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我與新四軍 > 十九大黨代表鐘佰均深情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十九大黨代表鐘佰均深情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作者:祝新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5-26 瀏覽次數:7828
為什么一窮二白的西棘蕩能夠摘掉窮帽子走向致富路?憑什么地處蘇北的落后村,能躍升成為“兩聚一高”新實踐的蘇北樣板?又是什么讓鐘佰均能夠成為群眾認同、組織認可的全國勞模、江蘇時代楷模?請聽鐘佰均深情講述自己村的精準扶貧故事。
江蘇時代楷模鐘佰均
黨的十九大代表、連云港市贛榆區西棘蕩村黨委書記鐘佰均扎根鄉間20年,讓曾經的窮村蛻變為全市富裕和諧的經濟強村和全國文明村。其事跡被《光明日報》《新華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全市掀起了“村比西棘蕩,書記學鐘佰均”的學習熱潮。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先后在省委全會等重要場合5次為他點贊,稱贊鐘佰均“帶領村民因地制宜,找到了一條強村富民的好路子”。
為什么一窮二白的西棘蕩能夠摘掉窮帽子走向致富路?憑什么地處蘇北的落后村,能躍升成為“兩聚一高”新實踐的蘇北樣板?又是什么讓鐘佰均能夠成為群眾認同、組織認可的全國勞模、江蘇時代楷模?請聽鐘佰均深情講述自己村的精準扶貧故事。
我是土生土長的西棘蕩人。以前的西棘蕩荊棘叢生,是一個吃了上頓不知下頓的窮村,一個出了名的亂村、光棍村。
1987年我到贛榆縣城東養殖場干起了技術員。1997年年底,柘汪鄉黨委書記找到我,說我年輕有頭腦,又是黨員,應該回村里挑擔子。我拒絕了,因為那時,我已經當上了廠領導,還承包有蝦塘,年收入2萬,是村支書的5倍多。讓我從企業回到農村,把“鐵飯碗”變為“土飯碗”,真心不想去。
一件偶然的小事,改變了我的想法。有一次,本家大嬸告訴我她想找媒人為兒子說親,媒人說,孩子不錯,就是村太窮了。聽了這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老話說得好:“兒不嫌母丑。”西棘蕩是我的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怎么能嫌棄她?我暗暗發誓,一定要搞好西棘蕩,一定要讓家鄉變個樣!
我把回村當書記的想法告訴了家人。一向溫順的妻子不干了:“一家老小都靠你養活,你回來怎么辦?咱不做這個書記。”年過六旬的父母也強烈反對:“當書記是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盡得罪人,如果干不好,會被人家笑話。”
我再三做他們工作:“書記總要有人當,硬骨頭總要有人啃。我是黨員,我不干,誰干!村里再這樣窮下去,真要成光棍村了。”
看我態度堅決,沒有商量的余地,家人也只好半是心痛、半是擔憂地答應了。那年我29歲,這一干就是20年,風風雨雨,酸甜苦辣,有付出,也有收獲,有委屈,更有喜悅。
上任后,擺在我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村集體負債近20萬元,人心渙散,連黨員會都開不起來。面對這樣的困境,我有點擔心,但沒有后退,“一口唾沫一個釘”,既然干了,就要干出個樣子。
西棘蕩地處丘陵,干旱少雨,屬于典型的望天收,缺水一直是個老大難。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井,最大的困難是打井沒有錢,我就帶頭湊了一萬塊。
為省工錢,干部村民齊上陣,晝夜不停地挖。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出水,大家有些灰心喪氣。有人甩手不干,有人說我勞民傷財。我又氣又急,一個月下來,人瘦了很多。
在一個雨天,我剛進家門,妻子看到我滿身泥水,埋怨說:“你愣啊,這么大雨,還在外面淋。”沒等她說完,我就沖她大吼:“你以為我不想回家,不想吃口熱飯熱湯,不想睡個安穩覺啊,我吃飽撐的!”妻子委屈地哭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段時間,大家鐵锨不知道用壞幾把,鞋子不知道磨破幾雙。到了第66天,當看見一股清泉涌出地面,從不流淚的我,眼淚奪眶而出,委屈、心酸、喜悅同時涌來。兩個月后,一口直徑20米,深16米的大口井終于挖好了。村民們扶老攜幼,來看這口大井。望著鄉親們樸實的身影,嬉笑的面孔,我的心也沸騰起來。我們打出的不光是一口生產井,更是一口“民心井”!
