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5月31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5月31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5-31 瀏覽次數:7822
5月31日
1938年
▲ 因新四軍挺進華中敵后屢建戰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介石)給新四軍發出嘉慰電,“涇縣葉軍長項副軍長感午參電悉。密該軍游擊屢有斬獲至堪嘉慰仍希繼續努力破壞交通使敵兵力無法轉運為要中〇世申令——元崎印”
1939年
▲ 江抗第二路在蘇南江陰與無錫交界的黃土塘與日軍200余人遭遇,展開激戰,斃傷日軍10余人。
1940年
▲ 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在黃陂姚家山召開各界救國聯合會代表大會,成立各界救國聯合總會。
▲ 新四軍二支隊獲悉湖熟日軍要去三岔成立維持會。是日副司令員廖海濤率四團三營到赤山腳下竇家邊設伏。次日,上午9時左右,日軍吉田中隊100多人進入伏擊圈。新四軍激戰四小時,殲吉田隊長等100多名日軍,活捉2人,繳獲步槍60余支,機槍2挺,九二步兵炮1門。戰后第三天,日軍糾集5000多人,配200多名騎兵,8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分別由南京、句容、鎮江、天王寺等地向郭莊廟、虬山的新四軍反撲。新四軍黃玉庭團長率第四團第三營搶占了大片樹林,打死日軍馬40余匹,爾后趁夜幕撤走。戰后廖海濤特為《火線報》賦詩一首贊“赤山大捷”:“堅持江南抗敵軍,日軍驚乎膽寒心;赤山之戰繳敵炮,茅山烽火震南京”。
1941年
▲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關于敵情及我軍戰略方針致電新四軍各部首長:當前日軍已“將進攻方向轉移至我軍身上”,我軍戰略方針應避開主力沖突,保持有生力量。以游擊戰予敵以牽制,掩護人民及機關疏散和隱蔽,只有在敵“掃蕩”完畢,乘敵大部退卻時,相機尾擊取得勝利。
▲ 華中局發出《關于準備應付敵偽大舉“掃蕩”蘇北的指示》指出,反“掃蕩”戰術原則是主力部隊應該比較分散,避免主力沖突和正面決戰,但在不能避免的包圍和襲擊時,戰術必須選擇敵之間隙堅決突圍,予敵于致命打擊;地方部隊則應采取以連排為單位的分散作戰方法。
1942年
▲ 陳毅、曾山電令粟裕速與譚啟龍商討向浙東發展的具體步驟,譚啟龍立即去浦東轉往浙東主持工作。并指示:浦東、浙東地區武裝應即向浙江敵后發展,凡是敵軍到達的地方我軍即應前去大量組織民眾,首先注意發展武裝,發動游擊戰爭。但應以不妨礙敵頑作戰與開發敵后為原則。我黨在浙境活動的武裝,可以一部分用新四軍名義以資號召,大部分應采用多種多樣的名義、番號,以便求得更廣泛的發展。
1943年
▲ 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鄂豫邊區黨委常委會由李先念、任質斌、陳少敏三人組成,以便更能集中解決問題。
▲ 李先念、任質斌關于開辟湘鄂西地區工作致中共中央軍委并轉周恩來電:湘鄂西安鄉、南縣、長陽、松滋等九縣失守,敵組織維持會,鉗制該地區。我十五旅部隊已伸至監、沔(監利縣、沔陽縣)、三湖、白鷺湖一帶。請告湘鄂西黨派人到江北與我聯絡,以便派部隊開展江南工作,并希告到何處找他們。
1945年
▲ 粟裕、葉飛致電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報告:針對日、偽、頑夾擊我的動向與企圖提出我之部署:政治上公開宣傳反動頑軍勾結日偽向我夾擊,以激怒民憤,造成政治上最有利形勢;軍事上對頑采主力戰,并堅守天目山陣地;對敵采游擊戰。
1946年
