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連載 > 投身中國抗戰的燕大五位外籍教師(三)
投身中國抗戰的燕大五位外籍教師(三)
作者:梅興無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7年第2期 日期:2018-03-01 瀏覽次數:7831
英籍物理學系教師班威廉:
為中國培養通信電子航天奠基人
班威廉畢業于英國利物浦大學,1929年受聘到燕京大學任教,擔任物理學系主任長達10年之久。
“七七”事變后,班威廉曾利用物理實驗室的設備,秘密收聽國外和大后方的抗日廣播,在燕大師生中散播反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言論,引起大家的共鳴。
1941年12月8日清晨,林邁可通知他,他們隨時有被日本憲兵抓捕的危險,必須馬上撤離。班威廉夫婦坐林邁可駕駛的汽車逃離燕京大學,在游擊隊的幫助下,經平西挺進軍司令部,于12月25日轉移到河北平山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駐地,聶榮臻司令員接見了他們。聶榮臻給班威廉的印象是“看來更像是一位大學校長,而多過是一位游擊戰略家”。
當時,晉察冀軍區成立了一個有11人組成的無線電研究組,但無線電專門人才匱乏。聶榮臻懇請班威廉和林邁可留下做研究組的導師,由陪同班、林夫婦從平西到晉察冀的王士光擔任他們的助手,還派人去北平、天津搜集有關的資料和書籍,為他們創造開展學術活動的條件。
研究組根據需要改稱培訓班,按外語水平、文化水平的不同,分成甲乙兩班。甲班(8人)由班、林直接授課;乙班(10人)由學員中上過大學的王士光、林爽,先把林、班的英文講稿譯成中文,再給學員輔導。
培訓的必修課有高等數學、高等物理、電工原理(交流及高頻)和無線電工程學4門;選修課有高等電磁學、光學、無線理論、量子論、相對論等。班威廉擔任基礎理論課的教學,持續了兩年多時間,即使在反掃蕩轉移中也沒有中斷,若遇上敵機空襲,就在村外樹林中掛上黑板上課。
班、林在提高學員的理論素養的同時,帶領學生研究組裝了一臺當時急需的超外差式接收機,改裝了上百部大功率通信電臺,既解決了戰時需要,又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
班威廉按正規大學的教學規程嚴格要求學員,對每個人均寫出評語,一絲不茍。林爽一直保存著當時學習的教材、班威廉的講稿、對學生的評語、考試成績等珍貴資料。
學員們學習勤奮刻苦,一年中學完全部高等物理學和大學微積分,班威廉認為他們“可以比較任何第一流大學成績毫無愧色”“完全達到最高級大學的水準”。他甚至詫異地發問:“我在國統區教學很久,為什么沒有遇到這樣多好的學生?怎么好的學生都到八路軍里來了?”
班威廉經常在晚飯后約學員與他們夫婦一同散步,一方面鍛煉提高學員們的英語口語水平,一方面便于跟農民接觸,學員自然成為他的義務翻譯。他和一個放羊娃的家庭認了干親,經常去串門。他每天都寫日記,對這一段的經歷和調查的各方面資料都作了詳細記錄。他說準備回國之后寫一本書。
在平山吊里村這個不起眼的培訓班里,走出了新中國通信、電子、郵電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和領導者。如,郵電部部長鐘夫翔是通信、郵電事業奠基人之一;七機部副部長梁驥、林爽是導彈航天事業奠基人,林爽還是東風二號導彈總設計師;四機部副部長王士光曾負責組織向南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從水下發射潛地導彈的電子裝備的研制試驗工作;總參通信兵部主任江文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43年8月10日,班威廉離開晉察冀邊區,9月抵達延安,受到了熱情接待。他與朱德、賀龍、林伯渠等人作了深入的交流,參觀了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華僑毛紡廠、中央印刷所和解放日報社等。他感慨地說:“我們不禁想到這些窯洞對于中國的將來,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有著多么重大的影響。”
1944年1月4日,毛澤東親自登門拜訪,與班威廉親切交談。對這次會見,班威廉后來寫道:“他有動人的、和藹的微笑,敏銳的幽默感,談話時會把堅定而深思的目光盯在別人臉上。他給我們一種絕對誠懇的印象,以他的地位,在此祖國危急時期,他有一種深切的責任感。他沒有大言不慚、居之不疑的神氣,偏激的革命狂熱是完全沒有的。”
葉劍英在延安對中外記者參觀團談話時說,班威廉教授等對我軍的幫助是很多的。
班威廉夫婦在延安生活了3個多月,1945年返回英國。班威廉夫婦根據自己的日記,將這段傳奇經歷寫成《新西行漫記》,與《西行漫記》《續西行漫記》一起成為外國人描寫中國共產黨抗戰事跡的著名作品。
班威廉后移居美國,在華盛頓州立大學任物理學教授,1994年在美國去世,終年87歲。
班威廉
美籍心理學系教師夏仁德:
他的家是北平地下黨活動場所
夏仁德1919年畢業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192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3年從美國來到燕京大學,執教于心理學系,先后長達20余年之久。
夏仁德風趣幽默,喜歡以交談、問答等形式上課。全校800多名學生,竟有150多人選修他主講的心理衛生課。在講工業社會心理學時,他大膽地將《共產黨宣言》這本當時的“禁書”列為必讀書目。
他一直同情、支持中國抗日,燕南園60號他的家成了中共地下黨開秘密會議的安全場所,隱藏共產黨重要文件和進步書刊的保險柜,進步學生躲避軍警搜捕的藏身之所。
1935年,許德珩(后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楊秀峰(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組織文化界抗日救國會,多次把夏仁德家的客廳借作會議室。
北平“一二·九”運動爆發后,燕大部分外籍教職工持不支持、甚至反對的態度,夏仁德在校務會議上據理說服他們。有學生參加游行被捕,凍餓交加,他親自送去食物。他還把家后門鑰匙交給燕大學生骨干黃華等,讓他們自由進出他家,密議救亡工作。
夏仁德
1936年1月,受劉少奇委托,中共北平市委書記林楓給燕京、清華的學生黨員黃華、蔣南翔(曾任教育部部長)等講有關黨的知識,借他家講了兩天。后黃華離校投奔延安,校務會議曾討論要不要給黃華發文憑。夏仁德力爭給黃華發文憑,說:“我在中國多年,黃華是我教過的最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