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逐島進攻奪舟山
逐島進攻奪舟山
作者:和治偉 責任編輯:祝新漢 來源:《鐵軍》2012年第4期 日期:2013-10-24 瀏覽次數:7840
舟山群島是中國沿海最大的群島,扼南北海運之要沖,屏護甬滬杭和華東沿海,歷來就是海防要地。1949年8月到1950年5月間,我人民解放軍對盤踞舟山群島的國民黨軍實施了進攻作戰,經過多次較量,斗智斗勇,最終解放了舟山群島。
當時,按照毛主席的戰略意圖,第三野戰軍成立了浙東前線指揮所以指揮解放舟山的戰役,具體由七兵團所轄二十二軍、二十一軍六十一師承擔渡海作戰、解放舟山群島的主攻任務。根據黨中央和第三野戰軍關于逐島進攻解放舟山和先攻大榭、金塘等島的命令,參戰部隊決定舟山戰役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攻取外圍島嶼,掃清障礙;第二步是奪取主島,解放舟山。
首戰大榭島
大榭島位于穿山半島北側,南距大陸只有600米,炮火可以直接對射,北與金塘島、舟山島相望,是穿山港的天然屏障。奪取大榭島,對于控制穿山港東西出入口和支援金塘島、舟山島作戰具有重要的作用。解放軍參戰部隊決定把攻占大榭島作為舟山戰役的第一仗來打。此時,盤踞大榭島的國民黨軍隊有七十五軍十六師一個團的全部、另一個團的一部和師警衛連,共1000多人。
1949年8月18日下午6點,解放軍二十二軍六十四師和六十六師一九六團在軍山炮團的配合下,開始向大榭島發起攻擊。我軍炮火隱蔽、迅速、先期、突然齊射,為渡海部隊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29分鐘后,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成功登陸,裝運鐵道游擊隊出身戰士的兩艘船率先搶灘,占領并控制了灘頭陣地。隨后,后續部隊相繼登陸。登陸部隊采用“中心插入、斷敵退路、回首殲敵”的戰術,向縱深猛插,在紅毛尖、將軍山、七頂山等山頭高地與國民黨守軍展開激戰,最后全殲了收縮到七頂山的殘敵,攻占了全島。
大榭島之戰,解放軍共殲敵1448人。與此同時,部隊還對外馬神島、穿鼻山島進行了攻擊,全部殲滅了島上的國民黨軍隊。此后,盤踞在梅山島上的國民黨軍一個團害怕遭到被殲的命運,倉惶逃竄,我軍隨后進駐該島。至此,臨近穿山半島的島嶼全部得到解放。
大榭島的勝利,為我軍“逐島攻占、解放舟山”取得了第一手的敵情資料,參戰部隊積累了渡海作戰組織指揮、戰斗編隊、搶灘登陸、步炮協同、政治攻勢和后勤運輸、戰場救護等方面的寶貴經驗,打破了敵人“依海據險、戰無不勝”的美夢,堅定了解放軍指戰員渡海作戰、敢打必勝的信心。
激戰金塘島
金塘島是舟山本島西部最大的外圍據點,金塘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較寬,有4000米。要渡過這么寬的海峽,最關鍵的是在攻擊開始時要快速搶灘登陸,如果動作稍有遲緩,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為了達到多點快速登陸的目的,解放軍參戰部隊加強了渡海登陸準備,不僅從浙江省,還從山東、江蘇、安徽等省征集到了600多艘船只,可以裝載一個加強步兵師航渡。參戰部隊吸取了大榭島之戰的經驗,加強了航海訓練,進行了步兵搶灘登陸、步炮協同作戰等綜合演習,基本上達到了船自為戰、組自為戰、密切協同、主動殲敵的要求。
10月3日下午5時,雨停霧散,風向轉換,參戰部隊抓住難得的時機,對金塘島守敵進行了炮擊。6時30分,天色黑了下來,潮水也快漲平,風浪逐漸平靜,二十二軍六十六師和六十四師一九○團搭乘300多艘木帆船同時起渡,向金塘島駛去。航渡過程中天氣突變,風雨交加,部隊在極度巔簸中頂風破浪前行。航行了75分鐘后,參戰部隊在金塘島西南部的雙礁、柏塘、橫嵐一帶成功搶灘登陸。此時,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大雨瓢潑,山洪暴發,平地汪洋,塹壑難辨。登陸部隊冒雨攻擊,迅速占領金塘島的南半部,又趟著水向北進擊退縮之敵,攻占了西北部的瀝港和大鵬島。