▲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發出反蠶食斗爭的指示:加強邊區的民兵組織與活動;派出堅強地方武裝位于頑軍據點周圍,選擇適當要點構筑必要工事,隨時給蠶食之頑以殲滅性打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選出優秀的地方干部,派到接近國方之地區,加強群眾秘密工作,組織合法斗爭以配合武裝斗爭;組織堅強武工隊,深入頑后開展群眾的游擊戰爭;廣泛的宣傳蔣日偽合流,破壞和平,挑動內戰及我之和平民主主張,以擴大我政治資本;各師、各縱隊則應抽出自己最好的偵察部隊,配合武工隊及邊沿區武裝進行反蠶食斗爭。
5月下旬
1938年
▲ 譚震林率第三支隊隨新四軍軍部離開太平,揮師北上,6月2日抵達南陵縣土塘村。
1939年
▲ 陳毅由茅山地區經丹北到江都吳家橋一帶視察,聽取中共蘇北工委書記惠浴宇關于蘇北工作和李明揚、李長江部隊情況的匯報,并要求深入掌握二李部隊的動向。
▲ 中共山東分局根據中央關于“鞏固魯南、向蘇北發展”的方針,決定成立蘇皖區黨委,金明任書記,張彥任宣傳部長,李浩然任組織部長和社會部長,鐘輝任軍事部長(未到職),張震寰任青年部長(未到職)。6月上旬,金明抵達蘇皖特委機關所在地,中共蘇皖區黨委正式成立,蘇皖特委同時撤銷。
▲ 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組建第二梯隊,在沭、宿、邳交界地區開展抗日斗爭。
1940年
▲ 八路軍第二縱隊第三四四旅、新編第二旅共五個團,襲擊永城縣日軍400 余人,斃傷日軍100 余人。
1941年
▲ 中共皖東北地區委員會成立,書記劉子久。
▲ 聯抗部隊奉新四軍軍部命令,暫離曲、白地區,開赴東臺橫河一帶整訓。整訓中成立教導隊,輪訓班以上干部。
▲ 中共浦委召開會議研究浙東情況,中共路南特委書記顧德歡、副書記姜杰、特委委員呂炳奎參加會議。決定抓住日軍占領浙東不久,統治尚未穩固的有利時機,及時地派浦東抗日武裝到浙東敵后三北地區,開展游擊戰爭。會后,路南特委和浦委一面向譚震林匯報請示,一面組織部隊南渡杭州灣到浙東三北地區。譚震林接報告后,完全同意南渡的決定,指示貫徹中共中央開辟浙東戰略決策,要灰色隱蔽,要獨立自主開展游擊戰爭,要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
1946年
▲ 中共中央華東局華中分局民運部部長劉瑞龍先后在高郵城召開的華中二地委各縣縣委書記,縣長聯席會議和高郵縣委召開的區委書記會議上,傳達中共中央“五四指示”精神。6月中旬,華中二地委在高郵二區溝進行土改試點。7月,全縣全面開展土改運動。
5月本月
1938年
▲ 毛澤東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山地建立根據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或準備建立的長白山、五臺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根據地都是,這些根據地將是抗日游擊戰爭最能長期堅持的場所,是抗日戰爭的重要堡壘。我們必須到一切處于敵后的山岳地帶去發展游擊戰爭,并建立起根據地來?!薄敖钡暮闈珊貛?、江南的太湖地帶和沿江沿海一切敵人占領區域的港汊地帶,都應該好好地組織游擊戰爭,并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據地,作為發展全國游擊戰爭的一個方面。缺少了這一方面,無異供給敵人以水上交通的便利,是抗日戰爭戰略計劃的一個缺陷,應該及時地補足之?!?/span>
▲ 葉挺、項英就新四軍的作戰任務、方針和主要原則向全軍發出指示“我軍的任務是深入敵人后方,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達到牽制和分散敵人的兵力,配合國軍正面作戰,在持久戰中爭取最后的勝利”,“我們的作戰方針是集小勝為大勝,團結群眾以游擊動作進行勝利的戰斗,并力求達到自身的壯大和戰斗力量的堅強而能進一步進行大的運動戰殲滅大的敵人!”
