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紀實》 > 人物寫真 > 戰將吳信泉軍政兼優名揚鹽阜淮海
戰將吳信泉軍政兼優名揚鹽阜淮海
作者:柳莎 責任編輯:劉順發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18 瀏覽次數:7854
1955年9月,沈陽軍區參謀長吳信泉被授予中將軍銜后,在軍區軍人俱樂部留影
吳信泉是蘇北大地家喻戶曉的黃(克誠)三師戰將之一。1940年5月初,奉命南下華中的八路軍三四四旅和新二旅,在第二縱隊政治委員黃克誠率領下,于7月初在渦陽新興集,與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第六支隊會合后,奉命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彭雪楓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張震任參謀長,蕭望東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共四個旅。其中,由新二旅改稱的第二旅,旅長田守堯,擔任政治委員的正是吳信泉。
合編沒幾天,黃克誠又奉命率領原第二縱隊機關及教導營、第二旅和第四旅七團進入皖東北地區。于8月中旬與八路軍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合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三個支隊。其中第二支隊支隊長田守堯,政治委員仍由吳信泉擔任,副支隊長常玉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下轄六八七團、五團、六團計三個團。這一年,吳信泉和田守堯率領部隊進行了一系列戰斗:平息了沭陽縣八區小店2000余“小刀會”會眾的武裝暴亂;配合地方武裝鎮壓了沭西反動地主武裝勾結頑匪吳筱柴部發動的第三次武裝暴亂;打下季家圩,擊斃匪首顧豹岑,瓦解“小刀會”會眾2000人;在佃湖北四大門一帶包圍了進犯鹽阜區的頑軍徐繼泰部先頭部隊,斃俘其440余人;在師首長的指揮下,與兄弟部隊和地方武裝密切協同、配合,在鹽阜區第一次反掃蕩作戰中,粉碎了日軍獨立第十二旅團等部及偽軍李長江部共2萬余人的進攻,斃俘日偽軍3000余人;鄭潭口戰斗,一舉拔除日偽軍設防堅固的“模范工事”,斃敵800余人。這些戰斗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鹽阜區抗日軍民的士氣。
在此期間,還幫助和支持鹽阜區各縣先后建立了縣大隊或縣總隊,區、鄉也普遍建立了區中隊、鄉自衛隊,既增強了各級抗日民主政權的自衛能力,又為主力部隊儲備了兵員。
11月中旬,八旅在鹽阜區新蕩召開了第一次黨代表大會,落實中共中央華中局高干會議提出的“為建設正規化的黨軍而奮斗”的號召。吳信泉作了《我旅過去工作總結與今后工作方針》的報告,三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親臨八旅參加大會。吳信泉在報告中詳盡地總結了八旅組建以來在對敵斗爭、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以及部隊自身建設方面的成績和缺點,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務和方針,號召全旅指戰員為建設模范黨軍而奮斗。
