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讓英雄王成在青少年心中永生 ——記新四軍老戰士、戰斗英雄王成的扮演者劉世龍
讓英雄王成在青少年心中永生 ——記新四軍老戰士、戰斗英雄王成的扮演者劉世龍
作者:王高巖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7年第8期 日期:2018-09-20 瀏覽次數:7827
2017年3月春季開學后,長春、深圳等一些中小學先后迎來了一位特殊客人,他給孩子們講我黨、我軍的革命傳統。他的報告,形象生動,尤其當他在演講中再現英雄王成手持爆破筒怒視敵人的動作和那充滿革命激情、氣吞山河的呼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時,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同學,大家對他的演講報以熱烈掌聲。這位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演講者,就是電影《英雄兒女》中戰斗英雄王成的扮演者、長春電影制片廠離休干部劉世龍。
從新四軍“紅小鬼”到新中國第一代電影演員
劉世龍1930年出生在安徽省蕭縣一個小知識分子家庭,抗戰爆發后,父親和姐姐參加了游擊隊,母親則在當地婦救會工作。劉世龍不到9歲那年也被父親帶入部隊,先是參加縣兒童團,后來進入縣地方部隊,這期間他參加了《鋸大缸》《小放牛》《老太太覺悟》等一些劇目的演出。部隊首長見他有一些藝術細胞,便把他送入新四軍所屬的聯合中學“黎明劇團”學習,天資聰穎的劉世龍很快學會了演戲,第二年就加入到新四軍九旅的“奮斗劇團”。后來隨著演技的不斷提高,他又先后被調到豫皖蘇第二軍分區文工團、十六軍四十八師文工團擔任話劇演員。1951年初,部隊為了培養他,將他送到西南人民藝術劇院戲劇系學習,一年后又被西南軍區推薦到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前身)學習,與日后在新中國影壇上大放異彩的龐學勤、張輝、郭藝文等成了同班同學。劉世龍作為北京電影學校的第一批學員,深知自己肩負著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希望,因此學習非常勤奮,不僅上課認真聽講,細心揣摩,課后還刻苦練習,學校練功房里常常留下他不知疲倦的身影。有時放假休息,別人都出去玩了,他還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苦練形體和表演基本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1953年初秋,劉世龍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當時東北電影制片廠(長影廠前身)急需補充演員,于是他被分進“東影”,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職業電影演員。從此劉世龍告別部隊生活,開始了電影表演生涯。進電影廠不久,劉世龍便在故事片《沙家店糧站》中首登銀幕,以淳樸的形象,近乎本色的表演,贏得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隨后便連續參加了《董存瑞》《寂靜的山林》《并肩前進》《黎明的河邊》《劉三姐》《英雄兒女》等幾十部影片的拍攝,并根據自身條件逐漸形成了質樸與激情相結合、內在和外部和諧統一的表演風格,最終因在《英雄兒女》中成功飾演了英雄王成一角,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從離休干部到青少年思想教育義務報告員
1990年,在電影圈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劉世龍離休了,作為一名老電影藝術家,仍有許多影視劇劇組邀請他參加演出,只是與年輕時相比,拍片頻率沒那么高、工作沒那么累了。
劉世龍是個閑不住的人,相對清閑以后他想:“黨和國家培養了我那么多年,現在離休后時間多了,除了繼續拍片,還能為社會做點什么呢?”正在劉世龍不斷思索時,一個劇組邀請他到內蒙古拍戲,劉世龍來到片場,剛一露面,現場觀看拍攝的很多中老年群眾一眼就認出了他,情不自禁地大喊:“王成!王成!”劉世龍聽到喊聲非常高興,馬上微笑著向大家揮手致意。突然他腦海中冒出一個念頭:“大家喊我王成,是因為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英雄壯舉打動了他們,感染了他們。這些年來,經常有電視臺邀請自己做節目,講述電影《英雄兒女》、講述王成,這說明王成的英雄壯舉已經印在了一代人的心里。既然如此,我何不結合《英雄兒女》的故事,給青少年作報告,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王成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傳承下去呢?”