金塘島一戰,解放軍共殲敵2409人,活捉了少將副師長李湘萍。實踐證明,使用木帆船渡海作戰,在我岸基炮火的支援下,各船以火力直接掩護,船自為戰、勇猛突擊、大正面同時登陸能夠取得成功。戰斗的勝利增強了廣大指戰員奪取舟山的信心。
速戰桃花島
金塘島解放后,六橫島、佛渡島、蝦峙島的國民黨軍害怕被圍殲,相繼棄島而逃,竄到了離舟山島較近的桃花、登步等島。解放軍先后進駐六橫、蝦峙、佛渡等島。這樣,舟山島西側的屏障基本清除,東側的屏障桃花島、登步島等島就成為我軍的攻擊目標。
解放軍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10月18日下午5時40分,六十一師投入四個營的兵力,在六橫島、蝦峙島人民群眾的支援和炮兵火力的掩護下,向桃花島發起了進攻。部隊登陸后,經過十個小時的戰斗就占領了全島,共殲敵1300多人;隨后,又對桃花島西南的大、小雙山發起攻擊,守島的國民黨交警一個中隊全部投降;還攻克了懸鵓鴣島,殲滅守島的國民黨軍一個連。
桃花島之戰是場漂亮的速決戰,領導贊譽該戰役是“抓緊戰機,大膽投入突擊,并以迅速果敢的動作阻斷敵人退路,獲得勝利之典范”。隨后,我六十一師分兵警戒六橫、蝦峙、桃花等島,開始部署攻打離桃花島3000多米、更靠近舟山島的登步島。
血戰登步島
登步島面積只有14平方公里,它雖然是個彈丸小島,卻是舟山島南面的最后一個屏障。11月3日晚上8時,天氣惡劣,大雨如注,攻島突擊隊乘坐150多艘船從桃花島起渡,向登步島發起攻擊。20分鐘后,第一梯隊七個半連在王家岙、后門灣成功登陸。但其他部隊因為風向驟變,風潮不順,沒能夠順利登陸。登陸部隊勇猛作戰,很快就殲滅了國民黨軍八個連,俘獲了600多人,并控制了島上四分之三的地區,將國民黨軍殘部壓縮到登步島北側的雞冠村和沿海一隅,殲滅殘敵、奪占全島勝利在望。
舟山島國民黨軍聞訊后,派出飛機冒雨偵察解放軍前沿陣地,確定舟山島西部沒有受攻擊的威脅后,就在海、空軍的掩護下,向登步島派出兩個團的兵力進行增援,向解放軍登島部隊兇猛反撲,使戰場形勢發生了逆轉。解放軍登島部隊冒著國民黨空軍的狂轟亂炸,與反撲的國民黨軍在流水巖、炮臺山一線反復爭奪,陣地幾經易手,戰況非常慘烈。我一八二團二連的指戰員堅守陣地,與數次沖擊的兩個營敵人同歸于盡。情況緊急,解放軍登島部隊急需援兵。此時,六十一師除留下一個團控制桃花島等已占島嶼外,還有兩個營和一個半連的兵力。師長胡煒率領全部剩余兵力向登步島增援,與在島上頑強戰斗的第一梯隊共同戰斗,力圖挽回戰局,扭轉形勢。不料國民黨軍又派出兩個團和一個營的兵力再次登島增援。雙方在流水巖、野豬山塘一線反復爭奪。
此時,島上國民黨軍已經具有了兵力優勢,并占據著海、空優勢,解放軍登島部隊逐漸陷入重圍,形勢萬分危急。六十一師師長胡煒面臨著重大的生死抉擇:敵我力量懸殊太大,我方不僅無兵可增,并且無法補充消耗,以我現有力量不僅無法殲滅當前之敵和控制全島,并且登島部隊的命運也十分危殆。最后,胡煒不計個人得失和榮辱,果斷決定:佯攻掩護,撤出戰斗。
登步島一戰,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3396人,自身損失也很大,傷亡1488人。
雙方增兵備戰
登步島和金門島之戰,都彰顯出渡海登陸作戰的特殊性。對在陸地節節取勝的人民解放軍而言,渡海登陸作戰面臨著全新的環境,是個嚴峻的挑戰。為增強攻擊舟山的力量,解放軍二十三軍奉命進駐大榭島和穿山半島地區。
12月,毛主席決定從成立不久的人民海軍中抽調部分兵力投入舟山戰役,并確定二十一軍全部參戰,調高炮十三團進駐寧波擔任防空任務。此后,毛主席又對船只準備、攻擊時機、敵工工作等進行了多次電訊(問)、電示。
國民黨軍在登步島抗登陸作戰后,大力渲染登步島局部勝利。12月底,盤踞舟山的國民黨軍總兵力增加到10萬多人。國民黨軍還搶修機場,頻頻出動飛機對上海、杭州、寧波等城市和附近交通線進行狂轟濫炸,威脅著華東地區大陸的安全。
