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0月30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0月30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10-30 瀏覽次數:7826
10月30日
1937年
▲ 張聞天、毛澤東就南方游擊隊集中改編的有關問題致電秦邦憲、葉劍英:集中五分之三為一軍,以葉挺為軍長(待考慮)、項英為副軍長、陳毅或劉英為參謀長,反對國民黨插入任何人;任何游擊隊、區,均須中共中央派人親去傳達改編指示,然后集中。留下五分之二于原地改為保安隊;“葉挺是否能為軍長,待你們提出保證之后,再行決定。”
1938年
▲ 譚震林指揮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五團第一、第三營及第六團第三營和第一團第二營,在皖南青弋江、夫子坩、馬家園、紅楊樹至西河鎮一線,以運動防御戰術,連續作戰6天,粉碎日軍1000余人的進攻,斃傷日軍300余人。
1940年
▲ 葉挺、項英致電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葉劍英、劉少奇、陳毅、張云逸,報告同上官云相會談情況及請示行動方針。行動方案:1、保持皖南陣地,根本不轉移。2、完全放棄皖南到皖北,這會引起與桂軍的摩擦。3、完全放棄皖南,移蘇南。在執行“2 、3 ”兩方案時,地方黨必遭受大的破壞。敵后地區僅一條線,無論大小部隊均無法留下,最后必然是完全放棄。欲留一部分轉移一部分亦不可能。以上望中央速電復方針。
▲ 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政治部印發《蘇北摩擦真相》一書,以許多文獻資料揭露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挑起蘇北摩擦事件的開端、經過和結果,以及新四軍蘇北反摩擦斗爭的經過。
▲ 蘇北抗敵和平會議在曲塘召開,因韓德勤拒不參加,改為談話會,31日李明揚到會。會議決定蘇北各部隊團結抗日的四項臨時辦法和改造蘇北的八項辦法。陳毅、管文蔚、朱克靖代表新四軍出席會議。
▲ 《江南》第3卷第2期刊載“江抗”政治部頒布的“十不運動”(不當偽軍、不當漢奸、不當偽組織職員、不替偽組織帶路、不替敵偽報消息、不替敵偽軍做事、不做敵偽軍的朋友親戚、不買東洋貨、不把東西給敵偽軍、不向敵偽軍完糧納稅)和“十要運動”(要做抗日工作、要參加抗日組織、要替抗日軍隊帶路送信、要替抗日軍隊偵察敵情,報告消息、要替抗日軍隊做事、要便利公平的買賣東西給抗日軍隊、要向抗日軍隊完糧納稅、要幫助抗日軍隊打東洋人、要做抗日軍隊的朋友親戚、要做抗日政府的職員)。
1941年
▲ 新四軍軍分會關于第七師部隊活動方針電示曾希圣、孫仲德、何偉、李志高:目前你們(全華中一樣)是打游擊,故部隊分得散、地方擺得寬是很好的。只要各單獨活動部隊領導上不發生問題,分得愈散愈好。所有本軍各師除集中對頑軍作大規模戰斗外,均系以連為單位活動。你們在無為如能立足,敵人不大舉“掃蕩”,你們仍應在無為不動。因七師還沒有比無為更好的根據地,且在戰略上關系重要。陳軍長已到二師,曾、李是否能到二師與軍長見面?因為有些問題須要談清楚,否則以后的分歧會很多,而在電報中是說不清楚的。
1942年
▲ 陳毅、饒漱石、賴傳珠關于獨立旅調山東后淮海區的部署電令新四軍第十旅、第十九團、獨立旅:山東敵人“掃蕩”,獨立旅主力須調山東作戰。淮海區爾后部署如次:十九團全部及獨立旅三團接替獨立旅原防務(泗陽、宿遷、沭陽西南、西北地區),統歸胡炳云、劉錦屏(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團長和政治委員)指揮。應特別注意控制陳道口地域,保證與四師、山東一一五師交通聯系。二十九團團部率主力位于淮陰,漣水活動,另一營配合濱大、特團(指新四軍第十旅兼淮海軍區所屬濱海大隊和特務團)堅持沭陽東南、東北地區。各部隊具體分布,由劉震、金明、吳信泉決定,以命令行之。