想到此劉世龍豁然開朗。從內蒙古拍完戲一回到長春家中,他就立即著手準備。他首先想到,給青少年作報告,必須深入淺出,適合他們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特點,才能讓他們聽進去。一連幾天,劉世龍苦苦思索,滿腦子都是這一件事。一周后他終于想出了一個思路——以電影故事和王成這個人物為主線,穿插一些當年拍攝時的幕后故事進行講述。他找出1964年拍攝電影《英雄兒女》時的劇本和工作筆記,開始伏案疾書,先把電影故事和王成這個人物重新梳理一遍,然后根據回憶,加進當年拍攝時一些值得回味的經歷和有意思的花絮,整理出一份報告稿。
報告稿出來后,劉世龍深知年輕人最煩照本宣科、干巴巴地念稿子。為了讓自己的講述更精彩,能夠吸引青少年,他又拿出演電影時背臺詞的勁頭兒,認認真真地把稿子背下來,并根據情節設計出抑揚頓挫的表達方式。
一切準備就緒后,劉世龍便向當地有關領導,以及全國一些邀請他做節目的電視臺有關領導表達了愿義務為青少年做革命傳統報告的想法。劉世龍此舉很快得到社會響應,很多地方的團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紛紛向他發出邀請,請他前去作報告。漸漸的,隨著作報告次數的增多,劉世龍也成了年輕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王成,許多中小學生聽完他的報告后親切地稱他“王成爺爺”。每當這時,劉世龍心中都會充滿喜悅和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報告打動了青少年們,他們記住了英雄王成,記住了這些為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戰的革命英烈們。更讓他喜悅和欣慰的是,自己這個“紅小鬼”,離休后又能為黨和人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了。
從簡單報告到聲情并茂的愛國主義演講
幾十年來,劉世龍養成了對工作精益求精,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力爭把它做到最好的作風。每次給青少年作報告時他都要仔細觀察孩子們的反應,報告結束后都要找學校領導或老師征求對報告的看法,劉世龍的目的只有一個:“要讓每一場報告都能打動孩子們的心,讓他們受到心靈上的啟迪!”一次,劉世龍到一所初中做完報告后,又像往常一樣征求老師們的意見,一位老師說:“劉老,您的報告很好,也很感人,但現在的中學生基本都沒看過電影《英雄兒女》,您是電影表演藝術家,如果能在講述王成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時,加上電影中王成那段‘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表演,您的報告將更加生動、更加精彩!”“您的這個建議非常好,我一定考慮!”
此次報告結束后,劉世龍決定采納那位中學老師的建議。為了很好的再現影片中“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那一經典片段,劉世龍開始在家里練習起來。他心里清楚,這段表演,盡管自己非常熟悉,但畢竟幾十年沒演了,要再現影片中英雄王成的風采,必須努力練習一番。家里人看到劉世龍每天對著鏡子又是比劃,又是高聲大喊,知道了他的想法后,勸他:“這段表演很耗體力,1964年拍攝時你剛30出頭,可現在你已經年過花甲,還有心臟病,怎么能經得起這么折騰!”“我作報告的對象都是青少年,加上一些表演會讓報告更精彩,更吸引他們,你們放心,我多注意就是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劉世龍覺得動作和喊聲都可以了,便正式將這段精彩表演加到報告中,果然,這樣的報告形式很受青少年們的歡迎。一些青少年聽完報告對劉世龍說:“您的動作,您的呼喊深深震撼了我,從您飾演的王成身上我看到了革命先烈們的英雄氣概!體會到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一些老師則說:“您這不是一般的報告,完全是一場聲情并茂、振奮人心的愛國主義演講!”
得到青少年和老師們的贊揚,劉世龍深受鼓舞,決心把這種演講堅持下去。不僅如此,他還突發奇想:“我如果穿上軍裝,再化化妝,演講效果一定會更好!”于是他想辦法從老戰友那要來一套老式軍裝,自己花錢買來化妝用品,一遇到大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或演講,就按照電影中王成的裝束化妝上場,生動地將王成的英雄形象呈現給年輕一代,每每都能贏得熱烈掌聲與好評!
就這樣,離休后,劉世龍一直堅持以這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即便在大兒子劉小龍執行任務時突遇車禍犧牲;妻子莽雙英患白血病醫治無效撒手人寰這樣巨大的人生悲痛期間,他也從沒停止過。
如今已87歲高齡的劉世龍,仍不知疲倦地為青少年思想教育做著貢獻,他說:“我要盡最大努力將王成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揚下去!以此激勵年輕一代的奮斗意志和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