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6月8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6月8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6-08 瀏覽次數:7821
6月8日
1938年
▲ 陳毅率新四軍第一支隊進抵蘇南溧水縣新橋地區與先遣支隊會師,聽取粟裕關于先遣支隊活動和蘇南情況的匯報。
1941年
▲ 總政治部發出關于加強日偽軍工作的指示:過去對敵偽軍工作是政治工作最薄弱的一環,斗爭形勢要求我們大大加強這個工作,重視這個工作,以布爾什維克的堅持性與毅力來取得這個工作的更大效果。因此,以戰略區域為單位,立即準備召開敵偽軍工作會議,最好是與地方黨合開,總結過去經驗,訂出今后計劃;必須健全敵偽軍工作部門,下決心抽出得力的干部擔任這個工作;在比較固定的抗日根據地、在抗大分校或教導隊中,設立敵偽軍工作干部訓練隊。
▲ 劉少奇在新四軍軍分會擴大會議上講話。著重闡明兩個問題,一是“在我們新四軍本身工作上應提出什么任務的問題”(新四軍是黨軍,黨軍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工具。在目前,黨的政治任務總的方針就是要求取得中華民族完全的獨立,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國;我們要建立和鞏固根據地,來獨立的堅持華中敵后抗戰,克服投降的危險)。二是“各種工作”(加強黨在部隊中間的領導;干部工作;加強政治工作;鋤奸工作與敵偽軍工作及友軍工作;紀律的問題;軍事方面;供給、衛生工作以及各部門的工作)。
▲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關于堅持路西確保路東部署電示各部隊首長,并報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葉劍英,詳細明確各部具體部署和有關問題。并命令“各部在電到后即堅決執行,限于18日前到達指定地點”。
1942年
▲ 陳毅、韓振紀、賴傳珠、薛暮橋致電中共中央、抗大總校并各分校:抗大第五分校由蘇北抗校及江北干校1940年11月在鹽城合編而成。自合編完畢,至1942年1月止,共辦2期,畢業學員2608人。于1942年1月第二期畢業后,另調一批干部撥給三師組織五分校,原五分校基礎改為華中總分校。
▲ 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決定,以原抗大第五分校一部,重建抗大第五分校,歸新四軍第三師建制。校長黃克誠(兼),政治委員吳勝坤。轄三個部隊干部隊,六個地方知識青年隊。12月,抗大第五分校停辦。1944年6月新四軍第三師兼蘇北軍區決定,恢復抗大第五分校。校長謝祥軍,副校長張興發、沈鐵兵,政治委員吳勝坤,教育長莊林,政治部主任唐克。1945年8月,新四軍第三師開赴東北,抗大第五分校撤銷。
1943年
▲ 新四軍第五師一部歷時2天,殲滅偽軍朱炳坤旅,擊斃偽旅長朱炳坤,俘獲偽官兵1000余人。22日,《解放日報》報道新四軍第五師全殲偽軍朱炳坤旅。
1945年
▲ 國民黨軍第三戰區調集十四個師,企圖聚殲蘇浙軍區主力。蘇浙軍區為顧全抗戰大局,在一讓新登(4日)后,國民黨第三十三旅仍進逼臨安、于潛等地,并以一個團兵力向白灘溪陣地進攻。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兩個團及“忠救”軍一個團接近孝豐陣地外圍。新四軍為避免在不利條件下作戰,于8日主動撤出臨安城(二讓臨安)。國民黨軍占領臨安城后,即以十四個師,四十二個團,共6.6萬余人,第三戰區副總司令上官云相為總指揮,李覺為前敵指揮,組成左、中、右三路向孝豐以北地區集結,進剿我軍。新四軍蘇浙軍區10 日決定撤出天目山,將所有兵力全部集中于孝豐以北地區。15 日,蘇浙軍區部隊開始撤離東、西天目山地區,撤至孝豐以北(三讓天目山)。但頑軍仍以十個師近5萬余人分三路繼續大舉進攻。蘇浙軍區被迫于19日進行第三次自衛反頑戰役,至23日,殲頑軍6922人,蘇浙軍區第一縱隊第三支隊政委丁麟章犧牲。
▲ 饒漱石、曾山電示龍躍“浙南發展方針”:浙南黨在艱苦情況下,堅持革命斗爭,保存了原有基地,建立了向南發展的重要據點;目前敵對浙南似不作過份深入甚至有暫時撤退的可能。而國頑目前對敵取消極態度,集中主要力量對付我們。在此種情況下,你們應采取隱蔽發展的方針。以不過分刺激敵、頑的組織形式與斗爭方法,到敵后與頑后薄弱地區去廣泛發展我黨力量;目前對沿海敵后地區應開展游擊戰爭與加強偽軍工作,對一切敵后地區越蔓延得廣泛和普遍越好;你們應在浙南國民黨地區,沿重要交通與重要山脈與一切群眾條件較好的地區,以便衣武裝工作隊背靠山地、面向群眾的方法,去建立地下黨與群眾工作,去盡量創造許多新的隱蔽游擊基地;你們在整風中發現干部中幾種主要傾向,值得很好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