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百折不回的一次專訪——黨史(軍史)專家韓建勛與抗戰前輩萬金培的故事
百折不回的一次專訪——黨史(軍史)專家韓建勛與抗戰前輩萬金培的故事
作者:韓建勛 責任編輯:孫加永 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0-08-17 瀏覽次數:7835
韓建勛,筆名,寒舍若水。1939年1月出生于江蘇省建湖縣岡西鄉,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曾擔任中共建湖縣縣委報道組組長,中共鹽城市委黨史辦、鹽城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市黨史學會副會長、市地方志學會會長;副編審。退休于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現任上海出海口文學社社員,鹽城市作家協會會員,鹽城市網絡作家協會會員。
韓建勛簡歷
韓建勛,筆名,寒舍若水。1939年1月出生于江蘇省建湖縣岡西鄉,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曾擔任中共建湖縣縣委報道組組長,中共鹽城市委黨史辦、鹽城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市黨史學會副會長、市地方志學會會長;副編審。退休于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現任上海出海口文學社社員,鹽城市作家協會會員,鹽城市網絡作家協會會員。
主編出版了《鹽城市志》、《鹽城人民革命斗爭史》、《鹽城人物志》、《新四軍軍部在鹽城》等10多部書籍。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日報、香港大公報、鹽阜大眾報、中央、省、市廣播電臺、中國詩歌網等,發表的通訊、故事、詩歌、哲學文章1000多篇(首),書籍詩文約1000萬字。退休后,主要撰寫和謳歌鐵軍精神的紀實文學和詩歌,并在眾多報刊上發表。
為編寫《鹽城人民革命斗爭史》,我(韓建勛)先后采訪過上百位革命老前輩。幾十年過去了,有一位老前輩,不時地浮現在我的眼前,久久難以忘懷。他是誰呢?他就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時任中共淮鹽中心縣委書記萬金培。
越是艱險越向前,不獲全勝不收兵
1980年12月下旬,我參加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會議,江蘇省黨史工作會議,聽說安徽省有一位名叫萬金培的老同志,曾在淮鹽地區從事過地下黨的工作,現已身患重病。為搶救活資料,散會后,我同中共鹽城縣委黨史辦楊文亮同志前往采訪。
在南京開往合肥的列車上,大概由于心急的緣故,總覺得車速太慢,到達終點站已快10點半了。為了趕時間,未及辦理住宿手續,取出蓋好公章的空白介紹信,填好有關內容,徑直前往安徽省委組織部。接待我們的是一位三十開外的中年干部,他看了公函,也不問我們為何而來,直接回絕說 : “組織有交待,萬老是一位老革命,正處病危期,不能接待外客。” 不管我們如何解釋,他就是不同意。我們詢問萬老所在工作單位,他想了想,還是告訴了我們 。并勸我們最好不要去,去了也不會同意。已到下班時間,再說也是白費,只得悻悻告辭。
離開安徽省委組織部,我們在附近一家旅館住下。商量決定,再到萬老的工作單位試一試。下午上班時,我們來到省財貿辦公室,果不其然,那位接待我們的女同志,口氣更堅決,我們拜訪萬老又一次遭到拒絕。
當天晚上,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心想,我們編寫鹽阜地方黨史,最缺的就是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的史料,現在有了線索,怎么能輕易讓它斷了線呢?經再三考慮,決定再去一趟安徽省委組織部,同意更好,不同意就去派出所,摸清住址,私下拜訪。主意拿定后,方才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不到上班時間,我們就到了安徽省委和省政府的辦公區。大約等了半個小時,正巧遇到昨天接待我們的那位中年干部,他見到我們,隨口就問 “你們怎么又來了?”我們跟在他后面,一面走,一面懇求 : “我們是為編寫地方黨史而來,為了搶救活資料,總不能空手而歸。能不能這樣,訪問時間由你們定,半小時不行,就一刻鐘,一刻鐘不行,就五分鐘,再不行,就請萬老介紹幾位健在的老同志。” 他聽我們講得如此懇切,終于放軟口氣說 : “等我請示領導再答復你們。”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領導不但同意了,還指派那位干部陪我們一起去,并交待會面時間不可太長。
