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從日本征集的史料首次展出填補了車橋戰役日方史料的空白
從日本征集的史料首次展出填補了車橋戰役日方史料的空白
作者:雍樹斌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7年第4期 日期:2018-03-22 瀏覽次數:7823
在紀念3月5日車橋戰役勝利73周年之際,目前唯一一份佐證車橋戰役的日方史料首次在車橋戰役紀念館展出,填補了該館車橋戰役日方史料的空白。
發生在1944年3月5日的車橋戰役,是新四軍一師集中約五個團的兵力,在師長粟裕的指揮下,運用攻點打援相結合的戰略戰術,對敵偽盤踞的重鎮車橋發起攻擊,經過20多個小時的激戰,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戰役的重大勝利。此戰收復車橋據點,共殲日軍大隊長山澤大佐以下官兵465人,其中生俘中尉以下24人,殲偽軍近500人,創華中新四軍六年中一次殲敵最多的記錄。戰后,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祝賀“蘇北新四軍大捷”。新華社贊揚這一仗是以“雄厚兵力”打的一個“大殲滅戰”。
去年,南京市方志辦在整理從日本征集到的侵華日軍史料時,首次發現了昭和十九年(1944年)3月17日,《日本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追認已故三澤金夫陸軍少將的函》。函件內容一是時任日本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簽署的追晉三澤金夫為少將,一是三澤金夫斃命于車橋戰役的經過概述。
函件記載了昭和十七年(1942年)6月中旬陸軍中佐三澤金夫接任混合第一三旅團獨立步兵第六十大隊大隊長。昭和十八年(1943年)5月29日,根據陸軍第36號令:在中國部隊臨時成立第六十五師團步兵第七十二旅團獨立步兵第六十大隊,大隊本部由五個中隊和步兵炮中隊等組成,改編后大隊長為陸軍中佐三澤金夫。隨后三澤金夫制定了作戰行動方案:昭和十八年(1943年)7月27日,從安徽下塘集出發,8月3日,到達江蘇省淮陰縣,負責淮陰、淮安、泗陽、漣水地區警備治安肅正任務。
1943年8月12日至9月12日,旅團到達后,不斷擴大治安范圍,實施六塘河戰斗,接著大隊向淮陰縣徐家溜、古寨、丁集和淮陰區以北推進。
昭和十九年(1944)3月5日凌晨二點,淮安縣車橋鎮警備隊報告,遭到3000敵人包圍,陷入苦戰,接著駐淮陰部隊全力增援,緊急趕往車橋鎮。16點30分,在韓莊附近突然遭到敵方陸續增強兵力的圍攻,在激烈的戰斗中大隊長三澤大佐奮勇當先,決定利用夜間,出其不意地向車橋攻擊前進。晚上21點左右,部隊在黑暗中路過韓莊前面村莊的水面時,遭到預先埋伏敵人的猛烈襲擊,前進受阻。在混戰中,現場指揮作戰的大隊長三澤大佐壯烈戰死。
發現這一史料的南京市方志辦抗戰史研究人員胡卓然說,三澤金夫是在車橋戰役中被擊斃的日軍最高軍銜軍官,死后很快被追晉為少將。在日本兩部將官詞典《陸海軍將官人事總覽》(芙蓉書房1981年版)、巜日本陸軍將官辭典》(芙蓉書房2001年版)里都把三澤金夫列為陣亡將官。死亡時間都寫的是1944年3月5日,這正是車橋戰役發生的日子。三澤金夫成為華中敵后戰場唯一一個被我軍擊斃的日軍少將,也是車橋戰役中被擊斃的日軍最高軍銜軍官。
經反復閱讀從日本征集的史料,其中有些實地、實景、實情的表述,正好與新四軍關于車橋戰役的資料相互印證,讓我們從敵方審視的角度,再一次揭示和佐證了車橋戰役出奇制勝的指揮藝術、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新四軍將士的英勇悲壯、機智頑強。
征集的史料中,有些細節第一次為國人所知,比如山澤大佐接任的混合第一三旅團獨立步兵第六十大隊大隊長,第一任為陸軍中佐芳村覺司,駐防蚌埠、鳳陽地區,負責津浦鐵路警備行動;第二任為陸軍中佐佐滕春雄,昭和十五年(1940)8月15日接任,后率部參加淮南戰役,在一次指揮作戰中戰死;昭和十七年(1942年)6月中旬由三澤金夫接任,直至車橋戰役戰死。
史料收集后,南京市方志辦和市黨史辦、市新四軍研究會、車橋戰役紀念館等單位取得聯系,并請專業人士仔細翻譯核對,最終,這份珍貴的史料被移交給車橋戰役紀念館。經過認真籌備,史料在車橋戰役紀念館正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