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昔從云陽來,今朝更幸福――18年后重訪大豐三峽移民
昔從云陽來,今朝更幸福――18年后重訪大豐三峽移民
作者:周古凱 責任編輯:孫加永 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18-05-31 瀏覽次數:7850
三峽移民到大豐18年,你們現在過得還好嗎?
在長江上傲然屹立的三峽大壩,物理上構成了堅不可摧的鋼筋混凝土的一個巨型建筑,而它的精神基石則是百萬移民的無私奉獻。2002年,中央電視臺評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萬三峽移民獲得特別大獎。
移民,是困擾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難題。三峽蓄水至175米水位時,最終移民達120萬人,這相當于一個歐洲中等國家的人口。三峽工程成敗關鍵在移民,全國各地都給予了大力支持。江蘇安置的首批三峽移民就在大豐。
2000年8月28日 ,來自重慶市云陽縣外遷農村移民183戶共810人順利抵達大豐市安家落戶。作為大豐日報的攝影記者,不僅用鏡頭記錄了那天隆重的歡迎儀式,而且還在次日隨兩地的縣(市)委書記到農村去看望剛落戶的部分移民。當年春節前,省委書記回良玉專程到大豐慰問三峽移民,我用膠片相機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后來,還陸續采訪過10多戶三峽移民……
18年之后,應“家鄉書”微信公眾號總策劃韋曉東之約,決定對他們進行回訪。我的腦海呈現出當年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心里反復在問:在我們大豐落戶的三峽移民,你們現在過得好嗎?
許多人聽到這個話題,就有點回避,主要是一些經費問題,因解釋工作不到位,互相形成了一些誤解。但這些因素并不能讓我放棄課題,更加激發我應該去看看他們現在究竟生活得怎么樣。
去年年底,我先將10年之前采訪、發表的圖片進行梳理,然后與孫加永聯系,進行一次試探性回訪。2017年12月9日那天下午,第一次請影友王龍璋驅車到萬盈、草廟兩個鎮回訪,發現平時許多人不在家,尤其是當年拍攝的小移民在外讀書較多。后又通過電話和大橋、南陽、新豐等地民政助理、移民辦主任、新聞報道工作站站長聯系,反饋來信息是:有的人已經離世,有的人回到了老家,也有的人隨女兒搬遷到上海,等等,給采訪增加了許多難度和不確定性。
經過一番思考和準備之后,決定在春節前后萬家團聚的時候,再次登門采訪。從哪里著手呢?先從當年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回良玉看望草廟鎮兩戶移民入手,象征意義較大。
省委書記看望過三峽出生的小女孩,如今讀大二
2000年12月28日,時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回良玉來到大豐市草廟鎮,分別慰問了沿河村5組向明燕和丁東村4組楊傳平兩個移民家庭,詢問了他們的即將在大豐新家過第一個春節的年貨準備情況,并詳細了解他們是否適應這里的氣候和生活習慣,春耕備耕、當地干部結對幫扶情況等等。回良玉語重心長地說:“你們為了國家舍小家,告別故土,不遠千里到大豐安家,我們歡迎。”他轉身對當地干部說:“你們要和他們親如一家人,要下功夫幫扶他們,不能讓他們掉隊啊!”
那次我作為攝影記者,天氣陰暗,光線很差,用報社樂凱膠卷記錄了書記慰問行程,拍攝效果一般。我還是選兩張書記和向明燕一家3人親熱的場景,擴印寄到北京的中國新聞社,被選用發了通稿。
這次重訪,我最關心的是那個小移民,當時她在媽媽懷里,望著回良玉,在客人面前一點不認生。當年,她父母26歲,她才1歲多一點。小家伙現在怎么樣了?一定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精誠所致,金為石開。2018年除夕那天下午,我又請影友陳國民開車,并約孫加永前往沿河村找到向明燕的家,大門緊鎖,叫門沒人答應——透過窗口發現,飯桌上還擺著沒有吃完紅燒肉之類的菜肴——說明人沒有走遠。這會,孫加永發揮他曾在草廟工作過多年的人脈優勢,通過周圍幾個鄰居互相詢問,終于聯系上了向明燕,一家人在親戚家呢。
