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18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18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3-18 瀏覽次數:7836
3月18日
1938年
▲ 毛澤東致電項英:“前電謂派干部須得你同意,此事似未便定為原則,且中下級干部你處亦無法明了其底細”,“現已抽出五六十個干部,均團、連兩級的,一星期后可派來你處。如你處不要,則交長江局使用” ,“中央決定派袁國平為四軍政治部主任,袁政治開展,經驗亦多。鄧子恢可為副主任。50個干部即由袁率來”。
▲ 項英致電毛澤東、陳紹禹、周恩來等,報告“接葉挺電,已見薛岳,集中青陽系蔣介石令,要我出南陵,依大茅山脈向蕪湖、宣城,部隊5日行動”;“葉意,無甚理由拒絕”,“我意,不能接受,顯系借刀殺人,如去茅山,應由廣德、宣城或廣德與安吉之間插出,不應出南陵”。“我意,由葉辦不能具體解決,蔣壓迫葉不能反抗,應由黨負責直接交涉。四軍因黨不出面,以間接方式解決,使問題愈弄愈棘手,我又不能出面談判”。
▲ 粟裕率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583人,從浙江省平陽縣山門鎮出發,于4月18日到達皖南歙縣巖寺。部隊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粟裕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
1939年
▲ 毛澤東、王稼祥、譚政、蕭勁光電示八路軍、新四軍各級政治機關,指出:在抗戰中,我們八路軍、新四軍的干部與戰士中涌現出許多民族英雄,表揚這些英雄及其英勇行為,對外宣傳與對內教育均有重要意義。各政治機關應注意收集這些英雄的事跡,除在各部隊報紙上發表外,擇其最重要者電告此間及廣播,《八路軍軍政雜志》今后專設八路軍、新四軍抗戰英雄一欄,望各級政治部供給材料。
▲ 劉少奇離開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前往延安,朱理治代理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
▲ 新四軍召開第二次參謀工作會議(至24日)。葉挺作《現代戰爭的性質特點與指揮》的報告,項英作《一年來作戰的經驗與本軍建軍工作》的報告,周子昆作《一年來參謀工作的總結和今后的任務》的報告,袁國平作《參謀部門與政治部門的關系》的報告,粟裕作《軍事工作條例》的報告。會議通過參謀工作條例。
▲ 南京、溧水、句容之敵大舉“掃蕩”以郭莊廟為中心的抗日游擊基地,駐該地區的新四軍第四團集中力量打擊敵人一路,斃傷敵50余人,粉碎了敵人的“掃蕩”計劃。
1940年
▲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開展抗日民主地區的國民教育的指示》,強調指出“抗日民主地區的國民教育,是當前深入動員群眾參加與堅持抗戰,培養革命知識分子與干部的重要環節”,“應該確定國民教育的基本內容為新民主主義的教育,這即是以馬列主義的理論與方法為出發點的關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教育與科學的教育”。
▲ 中共中央中原局決定:由劉瑞龍、金明、張愛萍、江華、田維揚等人組成蘇皖邊區軍政委員會,劉瑞龍為書記,張愛萍、江華為副書記。
▲ 新四軍第六支隊以隨營學校為基礎,在豫東永城縣麻冢集正式成立抗大第四分校。校長彭雪楓(兼),政治委員彭雪楓(兼),副校長吳芝圃(兼),教育長劉作孚,政治部主任肖望東(兼)。機關設訓練部、政治部、總務科、供衛科和秘書室。轄第一、第二大隊和直屬防化隊、女士隊。4月,抗大總校決定,組成華中派遣大隊充實加強抗大第四分校。6月,大隊長劉清明、政治委員李干輝率領抗大總校華中第一派遣大隊教職員200余人,與抗大第四分校合并,教育長劉清明,政治部主任李干輝。7月2日,劃歸八路軍第四縱隊建制。翌年2月,改歸新四軍第四師建制,校長彭雪楓(兼),副校長吳芝圃(兼),教育長方中鐸,政治部主任李干輝。1945年3月24日,正式改稱雪楓軍政大學。
