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中將皮定均:中原突圍建奇功
中將皮定均:中原突圍建奇功
作者:李業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9-09-19 瀏覽次數:7841
“皮有功,少晉中。”這是1955年毛澤東看到軍委關于全軍評銜授銜報告中皮定均名字時的批示。皮定均被授予中將軍銜時年僅41歲。
“皮有功,少晉中。”這是1955年毛澤東看到軍委關于全軍評銜授銜報告中皮定均名字時的批示。皮定均被授予中將軍銜時年僅41歲。
危難受命:七千“皮旅”掩護六萬主力突圍
1946年春夏之交,國民黨反動派利用國共兩黨和談和停戰之機,調遣11個軍26個師計30萬兵力,構筑碉堡10萬多個,在數十公里地區,把李先念中原解放軍6萬部隊包圍起來,叫囂“48小時內一舉包圍殲滅”,妄圖重演第二次“皖南事變”。6月23日,毛澤東、黨中央根據形勢的發展,電令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26日,30萬敵軍向中原解放區發起總攻,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戰役爆發了。
中原軍區主力由李先念、王樹聲分北、南兩路向西突圍,以皮定均的一縱一旅(簡稱“皮旅”)和張體學的鄂東獨立二旅牽制敵人,掩護主力西進。
革命戰爭年代,皮定均屢建戰功。他15歲參加紅軍,不到20歲升任團長。在抗戰時期,30歲的皮定均率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出太行,馳騁于嵩箕之間,由1700余人發展到近2萬人,先后取得伏擊曹村、夜襲飛機場、奇襲黑石關、解放登封等一系列戰斗的勝利,掀起了震驚全國的中岳狂飆,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椐地。他因作風頑強,勇謀剛毅,被豫西人民尊為“戰神”。在國民黨軍圍困中原軍區時,皮定均率部一直在白雀園一線陣地擔任防御。
據《鐵流千里》一書介紹,敵人判斷“皮旅”會向東突圍,就從東、南、北3個方向圍攻。僅在潢川至商城一線,就猥集了4個正規軍10萬人,構筑了縱深達二三十里的封鎖區。皮定均受領任務后,召開旅黨委會,討論制定掩護行動方案。
皮定均和政委徐子榮指揮主力在包圍圈里,采取“聲東擊西”的疑兵戰術,迅速向西南行進約15公里。一路上,部隊故意不停“掉東西”,偽裝挖灶做飯“來不及復原”。28日,7000人馬轉頭秘密隱蔽在僅有6戶人家的劉家沖,24小時不生火,使敵失去了尾追目標。同一天,中原軍區首長來電通知,主力已全部越過平漢鐵路,勝利成功突圍。
“搶過大牛山,向黨的生日獻禮!”
為了繼續牽制敵人,減輕西進主力的壓力,皮定均毅然決定和主力相背而行。在忽晴忽雨中,經商城瓦西坪,順著大別山脊背進入金寨(時稱立煌)、商城交界的九峰尖、大牛山,飛兵東進。這一帶曾是蘇區的中心區域。紅軍主力轉移后,敵人為消滅紅軍游擊隊,把該地百姓強行遷移,牲畜、房屋、糧食、房屋等全部搶光、燒光,殘忍地制造出無人區,被稱為“清區”。至今還未恢復生機,這給“皮旅”突圍增添了許多困難。6月30日,“皮旅”繞小界嶺,越過第一道封鎖線黃麻公路后,沿大別山山脊向東南方向疾進。剛埋鍋做飯休息,前方就響起槍聲,遭遇立煌和商城縣保安團及國民黨第三十四旅一〇一團堵擊。前衛一團三營營長郭剛一聲令下,槍聲、手榴彈爆炸聲和喊殺聲,震撼山谷。敵群一時大亂,連滾帶爬地縮回山下了。
經驗豐富的皮定均從槍聲中判斷,部隊遇到的并非敵小股散兵游勇。偵察隊也查明敵情:敵整編第七十二師第三十四旅第一百團搶占了瓦西坪以南高山,立煌、商城縣保安團顧敬之部也分別占據瓦西坪西南側和西北側高地,對“皮旅”形成夾擊之勢。同時,敵第一〇一團的后續增援部隊已從三河口趕來,企圖利用險要地形,以逸待勞,一舉將“皮旅”圍殲于瓦西坪地區這個大山洼里。
關鍵時刻,皮定均果斷地命令王誠漢“老虎團”第一團擔任主攻,殺開一條血路,掩護旅直和第二、第三團搶越大牛山。皮定均命令:“動作要快要猛,像撕布一樣撕開一條口子!”徐子榮號召:“搶過大牛山,向黨的生日獻禮!”前衛三營擔任攻擊,奪取石坡崗一線高地。該營七連擔任主攻,九連擔任助攻,八連為預備隊。七連從全連抽出20余名戰士,組成一個突擊班,每人5枚手榴彈,并把全連所有輕機槍配給他們。
經兩小時激戰,殲敵兩個連,全旅沿著撕開了的口子,經一晝夜急行軍,7月1日晚翻越1300多米高的大牛山。這是一旅在突圍中最為艱難的一次。
吳家店休整:中央電報“快走!”