我觀察了一下,三間磚瓦結構的正屋后面是廚房、貯藏室等,倒象啟海人住的房子,當年(2000年春節前)沒有進屋,印象不深。
一會兒功夫,向明燕一家三口人騎著兩輛摩托車回來了。夫妻倆同齡,44歲了,比當年成熟了許多。女兒很漂亮,和想象中差不多。
我將當年省委書記回良玉慰問他們的照片送上,一家人看了又看,非常高興。這時,我才知道女兒叫向春蓉,在南通大學商學院會計專業學習。高中畢業時,一位在大學當老師的鄰居建議她選擇教師、會計專業,女孩子將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好找對象成家立業。她采納了這個建議,而且用本一的錄取分數填了本二的志愿。我叫女兒拿著照片,為她單獨拍了這張18年前后的合影。
向明燕妻子叫鄭足清,老家是云陽縣古陵鎮橋亭村。結婚前兩家人相距30里路,經別人介紹認識的,21歲成家,第二年就生了女兒,第三年就遷到大豐。這里計劃生育工作很緊,他們不可能生二孩。國家生育政策調整后,女兒大了,自己年齡也不小,再說多一個小孩生活壓力就更大。
在回答江蘇和重慶有什么差別時,夫妻倆說,江蘇的教育條件好,女兒上了大學,臉上也有光彩。現在,他們夫妻倆平時在鄰村打工,忙時種種田,女兒每月1500元左右生活費問題不大,日子和鄰居家差不多。鄰居們待他們挺好,沒有將他們當外人。
2000年8月29日,三峽移民楊祥國前排左二(95歲,去世時102歲)攜全家四代同堂22戶56口人首批安置到萬盈鎮。
2018年2月15日(農歷臘月三十),記者再為當年楊祥國的后代合影。
2018年2月15日,當年的楊祥國合影的兩個重孫女(左為楊銀蓮,右為楊曉玲)如今都在上大學。
楊氏移民大家族,鄉里鄉外都很有名
在大豐三峽移民中,萬盈鎮楊祥國老人最出名。當年他95歲,在三峽移民中年齡最大,許多地方的記者經常去采訪他;人們從報紙、廣播、電視上時常看到他的形象。當年移民落戶的第二天,我隨兩地縣委書記上門慰問了老人家,并為他們一家4代人拍了全家福。其中一張圖片和在大橋拍的出生才3個月大的小移民鄒興宏,合并為《最老與最小的三峽移民》的組圖,刊登在《經濟日報》上。
這次重訪他們,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楊祥國老人,雖然早知道他已經去世,但也希望再為他的后代再拍張全家福。
第一次試探回訪那天,風和日麗,麥田條塊成方,農民住宅日新月異,綠油油的油菜秧和機械條播的麥苗相間交織。在一排農莊上,我們驅車來到三合村二組三峽老移民楊祥國老人的兒子楊紅云家。他也是那張照片上的主人翁。
我們問路時鄰居們說,新砌的一棟3間框架結構的新房就是老爺子的家。我們進屋遇見在打掃垃圾是六兒子楊明興。他告訴我們:“這三間建筑花了20萬元,讓兩位老人安度晚年”。過去,一座小樓房也不過這個價錢呵。
令我們沒有想到的,他的父母最近因建筑新屋住在臨時塑料大棚里,一臺工業電風扇格外引人注目。老爺爺叫楊紅云,今年94歲;老奶奶叫佘付光,今年80歲。兩位老人講話明顯有很重的重慶云陽口音,我們似懂非懂。老人講,移民到這里,和萬盈人成了好鄰居。老爺子楊祥國去世時五代同堂,102歲,也是一位老壽星。
一幌18年過去了,現在楊家人丁興旺,有20戶64人。最引以為傲的是,當年到大豐上小學和幼兒園的孫子輩,現在有2個后生到部隊服役,一個當了士官;17人考上大學,12個畢業有了工作,今年一個剛從鹽城工學院畢業就創辦了鹽城三海文化傳媒公司;還有4人在大學讀書,一人讀研究生。
而楊紅云的6個兒子都移民到萬盈鎮。當年他們在重慶云陽縣的古陵鎮老家,就是有名的大戶。兄弟幾個人,開煤礦、辦石灰窯、水泥預制、車船運輸,他們都在行。現在,他們也是這里的致富能手。辦豬場、蔬菜大棚、家庭農場、販賣飼料,當地能賺錢的生意,都有他們的身影。
楊家移民18年后的農歷除夕(2018年2月15日),我們再次來到楊紅云家,終于為當年合影的人(其中一個老人去世,一個小女孩長大岀嫁)再拍一張全家福。今年楊紅云正好也和父親當年移民到大豐時年齡一樣大,正好95歲。當年他和老父親楊祥國住在孫子楊明貴家。后來,楊明貴和堂兄楊明福于2015年4月3日,創辦了江蘇省三峽移民暨大豐市首家家庭農場――兄弟家庭農場。當年合影中的3個女兒,其中大女兒楊晶已經出嫁到蘇州,今年沒有回來過年;二女兒楊銀蓮大學剛畢業,在蘇州找到工作,三女兒楊曉玲正在讀大三。姐妹倆長得很漂亮,看不岀年齡的差異。
今年幾家20多口人齊聚到剛建筑的新屋過春節,熱熱鬧鬧,又是5代同堂,多么令人羨慕的大家庭啊!