1942年初,日軍對蘇北抗日根據地實行清鄉和蠶食;蘇北頑軍韓德勤部亦頻繁進行騷擾破壞。吳信泉和田守堯率領部隊,在師首長指揮下,為粉碎日、偽、頑的進攻,保衛蘇北抗日根據地進行了艱苦的斗爭。3月初,吳信泉接到上級通知,再次赴延安參加黨的“七大”。這次是與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治委員劉少奇同志同行。途經山東境內日偽軍封鎖線時,必須裝扮成商人模樣才能通過,可吳信泉當時是光頭,化了裝也不像個商人,少奇同志只好叫他返回蘇北根據地。不久,吳信泉和愛人一同被調人中共中央華中局黨校學習并參加整風。
1941年11月,鹽阜區新蕩,新四軍三師八旅黨代會期間,
時任八旅政治委員的吳信泉(后排右)與黃克誠(前排中)、李雪三(前排左)、張天云(前排右)等同志合影
面對這樣的形勢,為堅持對敵斗爭,經上級批準,淮海區劃分為四個地區,設立四個中心縣委,分別領導四個地區的斗爭和工作。主力部隊與地方武裝合編為四個支隊,每個支隊轄三個小團,分別活動于四個地區。
淮海軍分區成立了精兵簡政委員會,由吳信泉、劉震分任正副主任委員。這項工作關系重大,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吳信泉顧不得自己正發高燒和患眼疾,與司令員劉震及其他工作人員一起,連續工作三天三夜,擬定了精簡機關和主力部隊地方化的編制方案及干部配備方案,上報給第三師兼蘇北軍區黨委。在實施階段,一些干部對自己被下放、降職使用想不通。吳信泉逐個找這些于部談話,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使他們愉快地服從了分配,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了精簡機關和主力部隊地方化的任務。其中,以七旅二十一團機關一部及一營、抗大學員和地方武裝三位一體組成的第四支隊,僅用一周時間就組建完畢。
不久,高農斧同志奉調延安學習,上級任命吳信泉兼任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整編以前,淮海軍分區的主力部隊十旅(即原三四四旅)原隸屬于新四軍四師建制,在淮上地區堅持斗爭,豫皖蘇邊區反頑斗爭失利后,隨四師轉移到皖東北地區。部隊在接連不斷地作戰中,減員1300余人。艱苦的戰爭環境,給指戰員的心理罩上了一層陰影。如何來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呢?具有政治工作經驗的吳信泉,開始不停地觀察、思考、分析,醞釀著一種能夠使部隊更堅強、更有戰斗力的有效措施。
1943年春節過后,吳信泉來到駐扎在泗沭縣張大莊的第二支隊視察工作。在支隊政治處主任蔡永的陪同下,他深入到基層找干部談話,聽取各方面的情況,又找戰士們交談,在部隊邊看邊聽邊在小本子上記著。然后,他和蔡永就部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應如何開展工作的話題進行了一次長談。
吳信泉首先從落實毛主席建軍思想的高度詳盡闡述了加強部隊政治建設的意義,要求政工人員不要單純就事論事地抓思想,要著眼于部隊的基礎建設,尤其是基層組織建設。隨即,吳信泉以詢問的口吻對蔡永說,面對部隊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是否可以用在部隊中開展創造模范兵團和模范黨員、模范干部、模范連隊活動這種形式,來促進和加強部隊的基礎建設。
蔡永聽到這樣一個設想,頓時感到抓住了部隊的癥結所在,不由連連點頭。吳信泉繼續談了工作的基本思路:“首先加強和健全黨政機關和黨組織建設,在加強領導的前提下,利用戰斗間隙對部隊進行整訓,各級領導同志和機關干部要深人基層,幫助抓好典型和總結經驗,爾后在部隊全面推開創模活動,從而提高部隊戰斗力和促進軍民團結?!?/span>
關于“創造模范兵團”的基本構想,吳信泉已醞釀了許久,這是第一次向別人談及。蔡永非常贊同這個構想,表示堅決在第二支隊抓好落實。
吳信泉接著指出:鑒于部隊面臨日偽軍對淮海區第三次大掃蕩的殘酷斗爭,只能邊打、邊整、邊建地開展工作。
