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贏在重信義——記埔義置業集團公司董事長趙建華
贏在重信義——記埔義置業集團公司董事長趙建華
作者:鄭強斌 裴義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8-24 瀏覽次數:7846
埔義置業集團公司位于南京市浦口區偏僻的北城圩,但地僻卻遮不住輝煌,近些年,公司如日中天。
埔義置業集團公司董事長趙建華
埔義置業集團公司位于南京市浦口區偏僻的北城圩,但地僻卻遮不住輝煌,近些年,公司如日中天。一是經營范圍廣,涉及地產開發、石雕產業、貿易投資、水利工程、園林綠化、農業科技、物業管理等,擁有10多家子公司,這在南京的眾多企業中,可說是佼佼者。二是經濟效益好,在時下不少企業效益滑坡的情況下,埔義置業集團公司卻沒有這方面的壓力,旗下的子公司基本上都贏利。尤其是石雕產業,已擴展為石材城,華東地區首屈一指,在全國也有較高的知名度。如今,公司董事長又開始返鄉創業,在山東威海、濟寧、菏澤等地置業。多家子公司,已經發展并為置業集團,可謂事業發達,蒸蒸日上。
每當提起埔義置業集團,很多人都忘不了公司董事長、江蘇省山東商會常務副會長趙建華,說他經營有方,錦囊里的妙計就是多!面對贊揚,趙建華總是哈哈一笑,說:“我哪有什么錦囊妙計,只不過是注重信義罷了!”
重信義是趙建華辦企業的信條,搞經營的法寶,也是他做人成功的基礎。難怪他將公司取名“埔義”,一個“義”字,伴他叱咤商海幾十年。
“為人要講信義”
說起信義,上世紀80年代末,趙建華所在的村辦了家面粉加工廠,在外打工的他回村進廠,負責銷售。一次,他將數萬斤面粉銷往百里外的一家建筑工地,獲得了7000元的銷售款。不知怎的,這銷售款被一小偷盯上了,一路尾隨。在歸來的公交車上,由于天氣炎熱,趙建華將裝錢的衣服放在汽車的行李架上,盡管眼睛不時地瞄著,但錢款還是被小偷偷走了。7000元,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面粉廠創業起步也不過3萬元。為這村里人說啥的都有,但也有好心人覺得趙家經濟困難,且欠債較多,還不起錢,主張虧損由廠里消化。可趙建華卻不答應,說:“事情是我惹起的,責任應由我來承擔,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將錢還上!”他說到做到,將責任田里種的部分糧食,自家養的豬,就連母雞生的蛋也舍不得吃,統統賣了,再加上做小生意賺的錢,數年功夫就將銷售款如數還清,贏得了村民們的交口稱贊。
“寧可虧自己,也不虧別人”
1996年初,在單縣老家打拼多年的趙建華,拖家帶口到南京發展,在下關惠民橋賣水產。他做生意的信條是“寧可虧自己,也不虧別人”。這一理念,使得他的生意在南京做得風生水起,從零售到批發,越做越大。
廈門市有個專做水產批發的陳姓老板,30多歲,這些年賺了錢,想擴大經營范圍,到南京來拓展業務,欲尋找一個信得過的合作伙伴。他得知南京做水產生意的大多集中在惠民橋一帶,便前來找些商戶了解。哪知陳老板剛開口,商戶們便異口同聲地推薦趙建華。“趙老板雖是外地人,但特別講信義,跟他做生意,我們感到放心、舒心、開心!”接著,他們便你一言我一語,說起自己所知道的有關趙建華的信義故事。
“我聽人說,當初趙老板得知廣東、廣西一帶生產餅干需要大量的玉米,而單縣所在的菏澤地區又是玉米產地,貨源豐富,便想方設法弄來火車皮,大量收購玉米運往兩廣,不但農民獲利,還能解決當地玉米積壓的問題,很受人們的歡迎。幾次交易之后,少數農戶和商販由于私心重,見有利可圖,偷偷往玉米里摻水摻沙甚至摻小石塊和土坷垃,用來增重,這自然引起收購方的不滿。趙老板認為,這是不講信義的行為,由于收購量大,難免被人鉆空子,盡管做這生意很賺錢,但必須放棄。政府部門的同志和一些朋友聞訊前來相勸,讓把生意繼續做下去,但他沒有答應,在他眼里,信義比賺錢更重要!”一個商戶這樣說。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說說現在的吧!”陳老板提出了要求。說起眼前事,商戶們的話匣子都打開了,七嘴八舌不停口,一個個伸出拇指夸趙建華。有的說,趙建華重合同、講信義,很多知名的大酒店以及超市都用他提供的淡水產和海鮮貨,致使他經常租飛機運,用汽車拉,忙得不亦樂乎,還供不應求。若是他偶爾斷貨,這些酒店和超市的水產品勢必漲價。有的說,跟趙老板做生意,我們從未吃過虧。還有的說,惠民橋的不少商戶都欠過趙老板的魚款,可從不見他催要,這是充分信任我們啊。趙老板講信義,我們當然要讓他放心!
“投入情感比資金更重要”
批發水產還是供不應求,趙建華想到了養殖。2002年初,經多方打探,他選中了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所屬的北城圩。北城圩當地人又稱“北大荒”,這里有三多:水塘多、荒地多、荒草多。雖然有資源,但缺少開發,守著金碗卻喝稀飯,貧困戶不少。
聽說來了個實力雄厚的老板,渴望致富的北城圩居民歡欣鼓舞,他們希望趙老板搞大投入,辦大企業,徹底改變當地貧困落后的面貌。
農家出身的趙建華,打小就對農村、農民有感情,有一顆濟貧幫困的火熱的心。他覺得自己做生意賺了錢,應當回報社會,為當地的貧困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常說:“投入情感比資金更重要”。一貫講信義的他,說了就要做,他在北城圩先栽“富民樹”,多結“富民果”。
他當時的埔義農業公司,開發水產養殖2000畝,同當地農戶合作養殖面積超5萬畝,與水產養殖戶以及專業合作社簽訂生產訂單,利用公司的銷售渠道和技術優勢,帶領農戶養殖名、特、優水產品種,讓他們有錢可賺。此外,公司還斥資500萬元,建設“水產品深加工”設施,大大提高了水產品養殖的附加值,使養殖戶收入倍增。
公司利用北城圩土地資源多的優勢,租地千余畝,建立瓜果新品種研發示范基地;設施蔬菜及有機食品研發與生產基地;還有石雕為主要經營范圍的石材營銷城。這些基地的建立,大大增加了當地和一些外地人的就業機會。以投資4.5億元人民幣的石材城為例,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500多畝,入住商戶近300戶,就業人數近3000人。
北城圩那些上了年紀,但還有勞動能力的人,過去大多在墻根下曬太陽或在牌桌上消磨時光,如今多個基地的建立,讓他們有活可干,有事可做。他們在果園里鋤草整枝,在鋼架大棚西瓜園和優質葡萄園里澆水施肥,每天都有八九十元不等的經濟收入,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
還有不少年輕人,在埔義集團旗下的專業合作社學習和掌握了養殖以及種植技術,“翅膀”硬了,一個個“能跑會飛”,干脆走出去創業當老板,很快富了起來……
看到北城圩這么多的群眾脫貧致富,遂了自己的初心,趙建華的心里,就像吃了蜜,由里往外甜。