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短暫停留 重大貢獻——新四軍軍部舊址所在地之淮安清江浦區巡禮
短暫停留 重大貢獻——新四軍軍部舊址所在地之淮安清江浦區巡禮
作者:束華靜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第8期 日期:2018-08-24 瀏覽次數:7884
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在淮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新四軍軍部為殲滅拒絕向抗日武裝投降的日偽軍,決定以第三師主力從淮南回師蘇北,攻擊淮陰、淮安城,發起兩淮戰役。
據此,第三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作出部署,先以第十旅會同蘇北地方武裝攻取淮陰,然后以第七、第八旅在地方武裝配合下攻取淮安。
1945年9月6日,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及地方武裝向淮陰城發起總攻,僅用90分鐘即全殲守敵,計擊斃偽二十八師師長潘干臣以下292人,俘偽少將參謀長劉紹坤以下8325人。9月22日,三師第七、第八旅及地方武裝一舉突破淮安(原淮安縣淮城,以下同)城防,殲守敵5000余人,俘偽團長以下4354人。淮安城解放,延安《解放日報》當天就發出電訊:“淮陰東南淮安縣城,已于22日晨為我新四軍攻占。至此,華中的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區已聯成一片。臺兒莊以下、高郵以上全長五百余里運河線,完全為我掌握。”此役,共殲偽軍近1.4萬人。兩淮的攻克,使蘇北、蘇中、淮南、淮北解放區連成一片,擴大了蘇北解放區,標志著華中敵后戰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945年新四軍三師攻打清江城(淮陰),這是主攻團特務團部分營以上干部合影。
兩淮戰役后,新四軍在此設立清江市。同月21日,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移駐清江市。清江市(此時期華中根據地唯一設立的市)成為蘇皖邊區政府所在地,而淮安城是中共中央華中分局所在地,后來華中軍區機關也設在這里,可見當時清江市地位十分重要。
為了尋訪淮陰新四軍軍部的情況,2017年5月記者一行來到淮安市清江浦區,向淮安市新四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郭家寧、副秘書長陶洪仁等學術專家和清江浦區區政府宣傳部的同志了解當年新四軍軍部在此的情況。
郭家寧副會長事先得知我們此行的目的,見面后隨即將自己的調研和查證告訴我們:“關于兩淮解放后,新四軍軍部從淮南移駐淮陰城然后北上臨沂情況,我查閱了《回憶新四軍軍部》《賴傳珠日記》《張云逸年譜》《陳銳霆回憶錄》等書,從史料記載和老同志的回憶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
“1945年9月6日淮陰解放后,新四軍軍部決定由盱眙千棵柳移駐淮陰城。9日,軍部派參謀處長陳銳霆到淮陰,安排軍部人員辦公用房和住房問題,同時決定華中建大搬到淮陰。14日,陳銳霆處長來電,關于部隊駐地分配問題。前梯隊今日向淮陰城出發。賴傳珠在日記中明確記載:‘9月19日,4時起床,8時出動,到岡村宿營。20日,6時出動到中午渡過河(指三河),在蔣壩吃中飯。后坐船于下午6時到高良澗宿營。孟沛炎請我們過中秋節。21日,上午7時開船,逆風行駛,到碼頭后,步行去淮城(指淮陰城),10時到達。’《張云逸年譜》記載:‘1945年10月19日,隨新四軍軍部由盱眙千棵柳前往淮陰,21日進入淮陰城。’這與賴傳珠日記記載是一致的。
“當時淮陰剛解放,城內比較混亂,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移駐淮陰城對外沒有公開,所以當年沒有公開報道這一消息,群眾只知道華中建大和建大附中,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駐淮陰都不了解,史料記載和老同志回憶都說在淮陰城,至于具體地點都沒有說。根據我們研究黨史的幾位老同志比較一致的意見,華中局和軍部當時駐清江浦道署街1號。這里原是日偽司令部,西邊是淮陰中學,華中局和軍部北移臨沂后,是華中建大和建大附中所在地。”
另外,在北京新四軍軍部研究分會的資料里,記載1945年9月6日,新四軍第三師攻克淮陰,參謀處長陳銳霆于當日抵淮陰部署軍部機關駐地。9月19日,軍部由千棵柳向淮陰搬遷,9月21日進入淮陰城。10月28日,軍部分批由淮陰出發移駐臨沂;《回顧新四軍軍部》大事記記載:9月9日,新四軍軍部派參謀處長陳銳霆到淮陰去部署軍部機關的駐地問題……10月28日,新四軍軍部由蘇北淮陰分別出發,移往山東臨沂;《新四軍在淮安紀事》記載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華東局暨新四軍軍部從盱眙縣黃花塘地區千棵柳動身,于21日到達淮陰城……10月12日,新四軍直屬隊在淮陰駐地舉行新四軍建軍8周年紀念大會,并向毛澤東、朱德發出致敬電。這些都與郭家寧副會長所介紹的相一致。
新四軍軍部在淮陰期間,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部署。要求新四軍:抽調部隊參加發展東北;主力開赴山東;浙江、蘇南、皖南部隊主力撤返江北。同時,山東分局與華中局合為華東局,陳毅、饒漱石到山東工作。后因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新四軍軍部撤離淮陰。
華中局和軍部北移臨沂分三批:第一批是10月28日,“組織一個電臺,A電100筒,B電15塊。胡立教帶4個電臺、2個連及地圖,擬明日起程赴魯南去。”(《賴傳珠日記》1945年10月27日)第二批是葉、賴縱隊于11月15日前才出發。第三批是11月18日張云逸率軍部最后一批人員由淮陰赴山東,11月下旬與饒漱石等到達山東臨沂。
12月2日,饒漱石就新四軍軍部是否與山東軍區合并、是否再單獨組織山東野戰軍指揮機構以及如何組織華東局等問題請示中央。次日,中共中央復電饒并告陳毅、張云逸、黎玉:“新四軍軍部可與山東軍區合并,但對外名義不取消,山東野戰軍須另成立機構。”至此新四軍軍部出蘇入魯,繼續北上,離開了淮陰城。
美麗清江浦
淮安·清江浦
清江浦區,現在是江蘇省淮安市下轄區,東接淮安區,西、北靠淮陰區,南連洪澤區,是淮安市政治、交通、經濟、文化中心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歷史沿革:清江浦,得名于明朝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陳瑄開鑿的清江浦河,時屬山陽縣。清江浦扼河、漕、鹽、榷、驛之機杼,官商云集,市場繁榮,城區人口一度達54萬人,與當時揚州、蘇州、杭州并稱運河沿線“四大都市”。素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稱,盛極一時。
清江浦是淮安的城市底片,有著600多年的璀璨歷史。為加快推進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全面推動中心城市發展邁上更高水平,全力打造一個資源富集、產業興盛、生態宜居的活力新城,再現昔日清江浦“商賈云集、經貿發達、人文薈萃”的輝煌,淮安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立足長遠,做出了清河、清浦兩區合并的重大決策,得到了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認可與支持。2016年6月8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清河區、清浦區建制,設立清江浦區。2016年10月8日,清江浦區正式掛牌成立。