4月中旬,淮海軍分區基本掌握了對敵斗爭的主動權。認真搞好部隊內部基礎建設,進一步落實毛主席建軍思想的時機日趨成熟。吳信泉適時向軍分區黨委提出了開展“創造模范兵團”運動的建議和比較成熟的工作方案,司令員劉震及其他領導同志對此十分贊同,并決定由他領導主持這項工作。
5月里,吳信泉又來到第二支隊了解運動開展的情況。他召集支隊政工干部開座談會,對“創造模范兵團”運動作了明確而具體的指示,提出重點解決好四個問題,即戰斗作風、群眾紀律、軍民關系、鞏固部隊,使大家更加認清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工作的重點。
6月20日,軍分區黨委發布了“創造模范兵團”的訓令,提出了“提高部隊戰斗力,改進戰斗作風;鞏固和擴大部隊,提高部隊質量;嚴肅部隊紀律,貫徹擁政愛民政策”的三大口號,并提出了具體標準和要求。訓令發出后,吳信泉又召開了軍分區政治工作會議,進行總動員,并親自主持制定了創造模范兵團、模范連隊、模范干部、模范支部檢查細則,使訓令更加具體化。吳信泉還組織創作了《創造模范兵團歌》。這是他哼著當年蘇區的一支小調,讓政治部的青年干事高克把曲子記下來,又找人配上詞而創作出來的?!秳撛炷7侗鴪F歌》很快便在全區唱開,“創造模范兵團”的運動在部隊全面地、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11月7日,淮海軍分區政治部在史老莊開會,慶祝蘇聯十月革命節和總結“創造模范兵團”運動。通過開展“創造模范兵團”運動,整個部隊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部隊戰斗力大為提高,軍民關系非常融洽,淮海根據地真正成為部隊的家。全分區共涌現了3個模范兵團,11個模范連隊,29個模范排及700余名模范先進個人。半年時間內,部隊打了四個戰役,即對敵夏季攻勢、粉碎日偽八月掃蕩、清剿運河沿岸頑匪、粉碎日偽蠶食性的治安肅正計劃,都取得了很大戰績。
“創造模范兵團”運動是淮海軍分區一個顯著的成績,使部隊軍政素質有了很大提高,為取得對敵斗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4年5月,蘇北淮海區,吳信泉(左)與劉震(中)、金明(右)向高(溝)楊(口)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致哀
4月21日,軍分區發起了高(溝)、楊(口)戰役。高溝和楊口是淮海區東部最大的集鎮,也是淮海區與鹽阜區兩大根據地連接的要地,位于漣水、灌云、沭陽三縣交界地區。高、楊敵軍據點,是1942年11月日偽軍實行大掃蕩后,插入淮海根據地東部最大的據點。4月18日,駐守的日軍撤走,據點由偽軍第三十六師七十二旅和第五保安大隊等部共2500余人固守。其中高溝守敵1200余人,以高溝為核心,周圍設有七個互相連接的據點,各據點都修筑有地堡、炮樓、外壕,架設了鐵絲網等工事;楊口守敵1300余人,以楊口為核心,設有八個互相連接的據點,各據點也同樣都修筑了地堡、炮樓等工事。兩個據點雖然有著堅固工事為依靠,但自日軍撤走后,據點守敵便有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對固守失去信心,想撤走,日軍又不允許,處于守退兩難之境地。特別是新四軍發動的局部反攻,將日偽軍的大部分據點相繼拔除后,高、楊據點已成了孤立據點,守軍更加惶惶不安。
司令員劉震和吳信泉在分析了全局形勢和高、楊守敵的具體情況后,決定集中第一、第四支隊和第二支隊第六團,以及漣水、沭陽、灌云三縣縣總隊的兵力,于4月21日24時前,分割包圍高溝、楊口以及周圍所有據點之敵,然后向敵軍發起進攻。
各部隊受命后迅速行動起來。第四支隊支隊長鐘偉根據對高溝地形、敵情的周密偵察,作出了戰斗部署。由于第四支隊十團爭取到守衛南門的偽軍一個班的起義投誠,而提前在19日晚向高溝發起了進攻。部隊在起義偽軍班的接應下一舉攻人鎮內,迅速占領了偽警察局、七十二旅辦事處和區公所,連續攻占敵炮樓十余座,將守敵全殲。
