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藝苑 > 離騷(節選)賞析
離騷(節選)賞析
作者:云溪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第5期 日期:2018-05-04 瀏覽次數:7841
原文
長太息以掩涕兮,(1)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脩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2)既替余以蕙纕兮,(3)又申之以攬茝。(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忳郁邑余侘傺兮,(5)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6)余不忍為此態也!鷙鳥之不群兮,(7)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8)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9)伏清白以死直兮,(10)固前圣之所厚。(11)
制芰荷以為衣兮,(12)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13)高余冠之岌岌兮,(14)長余佩之陸離。(15)芳與澤其雜糅兮,(16)唯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17)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脩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18)
注釋
(1)太息:嘆息。掩:拭。涕:淚。(2)雖:唯。鞿羈:自我約束。誶:進諫。替:解職。(3)纕:佩帶。(4)申:重,加上。(5)忳:憤懣。郁邑:心情抑郁不伸的樣子。侘傺:失神而立。(6)溘:忽然。(7)鷙鳥:即摯鳥,指雎鳩,以其性專一,雌雄摯而有別。(8)圜:圓。(9)尤:過錯。攘:取。詬:辱。(10)伏:服,引申為保持。死直:為正直而死。(11)厚:看重。(12)制:裁制衣服。(13)茍:誠,果真。信:確實。(14)岌:高聳的樣子。(15)陸離:長的樣子。(16)雜糅:交混。(17)章:彰,明顯。(18)懲:受戒而止。
解析
《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全文共373句,2490字。作者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本文為節選,大意是:我長長嘆息不斷地拭淚,哀傷人生的路途如此艱難。我只是喜好美潔能自我約束,卻早上直諫晚上就被斥貶。我因為佩帶蕙草而被解職,又因為采摘白芷而被加罪。但只要是我所向往喜歡的,即使死去多次也不會后悔!憤懣抑郁我失神而立,唯獨我現在如此窮困。寧肯忽然死去讓靈魂飄泊,我不忍做出丑態茍且偷生!性情專一的雎鳩不合于群,在以前的時代就是如此。方的圓的怎么能夠吻合,志趣不同哪會相安無事?內心委屈強自壓抑情志,忍受罪名而遭小人侮辱。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正是為前代圣賢所推許。裁剪荷葉制成綠色的上衣,縫綴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沒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內心情感確實芬芳。讓我的切云冠高高聳起,讓我的佩飾長長垂地。內在芳香與外表光澤糅合,只有我光明的品質沒有毀棄。忽然回過頭來縱目眺望,決定去四方荒遠之地探察。佩飾五彩繽紛花樣繁多,香氣更新鮮濃烈向周圍散發。人生各有所喜好的事情,我只是愛好修潔習以為常。即使肢體分解也不會更改,難道我的心會因受打擊而變樣!
感言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對內舉賢授能、改革圖新,對外連齊抗秦,后因受到上官大夫等人的毀謗而遭流放。后來,秦將白起攻破楚國國都,屈原抱石自沉于汨羅江。《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作于其慘遭流放期間,反映了他為實現“美政”理想而上下求索的心路歷程,表達了他特立獨行、寧折不彎的高貴人格,以及眷戀故土的愛國情懷。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出于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使全詩如大河奔流,浩浩蕩蕩。本文節選的片段主要是屈原敘述自己在政治斗爭中的客觀遭遇。懷王昏庸糊涂,不察人心,小人為了排除異己,又向懷王進讒言。屈原堅持理想,不屈服、不妥協,并準備為此不惜作任何犧牲。《離騷》塑造了一個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這成為屈原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詩中運用了許多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抽象的概念與詩人的內在氣質,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還從直覺上增加了詩意的色彩美,至此之后,“香草美人”逐漸成為高潔人格的象征。
作為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詩人,屈原為了美政理想“九死而未悔”,他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反對統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這種擔當與責任,成為中國特有的詩人政治家的精神屬性。受時代局限,屈原的愛國是與忠君聯系在一起,但同時,他又具有較為強烈的自我意識。屈原并不認為自己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國家發展的建議者。為了政治理想的實現,他至死不渝,最終成為理想的殉難者。《離騷》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漢代以后的文人,無不對屈原推崇備至。因屈原的遭遇是封建時代正直文人所普遍經歷過的,其砥勵不懈、特立獨行的節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堅持真理、反抗黑暗的精神,亦成為兩千多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垂范。他們因遭遇小人的打擊迫害而痛苦憂傷,卻始終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可以說,哪里有士子不遇,哪里有節操堅貞,哪里就有屈原的靈魂。屈原精神既是安頓歷代文人士子痛苦心靈的家園,也是砥礪志士仁人堅貞操守的金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在《離騷》中強調的“求索”精神已經凝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這種精神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了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于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往事越千年,屈原的故事雖然和我們相距遙遠,但詩人愛國憂民、堅持真理的精神以及壯懷激烈的氣節和風骨,是光明和正義的化身,也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詩人節。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異常悲痛,紛紛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有位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這便是端午節的起源。傳承了兩千年的端午節,不應僅僅作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菖蒲的一個民俗休閑假日,只有充分挖掘和傳承端午傳統文化,才能讓端午節魅力無限、源遠流長。愛國情懷是端午節的特有價值,過端午就要發揮愛國情懷。我們和我們的后人要永遠繼承和弘揚屈原精神,創造出更加燦爛的文化和歷史,譜寫其在現代社會的嶄新意義。
這才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