為了迅速擺脫敵人,皮定均利用敵各據一方、互不通氣的弱點,帶領部隊機動迅速攻克皖鄂邊界的千古雄關松子關。
7月3日晚,部隊終于到達金寨吳家店。金寨是皮定均和副旅長方升普的家鄉。吳家店是鄂豫皖蘇區的重要根據地。筒子街上還殘留著當年紅軍標語:“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工農紅軍萬歲!”16年之后回到老根據地,皮定均和方升普感慨萬千。由于連續行軍作戰,部隊極度疲勞,傷病員驟增,所攜帶糧食已消耗殆盡。4日,旅黨委在吳家店召開團以上干部會議,檢查總結突圍作戰情況,研究部署下一步行動,決定利用吳家店老蘇區有利條件,休整3天,安置傷病員,趁敵后方空虛及對我軍情況不明,迅速跳出大別山。
各團迅速對部隊進行深入的思想動員,立即派出宣傳隊,召開群眾會議,訪貧問苦,向群眾揭露敵人全面內戰罪行。群眾奔走相告:“當年的紅軍又回來了!”并熱情地報告敵情,一些重傷病員被安置在當地群眾家里養傷。打開了敵軍在吳家店吳氏祠等4個糧食倉庫,將大部分糧食分給貧苦群眾,一部分留作軍糧。老區人民一邊分糧,一邊積極幫助部隊運糧碾米做干糧,還送來了雞蛋、糍粑等食品。看到很多戰士腳板血泡累累,腿腫腳爛。蘇區人民連夜突擊趕制軍鞋:“紅嫂”們把敵人盛糧的麻袋拆成線,為每位戰士做了一雙結實柔軟的布鞋;男人們為每位戰士打了兩雙草鞋。指戰員人人獲得5天軍糧,體力得到恢復,供給得到補充。
其間,皮定均還從群眾及俘虜口中,從敵文件、報紙上,查明了周圍敵情。他下令架起電臺,與中原局、中原軍區及華中兄弟部隊聯系,但始終沒聯絡上,最后直接聯絡延安。在休整第三天,紅色電波傳來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快走!快走!”雖然只有四個字,卻成為皮旅的指路明燈。
7月7日一大早,在吳家店街上,竹根河邊,老區鄉親們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自己的子弟兵“皮旅”。部隊經過包畈、十八盤、后畈、葉畈、王墩、烏鳳溝、西界嶺、漫水河等,繼續向華中蘇皖解放區疾進。
成功突圍:戰青風嶺東出大別山
在淫雨中,“皮旅”7月8日到達金寨、霍山交界處,經過俗稱七十二道彎的漫流河向東挺進。10日中午到達千笠寺。寺廟山門上有一幅對聯:“漫水飄來千笠寺,青風吹去萬人愁。”青風就是前后的青風嶺,萬人愁是金寨與霍山交界處的高山。青風嶺是東出大別山的必經關口,地形萬分險要。它北麓緊靠淠河支流,河兩岸都是陡直的峭壁。青風嶺就是它伸出來的一根橫梁。國民黨安徽挺進縱隊就駐扎在這里。“皮旅”要是沖不過這一關,后面追兵再堵住退路,會又一次陷入絕境。
皮定均決定由二團擔任主攻,爭取每一分鐘,搶占青風嶺。二團發起兩次攻擊都被敵人密集的火力壓了下來。皮定均在日記中寫道:“二團上山的地方是一片幾丈高的峭壁,山上林密如梳篦,根本無法插足。戰士們用綁帶、扁擔和牲口身上的繩子攀上峭壁,然后用砍柴刀劈林開路。他們全身被樹枝、荊棘、尖石割得皮破血流,登上了青風嶺右翼主峰,出敵不意地向敵人側背發起了沖鋒。”幾個機槍手平端機槍,邁著大步邊走邊掃射。另一路戰士們同時甩出一排手榴彈。在硝煙滾滾、動地殺聲中,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此時一團也從正面順石板道直沖山頂。最終取得了東向前行的主動權。
“皮旅”避強擊弱,避實就虛,飛出大別山,跨越皖中平原,向蘇皖解放區前進。
“皮旅”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皮旅”從6月26日打響阻擊第一槍開始,到7月20日勝利到達預定目的地蘇皖解放區盱眙根據地,跨過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征程2000里,24晝夜大小激戰23仗。據統計,“皮旅”突圍前7000人,除去突圍路上犧牲、負傷留下就地養傷,在磨子潭三團一營三連被敵割斷在大別山掉隊后歸編張體學鄂東獨二旅五團,最后到蘇北還有成建制5000多人。皮定均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驚人的奇跡,為人民解放軍歷史譜寫了輝煌燦爛的篇章。李先念說:“中原突圍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也是黨中央、毛主席的重大戰略部署。”周恩來說,“皮旅”“雖然只有一個旅,中央是把它當作一個方面軍使用呢!”
1946年7月底,中央軍委肯定中原突圍,“整個突圍戰役是勝利的,敵人毫無所得,你們這一行動已調動程潛、劉峙和胡宗南三部力量,給反動派以極大震動與困難,故你們的行動關系全局甚大。”所以,1955年,皮定均因中原突圍、以及后來的孟良崮戰役和上甘嶺戰役的卓越功勛,毛澤東親批,皮定均定為中將軍銜。1969年,在黨的“九大”期間,毛澤東贊揚皮定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指出:“如果怕苦怕死,革命是搞不出什么名堂來的,就要有像你們中原突圍那樣沖鋒陷陣的拼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