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爭做“四種人” 蝶變富麗村——記習近平同志做“四種人”理念首發地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
爭做“四種人” 蝶變富麗村——記習近平同志做“四種人”理念首發地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
作者:盧賢松 蘇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8 瀏覽次數:7834
2017年9月22日,中央電視臺四套播出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之四《綠色家園》,生動形象地描畫了淳安縣人民沿千島湖四周建起150公里的綠色通道,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淳安縣被稱為“全球生態城”。
山溝溝飛出金鳳凰
“深化走轉改,喜迎十九大”。
2017年9月22日,中央電視臺四套播出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之四《綠色家園》,生動形象地描畫了淳安縣人民沿千島湖四周建起150公里的綠色通道,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淳安縣被稱為“全球生態城”。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浩強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10年前,習近平同志三次來下姜村調研,要求黨員做“四種人”,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10年來,下姜村黨員帶領群眾,爭做四種人,把人均不到500元的‘窮臟差”下姜,蝶變成“富潔美”的新下姜。2016年人均收入達22000元,按當下6.6元人民幣折1美元計,達3333多美元,超過人均2000美元的小康標準,成為摘掉貧困帽奔小康的示范村。實現了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打好脫貧攻堅戰、貧困縣摘帽”的要求。人們高興地點贊:山溝溝里飛出了金鳳凰。
習書記三次結緣下姜村
金鳳凰是怎樣飛的?2017年初夏,筆者隨杭州市部份新四軍老戰士去下姜村探尋答案。
老戰士們興高采烈地乘車前行,沿著千島湖環湖綠色通道一路向西,越過一片片油菜花海,離千島湖鎮4公里處,就是脫貧成功的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2001年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最早確定下姜村為基層工作聯系點,探討脫貧之路。后來接任的三任省委書記(習近平、趙洪祝、夏寶龍),都在此聯系點蹲點調研、幫助村民攻堅脫貧,帶動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2006年5月25日,習近平首次在這里提出黨員要做‘四種人”:發展帶頭人,新風示范人,和諧引領人,群眾貼心人,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先后三次結緣下姜村,對村容村貌整治規劃,一產二產向三產轉變等作了具體指導。
10年后的下姜村,有了那些變化?在村辦展覽館里我們邊仔細觀看,邊聽導游講解;走在風林港兩岸,看小橋流水人家,站在廊橋之上,村莊盡收眼底。往昔荒山禿嶺田地瘦,人均收入未過500元貧困線的窮山村,如今變成山青水綠生態美的富山莊,先后被評為杭州市全面小康示范村,多次評為縣級、杭州市級、浙江省先進基層黨支部。在建設廉政文化家園方面,與《姜氏祖訓》等傳統文化相結合,先后被評為杭州市和浙江省農村廉政文化示范點。
窮村換新天滄桑七大變
選準突破口,產業發展邁大步。2005年習近平在安吉縣余村調研,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2006年習近平到下姜村調研時,首次倡導黨員做好“四種人”,帶領群眾執行“兩山理念”,抓好治山,變靠山吃山為靠山養山,變單一生產為多種經營,實行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做到高山遠山用材林,低山近山經濟林,辦起高產茶園、果園、桑園和中藥材基地。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完成220畝葡萄大棚建設,目前葡萄已上市,完成50畝草莓大棚建設、150畝桃林種植工作,初見成效。村民通過土地流轉每年獲取租金和分紅,同時解決了閑余勞動力,增加了村民收入。
