉。1940年、1942年,盧子美又兩次賣壯丁,先后去大別山和湘西尋找隊伍,均未能如愿。去湘西時,跟隨他去的一個侄子遭日軍飛機轟炸身亡。他懷著悲痛的心情只身回家,決心在家鄉進行革命斗爭。
在家鄉,盧子美按在部隊時發動群眾對敵人斗爭的方法,在貧苦農民中秘密宣傳黨的政策,講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故事,培養了李學思、劉慶身,盧子香和兒子盧繼云等一批進步青年。1947年,盧子美帶領李學思、劉慶身等進步青年參加剿匪反霸斗爭,抄出了地主家的槍支60多條,帶領貧苦農民鎮壓了國民黨軍長李澤國、縣長劉霞仙等反動分子。1948年建立鄉政權時,由于盧子美對敵斗爭堅決,被選為劉堂鄉第一任鄉長。這個鄉是全縣第一個交公糧的鄉,他被評為模范鄉長。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時,他帶領2000余名民工支前,從安慶過江南下200余里,部隊首長獎給他2挺機槍、70條步槍。此間,盧子美向劉莊店區委書記成允等領導匯報了自己當紅軍的經歷,懇求恢復黨籍。縣、區委領導考慮到當時復雜的社會環境,要恢復一個曾任紅軍團長的黨籍事關重大,答復以后查證。遂擱置下來。
新中國成立之初,盧子美從報紙上看到肖華、楊成武等老首長老戰友的名字,幾度萌生找他們的想法。當他得知寧都起義時的領導人趙博生、董振堂已在戰爭年代犧牲的消息后,認為脫離隊伍十多年了,紅軍時期的其他首長可能不記得自己了,在家里也是干革命工作,當紅軍的那段歷史不提也就算了。
1952年盧子美腿部舊傷(南雄戰斗負的傷)經常復發,加上年老體弱,經組織批準,離職休息,享受供給制待遇。離休后的盧子美仍積極為黨工作,抗美援朝,他響應黨的號召,捐出700多元積蓄。農業合作社運動中,他積極動員群眾入社,拿出自己的500元退職金和醫療費,為集體購買大牲畜,并自薦擔任飼養員。1965年村里辦小學,65歲高齡的他又當起了民辦教師。
就是這樣一個為革命出生入死,丹心向黨的老紅軍戰士,“文革”中也未能幸免。因他當過國民黨的兵,被紅衛兵多次批斗;1968年清理階級隊伍時,被當成國民黨殘渣余孽清除出學校。他的“問題”還株連了全家:在外地教書的女兒湘云被下放回家;孫子盧遠東在部隊提干受影響。在那有冤無處申的歲月里,他寫下了“平地行舟非好漢,驚濤駭浪識英雄”的對聯貼在屋內,要求全家老小堅定革命信念,誓死跟黨心不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平反冤假錯案政策的貫徹落實,使已到暮年的盧子美消除了顧慮,決心向黨組織申明自己的革命歷史。盧子美回憶了自己參加紅軍、脫離隊伍和以后堅持為黨工作的經歷,提到了曾并肩戰斗過的肖華、楊成武、袁血卒等黨政軍領導人。女兒湘云按父親的講述寫出材料,分別寄給中央軍委、國家民政部等單位,并陪同父親去蘭州,找時任蘭州軍區政委的肖華同志。
盧子美父女到蘭州時,肖華在新疆視察,他從秘書打來的電話中得知盧子美從河南來找他的消息,又驚又喜,指示安排好接待。幾天后,在蘭州軍區招待所,兩位老戰友一見面就親切擁抱起來。肖華握著盧子美手說:“我找了你幾十年,沒想到你還健在,沒想到我們在這里重逢。風風雨雨了幾十年,真不容易啊!”當年,肖華任“少共國際師”政委,盧子美任團長,兩人共同指揮過許多戰斗。令他們最難忘的是南雄戰斗,盧子美在裝備很差的條件下,率領全團戰士英勇奮戰,消滅了國民黨軍一個師。他在戰斗中雙腿中七彈,是肖華派擔架把他抬下陣地的。
肖華詳細詢問了盧子美離隊后的經歷和家庭狀況,答應幫助他反映問題,讓有關部門盡快給予老紅軍榮譽和政策規定的待遇,還安排盧子美到軍區醫院全面檢查身體,留住月余。臨走時,又送了衣服、書籍和500元路費,并寫信證明他的紅軍歷史。此后,肖華分別給河南省委領導、河南省民政廳、周口地委統戰部、沈丘縣委寫信,建議盡快解決盧子美的問題。
楊成武接到盧子美的信后,復信為他當紅軍團長作證,并寄了回憶錄《憶長征》一書。聶榮臻也很關心這位老紅軍團長,不僅給周口地委統戰部打了電話,還委派國家民政部顧問袁血卒前來探望。1982年8月14日,盧子美51年前的入黨介紹人袁血卒帶著胡耀邦同志和聶帥的批件,專程來沈丘看望老部下。1983年9月21日,盧子美參加寧都起義的兄弟連連長、解放軍炮兵司令員蘇進也到沈丘看望老戰友。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1982年4月,盧子美被確認為在鄉紅軍,增補為省政協委員、縣政協常委;1983年9月,恢復黨籍;1985年初,被批準為在鄉紅軍團長。為照顧盧子美的晚年生活,組織上先后把他在外省工作的女兒和孫媳調回沈丘,為他孫子盧遠東安排了工作。
1985年元月26日,86歲的老紅軍團長盧子美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