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感懷新四軍 > 朱文泉將軍:鐵軍精神適用于當今每個人
朱文泉將軍:鐵軍精神適用于當今每個人
作者:王皓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01 瀏覽次數:7857
朱文泉,江蘇響水縣人,漢族。1942年10月生,1961年入伍,1964年入黨,大學文化。2006年6月晉升上將軍銜。退休前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人物簡介
朱文泉,江蘇響水縣人,漢族。1942年10月生,1961年入伍,1964年入黨,大學文化。2006年6月晉升上將軍銜。退休前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1982年8月畢業于解放軍軍事學院完成系。多次到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央黨校深造。先后任國防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兼職導師,軍事科學院特邀研究員,南京大學兼職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教授,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高級顧問、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高級顧問、國家海洋事業發展高級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會長等職。
在全軍性刊物上發表軍事理論文章60余篇。主編《永恒的制勝之道——謀略》《渡海登陸作戰——中外登陸作戰啟示錄》《信息作戰》《生命的關口》等。歷時七年撰著的《島嶼戰爭論》一書,填補了國內外島嶼戰爭理論的空白,書中提出的“世界大同”主張與建議獲得聯合國好評,被譽為“世界大同”倡議的發起人。
第九、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
小記者采訪
談從軍經歷:從小就對軍人有特殊情感
“你長大以后會不會去當兵?”“這位小同學,你呢?”采訪中,朱文泉不時地與小記者們互動。
而提到他自己的參軍過程,朱文泉思考片刻說,“我是1961年當的兵。記得那時正在準備考大學,高二剛念完,高三課程也學了一半,最終,毅然選擇去當了兵。”朱文泉介紹,當時國家正在組織征兵,自己小時候就對軍人有特殊的感情,“1955年剛實行義務兵役制,我那時上小學,是少先隊大隊長,我帶著20多個少先隊員,去應征對象家里唱歌,從村子東頭唱到西頭,一家一戶唱。當時就感到,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全村光榮。”朱文泉深情回憶道。因此,1961年當看到有征兵時,他毅然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投筆從戎,“拿起鋼槍,保家衛國,這個時候不能打退堂鼓。”
“學生當兵,當時就是減輕國家負擔。記得當時國家正處于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如果征收農民兵,國家還得負擔糧食供給,而中學生本來就吃國家糧食,這樣既當兵保家衛國,又減少國家負擔。”這成為朱文泉選擇當兵的重要原因。
據介紹,1961年入伍,2013年退休,軍旅生涯半個多世紀,朱文泉從一位普通戰士成為了一位上將,其中,觸動的故事和細節還真不少。
將軍感觸深:看到烈士遺骸、參與抗洪搶險
部隊生涯讓朱文泉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
比如1984年他到老山前線見學。“因為越南侵略我們的國土,我們對越自衛反擊,軍區組織師以上干部到前線見學。所謂見學,就是參加了解情況、勘察陣地、作戰會議、研究分析部署、組織實施作戰的全過程。”據他回憶,當年他們是12月份去的。“戰場環境異常艱苦,我們去見學一個月,可以說一個月沒有一天好天氣,非常潮濕,一天24小時都是霧和雨,霧里帶毛毛雨,毛毛雨后就是霧,白天晚上都一樣,伸手不見五指,面對面說話能聽得見聲,但是看不見人。我們住的房間烤的木炭干柴,木炭火的周圍20厘米是白的、干的,其他都是潮的,手按在墻上幾秒鐘就有手印。”當時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防止敵人偷襲,就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下,所有山崖口、要道、駐地的警戒組織得十分嚴密。讓他感觸最深的是看到烈士遺骸時,他在文山紀念館親眼看到烈士的遺骸,心靈被極大地震撼,引起了對戰爭的深層思考。戰爭是殘酷的,它毀滅了無數百姓的幸福生活,給千萬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烈士的背后是悲痛欲絕的白發雙親和嗷嗷待哺、青燈獨守的遺孤孀婦,更加深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對和平的熱愛。“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誠哉斯言!
朱文泉在采訪中告訴小記者,自己記憶深刻的是1998年的抗洪搶險。“1998年長江洪水,是歷史上沒有過的。我當時是某軍軍長,從發現管涌到決口,再到決口被封堵成功,一共是8天8夜。實際守衛在大堤上前后共50天……”決口怎么堵的?朱文泉回憶說,當時的決口有60多米,水流量非常大,當時想到的辦法就是用長江里航行的船來堵,堵了6條船還是堵不住。后來一艘武漢到上海的煤船,把它征用過來,才算在這個決口的下面起到了一點作用。后面還采取了很多方法。朱文泉說,那些日子,一天只能有三四個小時的休息,但是從指揮官到戰士,吃住在一起,奮戰在一起,讓他尤為難忘。
小記者感言
記憶力好 愛向我們提問題的朱爺爺
剛在電影院里看過《戰狼2》,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讓我熱血澎湃,沒想到這么快我就有機會采訪生活中真正的軍人——朱文泉上將!這簡直太棒了!
采訪中,我發現朱爺爺的記憶力非常好。回憶幾十年前的當兵經歷,他每一次都能報出準確的時間,精確到是哪一年哪一月的哪一天。另外,每次我們小記者問他問題,朱爺爺都不立刻回答,而是反過來問我們:“你們怎么看待這件事?”為什么這樣呢?朱爺爺后來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們問別人問題之前,自己都必須先做些回答和思考。每一次學習、每進行一次訓練、每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之后,都要加以思考,然后作為知識儲備放在那里,適當的時候才能學以致用。“學而不思則罔!”朱爺爺說。
回到家,我激動地向爸爸描述了采訪過程。爸爸問我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話,“走在前頭!”我說。是的,我內心被這四個字的人生態度激蕩了。因為以前的我更愿意躲在人群里,現在我知道了,走在前頭不是出風頭不是顯擺,而是對自我的一種引領和鞭策。
拉薩路小學六(8)班 郭昱輝 指導老師 葉艷
擁有好體魄,將來報效祖國
前不久,我們四名南京晨報小記者很幸運地采訪了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上將。朱將軍很和藹,我問了他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新生入學都要軍訓,您如何看待入學的軍事第一課?”
朱將軍想了想反問我們:“你們軍訓過嗎?”“軍訓過!”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朱將軍笑著又問:“那你們都有什么收獲呢?”我想了想,不知道如何能回答完全。身旁一同采訪的小記者想了想說:“我覺得很苦,每天都要到外面去,下雨天也要到棚子下面訓練。”我也說出我的感受:“軍訓的時候天氣很熱,每天都要在太陽下曬一下午,出了好多汗,身上的衣服都是濕的。”
朱將軍說:“覺得苦、覺得熱、覺得累,這就是收獲呀!現在我們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都有軍訓,但因為你們年齡小,所以軍訓主要是為了讓你們感受軍訓、體驗軍訓,培養你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你們體會到了解放軍訓練的辛苦,才能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并督促你們鍛煉身體,擁有好的體魄,將來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保護人民。”
北京東路小學分校金陵中學實驗小學六(3)班 王皓辰
《南京晨報》記者陳潔 黃陽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