▲ 新四軍第六支隊政治工作會議在渦陽縣新興集召開,26日結束。
1941年
▲ 中共中央發出《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時局》的指示,指出:“從何白《皓電》(去年10月19日)開始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至皖南事變和蔣介石1月17日命令達到了最高峰;而3月6日蔣介石的反共演說和參政會的反共決議則是此次反共高潮的退兵時的一戰。時局可能從此暫時走向某一程度的緩和”。“這次斗爭表現了國民黨地位的降低和共產黨地位的提高,形成了國共力量對比發生某種變化的關鍵”。“國民黨對淮北、皖東、鄂中的進攻還會繼續,我軍必須堅決地將它打退”。各根據地應加強黨內的策略教育,糾正過左思想,以便長期地不動搖地堅持各抗日民主根據地。
▲ 中共中央軍委對新四軍第二師政治工作會議發出指示,目前新四軍正處在敵頑夾擊的環境之中,第二師有獨立堅持津浦路西根據地的任務,必須有應對全國突然事變的準備,因此,政治工作應大踏步地向前邁進。
▲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六師,提出第六師編組及干部配備的原則意見:1、東路、溧武路(指溧水至武進的公路)設旅,旅下設團。蘇南應建廢營的小團,每團400人左右。三個營的大團路東可不設,在溧武路南有一二個即可。2、對皖變來你處的干部,應向他們說明堅持蘇南的發展意義,使其安心工作,服從組織,堅決留下,努力爭取江南的偉大發展。3、各旅、團的干部仍應從蘇南原有的干部選擇,另在皖變突圍中的干部中選擇配合加強之。4、部隊改編,各級干部變動,應妥善處理,以免引起不安心或干部對立。5、六師師級人員可由羅忠毅、何克希、譚震林等負責,十八旅由江渭清、溫玉成、吳仲超、張英、夏光等負責,十六旅由廖海濤、鐘國楚、黃玉庭負責,具體名單請你們考慮后電告(新四軍第六師組建后,羅忠毅任第六師參謀長兼第十六旅旅長,何克希任江南東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員,江渭清、溫玉成分別任第十八旅長、政治委員,吳仲超任江南東路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員,張英、夏光分別任第十八旅政治部主任、參謀長,廖海濤任第十六旅政治委員,鐘國楚、黃玉庭分別任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團政治委員、團長)。
新四軍第二師在天長縣趙莊召開政治工作會議(簡稱“三一八政工會議”),會議強調要把第二師建設成為正規化的黨軍,在全軍率先提出“為建設鐵的正規化黨軍而奮斗”的口號。
1942年
▲ 新四軍第二師獨四團及直屬五區獨立營各一部在橫梁店(六合東)附近伏擊橫梁店至六合企圖修筑公路的日偽軍,斃日軍6人,偽20人,俘偽教官1人。
1943年
▲陳毅、饒漱石、張云逸、賴傳珠致電毛澤東等,報告韓德勤被俘經過。另致電彭雪楓,提出處理韓德勤被俘的意見,主要有:對韓德勤本人被俘可佯裝不知;對韓俘、放一事,對內、對外應守秘密;對韓裝著不認識,一面將王光夏搞摩擦予以說明,一面又須將韓、王等大軍東進欲消滅我軍的陰謀予以揭露,使俘虜官兵均能明白此點,諒解我之立場,轉而引起對韓、王的不滿。
▲ 中共蘇皖區黨委發布《蘇南施政綱領》,規定,發展工業生產及商品流通,獎勵私人企業。對內實行自由貿易,反對壟斷。對敵實行統制貿易,加強對敵經濟斗爭以及依據男女平等原則,提高婦女地位等。