情系老區萬金培 生命垂危吐真言
到了萬老家,只見萬老側臥在靠大門左邊一張簡易的病床上。組織部的同志簡要地匯報了我們的來意,征求萬老意見。萬老吃力地拗起身子,輕輕地揮了揮手 : “他們來一趟不容易,你先回去,我會掌握的。” 陪來的同志走后,萬老便和我們攀談起來。
萬老顯得很消瘦,枯萎的皮膚包裹著沒有彈性的肌骨,深陷的眼珠少了光澤。聽他這么一說,我們頓感欣喜 : 多么善解人意的老前輩!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萬老先向我們介紹了他在新中國成立前的主要簡歷。
萬金培,1910年生,漣水縣大東鎮人。192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曾任中共淮陰、淮安縣委書記、中共淮鹽中心縣委書記、中共上海滬西區委組織部長等職。1935年初被捕入獄,次年出獄回家,與組織失去聯系。抗戰時期,1942年7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蘇北行署第二廳副廳長、蘇皖邊區第五專署專員、華中五地委書記、南京軍管會經濟部副部長等職。
剛剛介紹完這段簡歷,萬老夫人從醫院拿藥回來,見此情景,大發雷霆 : “你們是從哪里來的?我家老爺子病成這個樣子,你們怎忍心還來折騰他?……快走,快走!” 我急忙心平氣和地說 : “萬奶奶,請你讓我說兩句,你如不同意,我們立刻走人。”接著,我向她解釋道 : “我們是鹽城地委黨史辦的工作人員,聽說萬老曾在淮鹽地區從事過地下黨的工作,在白色恐怖年代,萬老不顧生命危險,為黨的事業做了大量工作。我們這次來,是為了搜集革命史料,編寫黨史,教育后來人。” 說到這里,只聽萬老夫人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說 : “你們談,你們談……” 回到內室哭泣了。
蘇北平原上的首次農民暴動--橫溝暴動
接著,萬老向我們敘述了當年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和開展革命斗爭的情況。
“我是192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任中共漣水縣委委員。從這時起,開始接觸到上層領導和黨內重要文件。這期間,有件事印象特別深,它就是蘇北平原上的首次農民暴動,史稱‘橫溝暴動’。
“這年二月中旬,一天深夜,突然聽到敲門聲,打開一看,原來是領導這次暴動的上級領導何孟雄、陳治平、趙心權。他們是從模溝暴動剛撤回來的,在我家隱避了一天多。
“何孟雄,省委特派員,是我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他告訴我 ,為了貫徹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江蘇省委早在1927年秋,就開始籌劃淮安北鄉農民暴動,并派他來指導工作。不久相繼成立了中共橫溝寺支部、淮安縣委、淮安縣蘇維埃政府和淮安縣農民自衛軍大隊。廣泛宣傳中央指示精神,建立農民協會,發展農民武裝,開展抗捐抗債、除惡懲霸斗爭。一時間,淮安北鄉農民運動,風起云涌,波瀾壯闊。1928年2月10日,他們獲悉,國民黨淮安縣政府,將調兵鎮壓北鄉農民運動。于是,他和縣委成員研究決定,以橫溝寺為中心,提前組織暴動。11日,暴動正式拉開帷幕,參加這次暴動的有1000多人,淮安縣農民自衛軍副大隊長谷大濤,親自散發紅袖章,帶領大家進行暴動宣誓。這天,暴動隊伍燒毀了地主的地契、租約、借據等,收繳了100多支槍,處決了北鄉大劣紳董玉瑤。12日拂曉,國民黨淮安縣政府,調集常備隊前來鎮壓。谷大濤率領一支農民武裝,正面阻擊來犯之敵,經過兩小時激戰,打退了敵人兩次進攻,終因寡不敵眾,被逼退守紫馬周荒墳地,伏擊、牽制敵人,讓其它暴動人員順利撤退。當敵人逼近時,谷大濤奮起還擊,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4歲。暴動隊員家屬谷曹氏等也慘遭殺害,19人被捕。”說到這里,萬老顯得很悲痛,沉思了一會,無限感嘆道 : “唉!干革命哪能一帆風順,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知犧牲了多少好同志!” 我見萬老額頭滲出汗珠,說話也上氣不接下氣了,忙勸萬老休息會兒再說。這時,萬奶奶端著一碗中藥湯劑過來了,她一邊用湯匙給萬老喂藥,一邊流著淚說 : “你就不能少說兩句嗎?” 萬老喝了兩口,補了一句 : “你就不要多操心了!今天不說,只怕以后再沒機會了!趁有一口氣,把過去走過的路,告訴后來人。”聽到這里,我的心頓時顫抖起來,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積極發展基層黨組織
