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一部老部隊的“家史”
一部老部隊的“家史”
作者:劉石安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7年第5期 日期:2018-05-09 瀏覽次數:7830
高建國同志的新著報告文學《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出版后,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強烈反響。新書到手后,我連續幾天通讀了六遍。因為我是這支光榮部隊的一名老兵。
高建國將軍,曾經在二十集團軍擔任政治委員,在帶兵的同時,他深入調查了解這支英雄部隊的本源,足跡踏遍這支部隊轉戰南北的各個戰場,接觸采訪了不計其數的當事人以及后輩,查閱了軍史、地方志與各種檔案材料等,在這樣厚重、堅實的史料基礎上,為我們奉獻出這部55萬言的煌煌巨作。這部書喚起了我——一個老兵對戰爭年代的追憶,對為革命獻身的戰友的緬懷,對自己青春年華的懷念。
該書從到蘇州革命博物館尋訪新四軍指揮員、開國中將劉飛身上埋著的長達45年的一顆子彈入筆,波瀾壯闊地展開歷史的畫卷,有濃筆潑墨的揮灑,有精工細描的刻畫,有新四軍領導干部的指揮若定與日常生活,有基層干部戰士的英勇奮戰與真摯情感,全方位、立體地、多層次地訴說了“江抗”“新江抗”、華野第一縱隊,解放軍第二十軍、現第二十集團軍的革命“家史”。
2015年12月,中國權威文學雜志《人民文學》卷首就刊登了作者的文章,編者在卷首留言:“長篇非虛構作品《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是剛健沉渾的交響曲,一方面扎實再現艱苦卓絕的戰斗歷史和義勇無私的英雄生涯,一方面全力還原與此相關的一部戲劇名作的創演歷程,兩者融匯,那些令人由衷緬懷和敬仰的革命先輩和藝術家的群像,重新鮮活在我們面前,震撼并感動著今人的心靈。”
書里寫了抗日將領葉飛、劉飛、吳焜等,并且挖掘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新四軍基層干部戰士。在作者筆下的這些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有情有景,真實可信,他們的故事,跌宕起伏,蕩氣回腸。
原上海仁濟醫院醫生張賢,在國難當頭,得知常熟有一支新四軍抗日游擊隊,那里非常需要醫務人員,他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下來,并動員新婚妻子龐露共同參加新四軍革命隊伍。當游擊隊里的傷病員沒有醫療器械和藥品時,他們拿出自己多年積蓄,還變賣定親首飾等物品,建立起了新四軍游擊隊的第一個后方衛生所,精心救治傷病員。張賢醫生后來在與敵人戰斗中,把自己的一腔報國熱血,灑在碧荷綠葦環繞的洪澤湖,時年僅31歲。
女戰士楊瑞年是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臺柱子,也是最早公認的優秀女演員。在皖南事變中,楊瑞年不幸被俘,在獄中她獲悉關在此處的新四軍民運部組織科長陳茂輝要越獄,但沒有鞋穿。回到牢房,她把自己的衣服撕成布條,趕做成一雙布草鞋轉交給陳茂輝。陳茂輝穿著這雙鞋沖破牢籠,重返革命隊伍以后又多次協助戰友越獄。在著名的赤石暴動中,50多名難友成功脫險,11人當場犧牲,10多人越獄失敗再次陷入魔掌。1942年6月19日,上饒集中營周田村監獄的憲兵特務,實施慘絕人寰的集體大屠殺。楊瑞年是第二批遇難的,時年僅26歲。她在生命最后一刻——已經被敵人罪惡的子彈擊中了——倒下前依然發自肺腑,喊出“中國共產黨萬歲!”
作為一名人民軍隊的老戰士,讀了這部訴說老部隊“家史”的長篇報告文學,思考了很多,想說的話很多。我再一次為高建國的《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叫好,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