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2月12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2月12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12-12 瀏覽次數:7823
12月12日
1940年
▲ 葉挺、項英、周子昆致電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并告劉少奇、陳毅:據密報,顧祝同電各進攻新四軍主力于12月底過繁銅、高淳,準備進攻新四軍皖南部隊“如該軍故意不動,即予以徹底解決”。并報告頑一四四師、新七師、五十二師、一○八師、四十師、預備隊師及國民黨軍獨立第三十三旅具體部署。
▲ 豫皖蘇邊區保安司令耿蘊齋、八路軍第四縱隊第十七團團長兼夏(邑)永(城)碭(山)縣縣長劉子仁、第十八團團長吳信榮,在國民黨第九十二軍軍長李仙洲等策動下,裹挾1500余人叛變。被扣押的第十七團政治委員蔡永等50余名干部,于次日拂曉奪槍突圍。
1941年
▲ 宿遷縣軍政領導在二區召開士紳聯歡會,縣長蔡貢庭、沂河大隊長胡震球、縣農救會主任戴文分別就國內外形勢,統一戰線政策,反“掃蕩”和農救會工作作了闡述。杜亞珍先生發言,盼望民主政府和軍隊盡力挽救偽區同胞。
1942年
▲ 陳毅、饒漱石、賴傳珠關于堅持淮海區的斗爭方針電示淮海區、新四軍第十旅:獨立旅返魯,淮海區應分區堅持。“可照不分主力與地方軍的原則,以主力加強地方軍,使主力地方游擊化,以達到長期堅持淮海、保持蘇皖聯系、控制運河的戰略目的。”在可能條件之下,可選擇敵偽之弱點,組織一較大的帶戰役性的攻擊部署,以收復一、二個較大的據點。發動民兵及群眾大舉破擊敵之公路,以增加敵偽困難。地方黨、政、民工作應徹底改變工作方式,以領導武裝游擊為工作中心,過去中心區的突擊方式必須拋棄。
1943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發出關于開展擁政愛民與擁軍運動的指示,規定1944年2月為擁政愛民與擁軍運動月。
1944年
▲ 蘇中參議會籌委會舉行座談會(至13日),各縣參議員、參政會代表參加。會議由朱履先主持,蘇中行署主任管文蔚、副主任季方及有關處長等列席。會議主要檢查廢除封建的保甲制度,進行鄉級和縣級選舉等民主建設,聽取人民意見。一致擁護《蘇中土地租佃條例》和《雇工條例》。
▲ 新四軍第四師宿東游擊支隊一部,進襲宿縣南西寺坡車站西20千米的蘄縣集偽軍據點,全殲兩個中隊守敵,斃偽大隊長以下10余人,俘偽軍150余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發出關于粉碎國民黨軍大規模進攻的指示:國民黨正以強大兵力(除偽軍及獨立師外,共有五十四個軍,并準備廣泛使用空軍)布置進攻解放區,大規模軍事進攻即將爆發。我必須緊急的動員,作有效的準備,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為貫徹和平民主的方針、必須在全黨、全軍,各機關、學校、民眾團體中,揭發國民黨發動內戰的罪行,開展反內戰運動。以國民黨的罪行與事實,向國民黨軍開展政治攻勢,爭取中間勢力,號召他們反內戰起義,參加和平民主的新中國事業。分析并指出了國民黨軍和我軍的優勢與劣勢。及克服我弱點應加強的工作。明確“粉碎國民黨軍這次嚴重的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必須取得各方面工作的有效配合”,各主力兵團、軍區司令部、政治部,要認真去注意這一工作。準備頑軍全面的大舉進攻時,進行一次統一的、全面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大破襲,將所有鐵道、公路、橋梁、電線、倉庫、飛機場等給以廣泛的摧毀,使一切交通動脈在同一時間斷絕。動員群眾幫助運輸糧食、彈藥、救護傷員外,在預定頑軍可能進攻地區.適當時期進行空舍清野,廣泛埋雷爆炸,把抗戰中許多寶貴經驗集中起來,普遍發揚。從反頑進攻中教育鍛煉廣大人民,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使他們了解到戰爭同切身利益是一致的。最后要求“全黨、全軍同志,緊張起來!粉碎國民黨軍的進攻!”
▲ 中共中央軍委復電陳毅、張云逸、饒漱石、黎玉:同意11日電關于津浦路作戰部署,望即依照執行;并告張鼎丞、鄧子恢、粟裕、 譚震林即令王必成、陶勇縱隊執行津浦路作戰任務,不去高郵了。
▲ 中共華中分局領導的兩淮鹽務管理局召開鹽政擴大會議,主要解決增進鹽產、組織運銷、征收鹽稅、調整管理機構、灶民生活等問題。
▲ 津浦前線野戰軍發起滕縣戰斗,經2日激戰,第八師于14 日攻克滕縣城,第九旅攻克棗莊之小窯等據點。全殲守城的頑偽軍9000余人,其中俘7000余人。日軍投降200余人。第八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王麓水在戰斗中犧牲。次日,國民黨軍新編第三十六師副師長何志斌率部1700余人起義。16日,改編為民主建國軍第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