此時,空氣似覺凝固了一會兒。萬奶奶哽咽著又回內室了。萬老繼續回憶 :
“我們共產黨人,沒有被敵人的白色恐怖所嚇倒,我們總結了經驗教訓,按照上級指示,繼續從事地下黨的工作。
“1928年9月,我任中共漣水縣委書記期間,大力發展黨的基層組織,在全縣建立了5個區委,34個支部,黨員發展到300多人。1930年夏,調任中共江蘇省委巡視員。7月,根據江蘇省行委的指示,淮鹽地區實行黨團合并,成立了淮鹽地區土地革命行動委員會,并任命我為書記。行委下轄淮陰、淮安、泗陽、漣水、阜寧、鹽城6個縣。其后,各縣行動委員會也相繼成立。其中鹽城縣行委書記還佩琮,阜寧縣行委書記沈祝唐(后改為一名姓穆的同志),淮鹽行委成立后,決定1930年8月1日,在淮鹽各縣發動暴動,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淮鹽獨立師,并作出《關于在淮鹽地區組織‘八一’總暴動的決議》。淮鹽行委還在漣水縣毛家灣舉辦了培訓班,培訓暴動骨干,要求各縣成立自衛隊或赤衛隊。
“8月1日,在淮鹽行委的指揮下,暴動正式發動,口號是 : ‘打土豪,分土地’、‘建立蘇維埃,建立工農紅軍’等。鹽城縣行委在縣西南九區一帶,發動了幾百人的暴動隊伍,不少大刀會成員也參加了。阜寧縣行委,在合心鎮設立了暴動指揮所,暴動的農民在風谷村、青溝等地,繳獲了當地保安團的槍支。這兩縣的暴動,時間很短,因敵強我弱,暴動隊伍很快就被打散了。淮鹽區暴動影響最大的是漣水縣的‘八一’暴動,當時在金城庵成立了暴動總指揮部,由縣行委書記吳長來擔任總指揮,下設軍事委員會,由趙心權任書記。參加這次暴動的共有1000多人,收繳了保安團、大地主的槍支300多條,不久遭國民黨反動武裝殘酷鎮壓,暴動也失敗了。行委書記吳長來不幸被捕,光榮犧牲。還有30多名共產黨員和赤色群眾被捕。吳長來和我是同鄉,是我介紹入黨的。他犧牲幾天了,他的家人還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母親找到我,問她兒子哪里去了?” 說到這里,萬老再也說不下去,只見他老淚縱橫,哽咽無語。見他極度虛弱和悲傷的樣子,我們立馬上前,幫他移動身子,讓他躺下休息。片刻,萬老又從牙縫里擠出幾位熟悉情況的老同志,再也無力言語了。
告別萬老,我們又到安徽省檔案館,復印了抗戰時期部分《江淮日報》,繼而又回南京采訪了幾位老前輩。回到鹽城沒幾天,鹽城地委辦公室的同志告訴我,剛收到安徽省委唁電,萬老與世長辭了!聽到這個不幸消息,止不住的淚水,奔涌而出,久久不能自已。
編后話:
韓建勛老前輩:您好!一位名人所說:"誰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歷史。"而真實的歷史需要樂于奉獻、甘愿吃苦、不怕犧牲、赤膽忠誠、實事求事、品德高尚、兢兢業業的人去挖掘、采訪、整理,這是"君子歷史"。而如果編造歷史,則是"假洋鬼子"、是個"歷史騙子"。屆時是會遭到后人指責和痛斥的。您是我們鹽阜人民搶救中共黨史、國史、軍史、中國新四軍暨華中抗日革命根據地史的領軍人物、專家,是我們晚輩學習的標桿和榜樣,我代表780萬鹽阜兒女向您學習致敬!祝愿您:身體建康、青春永駐、情系萬民、筆耕不輟,為搶救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鐵軍精神再作新貢獻、再創新輝煌!借此機會呼吁地方黨委、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革命歷史和紅色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對史學工作者給予關心、呵護、照顧和褒揚,提高政治站位,為他們在搶救歷史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積極排憂解難。對在搶救過程中年齡偏大、路途遙遠者,要按在職人員相應標準,解決他們的差旅費、誤餐補助費、會務費等。各級黨委、政府每年的“雙先"表彰會應該設立"文史工作獎"或"史學工作獎",褒揚先進,激勵斗志,讓歷史告訴未來,永葆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為弘揚抗戰精神,書寫精品力作。致力振興中華,珍愛世界和平貢獻出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