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7月19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7月19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7-19 瀏覽次數:7823
7月19日
1938年
▲ 新四軍第四支隊一部在三叉河擊斃偽軍23人,俘12人。
1939年
▲ 國民黨吳集區長史廣順對國民黨沭陽縣長夏鑄禹組織武裝堵截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第三團的指令置之不理,且密令各地武裝不得擅自行動。是日,三團順利通過吳集區,西撤轉移,跳出國民黨頑固派的伏擊圈。
1940年
▲ 毛澤東、朱德、王稼祥電示劉少奇:在韓德勤向皖東北進攻已被我擊退的形勢下,三四四旅與彭朱支隊(八路軍蘇魯豫支隊)應以襲擊敵偽、發動民眾、創立根據地為基本方針,不去追打韓德勤。待韓再向我進攻時,我站在自衛立場上消滅之,如此方于政治上有利。其余部署由你決定。
1941年
▲ 新四軍第四師在淮寶縣仁和集(今屬泗洪縣)召開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會上彭雪楓代表第四師軍政委員會作《三個月對日偽軍作戰和反頑斗爭的經驗教訓》的報告,華中局代表鄧子恢作會議總結。會議31日結束。
▲ 今日出版的《真理》雜志創刊號刊載陳毅《論建軍工作》。
▲ 淮海區地方武裝即日統計,有:沭陽大隊(大隊長肖松甫,政委陳云龍;七個連,450余人,活動在沭陽各區內)。淮河大隊(大隊長吳覺,政委萬眾一,700余人,活動在淮陰、漣水境內。9月中旬,改編為新四軍獨立旅第三團)。濱海大隊(大隊長王志增、副大隊長孫良浩,政委吳書;兩個連和獨立隊,3500余人,活動在灌云一、二區,即新安鎮以西湯溝以東地區)。沭河大隊(大隊長王通吾,政委王世林,600余人,活動在沭陽西北陰平、高流、華沖一帶)。沂河大隊(大隊長胡振球,政委晁福祥,110余人槍,另有自衛隊員200余人,活動在宿遷邵店南、大興集東一帶)。東海大隊(大隊長曹通三,指導員宋光璧即宋耀南,兩個連和一個獨立中隊,活動在沭陽至東海邊境地區)。漣水大隊(大隊長王曉樓,政委羅清渠。有一個中隊百余人,與縣政府一起活動,活動在漣水鹽河西一、二、三區境內)。淮陰保安大隊(大隊長夏仲芳,120余人。活動在淮陰大興莊、劉皮鎮一帶)。泗陽獨立團(團長夏如愛,政委郭光裕。80余人,活動在泗陽各區內)。
▲ 新四軍第四師一部伏擊淮陰西北漁溝集出擾日軍,斃傷日軍60余人,擊毀汽車4輛。
▲ 日軍50余人從延陵經井莊、孫甲,奔襲新四軍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團第二營駐地登冠王甲。第二營設伏,敵固守待援,當日軍趕到增援時,新四軍己向天荒湖轉移,是役擊斃日軍32人。
1942年
▲ 粟裕致電新四軍首長,報告蘇中情況,并對堅持蘇中斗爭提出建議:為使黨政軍民一元化,區黨委與師部機關合并,其負責人可兼軍區政委或主任職務,分區也然;為準備戰略反攻,抽出主力進行訓練。
1943年
▲ 陳毅、饒漱石、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十六旅:同意你們恢復溧陽、溧水地區工作;但依據蘇南目前處境,你們注意力仍應以反“掃蕩”、反“清鄉”與開辟敵后地區工作為主。對恢復路南工作,目前不宜以重兵向頑行動,僅可酌派精干一部至白馬橋、葦蓬山、大李巷之線活動,相機向南逐漸恢復之。
1944年
▲ 羅炳輝、譚震林撰寫《新四軍第二師烈士紀念碑碑文》“在與倭奴喋血戰斗中,我二師將士以身殉國者數以千計,其中共產黨員七百九十余人。為旌表烈士殊勛,地方紳老耆宿群議建抗日烈士紀念塔并立碑以志,使忠魂有托,以慰英靈。值茲勝利曙光在望,河山光復指日可待,謹撰碑文,以表彰英烈奇勛于萬一,使后死者瞻之彌高,其不務抗日專事摩擦者亦當幡然憬悟乎!”
▲ 新四軍第一師兼蘇中軍區第二軍分區攻克興化東南戴家窯,俘偽軍180余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電示粟裕:江南發展任務包括向浙江及其他新敵后地區大步發展,與向蘇南、浙西敵后之敵后地區深入發展。同時指出,在你們執行大步向浙江發展時,應注意發展一切敵后之敵后地區,作為大發展的鞏固基礎和將來收復各大城市的農村外圍有力陣地。如果不首先鞏固蘇南與開展一切敵后之敵后工作,則今天和將來均要造成極大的錯誤。
▲ 王震、王首道報告中共中央軍委:南下支隊到達湘潭、長沙、平江邊桃花山地區,按中央指示,鄂南改為地委,受豫鄂皖黨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