十團提前行動后,劉震和吳信泉根據變化的情況,立即作出相應的戰斗部署調整,命令十團堅守占領的陣地,第四支隊所屬各部隊全部投入戰斗。20日拂曉,敵人集中兵力進行多次反擊,妄圖奪回失去的據點。均被十團擊潰。與此同時,第四支隊十一團先后攻克敵人在高溝西南面之張莊據點和東南面小黃莊據點。是日晚,十一團進入鎮內與十團會合,并肩與敵人展開巷戰,攻克偽軍一四四團據點,殲敵一部,余敵逃人高溝東北角幾個大據點內。21日和23日,新安鎮(今灌南)日偽軍500余人,先后兩次向高溝推進,均被第四支隊十一團、十二團和漣水總隊擊退,傷亡慘重。24日,第四支隊部隊向高溝所剩幾個據點的守敵發起總攻。當晚,全殲敵軍。到此,歷時五晝夜的高溝戰斗勝利結束。
與此同時,負責分割包圍楊口及周圍敵軍據點的第一支隊,已按原定部署進行作戰。至25日,楊口外圍據點全部肅清。
這時,劉震和吳信泉重新調整部署,令第一支隊二、三團為主攻楊口之第一梯隊,一團為第二梯隊,第四支隊和漣水總隊繼續在高溝東南吳二圩、秦二圩、王小圩之線阻擊新安鎮、漣水西援楊口之敵。
26日,第四支隊和漣水總隊在吳二圩,王小圩之線擊潰新安鎮500余西援楊口之敵,而進攻楊口的第一支隊二團和三團,于28日占領了楊口鎮除新宅子核心據點和大圩西頭河邊一個地堡之外的全部地方。29日,第四支隊在王小圩、吳二圩一帶,面對100余日軍和400余偽軍的猛烈攻擊,進行英勇頑強的抗擊,擊斃日軍70余人,活捉3人,殲偽軍一部。
在高、楊戰役處于激戰時,第三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命令第七旅二十團從鹽阜區星夜趕來支援,30日上午到達紀頭圩。劉震和吳信泉非常感激師首長派來兄弟部隊及時支援,同時對部隊重新作了戰斗部署,令二十團一個營歸第四支隊指揮,協助第四支隊執行打援任務;二十團主力接替第一支隊二、三團擔任主攻楊口核心據點新宅,第一支隊二、三團調至楊口東北的南北陶碼莊一線,阻擊響水口方向西援楊口之敵。
自5月1日起,敵軍從連云港連續三天出動飛機九架次,在楊口上空盤旋投彈、掃射,妄圖挽回其失敗的局面。但淮海軍分區各部隊一面擊退敵人的進攻,一面加緊構筑重機槍和迫擊炮陣地,做好總攻準備。5月1日和3日,第一支隊二、三團的指戰員們,在陶碼莊一帶兩次打退敵援軍數百人的多路進攻。
5月4日13時,劉震和吳信泉指揮部隊發起了楊口戰斗的最后總攻,重機槍、迫擊炮一齊向敵軍新宅據點猛烈開火。第一支隊迫擊炮連連長親自瞄準射擊,打出的三發炮彈全在敵人核心炮樓上爆炸,敵軍頓時大亂,未死的敵人嚇得趕緊把槍往外扔,手舉白毛巾俯首投降了。二十團第一梯隊乘機迅速占領了新宅據點。
此時,整個楊口鎮內剩下叛徒惠占彪(原是淮海軍分區第一支隊一團團長,1943年1月在日偽軍大掃蕩中帶兩個通信員叛變投敵,當了偽軍)帶領30余人在大圩西頭河邊一個地堡里頑抗。當他們得知新宅子據點被占后,惠占彪便帶隊倉皇突圍。劉震和吳信泉立即命令第一支隊供給處處長申元軍率騎兵20余人追擊。申元軍率部很快追上逃敵,惠占彪等30余偽軍全部被俘。戰后,全旅召開公審大會將叛徒惠占彪處決。
至此,高、楊戰役歷時16個晝夜,勝利攻克了敵軍深入到淮海根據地東部最大的據點,全殲偽軍三十六師七十二旅的兩個整團、一個保安團和第五保安大隊、兩個警察局、兩個區公所等部共2500余人,擊潰漣水、新安鎮、響水口等地日偽軍的六次增援,殲日偽軍900余人,活捉日軍士兵3人。整個戰役共殲滅日偽軍3400余人,收復被日偽軍占領的50平方公里土地,解放受日偽統治的8萬余民眾。各參戰部隊凱旋而歸,沿途村民舉著小紅旗,站滿村頭熱烈歡迎人民子弟兵。部隊回到駐地后,各縣、區、鄉政府都帶領群眾,肩扛手提著軍鞋、雞蛋、花生、豬肉等物資到部隊慰問?;春\娒癯两谝黄瑒倮南矏傊?。
1951年,吳信泉軍長(左一)與賀大增副政委(右二)、
石瑛主任(左二)及匡斌(左三)、孫祥華(右一)在朝鮮合影
