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7月7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7月7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7-07 瀏覽次數:7828
7月7日
1937年
▲ 侵華日軍發動蘆溝橋事變。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一部奮起抵抗,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1938年
▲ 新四軍第一支隊在鎮江寶堰召開鎮江、句容、丹陽、金壇四縣各界人士代表會議,陳毅出席并講話。會議決定成立鎮句丹金四縣抗敵自衛委員會,推選出籌備成立抗敵總會的委員20人,其中常務委員9人。推選地方人士紀振綱(茅麓公司經理)、樊玉琳(國民黨句容第二區區長)、王豐慶(新四軍第一支隊政治部民運科長)分別擔任正副主任。因紀振綱未到職,實際工作由樊玉琳主持。
▲ 南昌市各界民眾舉行抗戰一周年紀念大會,國民黨當局扣留參加會后游行的新四軍駐贛辦事處人員。黃道派員向當局抗議,迫使警察局長黃光斗釋放被扣人員,并公開道歉。
▲ 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一部破壞丹(陽)金(壇)公路橫塘段10余千米,拆毀橋梁6座,伏擊日軍汽車2輛,擊斃日軍5人。
1939年
▲ 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戰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提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三大政治口號,動員全黨和全國人民為克服目前抗戰形勢中的中途妥協與內部分裂兩種最大危險,爭取時局好轉而斗爭。
▲ 八路軍、新四軍總部發表文告:兩年來,兩支部隊與日偽軍作戰3129次,斃傷偽軍10萬多人,斃傷日軍6.5萬余人,俘敵3800余人。
▲ 中共豫鄂邊區黨委在京山八字門創辦機關報《七七報》。由李蒼江任社長兼編輯(李犧牲后,謝文耀、夏農苔先后負責)。《七七報》初為油印,從1941 年元旦改為鉛印。
▲ 中共蘇南特委書記吳仲超在西賀祠堂主持召開鎮丹金句四縣地方紳士會議,作全國抗日形勢和聲討賣國賊汪精衛的報告。
1940年
▲ 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戰三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指出:“英勇抗戰的三周年證明,日本帝國主義是必然要崩潰的,中國決不會亡,最后勝利必然屬于我中華民族”。號召全國團結起來,抵抗敵人的進攻,克服困難,反對投降陰謀,同投降分子斗爭到底,消除內部摩擦,調整國共關系,根絕內戰危險,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國人民必須在蔣介石先生的領導下抗戰到底,各黨各派必須實踐各自的諾言。并重申“我們始終實踐自己的諾言,在整個抗日戰爭與建立民主共和國的時期內,我們將始終執行三民主義的政策”;“在團結抗戰與國共合作期間,……我們始終擁護蔣介石先生及國民政府抗戰到底的國策,始終執行不暴動、不破壞的諾言”“我們約束自己領導的抗日武裝隊伍,將其行動限制在戰區與敵人后方及陜甘寧邊區二十三縣境內,而不向其他地方作任何足以引起友軍沖突的行動,而在戰區及敵人后方則與一切抗日友軍協同作戰”、“我們繼續執行‘不在一切友軍中發展黨的組織’的決定”。
▲ 中共中央發表《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政策的決定》,分析“目前國際國內形勢”(目前國際形勢的特點是德意日帝國主義陣線,英法美帝國主義陣線,蘇聯和平陣線的斗爭);中國抗戰局面亦處于新的環境中,空前的困難時期與空前的投降危險快要到來了。但同時克服投降危險爭取時局好轉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國際國內存在的有利條件。提出全黨應當執行的黨的“十五項”政策。