▲ 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移至確山縣竹溝鎮。
▲ 中共江蘇省委下屬的中共京(寧)滬線工作委員會成立,林楓任書記,擔負開辟蘇南東路地區的工作。10月,該會改組為中共江南特委(又稱“東路特委、蘇常特委”),林楓任特委書記,下轄常熟、無錫縣委和蘇州工委。中共江蘇省委調派王承業(王仲良)到無錫建立中共無錫縣委員會,王承業任縣委書記。
▲ 董必武偕邊章五到舒城視察新四軍第四支隊,向高敬亭傳達中央關于新四軍東進敵后的指示。
▲ 中共贛東工委改組為中共贛東北特委,機關設在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內,書記譚啟龍,組織部長朱輝(未到職),宣傳部長兼統戰部長溫仰春,青年部長王一凡,婦女部長賀怡。12月,根據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的指示,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與贛東北特委遷往南昌。翌年3月特委停止活動。
▲ 田英等犧牲消息傳到皖南新四軍軍部,新四軍一支隊二團三營的戰士要求支隊領導批準打回都昌,為田英等報仇。司令員陳毅說田英“來往于景德鎮、都昌之間做統戰工作”“是贛北鄱陽、湖口、彭澤、都昌一帶的領袖”,但以抗日大局為重,勸阻大家。
1939年
▲ 陳毅北渡長江,到吳家橋(今江都縣吳橋鎮)一帶視察丹陽游擊隊。陳毅、吉洛(姬鵬飛)來揚中視察,一周后離揚。
▲ 陳毅《獻給良團全體同志》:你們的艱苦作風,是本軍中最突出的,希望你們不要忘記,你們是中國革命的產兒,應堅定戰勝日寇的信心,爭取新的勝利;同時指出,良團最缺乏的是高度軍事系統和指揮工作。信中軍事上的“保守軍事秘密、保護武器、動作迅速、愛護公物、遵守時間、嚴肅整齊、清潔衛生、尊重禮節”八大要求(在新四軍建軍初期,為了使全軍銘記紅軍優良傳統,新四軍軍部曾確定用“保持發揚優良傳統”8個字,分別作為8個團的對外代號,即第一團稱“?!眻F,第二團稱“持”團,第三團稱“發”團,第四團稱“揚”團,第五團稱“優”團,第六團稱“良”團,第七團稱“傳”團,第八團稱“統”團。)
▲ 彭雪楓率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二、第三團向淮河以北,澮河以南,津浦路以西,宿(縣)蒙(城)鳳(臺)公路以東的淮上地區挺進。
▲ 新四軍鄂東第六游擊大隊和第五游擊大隊一部,襲擊駐黃陂縣蔡店附近李新灣的偽軍第八軍李漢鵬部,俘偽軍旅長以下300 余人。
▲ 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游擊支隊決定將蘇北抗日同盟會組織的幾支抗日武裝編為第八團,團長吳覺,政委張芳九,陳書同、陳克天先后任副團長。稍后,在漣水地區又組建了第九團,團長薛華甫,副團長萬金培。
▲ 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員方鈞率部叛變投敵,挺縱第一、第三、第四支隊在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一部的配合下,將其全部繳械,并接管了大橋、新老洲、揚中、新壩等地,方鈞逃往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處。戰斗中,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龍樹林犧牲。(一說“4月15日新四軍挺進縱隊平定叛軍方鈞部”。)
▲ 新四軍駐贛辦事處由吉安遷往上饒。
▲ 蘇常特委關于江抗在蘇常地區概況的報告(江抗概況、地方武裝改編為江南抗日義勇軍、老部隊對新部隊的態度、忠義救國軍和我們的摩擦、摩擦后的情形)。
▲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簡稱“工合”)代理總干事路易?艾黎視察皖南,在屯溪督辦安徽第一個“工合”事務所。陸嘉書任“工合”事務所主任。皖南“工合”組織所屬合作社為新四軍制軍服、修軍械,并募集國際社會捐獻物資支援新四軍。
1940年