到1950年2月底,華東地區的徐州、南京、杭州、衢州、寧波等地我軍用機場先后竣工投入使用。3月,人民空軍航空兵部隊進駐上海。到4月底,華東各機場已經有作戰飛機約200架,我軍已奪取了華東上空的局部制空權,為解放舟山提供了空中支援。
2月底,解放軍七兵團、九兵團在杭州召開了作戰會議,確定二十四軍投入舟山戰役。3月底,兩兵團再次召開師以上干部會議,增調炮兵到金塘島、大榭島參戰。至此,解放軍攻擊部隊增加到二十一軍、二十二軍、二十三軍、二十四軍12個師和10個炮兵團以及部分海軍共13萬多人,全部進入前沿陣地。在我軍進行作戰準備期間,國民黨也不斷向舟山增兵,總兵力增加到五個軍,連同海、空軍和特種部隊等共12.5萬多人。
4月25日,粟裕召集參加舟山群島作戰的部隊召開海陸空三軍聯席作戰會議,研究對舟山群島作戰方案。決定七兵團、九兵團的六個軍全部投入舟山戰役,組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前后鉗擊,戰斗定在6月份進行。
粟裕認為,渡海登陸強攻是比較現代化的作戰行動,要實施渡海登陸作戰,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渡海的船,二是駕船識海的人。為此,參戰部隊在華東地區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下,共征集到帆船(部分改裝成機帆船)2000多艘,保證一次可以運載10萬人以上的部隊渡海登陸。各參戰部隊抓緊進行渡海登陸訓練,利用敵機、軍艦騷擾的間隙,起早摸黑,冒嚴寒、頂酷暑,沐風櫛雨,喝海水、流汗水,苦練渡海作戰的本領。
群島全部解放
5月1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渡海解放了海南島。急劇變化的戰局,解放軍重兵圍攻舟山的態勢,以及人民海軍、空軍的快速成長,迫使蔣介石重新審視舟山戰局,以舟山為海空基地襲擾沿海解放區,利用海峽天險消耗攻島部隊有生力量的希望幾乎成了泡影。為了保存實力,集中兵力確保臺灣,國民黨軍方根據蔣介石的命令,于5月10日在臺北召開了最高作戰會議,以“空中優勢不能確保”、“補給線長、運輸困難”等為理由,決定立即將舟山駐軍悉數撤到臺灣。
第二天,蔣介石派國民黨軍副參謀總長郭寄嶠、海軍代副總司令馬紀壯、空軍副司令王叔銘等到舟山,向舟山防衛司令部司令石覺面授撤軍臺灣的口頭命令和手令,實施撤軍計劃。從臺灣駛來的80艘運輸艦船悄悄停泊在舟山指定海域,隨時備用。13日晚,據守舟山的國民黨軍開始分批登船,秘密撤退,16日,在濃重海霧的掩蓋下,舟山的國民黨軍政人員全部秘密撤離舟山,逃向臺灣。逃離時抓走壯丁萬余人。
15日,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電示浙東前線指揮所:“舟山守敵在我軍的威迫之下有逃竄的可能,必須立即摸清虛實,采取行動。”當晚前線部隊派出偵察兵渡海偵察,證實了陳毅的判斷。16日,浙東前線指揮所發出了向舟山群島全線攻擊的命令。七兵團迅速指揮所轄二十一軍、二十三軍和二十二軍,分為東、中、西三路向舟山大舉進軍,近千只戰船揚帆橫渡,相繼占領了登步島、冊子島、大貓島、舟山島、朱家尖島、岱山島、長涂島、普陀山島等島嶼。到19日,舟山群島全部解放。由于當時解放軍沒有掌握制海權,難以攔截、追擊和殲滅向臺灣逃竄的舟山之敵。后來,部隊又清剿了盤踞在嵊泗列島上500多名國民黨海匪。
舟山群島戰役,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8900多人,繳獲各種炮83門、槍支3209支(挺)、電臺16部、汽車22輛,擊毀、擊傷軍艦各1艘,解放軍犧牲近2000人。收到舟山解放的捷報后,毛主席非常高興,在發給參戰部隊的賀電中指出:“這個勝利,打破了臺灣殘匪利用舟山群島為根據地對華東實行封鎖轟炸騷擾的計劃,進一步造成了解放臺灣的條件。”舟山群島的解放,斷送了蔣介石營造另一個“臺灣”的黃粱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