1943年
▲ 粟裕電示王必成、江渭清:1、溧武路以北地區,原則上由地方武裝堅持即可,不必留主力兵團。你們各兵團大部均可抽出到溧武路以南進行開辟工作。為爭取必需的軍事勝利,各兵團尤其第四十八、第四十六團等主力,最好能集中使用向南推進較為有效。2、頑軍南撤后,為控制敵后之郎溪、廣德,可能有計劃布置人員和部隊投敵,你們應乘其立足未穩和內部動搖及敵人尚未信任之際,將其一律掃除,以免日后成為你們的死敵。3、對頑方留下之少數部隊,你們除加緊在人民中揭露其對敵不抵抗而專門反共的罪行外,可在軍事上予以各個擊破,以利工作的開展。4、你們軍事重心目前可移到梅渚、社渚、東壩及郎溪以北地區,掃除投敵殘頑,但地方工作重心仍應放在南渡、上興埠以南之水網地區,以便逐步向南推進。5、目前一分區及浙江均需要干部,故此間不能多調,除已令丹北抽一部給你們外,其余仍希在你們老地區選拔一批南去。6、浙東部隊正擬向會稽山發展。
1944年
▲ 張云逸、饒漱石報請中共中央軍委第四旅干部調整意見:淮南區黨委提議二師四旅干部有如下新的配備:原旅長梁從學兼政委,朱紹清任副旅長,高志榮副政委暫兼政治部主任;十團團長秦賢安為旅參謀長,遺職由該團政委蔡炳臣暫兼,調十一團二營長周奇云為十團副團長,新四軍淮南軍區津浦路東軍分區以羅占云任司令,李世焱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請批示(中共中央軍委于11月17日復電,同意此電所報的干部調整)。
1945年
▲ 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原局和中原軍區,以鄭位三、李先念、王首道、陳少敏、王震為中原局常委,鄭位三為代理書記。李先念任中原軍區司令員,鄭位三任政治委員,王震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曾傳六為副主任。劉子久任區黨委書記,五師與九旅部隊合編,王樹聲、戴季英部編1個縱隊。11月8日,王樹聲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
▲ 中共中央批準,以新四軍第五師野戰軍(鄂豫皖軍區)、八路軍三五九旅、河南(嵩岳)軍區部隊為基礎成立中原軍區,新四軍第五師野戰軍(鄂豫皖軍區)機關改為中原軍區機關。
▲ 中共中央電示陳毅、黎玉并告華中局:北面殲滅霍守義(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南面殲滅陳大慶,即是援助東北。除注意鄒、滕間戰役,不失時機殲陳(大慶)、吳(化文),并還須準備對付更多北上頑軍外,北面殲滅霍守義極端重要,請注意該地作戰指導,首先殲霍部二三個團,頓挫其行動,然后各個殲滅之。李品仙亦有開平津之可能,徐、蚌間破路及殲滅李部戰役,即是援助華北、東北,此點望華中充分注意。
▲ 蘇皖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根據聯席會議關于政府機構的決定,會議討論通過了蘇皖邊區政府秘書長和各廳、局、院、處、室負責人名單。具體為:秘書長張凱帆(兼),民政廳長陳蔭南(兼),財政廳長方毅(兼),教育廳長劉季平(兼),建設廳長計雨亭(兼),高等法院院長季方(兼),公安總局局長龍潛,交通總局局長朱月山,兩淮鹽務管理局局長陳易,貿易管理局局長李人俊,華中銀行行長陳穆,衛生處處長江上峰(兼)。審計處、法制室、參議室、糧賦局負責人暫缺。
1946年
▲ 中共華中分局發出《關于開展群眾性游擊戰爭,實行就地堅持,全面抵抗蔣軍進犯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