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藝苑 > 報任少卿書(節選)賞析
報任少卿書(節選)賞析
作者:葉舟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第7期 日期:2018-07-19 瀏覽次數:7843
原文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1)。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2);屈原放逐,乃賦《離騷》(3);左丘失明,厥有《國語》(4);孫子臏腳,《兵法》修列(5);不韋遷蜀,世傳《呂覽》(6);韓非囚秦,《說難》《孤憤》(7)。《詩》三百篇(8),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9),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10)。仆誠已著此書,臧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注釋
(1)俶儻:豪邁不受拘束。(2)傳說周文王被殷紂王拘禁在牖里時,把古代的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成為《周易》的骨干。孔丘字仲尼,周游列國宣傳儒道,在陳地和蔡地受到圍攻和絕糧之苦,返回魯國作《春秋》一書。(3)屈原曾兩次被楚王放逐,幽憤而作《離騷》。(4)左丘: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國語》: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撰著。(5)孫子:春秋戰國時著名軍事家孫臏,曾與龐涓一起從鬼谷子習兵法。后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臏入魏,割去了他的臏骨(膝蓋骨)。孫臏有《孫臏兵法》傳世。(6)不韋:呂不韋,戰國末年大商人,秦初為相國。曾命門客著《呂氏春秋》(一名《呂覽》)。始皇十年,令呂不韋舉家遷蜀,呂不韋自殺。(7)韓非:戰國后期韓國公子,曾從荀卿學,入秦被李斯所讒,下獄死。著有《韓非子》,《說難》《孤憤》是其中的兩篇。(8)《詩》三百篇:今本《詩經》共有三百零五篇。(9)失:佚。(10)慍:怒。
解析
本文是西漢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寫給好友任少卿的書信節選,大意是:自古以來,富貴而名聲埋沒不傳的人,多得無法記載,只有豪邁不受拘束、非同尋常的人才能流芳百世;周文王被拘囚而推演出《周易》,孔子處于困境而寫成了《春秋》,屈原被楚懷王放逐,于是創作了《離騷》;左丘失明,才完成了《國語》;孫臏膝蓋骨被削去,撰修了《孫臏兵法》;呂不韋謫遷蜀地,《呂氏春秋》卻流傳于世;韓非子被囚禁在秦國,這才有了《說難》《孤憤》;《詩經》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賢士為抒發憤懣而寫作的。這些人都是情意郁結,不得舒展,所以才追述往事,寄希望于將來。至于像左丘明眼瞎,孫臏腿斷,他們認為永遠不可能被起用了,退而著書立說以抒發心中的憤懣,想借助留傳后世的文章來表現自己。我私下里不自量力,最近靠著拙劣的文字,收集記載了散失于天下的舊說遺聞,考證其中的事件,推窮歷史上成敗、興衰的道理。從軒轅黃帝開始,到當今為止。寫成表10篇,本紀12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130篇,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間的關系,弄通自古至今的變化規律,成為一家之言。草稿還沒有完成,正好遇上那場大禍,我痛惜全書未完,所以即使受最嚴厲的刑罰也毫無怨色。如果我著成那本書,就要把它藏在名山之中,傳給能夠理解它的后人,在四通八達的都市里散布。這樣,我從前被侮辱的舊債就能償還了,即使被千刀萬剮,我難道會后悔嗎?然而,這些話只能對智者說,難以同一般的俗人談的。
感言
《報任少卿書》是《史記》作者司馬遷悲憤無奈的血淚之語。公元前99年,漢將軍李陵率五千兵力與八萬匈奴大軍鏖戰十余日,終因彈盡糧絕投降。司馬遷仗義執言,為李陵辯解,被漢武帝處以腐刑,李陵也被夷滅三族。在司馬遷看來,在所有的刑罰中,腐刑是最下等最慘烈的刑罰,是最大的人生恥辱。他本欲選擇死亡,卻深知這樣與螻蟻無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的這句名言,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觀。死亡是每個人的歸宿,然而,死就要死得其所,死得有價值。作為一名杰出的文學家、史學家,面對侮辱、嘲笑、誤解,他選擇忍辱負重地活下來,只是為了著成《史記》的理想。忍辱負重比一死了之更痛苦,更需要勇氣,也更能顯出英雄氣概來,可以說,這樣的生死觀背后透著他的萬丈雄心。
司馬遷從古代先賢中找到精神依托——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孫臏、呂不韋、韓非、《詩經》的作者等,成為他發憤著書的榜樣。古人的“退論書策以舒其憤”在《史記》中也有鮮明的體現:司馬遷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進行敘述時,筆下時常涌蕩著一種憤嫉之情,一種沉郁之氣。那種對帝王公侯的貶斥鞭撻,對佞儒酷吏的尖刻譏諷,對刺客游俠的傾心贊頌,對失路英雄及含憤志士的無限同情,都極為鮮明地體現作者的愛憎褒貶。可以說,司馬遷以史家的使命意識,將自己的歌哭悲歡化作了朗照乾坤、彪炳千古的歷史巨著。這部呈現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史學理想的著作,展現了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時期三千年的歷史畫卷,其所呈現出的恢弘格局與盛大氣象,成為中國史學中的絕唱。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認為,司馬遷為中國文化創建了以史立身、以人文本的傳統,《史記》不僅是中國歷史的母本,也是中國文學的母本。
我們今日重溫《報任少卿書》,是為了明晰這樣一個道理:不幸遭遇往往使那些有夢想、有意志的人們更加堅強。司馬遷屈辱地活著,是為了締造和承載重于泰山的重量。在被司馬遷的精神和意志所震撼的同時,我們也會聯想到,歷史上有不少偉人,他們不是在一帆風順的環境下創造出了價值,而是在困境和挫折中,創造驕人的能夠留傳后世的成績。越王勾踐面對亡國的人生大恥,臥薪嘗膽,終成復國大業;音樂巨匠貝多芬雙耳失聰,卻扼住了命運的咽喉,演奏出輝煌《命運交響曲》;海涅在手足癱瘓,視力極弱的人生絕境下,信念不倒,筆耕不輟,吟唱出譽滿人間的不朽詩篇。古今中外的無數成功者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在苦難重重的磨礪中,人們往往能突破樊籬與自我,書寫神話般的輝煌!
人的一生,都在追尋自我價值的實現。苦難在一定的意義上,首先成為人實現價值的絆腳石,它能摧殘人的意志,毀掉人的尊嚴。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精神動力被苦難所碾壓,導致了生活上的窒息。但這塊絆腳石同樣也能發揮出墊腳石的作用,從另一個方面講,它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質,增強了自我實現的能力,使得一個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擺脫生命的庸碌。從這個意義上講,凡是能戰勝苦難走向輝煌的,都是極罕見、極有毅力的勇士。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一個經歷過苦難的真正勇士,不會被苦難打垮,他們甚至會感謝苦難,因為苦難幫助他們讀懂人生,苦難讓他們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