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紀實》 > 人物寫真 > 鄒韜奮在新四軍抗日根據地考察記
鄒韜奮在新四軍抗日根據地考察記
作者:陸靜高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16 瀏覽次數:7840
作為杰出的社會活動家與新聞記者,鄒韜奮曾于1942年赴新四軍抗日根據地考察—他屢經波折后終于到達根據地。他說:“我死也要死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因為在這里,鄒韜奮“看到了新中國光明的未來”。
鄒韜奮
回 家
1942年11月下旬,在華中抗日軍民中熱烈而興奮地傳播著一條新聞:“鄒韜奮先生要到新四軍抗日根據地來了!”鄒韜奮同志是中華抗日救國會領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新聞記者。他在聞名中外的“七君子”事件中,與沈鈞儒、李公樸、章乃器、沙千里、王造時、史良等人一起,不畏強暴,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1941年皖南事變后,國民黨頑固派瘋狂迫害愛國民主力量,鄒韜奮寫的文章被扣,主辦的《全民抗戰》雜志被封,分布于大后方的幾十個生活書店被抄,許多工作人員被捕。鄒韜奮被迫于1941年3月5日從重慶秘密抵達香港。這年年底,鄒韜奮不知去向。現在,十幾個月過去了,他突然來到根據地,怎能不引起華中抗日軍民的熱烈反響呢!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他是怎樣來到華中抗日根據地的。
香港淪陷后,中共華南工作委員會根據黨中央指示,于1942年1月初將鄒韜奮、茅盾等一批我國文化界著名人士轉移到內地。鄒韜奮一行于1月10日離開香港,13日到達東江縱隊駐地白石龍鎮,在那里過了3個月的游擊戰爭生活。由于國民黨當局密令通緝,“就地格殺”,4月初,鄒韜奮到廣東梅縣江頭村化名隱居。9月下旬,他告別江頭村,在極其險惡的形勢下,由中共地下黨組織護送,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險歷程,輾轉長沙、武漢、上海等地,穿過國統區、敵占區,在上海地下黨和新四軍敵工部的周密安排下,于1942年11月22日到達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
鄒韜奮到達根據地的第一站—蘇中三分區。那一天,他化裝成一個有病的商人,頭戴氈帽,穿一件醬紫色長袍,罩了一件綢質黑色坎肩。護送他的王蘭芬同志一身蘇北姑娘打扮,儼然是服侍病人的女兒,諸克同志則化裝成商人模樣陪伴。他們從靖江縣新港碼頭上岸,避開了日軍的檢查,來到如西縣江安區的一個小村莊,先在大眾書店落腳。遵照毛澤東把進步文化出版工作逐步向敵后抗日根據地轉移的指示,大眾書店是由生活書店、新知識書店、讀書出版社共同調派干部在蘇北開設的,共產黨員王蘭芬就是這個書店的工作人員。王蘭芬挽著鄒韜奮的手臂,諸克緊隨其后,一行徐步走來。從大后方轉來的生活書店的同志們一眼便認出了戴眼鏡的鄒韜奮,日夜思念的親人,今日久別重逢,他們一個個流下了激動的熱淚。鄒韜奮與同志們緊緊握手,親切地說:“我回到家了。”
當夜,鄒韜奮與書店的同志們團聚在一起,共敘離情。他不顧旅途勞累,深情地詢問大家輾轉敵后工作和生活的情況,他激動地傳達了周恩來同志的指示:在離開重慶時,恩來同志要他把出版發行的重點轉移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去。這次到根據地來,就是要與新四軍陳毅代軍長研究華中敵后的文化出版事業。鄒韜奮勉勵大家,不管敵后斗爭如何險惡艱難,一定要堅守崗位,決不能后退。黨需要我們,敵后需要我們。同志們問:“國民黨蔣介石積極反共,消極抗戰,結局會不會是向日本投降?”鄒韜奮回答說:“蔣先生是很為難的,他掛著兩塊招牌,一塊是三民主義,一塊是抗戰,兩塊牌子全丟了,他就什么都完了!”他簡練而幽默的回答,引起了大家會心的笑聲。鄒韜奮同志深情的談話,讓書店的同志度過了充實、難忘的一夜。