阜寧城處于靠近鹽阜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駐守城區及周圍據點的是偽軍第二方面軍孫良誠部第五軍軍部和所轄第四十一師及由孫建言部改編的暫三十三師,計七個團3000余人。在日偽長期盤踞和苦心經營下,城內、城外設防嚴密,工事堅固。
阜寧戰役于4月24日22時發起。參戰部隊在“攻克阜寧城,向‘七大’獻禮”的戰斗口號下,打響了攻擊外圍據點的戰斗。25日凌晨3時30分,淮海軍分區第四支隊向城東之大、小顧莊偽軍發起佯攻,以步兵火力對敵射擊。拂曉后,以炮兵對敵炮樓和火力點進行猛烈轟擊,擊斃偽軍大隊長朱濤。戰至10時,駐守大、小顧莊偽軍200余人被迫投降。
正當大、小顧莊偽軍繳械投降之際,偽第五軍軍長王清翰率軍部特務團、四十一師一八五團及暫三十三師一部,兵分三路馳援大、小顧莊據點。當其先頭部隊行至小顧莊以南之墳地時,第四支隊給予迎頭痛擊。與此同時,設伏于殿橋、陸樓子一線的第一支隊及設伏在邵莊、邱莊一線之鹽阜軍分區二十二團等部同時向敵側后出擊。偽軍傷亡嚴重,倉皇向城內撤退,參戰部隊跟蹤追擊。戰至13時,攻占了城北、城東方向所有外圍據點及老城區一部。
黃克誠師長和洪學智參謀長鑒于戰役發展情況已造成攻占城區的有利條件,且守敵軍心已經動搖,防御體系已被分割,決心發起攻城戰斗。15時整,參戰部隊開始向阜寧城區之敵發起總攻。擔任攻打水龍局據點任務的淮海軍分區第四支隊,于22時對守敵實施第一次攻擊。敵人依仗堅固的工事和有利的地形進行頑抗。由于炮火未能有效地壓制住敵人,致使登城部隊受阻。26日凌晨2時,第四支隊實施第二次攻擊,又遭到敵猛烈炮火阻擊未能奏效。拂曉時,第四支隊調集火炮猛轟敵人陣地,有效地壓制了敵人的火力,掩護步兵發起沖鋒。敵人遭到沉重打擊遂繳械投降。至10時,城內最后一個據點—大浦橋據點守敵繳械投降,整個阜寧城宣告解放。
擔任掃清城南一線外圍據點和阻援任務的部隊,向城南一線的偽據點發動攻擊。對于從城內突圍逃跑的偽第五軍軍部和暫三十三師師部人員進行多面截擊。接著相繼攻占了城南一線外圍據點。整個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的勝利使新四軍完全控制了蘇北、蘇中之交通干線—(南)通(贛)榆公路的中段,擴大了鹽阜根據地。
8月9日,毛澤東主席發表題為《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對日本侵略軍大反攻。8月10日,三師奉命免兼蘇北軍區,八旅免兼鹽阜軍分區,另組新的鹽阜軍分區機關;十旅免兼淮海軍分區,另組新的淮海軍分區機關,領導新二團及全區地方武裝。吳信泉任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中共淮海地委書記,謝振華任副政治委員。從即日起,他指揮淮海區各縣警衛團以各自縣城為目標展開進攻,相繼收復了泗陽、沭陽、宿遷、漣水等縣城。接著吳信泉率領淮海區軍民參加了兩淮(淮陰、淮安)戰役。
9月23日,黃克誠受命率領新四軍第三師進軍東北,同時命令尚在皖江地區歸七師指揮的獨立旅歸還三師建制。9月28日,三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副師長劉震、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等率部出發北上。10月4日,獨立旅返回淮海區,作短暫的休整補充,并奉命進行整編和干部調整,吳信泉調任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10月8日,吳信泉和副旅長馮志湘、政治部主任石瑛率領獨立旅作為全師后衛部隊,告別生死與共的淮海根據地人民,踏上進軍東北的征途?!?/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