抓基礎設施,治水修路大提升。針對山高坡陡易發洪水實際,強化水利設施、給排水設施和道路、能源設施,由書記任“河長”整治鳳林港。先是完成村內三座堰壩建設,河道清淤,新建、加固防洪堤。再是完成5個污水處理池建設和15000米排污管道鋪設,實現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管道排放,從源頭上推進環境綜合整治,讓綠水繞村流。推廣沼氣池和集體生豬圈養基地、厭氧罐建設,可滿足李家園自然村22戶農戶炊事需要。新近又在試點太陽能發電,電力直接納入電網,由電力部門根據市價給予村民補貼。抓拆危拆舊,村容村貌大改變。先是按照省委‘三改一拆’要求,黨員帶頭拆舊拆危,對60多戶人家、16000平方米的危舊房進行拆除,收回2625平方米宅基地,騰出內部發展空間,新建一批集體房供拆遷村民使用,并新建一處集體豬圈,打破傳統“生豬養在家,污水四處流”的局面。我們登山遠望,家家戶戶住新房,三層四層不稀罕,鋼筋水泥琉璃瓦,家用電氣現代化。
抓精神文明,文體建設探新路。作為四任省委書記聯系點,下姜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挖掘文化精神,充實精神家園。2011年5月,正式啟動“美麗鄉村、幸福下姜”建設。除了經常傳達上級指示,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外,結合《姜氏祖訓》,深化村規民約的傳統文化;表彰好人好事,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文化興村,建設村圖書室,推廣廣場舞,新建兩座村民文化廣場、一座籃球場和一處村衛生醫療室,豐富村民文化生話,讓村民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醫保,健康養老有保障。
抓景觀改造,旅游產業精準上。按照“兩山理念”,在抓好治山治水的同時,由一產、二產向三產發展,實觀“旅游+農業,旅游+工業,旅游+文化”邁進。從2011年11月起,重點抓好景觀小品建設,完成內涵豐富的思源亭、半壁廊、寧靜軒、牌坊、廟亭、廊橋、石臼展示、入村標志雕塑建設;完成庭院改造、沿溪景觀及五狼山登山基地景觀提升工程,打下“宜居、宜游、宜攝”的景觀基礎。目前,僅有百余戶人家的下姜村已有25家農家樂和民宿,2015年,順利通過國家3A級景區驗收,成為可提供吃、住、游、購、培訓等服務要素的度假勝地。
抓社會管理,精神文明大跨越。下姜村委以習總書記“做群眾貼心人”為標桿,于2014年9月拉開“美麗鄉村、幸福下姜”序幕,切實為群眾帶去“民利”:深化便民服務機制,“片組戶”民情聯系機制,堅持村民事務全程代辦;開設便民服務中心,完善村干部坐班制,一周七天,讓群眾有事都能找得到;深入推行村級財務公開民主評議,接受群眾監督:規范保潔員制度,對村域劃區劃片,聘請全職保潔員,實現村莊衛生全天候保潔,做到垃圾分類、糞便入池、污水入管、路面清潔。10年來,下姜社會穩定,人民歡樂,成為無盜竊、無重大事故、尊老愛幼的和諧村。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新風頻現,成為縣級精神文明先進集體。
爭做四種人,發揮黨員模范作用。他們牢記習總書記當年要求黨員做“四種人”的教誨,嚴以律己,爭做模范。開通村務、黨務網上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智能電視系統瀏覽村務黨務。發揚民主,實行村民事務全程代辦和重大事務決策“五票制”。同時選擇有一定特長的黨員,組建成立黨員服務隊,為群眾開展義務服務;圍繞重大事項建言獻策,突出重點項目監督管理,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從嚴治黨、廉潔為民模范作用。
脫貧攻堅全靠黨指引
回到杭州夜不成寐,翻看10年前筆記,對照親見親聞,探尋下姜巨變的原因:
一是選好攻堅突破口樹樣板。據淳安縣林業局原副局長、全國林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何德云,淳安縣脫貧辦主任方守祥回憶,進入新世紀,杭州市作了一次農村情況調查,以人均收入500元作脫貧標準,結果是7個縣、市、區,有貧困村102個,淳安占了101個,成為全省有名的貧困縣。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后,親抓脫貧工作,2006年選擇淳安縣下姜村作攻堅脫貧聯系點。五年時間先后7次會見村干部,每次幫助村里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發展綠色經濟。淳安縣委以此帶動各地群眾治山治水,修建起環千島湖的綠色通道,經濟快速上升,連續三年被評為浙江省脫貧先進縣。
二是靠“四種人”帶頭苦干實干。曾經四次見過習近平的女書記楊紅馬高興地說,下姜村作為“四種人”的首發地,努力探索“四種人”的實踐地,責任重大。習書記每次到下姜村,上山下田進農家,走訪黨員和農戶,和干部群眾拉家常,話發展,為我們出點子,指導精準脫貧……在習總書記垂范下,下姜村黨員干部努力做好“四種人”,從嚴治黨,堅持群眾路線,帶領全村群眾苦干實干,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在下姜村化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