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一支番號鮮為人知的部隊——“聯抗”
一支番號鮮為人知的部隊——“聯抗”
作者:王茂華 責任編輯:祝新漢 來源:《鐵軍》2012年第4期 日期:2013-10-24 瀏覽次數:7834
抗戰時期,新四軍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叫“聯抗”。“聯抗”的全稱是“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直屬縱隊、魯蘇戰區蘇北游擊指揮部第三縱隊聯合抗日司令部”。它是新四軍直接領導下的一支執行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任務的武裝部隊,成立于新四軍東進黃橋大捷之后。
建立“聯抗”部隊,是當時蘇北錯綜復雜斗爭形勢的需要,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在軍事斗爭方面的具體體現。黃橋決戰勝利后,新四軍軍威大振,基本控制了蘇北。李明揚、陳泰運及與我友好的國民黨非嫡系部隊,對新四軍存有疑慮,希望能在新四軍與他們駐地之間建立緩沖地帶。地方上層人士也十分關注共產黨和新四軍的態度。新四軍為了進一步團結地方實力派共同抗日,也迫切需要一支外圍軍,運用自己的影響來爭取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士紳。在這種情況下,陳毅指示黃逸峰這位革命多年、閱歷豐富、善于同上層人物打交道的老同志,立即樹起“聯抗”的旗幟,以適應斗爭的需要。
1940年10月10日,“聯抗”在蘇北曲塘鎮正式成立,并成立了學兵團和文工團,部隊分駐曲塘、白米一帶,全體指戰員佩戴“聯抗”臂章,因此,這支部隊以“聯抗”聞名,其番號全稱則鮮為人知。成立之初,當地的人民群眾都以驚異的目光注視著這支部隊,有些人還互相詢問,這究竟是一支什么樣的部隊?來參加“聯抗”的部隊很多是有組織的武裝,有從新四軍來的,有從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來的,有從稅警團來的,有從保安旅來的,還有從地方保安部隊改編過來的,也有很多青年學生來參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集中了官兵千余人,這真是一支奇怪的部隊。其實,它就是我黨絕對領導下的外圍軍,是新四軍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支擔負著特殊使命的武裝部隊。
“聯抗”成立后的首要任務,就是聯系蘇北各方,積極籌備召開“蘇北抗敵和平會議”。這個會議,也就是有名的“曲塘會議”。1940年10月30日,新四軍代表陳毅、管文蔚、朱克靖,八路軍南下部隊政治部主任,國民黨稅警團和一部分保安旅的代表,南通、如東、海門、啟東、泰州、泰興、如西、靖江、東臺、江都、興化等十二縣代表,李明揚、韓國鈞、季方等30余人,齊集曲塘,共商抗日大計。韓德勤的代表省府秘書長馬鎮邦則逗留泰州,拒不到會。蘇北抗敵和平會議的召開,為蘇北統戰工作贏得了新的勝利。這次會議,不僅揭露了韓德勤反共的陰謀,而且穩定了李明揚、陳泰運及國民黨非嫡系部隊的軍心,密切了韓國鈞等中間人士與我黨的關系,確立了我黨和新四軍在蘇北抗戰中的領導地位。
會議成功召開以后,“聯抗”名聲大振,“聯抗”管轄的地區成為幾方公認的中立區,“聯抗”成了新四軍與國民黨部隊合作的橋梁,迅速提高了其在蘇北各黨各軍各界中的地位。后來,“聯抗”部隊的統戰工作,還擴大到向偽軍做工作,“聯抗”除在部隊政治部設立民運部外,還建立了秘密工作部,由黃逸峰司令直接掌握,其活動范圍遠遠超出了自己的管轄地區。其工作成效,對蘇中抗日根據地一、二、三、四分區的建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以后,國民黨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李長江率部投降日軍,新四軍決定發動“討李戰役”。“聯抗”部隊也參與了這次戰役。2月19日,首戰馬溝,猛攻的同時施之以政治喊話,偽軍不支,軍心渙散,紛紛向姜堰、泰州方向逃竄;次日,“聯抗”部隊進駐姜堰,搜殲殘敵。后“聯抗”部隊又奉命東返,阻擊日軍援李部隊,在曲塘、胡家集之間的毛家涵子一帶與日軍交火,激戰兩個多小時,勝利完成任務。“討李戰役”最終大獲全勝,共俘李偽官兵3000余人,沉重打擊了日偽勢力。“聯抗”部隊這次雖屬初次參戰,且略有傷亡,但部隊經過戰火洗禮,愈顯成熟、精粹,并產生了良好的政治影響。在后來長達四年的時間里,“聯抗”在我黨的絕對領導下,在新四軍統戰工作中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