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活著已經很幸福 紀念犧牲的烈士永不忘——訪南京政治學院顧問施光華之女施立群
活著已經很幸福 紀念犧牲的烈士永不忘——訪南京政治學院顧問施光華之女施立群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8-20 瀏覽次數:7836
新四軍老戰士施光華已經99歲了,依然健在,他的女兒施立群是一位退休醫生,也是小記者們這次采訪的對象。小記者們見到施奶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新四軍是不是一個人有100桿槍?很能打仗?”
編者按 新四軍老戰士施光華已經99歲了,依然健在,他的女兒施立群是一位退休醫生,也是小記者們這次采訪的對象。小記者們見到施奶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新四軍是不是一個人有100桿槍?很能打仗?”
人物簡介 施光華(1919- ),浙江溫州平陽縣人,1938年8月加入新四軍,從此開始艱苦卓絕的抗戰生涯。施老曾任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政治部干事,江蘇太倉區工委書記,先后參加過渡江戰役、突破江陰防線、攻占張家港、香山等戰斗和解放蘇州、上海、福建、廈門等戰役戰斗,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九軍二五四團政委,南京政治學院顧問。
蓋“金絲被”生“革命蟲” 戰斗生活太艱苦
聽到小記者的提問,施奶奶一下就笑了,說:“怎么可能啊,新四軍抗戰條件非常艱苦,100個人有一挺重機槍就很不錯了。”和小記者講故事,施立群醫生并沒有過多地說自己的父親,她說:“我父親99歲了,還在從事新四軍的抗戰歷史研究,他一直都在寫戰友,說烈士,從來不談自己。他說,我們活著的人,都享受了革命的勝利果實,已經很幸福了!犧牲的烈士們才是最值得紀念的一群人!”
施光華是浙江溫州平陽縣人,平陽是革命老區,上世紀30年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粟裕曾經率領工農紅軍挺進師在這里開展游擊戰爭。施光華1938年8月加入新四軍,從此開始艱苦卓絕的抗戰生涯。
在施立群的記憶里,父親很少提及自己的戰斗故事,“他不愿意講,年輕的我也不太愿意聽,其實從63歲離休之后,父親就一直在做新四軍的研究。”施老在年逾九旬時完成了《江抗!江抗!》一書,共計17篇,4萬字。他喜歡講述部隊的戰斗歷程和戰友的故事,對自己的經歷,往往一筆帶過。
面對小記者提出的“那時候新四軍有迫擊炮嗎?”“在江南吃得好嗎?”“每個人都能有機關槍嗎?”這樣的問題,施立群奶奶笑得很無奈:“新四軍的戰斗生活很艱苦,睡的沒腳床,喝的青菜湯,生的革命蟲,長的癩疥瘡。什么叫‘金絲被’,就是稻草,每到宿營地,大家都會向房東借來稻草,全身裹在稻草里過夜,連陳毅軍長都一樣。晚上凍醒了就點著稻草取暖,稻草燒完了,只能跑步。開飯時,幾片青菜漂在一大鍋湯里,湯里少鹽無油,只能喝幾口湯水。虱子被稱為‘革命蟲’,不長疥瘡和革命蟲,說明還是個新戰士。”
念念不忘陽澄湖里的紅五星
對于普通人來說,陽澄湖代表著大閘蟹、樣板戲,但是對于施立群的父親施光華來說,陽澄湖是他的革命根。“每次父親坐車經過陽澄湖,都會下車仔細地看看,如果不是看了父親寫的文章,我還不知道父親曾在陽澄湖打了多少仗,目睹了多少烈士的犧牲。”
1940年初春,施光華從蘇州吳江游擊隊調回到江抗政治部任青年干事。政治部和服務團一起過組織生活,男女同志20來人,在陽澄湖邊的一個小村莊里宿營。一天開會后,一個叫麥汝璧的同志說:“如果我犧牲了,只希望在我的墓碑上能刻上一顆五角星!”那時候大家戴的是灰軍帽,沒有帽徽,因為國共合作抗日不能用五角星帽徽,但他們也不愿用國民黨“青天白日”帽徽,大家的心愿就是盼望能有一顆真正的紅色五角星。
施立群說:“這位戰友后來還是犧牲了,尸骨也沒有找到,最后只留了一個衣冠冢。父親一直感慨,也不知道他們的墓碑上是否刻上了一顆紅五角星。”
用烈士的故事教育女兒勇敢
在施立群的記憶里,父親對她說得最多的一個故事是一位女烈士。她是施光華的同學,叫林心平,受她哥哥、紅軍干部林怡(楊進)的影響,1936年為紅軍傳遞信息,往返于上海和家鄉閩浙邊,兩次被敵人逮捕,受盡酷刑,堅貞不屈。1942年因叛徒出賣而被日寇捕獲,被嚴刑拷打、游街示眾,喊一句口號,就有狼狗上來撕咬,依舊堅貞不屈。最后,日寇威逼利誘均無效,把她活埋于官林小學操場上。活埋時她依然繼續喊口號,當土沒到頭頂的時候,日寇用鐵鍬敲暈了她,并且用硝鏹水化解了她的尸體。
“父親一直用她的故事來激勵我要勇敢,說她這樣一個柔弱女子,能夠面對這么嚴酷的刑罰還堅貞不屈,喊著革命口號從容赴死,該有多么大的勇氣,讓我無論面對什么問題,都要向她學習,做一個勇敢的人。”
女承父志為烈士編排小話劇
施立群女承父志,16歲在野戰醫院當了兵,70多斤的小個頭挑起100多斤的擔子,一晚上走100多里拉練,凍土地上挖灶、大雪天過河、鑿冰取水……從來也沒叫苦叫累。了解更多父親筆下的戰友烈士,讓施立群更理解父親所做的事。退休之后,她也開始投入到對烈士的追憶和記錄當中,“我覺得,和干巴巴的文字比,現在的人可能更喜歡文藝性的表演形式,一首歌,一段舞,一個小話劇,更能引起人們的喜愛和共鳴。”施立群對小記者們說,她和老年大學的朋友們排演了一個說烈士故事的小話劇,叫《大海里有條英雄的魚》,學校有需要,可以去演給孩子們看。