為楊祥國五孫(楊明玖)、六孫(楊明興)在萬盈街上合建的樓房(孫加永攝)。
為楊祥國之孫楊明貴、楊明福創辦的江蘇省首家三峽移民家庭農場――大豐市萬盈鎮兄弟家庭農場(孫加永攝)。
為楊明貴、楊明福兄弟家庭農場搭建的蔬菜大棚(孫加永攝)
這兩戶三峽移民,他們是這樣面對自己的生活
這兩戶三峽移民,一戶在西團鎮,另一戶在新豐鎮。
西團鎮的民政助理汪應華,原來搞新聞報道,同行,我們很熟悉。他提供三峽移民孫興奎的手機號碼,不對。我又請他將村支書的手機號碼找給我,再查孫興奎的手機號碼。幾經周折,才和西靈村三峽移民孫興奎通了電話;后來,影友陳國民通過微信,將我以前拍攝的照片發給他確認無誤。
2018年3月3日,元宵節剛過,約好去西靈采訪,因為當年拍攝的小朋友今天放假在家。
記得在2005年8月17日,中秋節來臨之前,應《鹽阜大眾報》之約,我采訪了孫興奎一家人,并為他家拍了全家福。那次,他丈母娘從江西來大豐過中秋節,是畫面中的主角。
這次重訪,老太太已經去世了。而畫面中還少了另一個人,那就是今天出差到杭州的兒子孫國清。他在本鎮自家兄弟辦的噴丸機械廠當銷售,而他的媳婦在鎮上一家服裝廠當工人。他們都是來重慶市云陽縣的三峽移民,孫國清出生紅堰鄉,而媳婦董均是棲霞鄉人,彼此相距二十多公里,但并不相識。他們移居到大豐后,經姑姑介紹相識并于2004年結婚,同年生個胖小子起名孫華彬,今年正在上初一。我們開玩笑問媳婦董均:想不想再生一個女兒?兒子孫華彬小嘴直弊,無聲地告訴我們說:他不同意!我們今天刻意乘他放假在家來訪,誰知,他爸爸卻岀差了。
現在,孫興奎也在離家不遠的普西盛機械廠當工人,按件計酬;只有老太婆一個人在家維持家務,種植9畝多責任田。一家人已經和當地人融為一體,我們問路時,本地人對他家很熟悉,沒有生疏的感覺。他家許多親友都移民到這里,多數居住在一個鎮上,來往方便。他家住房沒有變化,當年買的學校的一棟教室,雖然不是樓房,但很寬敞。和本地人一樣,一家人在上班掙錢,又把希望寄托在小孫子的身上。
另一戶新豐鎮裕北村三峽移民張大媽,會唱山歌。10年前大豐區檢察院請我來拍攝素材,我沒有深入采訪她。只聽說老人家當過老師,會自編自唱,而且為檢察院編一首山歌,許多檢察認識她。
今年4月20日,我通過新豐鎮民政助理將村支書記的電話要來,然后騎車去采訪。誰知,她家后邊修了一條水泥路,找不到她家了。我到一戶賣豬肉門市問師傅,他也說不清楚。他給我村支書的電話,在開會,發信息給我,去找村里副主任陳雨。我和他通了電話,他很周到,已經電話叫女隊長徐曉進去找張大媽。
10年沒見,張大媽還是那樣,并不見明顯的衰老。她和丈夫都在地里干活,被徐隊長叫回家。我說,就去地里看看吧。
我們邊走邊聊。她叫張學生,今年74歲,丈夫佘本富,今年78歲,比10年前衰老。他是張大媽第三任丈夫,兩人結婚后年齡大了,沒有生小孩。第一個丈夫是部隊的軍人,結婚后10天回部隊生病,兩年后去世,沒有生小孩。第二任丈夫叫吳大友,結婚25年后又因病去世。兩個人生了一男一女,他們現在都在重慶云陽老家。兒子搞裝潢,有兩個小孩,大的是孫女,小是孫子,張大媽講到孫子,一臉的笑容。
張大媽告訴我,兒女們來過一趟。而她自己移民到大豐,一趟沒有回去過,原因是來回起碼要花5000元,那么多親戚,回去不能空手呀!
而現在丈夫有兩個兒子一起移民到大豐,其中一個在經濟開發區一家企業當廚師,孫女上大學了,兩口子還離婚。他現在隨老人一起生活,可謂是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呵。
兩位老人生活并不富裕,整天在地里忙,相處得很和睦。丈夫沉默少言,張大媽性格開朗,待人很熱情。鄰居們和村里人對兩位老人印象很好。從老人的言辭中,等積攅了錢,有生之年再回趟老家看看小孫子,享受天倫之樂……
周古凱簡歷
筆名:顧開,男,漢族,1954年10月出身于江蘇省濱海縣一個農民家庭,1978年畢業于江蘇省鹽城地區五七農業大學農學系,種過田,當過農村基層干部,從事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1988年晉升為農藝師,系鹽城市二、三屆政協委員。1985年創辦《濱海科技報》,1992年至1995年主編《大豐科技報》,1991年加入江蘇省攝影家協會為會員, 2002年加入中國藝術攝影學會為會員,并被評為中國優秀攝影家,2016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為會員。2014年退休。曾在國內外報刊上和網站上發表過大量的新聞、藝術攝影作品、消息和通訊,及部分的文學作品,并多次獲獎。
周古凱風采照
(撰文攝影周古凱、編輯整理孫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