地理位置:清江浦區位于淮安市主城區,位于淮安市地理位置中心。古黃河、里運河、大運河、淮河入海水道四水穿城,區內公路、鐵路、水路四通八達,京滬、寧淮、寧連等多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新長鐵路縱貫全境,京杭大運河等多條流域性航道通江達海,緊鄰淮安民航機場,是蘇北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區位十分優越。
經濟社會發展:清江浦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位居淮安前列,各方面發展較為均衡。
綜合實力強。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市前列。市政府東遷后,清江浦區仍是淮安市經濟中心,目前正在打造“六大中心”:商業商務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創新創業中心、文旅集聚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兩大基地”,即,新型都市型工業基地,澳洋順昌、旺旺食品、清江制藥、天士力帝益藥業、百隆色紡等都市型工業企業成長為全市行業龍頭;現代農業基地,擁有國家級大宗蔬菜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個,在全市率先建成10億元蔬菜優勢主導產業,“淮安紅椒”集“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江蘇省名牌農產品”三大品牌于一身,高效設施化農業比重超過70%,連續多年位居江蘇省第一。
產業結構優。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占GDP、入庫稅收占財政收入、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均超過了7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29.7%,三次產業結構為2.8:24.6:72.6,形成了具有清江浦區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2016年,清江浦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5年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73億元,較2015年增長4.60%;第二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05.4億元,比2015年增長12%;第三產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87億元,比2015年增長1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2624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6956美元。
城鄉面貌新。新區、現代商務集聚區加快建設、老城更新穩步推進,加快實施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棚戶區改造工作,片區群眾的人居環境得到了全面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極大提升。淮海中心商業區、水渡口中央商務區商氣濃郁,里運河沿線文化旅游產業帶、古黃河風光帶沿線風光秀麗,一片片花園式住宅小區相繼建成,中心城區不斷長高變靚,現代都市氣息日益濃厚。
2016年,清江浦區建成了18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10個24小時自助圖書驛站;完成圖書總分館一卡通改造工程;舉辦公益性文藝演出活動240場次、展覽20場次,送電影363場次;有9件作品獲省級以上獎項。
人民生活好。城區于2012年通過江蘇省2003版小康標準驗收,區內教育醫療衛生資源豐富,百年名校淮陰中學、實驗小學,4星級清江中學、清浦中學等優質學校集聚清江浦;三甲醫院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專科醫院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和第四人民醫院以及區內均衡分布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境內大型購物中心、餐飲、休閑、娛樂、街邊游園等設施星羅棋布,構建了全省一流的區、街道、社區三級公共服務平臺,轄區內群眾幸福感、滿意度居全市前列。
2014年,清河區、清浦區共擁有完全中學2所,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5所,9年一貫制學校6所,小學9所,在校學生40224人;幼兒園21所,在園幼兒9113人。
2016年,清江浦區參加企業養老保險103869人,參加居民養老保險41488人,覆蓋率分別達98%、99.6%;參加失業保險46324人,覆蓋率達98%;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16100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59317人,覆蓋率分別達99.8%、96.9%。事業人員參保人數2657人,事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工資5129元,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115元,企業職工退休人員月平均工資1840元。
2016年末,清江浦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243個。其中,醫院2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1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分別為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所。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開辟的淮陰(現淮安)敵后戰場,是華中地區乃至全國抗戰的一個重要戰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八路軍、新四軍和淮陰軍民開展了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詩篇,樹立了氣壯山河的民族豐碑,為取得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淮陰地區沒有便于進行游擊戰爭的崇山峻嶺,但是,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和淮陰地區黨組織從本地區實際情況出發,創造性地執行黨中央全面抗戰路線。淮陰人民在最艱苦的反掃蕩斗爭中,積極配合主力部隊襲擾敵人,即使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現在清江浦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淮陰人民用生命和鮮血染紅的這片大地,激勵著清江浦人不斷奮發前進,全區70萬人民對未來充滿期待。
祝福清江浦的明天更加美麗文明、繁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