▲ 劉少奇給蘇北黨組織的電報《堅決粉碎頑固派的進攻》:指出目前蘇北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從思想上、組織上、武裝上準備自己,以現在蘇北的新四軍部隊為基干,抵抗敵寇、漢奸及頑固反動勢力對于我黨我軍的圍攻,徹底戰勝頑固反動勢力,建立民主的抗日政權與根據地;要求部隊黨與地方黨要一致為猛烈擴大蘇北新四軍而斗爭、加緊在一切反共武裝中的秘密工作,采取堅決地瓦解和破壞反共武裝的方針、發展黨的組織,組織民眾,準備大批建立民主政權的干部,籌措與保證部隊的給養、廣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爭取中間勢力。
▲ 陳毅致電胡服、張云逸、鄧子恢、羅炳輝并報中央:“蘇南斗爭完全是敵強我弱的形勢,要求增強自己,以求改變敵我形勢和頑我對比,這是本軍工作也是蘇南工作的特點。”因此,“目前集中一部力量突擊蘇南仍是必要”。
▲ 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西路指揮部在丹北地區(指滬寧鐵路以北、長江以南.南京以東、錫澄公路以西地區。包括鎮丹陽、武進、江陰、無錫縣的各一部分和揚中縣全部)成立,司令員梅光迪,政治委員吳仲超。
▲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溧陽安中里李家棚召開反“掃蕩”、反摩擦動員大會,陳毅作動員報告。
▲ 中共蘇皖區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著重討論擴軍工作,總結3、4兩個月擴軍工作經驗,并布置今后四個月的任務(擴大新四軍3000人;發展太滆地區和京滬鐵路以北的武進、江陰及江北的江都、泰興地區,求得各地聯成一片;發展黨員一倍)。
▲ 中共澄(江陰)武(進)錫(無錫)工委成立,書記彭炎。
▲ 中共江蘇省委決定,連柏生的抗衛二大(指南匯縣抗日自衛總團第二大隊)劃歸江抗東路指揮部司令譚震林領導。9月,抗衛二大擴編為淞滬五支隊,支隊長連柏生,支隊副王才林。繼續貫徹灰色隱蔽的方針,不亮出新四軍的番號。
▲ 沿江抗日游擊大隊改稱長江游擊總隊,總隊長商群,政委周靜軒?;顒臃秶鷶U展到長江一線和安徽宿(松)望(江)湖區。
▲ 東路特委發表《關于東路抗戰與形勢宣言》。
▲ 吳芝圃《關于整黨建黨的幾個基本問題》:指出黨的工作的一些嚴重的不健全現象和不良傾向,表現在組織本身的不健全、不鞏固;表現在各級黨對政權領導的不堅強、不正確;表現在地方武裝不能普遍建立和發展,黨沒有加強對于地方武裝的領導。提出目前工作的重點,是鞏固黨的組織;加強黨對政權工作的領導;盡一切力量,發動群眾抗日自衛的武裝組織,健全地方團隊。
▲ 新四軍二支隊四團三營配合地方民兵襲擊郭莊廟“華陽樓”據點,打死日軍7人,俘偽綏靖隊員30余人。
▲ 國民黨江防部隊第九十四軍在宋(河)應(城)公路襲擊日軍時,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后方醫院積極收治該軍傷病員200余人。
1941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決定,淮南津浦路東、路西省委均改為區黨委,路東區黨委書記劉順元,路西區黨委書記黃巖,歸皖東軍政黨委員會領導。
▲ 中共華中黨校在蘇北鹽城成立,校長劉少奇(兼),副校長彭康,教育長溫仰春。華中黨校在鹽阜區共辦兩期,1943年春,該校隨新四軍軍部轉移至淮南新浦鎮續辦。
▲ 劉少奇,陳毅電令惠浴宇重返江都,以江都抗日游擊根據地為基礎,北上開辟高郵、寶應抗日同情區。
▲ 中共江南區委員會成立,書記譚震林,副書記鄧仲銘。下轄路東、路南、路西北、路西南、浙西北、蘇皖等六個特委。
▲ 中共華中局決定撤銷原蘇皖區(江北)黨委,分別成立中共淮海區委(金明任書記,李一氓任副書記)和中共皖東北區委(劉子久任書記,劉瑞龍任副書記)。
▲ 蘇皖邊區休養所在半城北臺村成立。
▲ 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路東聯防辦事處主任鄧子恢率軍部巡視團到第四師視察并幫助工作。方毅接任路東聯防辦事處主任,汪道涵任副主任。
▲ 德國共產黨員、記者漢斯?希伯攜夫人秋迪,抵達蘇北鹽城新四軍軍部訪問。
