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1月22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1月22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11-22 瀏覽次數:7835
11月22日
1938年
▲ 彭雪楓致電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原局:我們已由鹿邑出動,星夜行軍,今晨全部安全通過柘睢、柘太兩公路,現已到達睢柘地域,準備大量消滅漢奸武裝,并摧毀偽組織,扶植各抗日武裝,壯大本身。
1940年
▲ 葉挺、項英致電中共中央及毛澤東、朱德,列舉皖南部隊開動北移的五個困難:“一、皖南部隊開動需相當時間。數月來均是積極進行堅持作戰之動員與布置,亦非數日所能改變。”“二、由蘇南北移之交通布置,須費相當時間才有保證。”“三、移至蘇南溧武路以南地區,如不會有安全時間,分批北移而發生變化,……反不如停留皖南,勝利把握較多。”“四、皖南很多工作人員,……也必須爭取短時期使其分批先行,安全轉移,同時有利于軍隊,并便于應付敵頑之進攻。”“五、軍部在皖南足足兩年半,不僅在各種建設上,就是各種工作轉變與問題處理,也非數日或半月所能解決。”,提出:“我們意見,極短期內無法開動。如估計有戰斗情況發生,反不如暫留皖南為好。”“我們已令江南積極按照作各種北移之布置,并先派一批人打前站,輸送工作人員先行。希夷準備前面交通通后,即可率一批人員經蘇南到蘇北。”
▲ 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致電葉挺、項英、劉少奇:估計國民黨各路大軍全部開至新黃河、淮南路一帶進攻出發地,約在下月中旬左右向彭雪楓、張云逸部發起進攻,“那時我除令彭雪楓、張云逸以游擊戰爭暫時支持皖東與淮北兩地外,我蘇北主力即須動手解決韓德勤”。
1941年
▲ 蘇中軍政黨委員會作出《關于堅持蘇中長期斗爭的決定》,對“地方武裝問題”作出八項決定。要求“普遍建立脫離生產的地方武裝和適當擴充主力兵團”。“脫離生產之自衛隊、游擊小組和地方兵團及主力兵團各占三分之一”。
▲ 羅忠毅、廖海濤在《第六師第十六旅1941年概況報告》中分三個時期報告了一年來的斗爭及工作經過,及現在部隊活動地區、目前的部隊一般的組織狀況、鞏固擴大部隊的經驗教訓等情況。 其中的十六旅:1、旅部設參謀處、供給處。2、旅部政治部設組織科、教育科、鋤奸科、民運科、總務科、《火線報》、印刷所、服務團、火線劇社。3、旅部直屬隊設教導隊、特務連、衛生處、修械所。4、團部編制:四十六團三個營九個連,團長黃玉庭,政委鐘國楚,政治處主任陳紹海;一營長廖堅持,政委李明;二營長林少炎,政委李伯;三營長孫愛之(地方干部),副營長王桂馥,教導員王美芳(地方干部)。四十七團團長諸葛慎(地方干部),副團長兼政委熊兆仁,政治處主任江如枝,現共五個連。四十八團團長王勝,參謀長胡品三,政委羅福佑,該團現歸旅部直接領導,只有四個連。獨立二團是統一戰線團。一營三個連,二營兩個連。團長程維新,參謀長楊洪才,政治處主任方克強。一營長王渭溪,開了小差,教導員李冉桂;二營長陳鐵英,政委王香雄。5、地方武裝及外圍部隊設第五行政區保安司令部司令樊玉琳,副司令洪天壽,基本部隊兩個連(200人左右);外圍部隊名為警衛第二營陳文章,劉洪奎部,人數150人左右;第六行政區保安司令部司令朱春苑,參謀長李釗,政治處主任李慶其,所屬警衛第四、第五、第七、第九四個連450人左右。縣區鄉常備隊警衛班排不在內。
1943年
▲ 江渭清、鐘國楚指揮新四軍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團(圍攻漆橋敵偽據點,并擔任伏擊孔鎮增援部隊)和旅部特務營(擔任伏擊東壩增援部隊)發動溧高戰役,先后攻克新月橋、漆橋、東流、邰村一線偽軍據點,全殲守敵,并采取圍城打援的戰術,在小茅山殲滅東壩增援之敵。是役俘偽第三師副師長陳炎生以下160余人,擊斃日軍大尉及偽軍中校以下日偽軍40余人。
▲ 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在埃及開羅舉行美中英三國首腦會議,26日簽訂《開羅宣言》。
1944年
▲ 張云逸、饒漱石、曾山復張愛萍、鄧子恢19日關于淮北地區劃分及干部配備電:在區黨委與師部直接領導下,組織路西野戰司令部,司令韋國清,副司令彭明治,政委吳芝圃。可靠十一旅部,不必另設機關。路西地委以吳芝圃任書記,何啟光及賴毅二人為副書記。吳因工作過忙,十一旅政委仍以賴毅充任為宜。如果能另物色他人任十一旅政委,調賴毅任師政治部副主任則更好。三、四分區為津浦、隴海鐵路重要地區,對今天堅持與明天反攻,均有極大作用。三、四分區以不合并為宜。可調趙匯川任三分區司令,劉玉柱任書記兼政委。四分區對外雖仍可保存分區與地委名稱,但一切機構宜精簡至最低限度,事實上成為區黨委直屬中心縣委,仍以張太生任書記兼司令,以便照顧津浦鐵路沿線地區工作。其他部署與干部配備,我們無意見。同意黎同新來華中局整風及李浩然任十一旅副主任。
▲ 華中局決定創辦華中建設大學。翌年4月1日,該校在盱眙縣新鋪正式開學,下設財經、民政、文教、民運四個系,先后招收四期學生,共培養了幾千名建設人才。
1946年
▲ 中共華中分局決定搶運蘇中糧食,確保完成上交華中6750萬斤大米的任務。為此,在阜寧縣益林鎮設立華中軍糧運輸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