▲ 蘇南各縣縣長聯席會議,在溧水縣(今白馬鄉)小蔣家小學召開。鄧仲銘主持會議,樊玉琳作《關于蘇南敵后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報告。會議總結兩年來蘇南敵后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經驗;提出進一步加強與開展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工作的意見;擁護《蘇南施政綱領》,推舉江渭清、鄧仲銘、王必成、吳仲超、魏天祿、李堅真(女)、歐陽惠林、李建模、朱春苑、樊玉琳、張之宜、諸葛慎、蔣鐵如等13人為行政委員,組成蘇南行政委員會和蘇南區行政公署,江渭清兼主任,鄧仲銘兼副主任。
▲ 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原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胡炳云,1941年2月改編為新四軍)第二營第四連在蘇北淮陰縣劉老莊地區遭日軍1000余人合圍,全連82名官兵(連長白思才、副連長石學富、政治指導員李云鵬、文教孫尊明,排長尉慶忠、蔣員連、劉登甫)苦戰1天,斃敵170余人,最后全部壯烈犧牲。戰后,劉老莊地區群眾為烈士舉行隆重的葬禮,并選送82名子弟參軍重建第四連,該連被命名為“劉老莊連”。
1944年
▲ 華中局對五師財經貨幣工作作出指示:分析了平漢路兩側邊幣跌價的原因(到國民黨統治區買鹽需要法幣,而我又未掌握物資和法幣的準備);提出了解決辦法:一是使邊區三分區解交法幣稅款,調劑到迫切需要法幣的地方,以3比1兌進邊幣,穩定邊幣價格,逐步恢復原值,以減少法幣損失,同時防止商人投機牟利,農民得不到好處。二是,邊幣未穩定和恢復原值以前,不再發行,候比價穩定,繼續發行。發行邊幣,一部分發放農業貸款,用于生產,并能做到到期收回;一部分在收獲季節收買糧食;不得用作財政開支。三是,收購糧食款一部分向銀行借款,用作預購定金,以后用邊區三分區解交的法幣歸還邊區建設銀行;一部分交貿易管理機關,組織商人向敵占區換鹽回來。只要銀行掌握有法幣、糧食和食鹽,邊幣的基礎即可穩固。同時加強對敵輸出的管理,爭取換回食鹽,阻止偽幣流入,減少我對日偽占領區食鹽的依賴。
▲ 新四軍第二師司令部、政治部邀請淮南參議會議長、行政公署主任、參議員、群眾代表及勞動模范等50余人,舉行軍政軍民座談會。
▲ 新四軍第二師師直屬隊在駐地舉行擁政愛民宣誓大會,會上嘉獎14位擁軍模范。
▲ 新四軍淮海軍分區第四支隊三個團發起沈小街與楊莊戰斗。激戰竟日,攻克沈小街、小丁莊、王莊、盧莊、謝莊、楊莊6個日偽軍據點,消滅大部分守敵。
1946年
▲ 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致電中共中央、新四軍軍部、北平葉劍英、饒漱石、羅瑞卿,報告部隊復員整編計劃(中共中央復電“同意整編計劃”):第一期復員5萬人,區、鄉脫離生產之部隊全部復員,中心縣只留150人的警備隊,邊縣只留100至500人的保安大隊,主力團則采取充實編制、減少單位、裁并機關的辦法,后勤機關逐漸轉為公營企業。主力編組成一、二、三、四、五、六6個師和第七縱隊,并配有各師干部。注:此整編計劃,只第一師(第八縱隊及蘇中第一、第二分區之各獨立團合編為第一師)、第六師(以第六縱隊及蘇中獨立旅合編為第六師)和第七縱隊(第七縱隊與蘇中軍區合并仍為第七縱隊)實施完成。第二師由淮南軍區兼,轄第五旅、獨立旅。第三、第四、第五師未編成。
▲ 華中分局、蘇皖邊區政府和華中軍區在清江市聯合召開華中宣教大會(至4月27日),進一步明確文化工作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及任務。
▲ 劉老莊“新四軍抗戰八十二烈士墓”竣工,李一氓撰寫碑文,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副師長張愛萍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