▲ 中共浦東工委領導的“第三戰區淞滬游擊隊第五支隊”等部,由浦東分批南渡杭州灣,向浙東姚江以北余姚、慈溪、鎮海等三縣敵后地區(簡稱“三北”地區)發展。
▲ 新四軍第七師《戰斗報》創刊,1942年改為《大江報》。
▲ 聯抗東南辦事處撤銷,東南支隊全部集中到橫河,分別編入其他大隊。成立曲(塘)白(米)軍政委員會,主任王尚文,副主任李進 (未到職),并派姜興發率領二大隊二中隊隨曲白軍政委員會行動,堅持原地斗爭。不久,曲北軍政委員會受到頑保安三旅襲擊,部隊受損,軍政委員會解體。
▲ 原中共皖南特委書記李步新在皖南事變中負傷,于2月輾轉突圍到達江北。華中局決定重新組建中共皖南特委,書記李步新,副書記黃耀南,統一領導皖南等地黨的工作和敵后抗日斗爭。皖南事變前夕,在皖南秘密成立的由黃耀南任書記的皖南特委同時撤銷。特委下轄涇旌太中心縣委,書記胡明。
▲ 句容縣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巫恒通兼縣長。
▲ 鎮(江)丹(陽)句(容)金(壇)四縣抗敵總會撤銷,成立鎮江縣抗日民主政府,8月撤銷,同月建丹南行政辦事處。
1942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發出《關于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及討論中央決定的通知》。
▲ 新四軍第一師將抗大蘇中大隊擴編為抗大第九分校,在蘇中海門縣海復鎮成立。歸新四軍第一師兼蘇中軍區建制。校長粟裕(兼),副校長劉季平,教育長張日清,政治部主任謝云暉。設軍事、政治、參謀、青年學生四個隊,另設一個財會人員訓練班。1943年2月抗大第九分校由蘇中轉移至蘇南,與新四軍第一師第十六旅教導隊合并,對外稱特務團。1943年4月中旬,抗大第九分校由蘇南轉移至淮南天長地區辦學。1944年春,抗大第九分校返回蘇中地區。
▲ 賴傳珠致電朱德、左權,報告蘇中區活動范圍:東抵黃海,西接運河,南臨揚子江,北連斗龍港(劉莊東北海邊)、傅家團(尚莊以北)、大縱湖、沙溝、射陽(興化北)、車橋(淮安東)、淮安縣為界。蘇中各軍分區的劃分情形:一分區運河以東(淮安、寶應、高郵線以東),淮安、車橋、射陽、沙溝、大縱湖以南,興化、泰州、口岸(泰州南)之線以西,揚子江以北;二分區斗龍港、傳家團、大縱湖以南,大縱湖沿興化至老閣(興化南)以東,老閣至東臺以北,東臺至海安線以東,海安經栟茶至海邊小洋口子以北;三分區海安、東臺以南沿曲塘、姜堰至泰州線以南,揚子江以北,海安沿如皋、白蒲(如皋南)至天生港(南通西)以西;四分區海安、栟茶、小洋口子線以南,海安、如皋、白蒲、天生港線以東,場子江以北黃海以西。特別區(“聯抗”黃逸峰活動區)東臺、老閣以南,東臺、海安以西,海安、曲塘、姜堰、泰州線以北,泰州、老閣線以東。
▲ 中共中央華中局調鄧仲銘回華中局學習,江渭清任中共蘇皖區委書記兼第十六旅政委,朱輝為組織部長,歐陽惠林任秘書長兼宣傳部長;因鄧仲銘去中共中央華中局途中,適逢新四軍軍部準備由蘇北遷移到淮南地區,故仍返回蘇南,任中共蘇皖區委副書記。
▲ 新四軍軍部向中共中央軍委詳細報告皖東概況(活動地區、地形特點及交通概況、敵偽情況、頑情)。
▲ 陳毅托子:是年5月,陳毅、張茜夫婦長子陳昊蘇降生。因處于戰爭環境,難以照顧孩子,陳毅夫婦便將孩子托付給乳娘賈氏喂養。同年秋,因日軍“掃蕩”,又將孩子托付給愛國士紳射陽縣參議長鄒魯山和夫人陶淑秀撫養。
▲ 淮海省高等法院成立,行署主任李一氓兼任院長,孫仲麟為副院長。
▲ 蘇中區行政公署成立(原為1941年3月19日成立的蘇中行政委員會),為全蘇中地區抗日政務機關,受蘇中參議會監督。行政公署實行委員制,設委員21人至31人,候補委員5人至7人。行政公署設正副主任各1人,由蘇中參議會在委員中選舉。主任管文蔚,副主任季方。行署公布《蘇中區各區級政府組織法》《鄉鎮政府組織法》。
▲ 聯抗河北自衛總隊成立,總隊長魏翹南(兼),總隊副張建新,政治部主任盛堅夫(兼),政治部副主任張冰,參謀長張圭(即張希繁)。原曲塘大隊改為河北大隊,直屬河北自衛總隊領導。
▲ 新四軍第七師含和獨立團一舉拔除螺絲灘據點,全殲偽軍200余人。
▲ 新四軍五十四團一營營長楊少良率兩個連夜襲一溝偽軍據點,斃敵2人,俘200余人。一營副營長吳立夏率一個連,夜襲二溝偽軍據點,守敵一個連除20多人被打死打傷外,其余被俘。