1941年
▲ 中共中央發出對浙東省委的指示:再次強調繼續執行隱蔽精干政策,并任命劉英為華中局特派員,領導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工作。是年秋,華中局政治交通涂峰到溫州,向劉英傳達中央的上述指示。并告知浦東已有我一支小部隊到達浙東淪陷區,要劉英迅速派人同他們取得聯系。
▲ 新四軍第三師部隊在蘇北鹽城擊落日軍飛機一架,墜毀于泰沽公司附近。
▲ 《江淮日報》刊載賴傳珠文《抗戰四年來的新四軍》:闡述新四軍的成立與發展的四個階段、四年來抗戰成績、對敵我戰術的檢討與我們所得的經驗教訓。
1942年
▲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抗戰五周年紀念宣言》和《告抗日根據地全體黨員和八路軍新四軍將士書》。要求全國同胞、全軍將士和全體黨員以排除萬難、堅韌卓絕精神,熬過今明兩年,“這一難關渡過,勝利就在前面”。
▲ 新四軍軍部公布抗戰第五周年戰績統計:大小戰斗2427次,斃傷日偽軍24512人,俘日偽軍5458人,偽軍反正4825人,繳獲步馬槍13721支,輕機槍285挺,重機槍16挺,迫擊炮6門,平射炮2門, 擲彈筒21個,手槍149支,破鐵路50千米,破公路647千米,毀據點84個,毀汽車113輛。新四軍傷亡:傷指戰員10856人,亡指戰員6745人。
▲ 新四軍軍部編印《新四軍抗戰殉國將校題名錄》(陳毅題寫書端),共收入烈士91人,其中師旅級干部21人,團級干部20人。營連排級干部4000余人暫未收入。
▲ 李先念、任質斌、陳少敏致電新四軍軍部及中央軍委,報告挺進鄂南情況:目前邊區周圍的重要山地多被頑軍占領,我有被壓迫至平漢路以西、涢水以東之狹長地帶與湖沼地區之危險;三個月來,鄂中頑軍配合日偽對我“掃蕩”,形成夾擊;我數度集結主力,企圖打破“圍剿”,均未實現;我們擬暫時停止與頑軍進行較大規模的戰斗;鄂南有大出息,我們擬將該地區逐漸建設成為一個獨立的戰略單位。
▲ 粟裕電示蘇中第三軍分區:估計敵對四分區之“掃蕩”將于最近告一段落,而敵轉移兵力于二、三分區并似對靖江、泰興及江都地區進行“清鄉”。你們對敵人可能之“掃蕩”或“清鄉”行動應有所準備。
▲ 由淞滬游擊隊第三支隊第二大隊、暫三縱一個中隊和四明地方游擊隊共200余人組成的南進支隊殲滅進占楓橋的土匪徐文達部,俘200余人。
▲ 蘇中第一地委,第一專署在高郵三區夏家厙召開紀念抗戰五周年大會,惠浴宇作報告,溫玉成、劉先勝以及各界人士代表參加會議。
1943年
▲ 蘇中行政公署公布《蘇中經濟建設方案》,確定發展自給自足農業,提高農業生產力,普遍改善人民生活,以加強支持原地抗戰之條件,并奠下將來建國偉業之基礎;發展軍需民用工業,達到經濟上之自給自足;開辟貿易路線,疏通運銷,調節根據地內外供需關系;爭取經濟上之獨立自主,力求擺脫附庸性質,并盡一切可能打破敵人對我經濟之控制和掠奪的經濟建設方針。
1944年
▲ 在華中敵后的文化、新聞工作者鄒韜奮、范長江、錢俊瑞、阿英等致電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希望他們把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真實情況報道給全中國、全世界。
▲ 《火線報》刊發吳仲超署名文章《新四軍在江南》。
▲ 長興縣抗日民主政府召開抗戰7周年紀念大會,縣長陳練升作報告。到會各界人士代表1000余人,士紳丁載非、王鳴、施建中等26人聯名給蔣介石發通電,呼吁團結,開放黨禁,實行民主,加強準備反攻力量,爭取抗戰最后勝利。
1945年
▲ 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即八路軍南下支隊)主力3000余人,由大幕山出發,17日渡過汨水,到達桃花山地區。
▲ 蘇中四地委、四專署決定在東臺縣三倉區九丘墩(今東臺市三倉鎮新五村)建立烈士亭,四分區司令員張震東、政治委員盧勝、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符確堅、專員梁靈光為烈士亭撰寫《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