農村要想拔“窮根”,必須要有產業支撐。解決了良田灌溉問題后,我開始四處學習致富的路子。聽說山東沂源水果種植全國有名,我就先后引進了一些優良品種。但由于村子離海近,海風有鹽度,果子還沒成熟就落了葉。
幾年下來,致富沒成功,還欠了一些債,村民開始議論,說看來你鐘佰均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窮沒有根,富沒有苗。”我始終堅信,只要邁開步子,選對路子,就一定能掙到票子,拔掉窮根。
1999年底,我在鄰近漁村看到有人收購廢舊漁網,我問他收這干嘛?他說,我們收的漁網是賣給寧波老板做顆粒原料的。我眼前一亮,我們村離海近,漁網資源這么豐富,何不把寧波老板請到村里來建廠?這興許就是一條致富的路子。
一不做,二不休。我帶著煎餅大蔥,連夜搭乘運輸廢舊漁網的貨車,遠赴寧波,邀請當地客商來村投資建廠。可是人家嫌路遠地偏,好說歹說,怎么也不來。
我看準了尼龍顆粒加工能賺錢,就決定干下去。一個月后,我又去找客商,反復給他算經濟賬,客商終于動心了,答應跟我來西棘蕩。那天下著小雨,一條土路踩得稀巴爛,客商的小車停在村外開不進去。當他得知場地還沒通電,二話不說,飯都不吃,掉頭就走。我趕忙追上去說,我用人格向你保證,給我三個月,缺什么補什么,保證讓你滿意。
接下來幾個月,我帶領村民修路、建廠,晝夜不停。剛一完工,我又趕赴寧波,客商被我的真誠打動,跟我來到了村子。
當他看到眼前嶄新的水泥路、平整的廠房和新通的水電時,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變化,握著我的手說,鐘書記,你是干事的人,我認了。
2000年,我和客商聯合投資100萬,建起了西棘蕩村第一個尼龍顆粒加工廠,當年就盈利40多萬。
其實,搞投資,做合作,不是我的目的。我真實想法是做給村民看,帶領村民干,實現共同富。
西棘蕩的村民世世代代和土地打交道,讓他們離開土地搞工廠,沒人敢干。我知道鄉親們是窮怕了,便挨家挨戶做工作。終于有部分村民的思想被我做通了,創業的激情也被激發了。
思想通了,路子有了,創業資金卻成了最大問題。我決定為他們擔保貸款。妻子知道后,執意不讓,說:“萬一生意不好,賠了,貸款我們還得起嗎?”我說:“我是村書記,擔著村子發展和致富的重任,如果連這點擔當都沒有,那還干啥書記?只要老百姓能富,冒點險,值!”
我一次次跑信用社,以個人名義為大家擔保,每年擔保貸款達300多萬。新來的信用社主任看到這么大數額,都是由我一個人擔保,誤以為我是個騙貸的。
有了貸款支持,一些有頭腦的黨員和村民就行動起來了。沒幾年,村里就有了140戶尼龍顆粒加工廠,西棘蕩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尼龍顆粒加工專業村,連山東的村民都來打工。
隨著村里尼龍顆粒加工廠越來越多,盡管漁網清洗污染不大,如果放任不管,污水隨意排放,久了也很容易造成污染。修建一個污水處理廠,勢在必行。
聽說要建污水處理廠,村民們紛紛找到我說,書記,好不容易有點錢,建這東西,不是眼睜睜地打水漂嗎?針對村民的顧慮,我就召開支部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我告訴大家,環境污染不只害了我們這一代,還會貽害下一代,讓子孫戳脊梁骨的事,我們做不得。漸漸地,大家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愿意到愿意,思想逐漸統一了。全市第一家村級污水處理廠終于建成。
村里顆粒加工廠越來越多,但都是小作坊生產,不環保,風險大,隱患多,競爭力弱,必須集中發展,規模生產。
說干就干,我們依托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在村子邊建立了兩個工業集中區,搞集約化生產,把加工戶搬到集中區發展。
村民聽說要實施“三個一批”工程,特別對關掉一批設備落后的小作坊意見很大,有上門責難的,有說我是傻子,還有說我是瞎折騰。
群眾的牢騷、不滿,將心比心,我是理解的。說千言道萬語,不如到現場走一走。于是,我帶領村黨員干部、村民企業代表,多次去浙江、蘇南等地,參觀學習,現場感受。
看得多了,視野寬了,理解深了,一些企業代表主動來找我,說,鐘書記,不用再學了,看看人家,比比我們,才知什么是落后。此后,全村累計關停、合并加工小企業40多家,轉產企業10多家,引進了宏海塑業等深加工項目,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實現了產業的成功轉型。
在產業轉型路上,我們一直在前行。依托工業集中區,去年底,西棘蕩村在全市率先規劃建設了農民創業園,一期占地200畝,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目前已經開工建設。園區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尼龍顆粒4萬噸,聚乙烯顆粒8萬噸,產值8億元,吸引周邊農民2600人創業就業。
村是最小國,國是千萬村。習總書記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先從鄉村治理現代化干起。我理解的鄉村現代化,不僅僅是房子、車子、票子,還要有腦子、路子、點子。
為此,我們把文化強村、文明興村作為村莊治理的頭等大事,建起了鄉村大舞臺,辦起了西棘蕩春晚;建設了鄉賢園,發布了鄉賢榜,積極發揮鄉賢文化在鄉村治理中的橋梁、智庫、標桿作用;設立了“孝老愛親獎”,每年評選最美村民、好媳婦和好婆婆,弘揚美德善舉;傳家風,曬家訓……現在的西棘蕩,家風純正,民風淳樸,村風優良,還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村。
芝麻官雖小,但責任不小;村書記不大,但關系千家。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的根在農村,我要用一生報答生我養我的土地;我是一名黨員,我將牢記入黨誓詞,用實際行動亮好黨員身份;我是一名村書記,我會終身把腿插在泥土里,用我的畢生追求,讓群眾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