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藝苑 > 《桃花源記》賞析
《桃花源記》賞析
作者: 禾 一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7年第10期 日期:2019-03-08 瀏覽次數:7829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1)人捕魚為業。緣(2)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3)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4)。土地平曠,屋舍儼然(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6),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7),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8)。具答之。便要(9)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10)邑人(11)來此絕境(12),不復(13)出焉,遂與外人間隔(14)。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15)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16)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17)為外人道也?!奔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18)之。及郡下,詣(19)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20),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21)往。未果,尋(22)病終(23),后遂無問津者。
注釋
(1)武陵:郡名,現在湖南常德市一帶。(2)緣:沿著,順著。(3)窮:走到盡頭。(4)豁然開朗: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5)儼然:整齊的樣子。(6)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7)黃發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8)從來:從……地方來。(9)要(yāo):通“邀”,邀請。(10)妻子:指妻子、兒女。(11)邑人:同縣的人(12)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13)復:再,又。(14)間隔:隔斷,隔絕。(15)無論:更不必說。(16)延,邀請。(17)不足:不值得。(18)志:做標記。(19)詣(yì)太守:拜見太守。(20)尋向所志: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21)規:計劃,打算。(22)尋:不久。(23)終:死亡。
解析
此文記述的是漁人偶然發現桃花源的故事,與一般的仙界故事不同的是,桃花源中人并非神仙,而是為躲避戰亂隱居的普通人。文章的大意是: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自得其樂。村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一一作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家里去,擺酒殺雞款待他。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聽完不禁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外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郡城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感言
魏晉著名詩人陶淵明創造的“桃花源”已經成為中國文學中最著名的“烏托邦”,他筆下的世外桃源,代表了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也是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陶淵明憧憬著那種沒有君主、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勞動、風氣淳樸、平等自由的理想社會,本文正是這種理想的生動寫照。這里田園環境優美,人民怡然自得。這樣的理想社會中,沒有戰亂,沒有貧窮,沒有欺詐。人們和睦相處,過著自食其力、康樂幸福的生活,到處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那是一個戰亂頻繁,政治腐敗,民生凋敝的黑暗社會。他深感痛苦和不滿,但是同時意識到要改變社會現狀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棄官歸隱,潔身自好。桃花源的理想從側面反映出充滿戰亂、百姓流離的社會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盡的災難。這種切身體驗和艱難生活的積淀,激發了他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一個理想社會的迫切愿望。桃花源虛構的世外桃源,是一個文明和諧的大同社會,也是中國歷代人民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在中國古代社會,這種“理想國”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文章開頭、結尾的寫法都有暗示,桃花源究在何處,沒有具體點明,人們想再訪也不可得。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理想國的構建屢見不鮮,如老子的“小國寡民”、列子的“華胥國”等,但在思想上能為更廣大的普通人群所接受,在描寫上讓人覺得更加真實親切的,當屬《桃花源記》。這是因為陶淵明不但有對人的自由生存方式的理性思考,更有躬耕壟畝的實踐?!疤一ㄔ础辈⒎峭耆饔诳障?,它不僅是詩意的,也具有現實意義。在今天,曾經支持過陶淵明的智慧與力量,也許能給當代人有益的精神啟迪。
中華民族歷來追求社會的公平、和諧,并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到了近代,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洪秀全主張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社會,康有為提出的“大同社會”,孫中山倡導的“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等,這些作為中國理想的社會模式,包含著和諧社會的思想成分。這些思想雖然和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追尋中國夢的理念有所區別,但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想遺產。
《桃花源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边@是中國農民千百年來的企盼。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國家不再針對農業單獨征稅,在中國存在2600多年的古老稅種宣告終結。農業稅的取消,對中國農業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歷史走到今天,一些在古人眼里遙不可及的理想已經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而成為了實實在在的事實?!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褪俏覀兊膴^斗目標?!蔽覀凕h的莊嚴承諾正一步步熔鑄到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堅守初心,必能行穩致遠。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