救國會七君子(右一為鄒韜奮)
演 講
第二天,鄒韜奮接受蘇中三分區的邀請,參加在三分區領導機關駐地召開的歡迎晚會。在白熾汽油燈下,他作了激情講話。在場的干部幾乎都是20來歲的青年,在他們面前,鄒韜奮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和導師。他講述了國民黨反共高潮所造成的抗戰艱難形勢,并以特有的政治家風度,縱論國內外的復雜斗爭,強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道理,把中國的命運寄托在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新四軍、八路軍身上。他的講話深入淺出,幽默風趣,不斷被掌聲和笑聲打斷。會后,鄒韜奮在蘇中三分區司令陳玉生的陪同下,連夜趕到了蘇中區黨委、蘇中區行政機關、新四軍一師師部駐地東臺縣三倉地區,見到了蘇中區黨委的主要負責同志粟裕和陳丕顯,受到了他們的熱情接待。蘇中區黨委接到中共華中局的通知,說鄒韜奮要在蘇中、蘇北根據地考察,并從這里轉道前往延安。于是,蘇中區黨委特地安排區黨委委員、行署文教處處長劉季平同志負責具體接待。他倆是上海時的老朋友了,現在一起生活、一起行動。劉季平為鄒韜奮找了一匹馬,遇到敵人掃蕩、清剿時,他們就騎上馬,隨隊出發,與部隊戰士和黨政機關干部共度艱辛,同享歡樂。鄒韜奮抓緊種種機會,與根據地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他參加民兵、婦救會、兒童團的活動,出席干部、群眾、紳士的座談會,向青年、學生做演講。為了更多地了解根據地的實際情況,他不恥下問,并做詳細記錄。
在蘇中區黨委駐地東臺三倉地區逗留了大約半個月,鄒韜奮隨同一部分部隊和機關轉移到蘇中四分區南通縣。1942年底,日偽對蘇中四分區清鄉的風聲越來越緊,將調在蘇南清鄉得手的日軍小林師團到四分區駐防,要構筑梅花樁式的據點群,對四分區實行分割封鎖,采取梳篦式清剿,妄圖消滅軍民的抗戰力量,摧毀抗日民主根據地,掠奪更多的人力、物力,實現“以戰養戰”、“以華制華”的戰略陰謀。當時,蘇中四分區處于嚴重困難時期,干部群眾對反清鄉斗爭的信心不足。聽說鄒韜奮到四分區,軍民普遍感到是對他們的鼓舞,都十分希望聽聽鄒韜奮對抗戰前途的看法。在南通縣溫家橋辦學的南通縣中學師生,特地請鄒韜奮先生去學校演講。
南通縣中學原在金沙鎮辦學,1941年金沙鎮被日軍占領后,縣教育當局不愿做漢奸,為了堅持抗日教育,特地把學校安排在溫家橋三官殿來復課,全校有13個班級,500多名學生。新四軍來到這里后,把這所中學作為培養革命青年的重要場所,南通縣黨政首長周一峰、梁靈光、顧爾鑰等同志,經常到學校做時政報告,宣傳抗日形勢。學校貫徹抗戰救國的教育原則,啟迪學生的革命思想。1942年12月下旬,學校接到南通縣委政府通知:鄒韜奮先生滿足師生的要求,將去學校參觀,盼籌備歡迎。全校師生聽到這一消息,無不興奮異常。語文教師精選了鄒韜奮的文章介紹給學生閱讀,美術教師突擊雕刻鄒韜奮先生的木刻頭像,印刷在每條標語上,學校文藝宣傳隊還趕排了文藝節目。
1942年12月26日,天空蔚藍,陽光和煦。上午9時,鄒韜奮在劉季平的陪同下,騎馬來到學校。學校領導趕到校外迎接。鄒韜奮穿著棕色綢質皮袍,頭戴禮帽,臉上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下午,大家在學校操場上召開了歡迎大會。出席會議的除學校師生外,還有機關干部和各界人士共千余人。鄒韜奮同志作了熱情洋溢的演講。他介紹了來蘇中根據地的原因與感想,對重慶大后方政治的倒退、混亂、黑暗等情況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勉勵各界人士加強團結,要求全體師生努力學習,在抗日民主政府的領導下,一致抗日,積極做好救國工作,最后勝利一定屬于共產黨、新四軍。他從容不迫,語言生動有趣,并善于用手勢來輔助語意的表達。他一口流利的國語,吸引著廣大聽眾,全場千余人屏息靜氣,深受教益。