話劇里的主角叫海有魚,家里是漁民,小漁船被日寇的汽艇撞翻,家人被掃射致死,靠著一根蘆葦桿潛水活下來的海有魚決定投身革命,報仇雪恨。沒想到他剛開始找隊伍,就被偽軍抓了壯丁,后來在和共產黨的交鋒中被俘,海有魚決定留在共產黨的隊伍里打鬼子。他打仗是一把好手,雙手可以同時扔五六個手榴彈,打槍百發百中,但是卻在活著的時候,找到隊伍里的宣傳組長,希望他犧牲了以后,組長能為他像別的烈士一樣,寫一首歌。組長很心酸,這么年輕,就已經在為自己的后事操心,于是干脆地答應下來。后來海有魚在戰斗中用刺刀拼死了6個敵人,壯烈犧牲。組長遵守承諾,為他寫了一首歌,叫《大海里有條英雄的魚》。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到高郵這個烈士原來所在的部隊里演出的時候,話劇一共38分鐘,戰士們鼓掌40多次,當地的文化處長說,話劇演出了真情實感,觸及了大家的心靈。”
說完幾個故事,施立群奶奶的眼圈紅了幾次:“戰士們怕的不是犧牲,而是被忘卻。我們研究歷史,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保持歷史的真實性,告訴后人這段路程不容易,戰爭并不像抗日神劇里那樣神奇炫目。另一個就是要記住這些犧牲的英雄們,他們犧牲的時候沒有講價錢,完全憑借理性和信仰,很多人都沒有留下名字,但他們是共和國的基石,正是他們的犧牲鑄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記者手記
講述最真實的英雄故事
施立群在接受采訪前,就把話劇的小視頻發給了記者,還對一起參與采訪的指導老師、雨花臺實驗小學的周老師說:“如果需要,我們可以去學校為孩子們演這個話劇,告訴他們真正的英雄故事。”
施立群給大小記者們帶來了新四軍后人寫的《追憶先輩的足跡》,父親寫的《平陽走出的新四軍》《詩詞十篇》《散文隨筆》做禮物。她說:“父親99歲了,還是筆耕不輟,新四軍大多來自江南,文化程度比較高,有的一個團都沒有文盲,他們都說,自己有兩桿槍,一個是戰斗槍,一個就是自己的筆,來記錄戰爭,記下英雄。”說起自己的當兵生涯,記者問道:“不苦嗎?沒有打電話請求父親去好一點的地方嗎?”施立群搖搖頭:“再苦再累,從來就沒想過要當逃兵。我們家兄弟姐妹5個,一個當官的都沒有,也從來沒享受過什么特殊待遇,我父親心中,從來沒想過為自己謀什么私利。”在她的講述中,說的都是犧牲的烈士,沒說過自己父親經歷了什么,做了什么貢獻,也許,這就是施家的家風吧!
小記者感言
我們應該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
今天參加晨報小記者的活動,我們有幸采訪了施立群奶奶,她是新四軍老戰士施光華的女兒。從施奶奶講述的新四軍故事中我知道當時新四軍抗日的環境是多么的艱苦,沒有吃、沒有穿、沒有好的武器,晚上睡覺就蓋著稻草,還有好多英雄為了我們現在好的生活都犧牲了,都沒有留下姓名。聽到這,我的眼睛都濕潤了,我覺得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本領,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那些為我們而犧牲的人不應該被遺忘,應該被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切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今天和平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許許多多的人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
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二(8)班 駱昱銘
讓理想信念薪火相傳
今天我們采訪了施奶奶,了解到她的父母“一對老夫妻、兩個新四軍”的紅色革命浪漫的故事。還聽到了新四軍很多動人的革命故事,正是因為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才換回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國革命歷史是充滿輝煌、苦難與勝利的民族集體記憶,承載著中華兒女的崇高精神追求,引領中華民族朝氣蓬勃、邁向未來。無憂無慮、幸福生活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份和平與美好,讓理想信念、紅色傳統的基因薪火相傳,發揚中國精神,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
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二(3)班張書暢
(《南京晨報》記者劉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