▲ 新四軍四十七團在丹金漕河擊沉日偽巡邏汽艇、拖駁各1艘,斃日偽軍5人、俘3人。
1943年
▲ 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師長在泗南縣陳店子召開大會歡迎山東軍區政委兼代司令羅榮桓到來。羅代表八路軍和山東軍區對新四軍第四師指戰員表示親切的慰問和鼓勵。
▲ 新四軍第四師主力一部與淮北地方武裝、民兵密切配合展開反“蠶食”、反偽化斗爭,先后在泗(陽)宿(遷)、淮(陽)泗(陽)、邳(縣)睢(寧)銅(山)地區,拔除羅圩、黃圩、順河集等日偽據點26個,恢復與開辟了13個區79個鄉的游擊區,基本上遏制了日偽蠶食、偽化活動,穩定了邊緣區的形勢。
▲ 新四軍印發1942年干部教育工作總結。
▲ 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第四十七團進入茅山地區,團部與茅山保安司令部合并,司令樊玉琳,團長熊兆仁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副政委王直為保安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主任,副主任李伯。統一指揮當地部隊,積極配合反清鄉斗爭。
▲ 鄂豫邊區物資統制局公告,宣布部分物資實行統制。
▲ 沭陽縣委決定,在縣大隊的基礎上成立縣獨立團,縣長呂鎮中兼任團長,縣委書記萬眾一兼任政委,下設五個連,500余人。
▲ 新四軍蘇中軍區第三軍分區泰縣獨立團在泰縣繆家埭一帶設伏,斃傷偽獨立第十一旅孔瑞五部官兵50余人,俘600余人。
▲ 茅山保安司令部在句容城東消滅偽軍余心德一個連,政治部副主任李伯犧牲。
▲ 茅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凌海波率領游擊隊,先后鎮壓敵特組織“建峰總社”27名特務,致使該組織瓦解。
▲ 新四軍第五師第十四、第十五旅、第三軍分區各一部5月至6月,在鄂西監利、沔陽、潛江襲擊駐當地日偽軍,先后出擊11次,攻克據點11處,斃傷日偽軍2900余人,俘偽軍700余人。
1944年
▲ 華中局決定,對偽軍工作的總方針以潛伏力量、長期打算,在特殊情況下才可以組織偽軍反正,并規定了對各類偽軍的不同策略原則。
▲ 李逖調離高郵,浦清代理高郵縣縣長。
▲ 王直、張強生率茅山保安司令部一部攻克牌頭偽軍據點,殲敵50余人,繳槍40余支。
▲ 瑞昌馬路北武工隊燒毀日偽瑞昌縣警察總隊設在瑞陽公路上的嚴家坂碉堡據點,保證了新四軍過江交通線的暢通。
1945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致電各區黨委,布置“加強原地與開展新區工作”。
▲ 蘇浙軍區組建軍區衛生部,部長李振湘,保健科科長李家廣,材料科科長徐金元,鄭延浩負責藥房。轄一個休養所性質的后方醫院,院長彭道清。
▲ 中共湘鄂贛邊區臨時委員會和湘鄂贛邊區行政公署成立,王首道任臨時黨委書記,聶洪鈞任行政公署主任。
▲ 新四軍湘鄂贛軍區成立,司令員王震,政治委員王首道,下轄三個軍分區。
▲ 中共浙西區黨委與浙西區行政公署在浙西臨安地區成立,書記金明,組織部長張彥,城工部長顧玉良,行政公署主任朱克靖。
▲ 著名作家阿英根據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蘇北解放區編著了反映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歷史教訓的五幕歷史劇《李闖王》。
▲ 江南銀行在長興溫塘村王家正式成立,行長范醒之,副行長管寒濤。江南銀行主要任務是審查和發行江南銀行抗幣,發行壹元和伍元兩種面額的紙幣,并負責抗幣兌換。(一說:蘇南區于1945年3月成立江南銀行)江南銀行抗幣在太湖地區的鎮江、無錫、常州、宜興、江陰、蘇州一帶流通。流通的范圍不廣,時間也短。同年9月下旬,蘇浙軍區奉命北撤,江南銀行隨軍遷移蘇北,并入華中銀行。
▲ 張燦明繼任泗宿縣委書記,梁緒修任縣長,傅茂如任副縣長。
▲ 浙東區黨委黨內刊物《團結》創刊。
1946年
▲ 路東中心縣委舉行第二次會議,要求蘇常太地區針對國民黨隨時可能撕毀《雙十協定》作好長期堅持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