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8月23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8月23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8-23 瀏覽次數:7826
8月23日
1937年
▲ 中共中央決定成立長江沿岸委員會,周恩來任書記,博古、葉劍英、董必武、林伯渠任委員,機關設在南京。博古同時任中共中央駐南京代表。
1938年
▲ 新四軍第一支隊二團三營在國民黨政府軍七十九軍所部配合下,在珥陵車垛橋丹金漕河旁伏擊日軍汽艇,斃日軍32人(其中軍官3人),傷17人,俘1人,殘敵丟下拖駁,乘汽艇向丹陽逃竄。
▲ 新四軍第一支隊一部和當地群眾在蘇南東昌、天王寺一帶,破壞公路10余處,毀橋5座,毀電線、電線桿15余千米。另一部將溧水、天王寺間公路橋梁破壞,并在天王寺至句容間擊毀日軍汽車1輛,斃日軍10余人。
1941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決定:劃淮河以北、運河以西、津浦路以東為淮北蘇皖邊區。成立淮北蘇皖邊區行政公署,行署主任劉瑞龍,副主任劉玉柱。鄧子恢、劉子久、劉瑞龍、劉玉柱、彭雪楓、吳芝圃、張愛萍為軍政黨委員會委員,書記鄧子恢。中共中央華中局批準淮北蘇皖邊區黨委組成,以劉子久、劉瑞龍、劉玉柱、張彥、吳芝圃為中共淮北蘇皖邊區委員會委員,書記劉子久。
▲ 中共蘇中區委在《關于建立脫離生產和半脫離生產武裝的通知》中,要求各地抓緊武裝群眾,開展群眾游擊戰爭,讓群眾武裝成為堅持斗爭,粉碎敵人“掃蕩”、“清鄉”的主要力量。
▲ 原皖東北保安司令部改為淮北蘇皖邊區保安司令部,11月7日又改為淮北蘇皖邊區軍區司令部,賴毅任司令員,劉子久兼政委,饒子健任副司令員。淮北黨政軍領導機關駐洪澤湖以西地區(今江蘇泗洪縣境)。
▲ 新四軍第六師師部和第十八旅主力轉移到清鄉區外的澄西地區活動。
▲ 新四軍第五師某部攻克孝感城,“守敵悉數殲滅,俘獲甚多”。
1942年
▲ 三北游擊司令部《戰斗報》創刊。11月13日,印刷廠在印刷第163期《時事簡訊》后關閉,《戰斗報》停刊。1944年初,浙東縱隊政治部決定重新出版《戰斗報》,并正式組建報社機構,社長江嵐,主編丁柯。同時決定在三北建立《戰斗報》印刷廠。3月21日,鉛印《戰斗報》第1期正式出版。
▲ 新四軍第二師第五旅第十三團一部進襲漁溝偽軍,俘偽軍4人。
1944年
▲ 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團及第四十六團、獨立第二團各一部,在宜興、長興一線全線發起長興戰役,至26日,先后攻克長興外圍據點13處,并一度攻入長興縣城,共殲偽軍第一師四個營,迫使偽軍一個連投降。在長興大捷的震懾下,日偽軍又放棄鴻橋、虹成橋、白水灘等12處據點。為與長興戰役相配合,第十六旅第四十七團在金壇以西拔除薛埠鎮偽軍據點,殲滅偽軍第七師一個營,并攻克南京郊區的六郎橋。地方武裝一度襲入溧水,溧陽兩縣城。
▲ 國民黨軍第八游擊縱隊、第一七六師第五二八團等部,分兩路向皖中周家大山西側天井山進攻,新四軍第七師沿江支隊奮起自衛,激戰競日,斃頑軍營長以下300余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以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陳毅、聶榮臻、賀龍、徐向前、劉伯承、林彪、葉劍英組成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總參謀長彭德懷(兼),副總參謀長葉劍英,總政治部主任劉少奇(兼),副主任程子華,軍委秘書長楊尚昆。
▲ 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四師目前軍事方針與部署:“暫不作進占徐州之打算,但以包圍徐州之姿態,吸引敵人集中大城市(大據點),便利我迅即爭奪與擴大農村中小城鎮,消滅偽軍,擴大部隊,武裝群眾,打下群眾基礎,以便長期堅持”;“四師主力部隊集結路西后,如何(柱國)頑暫不向我進犯時,除留一部監視外,應爭取時間,首先相機解決蕭縣、永城及其他外圍據點偽軍”;“對五河城固守之偽保安隊及靈璧,可由路東地方兵團及地方武裝去收復之”。
▲ 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電示蘇中軍區:“三師十旅立即開回,擔任解決淮陰、淮安、漣水敵偽之任務”;“蘇中主力部隊仍集中先解決寶應城之偽軍任務,然后解決其他次要方向。在戰術上,估計強攻能得手則實行強攻,或斷其糧道,放開南面缺口,中途伏擊之”。
▲ 陳丕顯、張藩致電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報告攻占寶應后的部署:“即行停止北開執行兩淮任務”;“東臺、如皋、海安、姜堰.泰州、揚州、南通等一線敵軍未撤,偽軍有重兵,目前不宜作決戰。因此我們決心集中四個縱隊先北后南,第一解決興化,然后轉向東臺,兵力火力集中使用。因目前蘇中敵偽均集中縣城,因此我們也只有集中對集中。約在25日晚開始進攻興化”。
▲ 新四軍蘇中軍區部隊攻克寶應縣縣城,全殲偽軍第一零六團和寶應縣保安團等部共2000余人。
▲ 《蘇北報》(淮海版)公布蘇北解放區《處理偽軍組織人員反正自新條例》和《嚴懲叛國漢奸條例》。
▲ 中共淮海地委主辦《淮海大眾》在沭陽創刊。
▲ 蘇南第一分區在溧水城隍廟召開慶祝抗戰勝利和溧水縣城解放大會。
▲ 新四軍第七師第十九旅攻克皖中偽軍據點雍家鎮,全殲偽軍警衛第二師第四團等部900余人。
▲ 新四軍第五師兼鄂豫皖湘贛軍區第三軍分區部隊攻克鄂南沔陽縣胡場,殲偽軍一個營。據守咸寧縣賀勝橋的偽軍700余人向新四軍第五師投降。
1946年
▲ 蘇中戰役七戰七捷第六戰——邵伯戰斗。華中野戰軍指揮部為解邵伯之危,采取攻其必救的戰法,以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和第二軍分區部隊配合堅守邵伯外,以第一、第六師及第五旅等進行丁、林戰斗,并于其結束后通過通榆公路西進,進逼泰州、黃橋,調動國民黨軍整編第二十五師回援,并伺機予以運動殲滅。同時,以第七縱隊鉗制海安、姜堰地區之國民黨軍。第十縱隊于邵伯東西一線采取陣地防御,進行阻擊。并連續進行白刃戰和實施反沖擊,擊退第二十五師的多次進攻,26日,由于華中野戰軍以遭遇戰形式圍殲如黃路上之敵,嚴重威脅進攻國民黨軍整編第二十五師側后,該師被迫退返,邵伯保衛戰結束。此戰國民黨軍被殲2000余人,華中野戰軍各部傷亡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