晚上,鄒韜奮參加了學校特地舉辦的歡迎晚會,他與師生同樂,2000余人歡欣鼓舞。散會后,不少人向鄒韜奮問這問那,他有求必應,一一回答。夜已深了,為了保證他的休息,學校領導不得不采取解圍辦法,叫大家把提的問題寫在紙上,匯總后交鄒韜奮。第二天,他逐一回答了青年學生提出的80多個關于抗戰前途,大后方政治、經濟、文化情況及青年們關心的問題。
鄒韜奮接著在四分區學聯會議、四專署召開的士紳代表座談會上分別發表了演講。他從抗戰的現狀出發,講解大家關心的問題。他說,從表面上看,日偽在敵后占領了一些地方,特別是城鎮,但是由于新四軍的政治工作滲透到了日偽內部,因此,這些地方實際上還沒有淪陷。
他說,敵人進行掃蕩,我們放棄了一些地方,但我軍挺進到了敵人后方空虛和薄弱地區,開辟新區工作,我們的范圍實際擴大了。敵人掃蕩是越掃越散,越掃越弱;我們反掃蕩是越來越緊,越來越強。他用在國統區接觸到的事實,深刻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罪行。他說,國民黨頑固派一心對付共產黨,同日本侵略者沆瀣一氣,指使偽軍為敵效勞,鎮壓、殺害群眾,他們搞的是投降、分裂、倒退,共產黨團結根據地各階層人民,堅持抗戰,實行民主,求的是抗戰、團結、進步,共產黨是必勝的。
每次演講后,許多青年都紛紛向鄒韜奮圍攏過來,請求鄒韜奮給他們題詞留念。鄒韜奮把自己看作是青年的朋友和兄長,把千萬優秀青年看作是“奠定中國必然得到獨立自由的基石”。因此,青年們有什么問題,他都認真負責地給予答復,青年們有什么要求,他總是盡量滿足。青年們要他題詞留念,他爽快地掏出鋼筆,一一題詞,內容大多是鼓勵青年熱愛共產黨,熱愛毛主席,堅定不移地走抗日救亡、解放中華民族的道路。他給四分區學聯籌委會秘書王亞梅的題詞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戰斗—乃青年生活中的美與善。”
鄒韜奮的演講和題詞,對于處在艱苦斗爭中的四分區廣大青年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鄒韜奮在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考察了一個多月,在離開前,他向劉季平提出:“我已經不能在國統區公開露面,希望共產黨同意我入黨。”劉季平對鄒韜奮是十分了解的。早在抗戰初期,鄒韜奮就向周恩來提出了入黨要求,周恩來對他說:“你現在以黨外人士的身份同國民黨斗爭,比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作用更大。”到重慶后,他又向周恩來提出入黨要求,周恩來指示說:“目前,黨還是需要你這樣做。”在許多青年的心目中,鄒韜奮早就是共產黨員了。有人問鄒韜奮為什么要入黨時,他深沉而堅定地說:“我還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不過我的立場是人民大眾的立場,是真心實意推動抗日救國的,那我實際努力的,也就是中國共產黨所要努力的,那就無異于我已加入這個黨了。”
對鄒韜奮懇切而真誠的要求,劉季平十分感動,他答應鄒韜奮會立即向蘇中區黨委匯報,并向華中局報告。鄒韜奮聽了,臉上露出了微笑。
工作中的鄒韜奮
訓 敵
1942年12月底,鄒韜奮在一師部隊護送下,去蘇北鹽阜區。他們沿著范公堤北行,在大豐縣境內遇到了老朋友戴伯韜。戴伯韜正在新四軍三師搞政治工作。在戴伯韜的安排下,鄒韜奮來到了阜東縣境內的三師師部,見到了師長黃克誠。鄒韜奮在鹽阜區調查中,對許多事情都感到很新鮮。這里已是嚴冬,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去安徽新四軍四師視察前,特地縫制了一件嶄新的羊皮袍送給鄒韜奮,他對此十分感謝,還給陳毅寫了信。鄒韜奮從蘇中到蘇北,看到根據地建設事業興旺發達,黨中央號召的減租減息運動蓬勃開展。各地都成立了參議會,開明紳士和工商業的代表參加了政府工作,和共產黨共商國家大事和地方上的重大問題,鄒韜奮對這些表示由衷的贊許。因此,他給陳毅的信中說:“過去十年來從事于民主運動,只是隔靴搔癢,今天才在實際中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他在信中熱情地贊揚:“今天,我才真正了解了共產黨的統一戰線絕不是只有形式的寒暄請客,而是和各階層人民結成生死之交。抗戰必勝不再只是一種信念,而是足踏實地可以做到的事情。這是共產黨的偉大成功。”就在鄒韜奮準備回上海治療耳病之時,日偽軍拼湊了5萬人,向蘇北根據地發動大掃蕩。鹽阜地區軍民正在進行艱苦的反掃蕩斗爭。師部派了一個班護送鄒韜奮到阜寧區東北大楊莊去隱蔽。黃克誠師長親自交待部隊一定要完成護送任務,不得出任何意外。
護送戰士用轎子抬著鄒韜奮,整整趕了兩天,到了大楊莊,安排他在開明紳士楊芷江的家里住下。楊芷江是鹽阜區行政委員會委員,他曾任軍閥吳佩孚的秘書長,擔任過上海復旦大學的教授。他正義感強,有民族意識,擁護共產黨抗日,在當地紳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鄒韜奮住下后,與楊芷江談得十分融洽。
一天,從連云港出動的偽軍一個團突然進占了大楊莊。一個姓徐的頭目直闖楊芷江家。這個偽軍頭目對楊芷江說:“我得到情報,鄒韜奮現在住在你家,我想看看他,請放他出來吧!”楊芷江不承認家里有鄒韜奮,徐便要把手槍交給楊芷江,以示無傷害之意。這時,鄒韜奮正在客廳的套間里,與他們只有一門之隔。他清楚地聽得兩人的對話,深恐楊芷江受到傷害,于是毅然把門打開,堂堂正正地走了出來。“我就是鄒韜奮,你們要找我嗎?”姓徐的偽軍急忙收起了手槍,向鄒韜奮行了個鞠躬禮,說:“我受國民黨指使,搞‘曲線救國’。我并不是真心要當漢奸。請鄒先生以后寫文章不要再罵我是漢奸了。”鄒韜奮抓住時機對徐說:“既然如此,希望你今后能為祖國立功贖罪,不要死心塌地為日本帝國主義殺害同胞。”姓徐的偽軍連連點頭,出了門,并遣走了全部偽軍。楊芷江看了這一情景,緊張的情緒平穩了下來,對鄒韜奮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氣概深為敬佩。
經過了20多天的激烈戰斗,鹽阜軍民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廣大群眾歡慶勝利。鄒韜奮也為這一勝利的迅速取得感到無比振奮。
鄒韜奮迫于病情,于1943年2月中旬離開鹽阜區,在新四軍的專人護送下,由海道回到了上海治病。
鄒韜奮雖然只在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呆了3個多月,卻對這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在離開時對戴伯韜說:“敵后抗日民主根據地是全國最理想的地方。我所憧憬的民主自由,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實現了。等我病好了,立刻就回來!”在上海治病期間,他回憶這一段經歷時說:“此次在敵后視察研究,目擊人民的偉大斗爭,使我更看到新中國光明的未來。”他在給華中局寫的信上,要求再赴蘇北,說:“我死也要死在抗日民主根據地。”鄒韜奮向往著根據地,根據地人民更是思念著鄒韜奮。
鄒韜奮同志永遠在蘇中和蘇北人民中間。
毛澤東為鄒韜奮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